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设限的35岁和他“向上捅破天”的想法@U35武庆庆

上海科技 上海科技 2024-03-21





本期35U35

入选2023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第三届35U35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

(2020-2022)

5.5G/6G


 

武庆庆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

面向5.5G/6G的无线通信技术

01

01

01



35岁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35岁是一个精力充沛、充满活力的年龄段,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潜力和可能性的阶段。在这个年纪,在专业上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同时身体和思维都处于相对年轻和灵活的状态,有更多的动力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科研梦想,挑战自己的极限,可以有“向上捅破天”的想法,并为世界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你最想回到哪个时间?

我可能最想回到的是我读博士后的那段时间,因为在那段时间里,我只有一个角色,就是做科研,相对来说比较专注和纯粹,容易进行沉浸式的科研,将全部精力都用于探索科学的边界和克服挑战,是科研成果丰硕的时期,也是个人成长和学术发展的重要阶段。

你对自己未来十年的自己说一句话,是什么?

行者无疆,不受羁绊地去享受科研、享受生活。

02

02

02



你最近最关注的科研领域或者科研问题是什么?

我最近主要关注的科研领域是AI for Science。

比如说利用人工智能去优化网络资源,在网络运维、资源分配等方面做出一些低复杂度且高效的应用。

同时无线通信技术对AI也会有很大的作用,比如说我们网络当中有很多的网络节点,可以通过它们进行高效的信息互换,从而提高AI的效率等等。它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突破,推动整个领域的发展。AI for Science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我期待更多关于AI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和成果。

为什么选择这个科研领域?

无线通信其实是我国一个重要战略方向,同时它是目前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当然它也是世界科技前沿的热点。比如说像马斯克的SpaceX提出的星链计划是利用卫星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这些卫星部署在近地轨道上,可以提供覆盖全球的宽带网络接入能力。实际上,6G无线通信的巨大潜力已经吸引了包括谷歌、苹果、高通、华为等诸多著名企业,它们一直在这方面进行着深度研发。

我们最近做的面向6G的智能反射面通信技术,突破了传统无线通信设计中只聚焦于收发端的理念,实现了从传统“被动适应信道”到“主动重构信道”的无线通信新范式的转变,有效解决5G网络面临的能耗高、成本高、无线信道不可控等瓶颈性问题,为绿色5.5G/6G通信网络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相关的成果获得了多项国际权威期刊最佳论文奖,被谷歌、索尼等专利引用,与国内通信企业展开了产学研的应用合作。也因此获得了IEEE通信亚太最杰出青年学者奖(亚太区唯一,获奖理由为在6G智能反射面赋能通信领域的开拓性贡献),这也是该奖项授奖20余年以来上海学者迄今唯一获得。



“上海科技”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企业及专家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

作者:许织

拍摄:张继东 后期:拾



↓分享

↓点赞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