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1968年就已出现的靶点,何以到2022年才真正有产品问世?@华领医药张怡
葡萄糖激酶,
1968年,这一治疗糖尿病的靶点被发现,
却在接下来的54年时间里,
让无数大厂纷纷折戟,
直到国产创新药企华领医药的出现,
打破了这一局面。
这一靶点究竟难在哪里?这家成立于2011年的上海创新药企华领医药有何秘诀?近日,上海科技专访了华领医药药物开发部高级副总裁、首席医学官张怡,听她讲述新药研发背后的故事。
这个54年前发现的靶点,
何以让众多大厂纷纷折戟?
2020年,Franz M. Matschinsky获颁内分泌学界大奖Rolf Luft Award,这个奖被称为“内分泌学界的诺贝尔奖”,以表彰其在1968年发现葡萄糖激酶,以及50多年来对这一靶点药物开发的不断推动。
葡萄糖激酶,被称为葡萄糖的传感器。通过感受血糖的变化,从而调动身体中相关激素的分泌。部分糖尿病病人体内胰岛素分泌细胞的功能是好的,但“传感器”失灵了,因此无法及时分泌胰岛素。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在他获奖的时候,华领的二期临床试验已经成功了。”张怡说道,二期临床试验,也即概念验证性研究,是新药的临床研发中非常重要的关键性研究。华领的二期试验,是葡萄糖激酶激活剂这一类药物第一个真正成功的二期研究。2017年,华堂宁开始了三期。
“华领二期、三期的成功,对于带动全球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的产品开发是很有意义的,相当于是给了大家信心。”张怡说道。
近日,基于这一药物原理的“华堂宁”
获批上市,并开出首单处方。
那么,明明1968年就已出现的靶点,
何以到2022年才真正有产品问世?
这一靶点并不是一个冷门的赛道,曾经也有过蓬勃期。从最早参与研发的罗氏,到全球各大药企,全球共有超过150个关于葡萄糖激酶激活剂的专利报道。“但是,在华领成立的这段时间里,这个靶点的药物研发处在一个低谷。”
这其中,一方面是靶点本身的特殊性,使得药物开发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张怡介绍道,葡萄糖激酶这个酶本身很特别。之前有一些药物开发的思路仅仅是增强酶的活性,但这一思路导致葡萄糖激酶本身的其他特点遭到了破坏,以至于产生了副作用。
另一方面,则是化合物结构的失败,以及对于患者人群的要求不明,“可能没有很好地去探求到底什么样的人群,应该用怎样的剂量,去接受这类药物的治疗。”
“在我们开发这个产品之前,
我们对于所有这些失败的、停止的产品,
都做了一个梳理。
分析其为何会在研发的这一阶段失败,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尽管如此全面与谨慎,
但张怡仍感
“如履薄冰”。
所谓“如履薄冰”,
不仅仅是众多“前车之鉴”
给华领带来的压力,
同时也是需要思考
如何赶超进度的迫切。
“我们需要超时间。”张怡说道,“当我们从零开始临床研究的时候,别人已经完成一部分了,如果他们拿起来继续做,我们不一定赶得上。”
如何“超时间”?
在研究设计的时候,
华领就花了很多的心思:
“我们希望能够在一个研究里
解决几个临床的问题,以缩短时间。”
与许多传统药企大厂不同的是,2011年成立的华领,以一种非常轻量化的团队领导着药物的研发推进。相比其他大厂,华领只有100多名员工,其中,与临床研发相关的团队是20多人,这20多人,要在全国100多家中心开展对接,进行临床实验。
“我们经常说华团队,其实华团队不仅仅是华领自己的员工,还包括我们所有国内外的合作伙伴。”
如何带领轻量化的团队,啃下全球大厂们也无法啃下的硬骨头?
华领的答案是
——用质量做牵引起团队的金标准。
今年6月,国家药监局推出了
《成人 2 型糖尿病药物
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
“我们看到,其中很多新提的点
与我们当时完成的临床研究是非常契合的。”
张怡以入组标准为例——怎样的患者能够进入到这一研究中,在一些糖尿病药物的临床研究中,这一指标常常比较简单,只需要检测一下血糖,但华领从一期临床到三期临床,都会去关注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水平,而这,恰恰与葡萄糖激酶的靶点特性有关。
中国此前从未有过葡萄糖激酶这一靶点的临床研究,因此,当时华领在设计临床试验时遭受了一些质疑,张怡谈道:“临床团队做其他产品的时候其实没有像我们这样的要求,也不会理解为什么你这个产品需要这样去做,因此我们要去和他们反复沟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患者会有怎样的获益。”
“质量管控是当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通过质量的控制,来实现双方对于标准的相互认同和执行。”张怡说道。
从临床医生到新药研发
不变的是“患者的需求”
做一款新药并不容易,“十年十亿美元”的说法在今天看来都略显保守,许多药企都在思考如何更好地实现商业化。
但在张怡看来,生物医药行业,商业化的核心就是患者的需求,“一款产品要在市场上被大家接受和认可,其实还是要满足患者的真正需求。”只有满足了患者真正的需求,大家才会买账,否则,即使是一时成功,也可能是昙花一现。
华堂宁上市后,张怡没有立即开拓下一条管线,而是继续深耕华堂宁的“未来”——哪些适应症可以被开拓,怎样的使用方式可以更好地服务到病人……这些都是她正在思考的问题。
在采访中,张怡提到了一个她观察到的临床现象:一部分病人停药后,血糖控制得很好,“我们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何找到这一部分受试者,从而给他们更合适的使用方法?”
“我最近一直在想,
病人的终极需求到底是什么?
我觉得,也许不是吃药,而是治愈,
是高质量地延长他们的生命,
为了这个终极需求,无论是新药研发,
还是疾病治疗和管理,
我们还有许多的事情可以去做。
无论我个人怎么发展,
都不会跳开满足这一需求的努力。”
在采访的最后,张怡说道。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分享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