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甲子的追“光”,庄松林唯问“你愿不愿意做‘费力不讨好’的事?”
上个世纪60年代,
中国诞生了第一束激光。
也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
他考取复旦大学被分配到光学专业
他写出了中国第一个光学自动化程序
他是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
他说自己走过了
一个甲子年的追“光”历程。
“我们最近流了一次片,
辐射源芯片已经完全国产化。
从德国进口的7万元一个的芯片,
到我们自己流片成本是4000块钱。
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
太赫兹团队负责人朱亦鸣
向上海科技表示,
“下一步我们还要做几百块的芯片。”
事实上,从2008年开始,庄松林带领光学实验室从激光器、芯片、电路、整机,波谱仪已经做到了全国产系统。
庄松林说:
“我们实验室一直是瞄着一个方向,
切实解决了很多底层技术问题。
每个核心器件都自己做。
核心命脉,
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没有办法突破核心技术,
就会被国外卡脖子。
发展到今天,
光学实验室研究五大主要内容:
超精密光学制造(新应用)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新波段)
纳米光子学(新机理)
超快非线性光学(新机理)
医用光学及量子生物光子学
(新机理、新应用)
庄松林介绍,
这些研究内容都是国内其它类似实验室
所没有的或者非重点的研究方向。
“我们实验室专注于一件事情把它挖深,
每个高校都要做出自己的特色,
不能因为这个方向热,
大家所有人一拥而上。”
“你愿不愿意做‘费力不讨好’的事?!”
光学实验室与上海海关等单位
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
注重产学研合作发展。
光学实验室与上海海关联合开发的
“太赫兹生化有害因子侦测仪”
在海关通过试用。
光学实验室相关专利
还被转让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下属
北方光电集团等单位。
作为全国高校成果落地的典型案例,
成为 “科创22条”落地后的首单。
谈及产学研转化,
庄松林说:
“我们在五大方向的研发都会试图
把研究成果和企业合作,
变成一个比较好的可实际应用的产品,
为生命科学、为人民健康、为经济建设服务。”
近年来,光学实验室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冠病毒及烈性病原致病病毒全自动检测系统,基于太赫兹技术的时域波谱系统,交直流塞曼光谱仪,国产化高端数字化激光干涉仪,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型细菌快速检测仪等。
这些仪器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的安检、生物医药检测、材料分析等领域,扭转了高性能光学检测仪器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在庄松林院士、朱亦鸣教授等全体光电学院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室获批国家基础科学中心、太赫兹波谱与影像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太赫兹精准生物医学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问及培养科研人才的经验,庄松林表示:
“不要只盯着发文章,
给科学家一个宽松的科研环境。
有了宽松的环境,
发文章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近年来,实验室在太赫兹科学技术、超精密光学制造和医用光学等研究方向获得了较快地发展,整体研究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庄松林院士团队先后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杰出青年科技贡献奖等。
庄松林说:
“我们要始终能
站在光学研究领域的世界前沿,
能站在科技前沿高瞻远瞩,
不至于产品做出来了之后,
全世界铺天盖地都是。”
这也许就是院士的价值和使命。
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
依托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实验室主任:庄松林
建设年份:2006年
重大贡献: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简称“光学实验室”,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建设,于2006年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成立,实验室主任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庄松林担任。光学实验室以上海理工大学光学工程学科为依托,瞄准生物医药、精密测量、国防安全、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经济和社会重大需求,结合上海对新兴产业技术中新型成像和信息产业等重大需求,开展一系列引领光学工程领域的前沿性研究,充分发挥和彰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实验室以建成上海市乃至国家的一流光学波谱与成像科学研究基地为目标,成为光学波谱与成像方面人才培养高地,培养国际化一流前沿科研人才和高新技术创新人才;成为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服务。
重点实验室是上海市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科学技术研究、集聚培养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开展高水平合作交流的创新策源基地。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国家与本市重点发展战略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获取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创新策源和人才高地,构建具有本市特色的科技创新实验室体系。
沪小科将带您陆续揭开
这18家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的“神秘面纱”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