查看原文
其他




相信不少朋友这个周末都在「吃瓜」中度过了,李靓蕾在最新回应中提到了心理师对王力宏的描述——gaslight ,这个词在微博上被人们翻译成「情感操纵」,直译过来是「煤气灯」。




大家对「煤气灯」这个词可能不熟悉,但你们对另一个词 「PUA」 应该耳熟能详。


PUA(Pick-up Artist)的主要对象主要是陌生异性,而当它进一步延伸到朝夕相处的朋友、同事、伴侣、甚至是家人身上时,PUA一词就显得过于局限而不再适用了,将其定义为「煤气灯人」则更加准确。真正的煤气灯人远比恐怖故事惊悚多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什么是「煤气灯人」,以及如何避免情感操控。




01

「煤气灯人」是如何情感操控的?

「煤气灯」这一概念可追溯至1944年,由美国导演乔治·库克执导的一部惊悚片《煤气灯下》(Gaslight)中的主角安东。

在电影中,钢琴师安东(CharlesBoyer 饰)为了将妻子宝拉(Ingrid Bergman 饰)所要继承的大额财产据为己有,一面将自己伪装成潇洒体贴的丈夫,另一面又不断使用各种心理战术,联合家中的女佣企图将妻子逼疯。

在丈夫缜密的心理操纵下,宝拉逐渐变得神经兮兮,怀疑现实、质疑自己,最后在精神上几乎完全依附于安东。

这种试图破坏他人对现实的感知的情感操纵,也因该电影而得名为 Gaslighting(煤气灯操纵)。下面我挑选了几个经典的 Gaslighting 片段让大家品品:
 

1. 信息封锁:在一段时间内不断重复强调某一信息


安东和宝拉新婚满三个月时,外出去伦敦塔游玩。出门前安东送给妻子一枚小巧的白色胸针,声称是母亲去世前留给他的,并嘱咐宝拉把它收好。

此时安东略显刻意地强调了一句:「你可能会弄丢,你知道的,你经常丢三落四」。这是电影中安东第一次对宝拉实施 Gaslighting,也是宝拉初步对自己产生怀疑。

图片来源:《煤气灯下》

但是在二人离去之后,两位女佣之间的对话又再次佐证了,宝拉从未体现出任何异常。但是男主人安东,却不断向他们传输「女主人生病了」这一信息。

图片来源:《煤气灯下

如果说此时,仆人们还对女主人生病一事尚有所怀疑。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令他们对于这一言论深信不疑了。

当天的游玩结束后,安东便以饰物常年未佩戴、需要修理为由,向宝拉索要胸针。由于安东从一开始就并未将胸针放入宝拉的手包,而是偷偷将其藏在手心转移至别处,宝拉自然无论如何都找不到胸针的踪影,还以为是自己不慎遗失,十分懊恼。

图片来源:《煤气灯下

安东借此机会再次强调宝拉「记忆力不好」一事。

图片来源:《煤气灯下

「你真的有将它放进去吗」,宝拉不甘心地又问了一遍安东。安东并没有立刻反驳,而是反问宝拉,「你连这也不记得了」?

图片来源:《煤气灯下

此时,因丢失胸针而产生的内疚、自责,外加安东使用虚假信息进行的旁敲侧击,使得宝拉对自己记忆力的信心彻底动摇。

家中女佣在亲眼见证了此事后,也开始相信宝拉确实「有病」了。

2. 激起宝拉嫉妒心,再批判这种情绪不正常

安东在与宝拉二人独处时,怂恿她唤女佣上楼点燃煤气灯。而当年轻貌美的女佣点灯之余,安东便凑过去言语轻佻地与其大肆调情。此时宝拉已极为不悦,表面上故作镇静地看书,实则是在旁听着二人的对话。

图片来源:《煤气灯下

待女佣走后,宝拉便质问安东为何要这样同女佣说话。安东解释称,自己只是「想将她当成平常人,而不是下人」。

图片来源:《煤气灯下

如果说到这里也还算解释得通,接下来安东进行的就是骚操作了。

当宝拉委屈地表示,安东与女佣这种过分亲密的相处模式会让她们瞧不起自己时,安东却将矛头转向宝拉,直接坐实她“精神出了问题”这一说法。

「你又在胡思乱想了……你生病又妄想,我会很难过。」

图片来源:《煤气灯下

安东的反应真的是「是你想多了」的无敌高阶进化版,渣男中的语言操纵大师。

3. 关系封锁:限制宝拉社交,将其禁锢在自己身边

当邻居老太太要来拜访二人(尤其是旧交宝拉)时,安东显得十分暴躁,生气地说,「别让他们总来烦我们了」。并且由于担心日后无法全面控制宝拉,命令女佣以「夫人身体微恙」的理由,拒绝这位不速之客的来访。

