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俄罗斯之声《第二圆舞曲》

2016-07-09 人文之窗
日均40万读者阅读的人文话题微信杂志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可以试读




作曲者简介:迪米特里·迪米特里耶·肖斯塔科维奇(1906-1975年),生于圣彼得堡,原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也是20世纪世界著名作曲家之一。


奥黛丽赫本版(詹姆斯乐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017qxyqzi&width=500&height=375&auto=0


安德烈里欧乐队现场演奏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304kt2f7s&width=500&height=375&auto=0


芭蕾版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g0017hrndq0&width=500&height=375&auto=0


背景资料: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创作完成于1938年。


纽约时报2004年12月23日专题报道说:1938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前夕,欧洲和俄国的情势都非常敏感和非常复杂。当时在欧洲,德国已经完成了发动世界战争的准备,并把苏联作为既是称霸协作的伙伴、又是最终必须征服的对象。而其它西方国家,正在经历空前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大萧条,对德国的战争准备采取了所谓“绥靖主义”的政策,即重复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政策,试图把德国发动战争的祸水引向东方的俄国,遏制俄国称王称霸的蓝图成为现实,同时用规模战争去耗尽德国的称王称霸的企图。


在俄国,斯大林完成了两个重大事情:一个,是把实现共产主义修改为实现社会主义、继承彼得大帝的现代化工业化建设,从而使俄国在革命动乱后能迅速恢复在欧洲的霸权地位;另一个,是通过肃反等手段,清除了几乎所有的可能对手或反对者、树立了绝对的个人权威,斯大林的话就是国家意志和国家法律、是审判一切的最高标准。就是说,当时,苏联也完成了迎接大规模战争的准备。


正是在那种敏感复杂的情景下,肖斯塔科维奇写成了他的《第二圆舞曲》。


一年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然而,在德国酝酿的战争并没象西方“绥靖主义”政策所期望的那样、把战争祸水泼向东方的苏联,而是战争席卷了全球。


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那场世界大战的结束彻底改变了世界版图:过去数百年里的几乎所有霸权都在战争中被严重消浅甚至从世界霸权列单中消失了,而在欧洲传统观念里的“野蛮落后”的美国和“边缘国家”的俄国,却成了世界霸权且主导了世界历史50来年。


经过半个世纪的冷战,苏联解体了,俄国却还健在:斯大林所代表的俄罗斯梦想成了历史,可俄罗斯民族文化艺术所代表的俄罗斯梦想不但没成为历史,而且,还在以格林卡、柴可夫斯基、格拉祖诺夫、直到肖斯塔科维奇的俄罗斯音乐历史长河之奔流而继续浸染着全世界。


如此,代表现代俄罗斯之声而迎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能得到世界共鸣、也该是情理中的事了。


猜你喜欢


|人|文|之|窗|
 
449

广受欢迎的人文话题“微信杂志”,如果您也喜欢,请长按下图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一键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