而当宝拉委屈地询问丈夫,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安东换上一副关切的面孔,将其归咎于宝拉的表述不清,「我以为你只是礼貌回答而已,你想见她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可是你从始至终都没给宝拉说话的机会啊。)

图片来源:《煤气灯下

在之后的一次宴会上也是如此。安东不愿意让宝拉出现在众人面前,在未告知宝拉的情况下就拒绝了主人的邀约。宝拉得知后十分生气,坚持要出席。安东吓唬她说,那你只能一个人去了。可是这句话并没有阻碍宝拉,她表示自己一个人也可以去。

图片来源:《煤气灯下

见妻子如此坚定,安东只好立马转变态度,表示自己只是开了一个玩笑。(Excuse me?)说完忧心忡忡地上楼,一边穿衣一边思考对策。

图片来源:《煤气灯下

安东前后反差极大的态度,被这黑白影片中摇曳的煤气灯影衬得更显可怖。
 
这种把事实刻意扭曲、选择性删减,持续使用否认、矛盾、误导和谎言等方式,使被操控者怀疑自己的记忆力、理智和精神状态,乃至自我存在价值的操纵方式,不就是传说中的 PUA 教程的核心吗。



02

这种现象比你想象的更常见

「对某人进行情感操纵」并非大多数煤气灯人的本意,毕竟,极少有人会处心积虑地想要折磨自己爱的人。

然而,陷于各种复杂关系中的人们,多从相处初期的「我爱你,所以我甘愿为你付出」,逐渐发展到打着关心的旗号不断进行要求和索取,认为自己做的都是为了对方好,从而演变成「我爱你,所以你应该听我的」。而这一看似被正当化的出发点,让自己的爱在不经意之间就慢慢变了味儿,成为令人窒息的 Gaslighting(Stephanie, M.S. 2018)。

一些煤气灯人可能从未注意到其所作所为产生了负面效应,但他们能明确感知到,自己想要控制他人行为的强烈冲动。

这类人在亲子和夫妻关系之中较为常见。例如,一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交流时,习惯性地对其进行打压,否认孩子自己的感受、认知和判断,使得这样的孩子自幼年起便从内心对父母造成非正常的心理依附,认为自己「做什么都是错的」,从而全盘接受父母的安排。

想想你是否也听过、或曾说过这样的话——

◍ 你很马虎,数学也不行。
◍ 你可不可以不要疑神疑鬼的了?你想多了,我和她什么都没有。
◍ 你的腿好粗啊,真是个小胖子。
◍ 你要是爱我的话当然就该做出这些改变啊,不然你就是不爱我……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 可是我是你的男/女朋友啊,你难道不应该 xxx 吗?
◍ 你脾气太差了,除了我没人受得了你。
◍ ……

一旦这些话从身边人的口中听得多了,人们便会在潜意识中开始相信——我永远也学不会数学;我的疑心病太重了,这是在主动破坏我们良好的关系;我又胖又丑,要把腿上的肉肉遮起来才能见人;我在感情中做得不够好,我是一个差劲/失败的人;没有人会喜欢我……
 
虽然说以上现象并不一定出自主动的 Gaslighting。但是,隐藏在这些话背后的,就存在着操控者想要改变你,使你顺从的意图。你的负面情绪便来自于这些,外界只因一时的判断就为你贴上的标签。它们有失偏颇,但又影响深远。

建设性的批评是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而持续的、负面的批判会严重打击人的自信心。当一个人本身就不够自信时,他/她就更容易被这些标签所影响、被打击,一蹶不振,甚至开始不断心理暗示自己——我放弃改变了,这就是真正的我。

正如 Patricia Evans 在《Controlling People》一书中写道,「如果我们总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就会相信他们的评价更加真实」(Evans, P.2003)
 
图片来源:pinterest



03

煤气灯人」的主要表现

Gaslight 中的操控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使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去控制他人。因此,他们往往将自己置于感情中的主导地位,并且希望自己是影响被操纵者的唯一来源。以下是操纵者们会在关系中可能表现出来的9点迹象(Barton, R.& Whitehead, J. A. 1969;Gass, G. Z.& Nichols, W. C. 1988)。


◍ 较为自恋、以自我为中心;

◍ 利用你的弱点进行嘲讽、攻击,批评你的一举一动,贬低你的自身价值;
◍ 树立权威,假装自己无所不知地了解你,甚至试着说服你,你所相信的是错的,是在进行自我欺骗;
◍ 试图让你相信,除了他们以外所有人都在欺骗你,会做对你有害的事情;
◍ 让你觉得你的想法和感受并不重要;
◍ 使你怀疑自己的理智;
◍ 他们并不一直对你很差劲,时不时地会给你一些甜头,不断使用正强化和负强化去操纵你迎合他们的要求做事。这种情绪、态度上的不稳定使你感到困惑,并开始质疑一切;
◍ 倾向于选择性记忆,他们有时会否认自己说过的话和做过的承诺;
◍ 由于认为自身的形象应是“高大的”,一旦出现问题便推卸责任,并通过撒谎、掩饰等方式将错误归咎于你或者他人;
◍ 善于扭曲事实,并给出一个既长、又非常复杂的论证过程使其更有利于证明自己的观点。

图片来源:pinterest

那么,如果遇到了煤气灯人,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免遭其控制?以及,如何避免我们自己成为一个煤气灯人?



04

如何避免被情感操控?

首先,认清自己,相信第一直觉。

在评价自我时,应坚定立场,相信自己的直觉。他人对于我们的评价往往只是基于部分现象所做出的,能起到辅助和借鉴作用,但并非严格的定论。若完全通过别人的观点来认识自我,只能使得对自我的认知更加模糊。
 
第二,不断丰富社交圈。

一旦封闭自己,就等于削减了自己的信息获取来源,继而更容易相信「一家之言」。孤立自己相当于给予别人更多的专断控制权。因此,我们应让自己不断接触到新的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接受来自多渠道的思想。一旦遇到心理上的疑惑,也可将问题抛给一些我们信任的人,以免在独自解决问题时钻牛角尖。
 
第三,拥有犯错的勇气。

大多数被 Gaslight 的人,都是极度自卑、害怕缺点被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的人。不愿自己做决定,也不敢直面事情的结果,因此过于依赖他人的判断和评价。那么,首要事项应是认识到人人都是会犯错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从小事开始,为自己做决定。
 
第四,学会承担责任,掌管自己的生活。

记录下生活琐事、工作任务、行程安排等,从而做到对自己的生活心中有数。这是一个好习惯。保持生活和工作的井井有条,可避免自己过于依赖他人,轻易使自己陷入混乱危机。
 
第五,永远爱自己。

主动发现和记录自己的优点,哪怕它很小,很容易被忽视。比如,时常告诉自己,「我弹钢琴弹得很棒」、「我抓娃娃技术一流」、「虽然这件事我没做好,但是我在积极寻找补救办法了」。对于敏感且容易自卑的人来说,学会阿 Q 式精神胜利法未必不是件好事。
 
第六,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一旦确认自己已经被 Gaslight 了,我们应尽快、主动地做出一些行动,以打破对方的操纵。操控者之所以能够持续操控,正是因为我们被引导着做出了他们预想的反应,这使他们发现操控是有效的、能够达到目的。

若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不给予他们所要的反馈,则有助于改变这一模式。而当自己没有办法完全逃离操纵者的掌控时,积极寻求外界力量。


最后,永远不要试图以爱为名义,去合理化情感操纵这一行为。爱应是深深的理解与接受。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曾说:

真正的爱是建立在尊重与平等之上,任何以爱为名的打压与践踏都是爱的谎言。



参考文献
————————
Stephanie, M.S. (2018). Gaslighting: Recognize Manipulative and Emotionally Abusive People -and Break Free. Da Capo Press.
Evans, P.(2003). How to Recognize, Understand, and Deal with People Who Try to ControlYou. AdamsMedia.
Barton, R.& Whitehead, J. A. (1969) The gaslight phenomenon. Lancet, 1(7608):1258-1260.
Gass, G. Z.& Nichols, W. C. (1988). Gaslighting: A marital syndrome. ContemporaryFamily Therapy, 10(1): 3-16.


作者:石宇宙 
编辑:寒冰
封面图来源:《煤气灯下》



「简单森林」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位于北京·中关村 | 北京·丽都

我们为来访者及来访家庭

提供专业的线下心理健康服务

扫码关注服务号👇了解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