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汤艳芳:聚平台之力,拓药物之“能”

上海科技 2024-03-21



普众发现医药科技(上海)

有限公司

企业标签ADC创新药    技术平台    靶点筛选

01
获奖情况

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

创新创业50强(成长组)


02
受访人信息

汤艳芳


普众发现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深耕药物研发多年,于2019年建立普众发现。


03
创业者说

最坏的时代就是最好的时代,创业是一个折磨人心的过程,创业者常常摇摆在高峰、低谷之间,期间,牢记初心最重要,以“解决问题”的心态面对每一天。









不同于大多数初创企业从零开始的拼搏

“普众发现”是有传承的


艾比玛特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旗下的新药研发团队,到如今的普众发现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众发现”),普众发现的出现是科研到产业转化过程中水到渠成的结果。


“像福特汽车一样普罗大众”,这是普众发现从成立便一直恪守的初衷,在从事科研服务、制药、诊断数十年后,艾比玛特创新药研发进入新阶段。


为了将技术平台

更好地服务药物研发、生产

2019年,普众发现成为

独立的新药研发公司

专注于新靶标为核心的

抗体偶联药物(ADC)研发


“迫不得已”的转型


一开始,普众发现并没有想要从事创新药的研发。查看普众发现创始团队的经历,我们会发现以普众发现首席运营官汤艳芳为代表的创始团队成员大多是药物研发平台出身,凭借着此前在技术平台领域的深耕,2019年之前,他们也一直从事于药物研发平台的建设。


但时势造英雄,2016年至2018年间,国产创新药进入早期蓬勃发展的阶段。与当时广受追逐的“PD-1”、“PD-L1”等热门靶点相比,普众发现通过创新靶点筛选技术平台“找靶点”,还尚属于一种新兴的模式。对此,汤艳芳表示,当时合作伙伴很多,但其中观望者众多,真正愿意投入的人却很少。


面对这样的状况,“如何展现、证明技术平台的作用?”成为普众发现成立之初,创始团队面临的棘手难题。



“当时没有办法,我们(普众发现创始团队)就想把药物孵化再往前进一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同行、市场,我们的技术平台是可行的、可靠的。所以2019年,对我们来说,是被动创业的一年。”



在当时ADC药物在实体瘤领域已有显著成效的背景下,他们选择从ADC细分赛道出发,进行创新药研发。在自身技术平台的支持下,普众发现的研发进程很快。


成立至今

多个First-in-Class ADC新药项目

已经从靶点筛选开始

推进至临床试验阶段


条条大路通罗马,在汤艳芳看来,普众发现在ADC药物上的快进程固然可喜,但更令他们关注的是:ADC药物的成功证明了技术平台在药物研发中的重要性。


正如他们最初的设想,普众发现着眼于更长远的药物创新、研发。



“科学家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一旦证明了平台价值,我们就可以跟全球业界、科学家合作,发挥大家的想象力,为大众提供更多有用的药。”



“藏器于内”的诀窍


走进普众发现的液氮罐储存间,第一眼望去,屋内有些空荡,除了几个密封的液氮罐外,几无他物。但正是这十数个“密封桶”中储存的十万级别抗体库,支撑起了普众发现的技术平台,也成为普众发现功能性靶点筛选的“重要武器”。


普众发现基于此搭建了MabArray技术平台

用于发现新颖的细胞表面抗肿瘤靶点

以构建First-in-Class ADC



近些年,随着ADC药物研发的不断深入,技术平台解决方案纷纷涌现,涉及方向虽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很明确:能够服务于更多类别的药物研发, “一个平台能够孵化出多个产品”。


众所周知,ADC药物大范围研发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在研发过程中已经被验证的靶点并不多,在此背景下,合适或被验证有效的靶点选择成为药物研发最基础且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这也正是普众发现最擅长的事情。



“拼资金体量、公司规模,我们不具备优势了,但是拼硬科技、创新能力,这是我们的专长。我们拥有十万级别的一个抗体库,使得我们可以用临床未被满足需求的各类问题对应的材料进行表型筛选,实现高通量筛选”。



通过抗体库的高效筛选,当前,普众发现已发现了多个First-in-Class ADC新药靶点,并推进至临床阶段,覆盖了中国人群中高发的数十种实体瘤。


在具体研发过程中,针对Exatecan因疏水性过强而无法偶联的问题,普众发现与合作方合作开发ADC的新型连接子/有效载荷技术(T moiety),克服多重肿瘤耐药性的发生。MabArray与T moiety exatecan结合下,普众发现构建了一套ADC“图册”,能够快速按“图”索骥,高效筛选和研发创新抗肿瘤药物。 


“良器”在手,在被坊间称为“资本寒冬”的2023年里,普众发现还是顺利完成了5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与此同时,依托公司自有技术和转化能力,普众发现开发了多条具备市场竞争力的ADC管线,同时积极利用合作伙伴的能力,快速推进这类资产的价值实现。2022年,普众发现一款潜在高度差异化、Second-in-Class、靶向CDH6的ADC产品达成了license-out(技术对外许可)交易,证明了该产品巨大的经济价值。



“反哺于众”的愿景


万事开头难,对比如今普众发现在资本市场的受青睐程度,汤艳芳回头看最初的经历感概万千,直言“创业是一个折磨人心的过程”。


汤艳芳坦言,在2019年成立之初,“缺钱”是普众发现面临的头号难题。与此同时,ADC创新药赛道作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年轻人”,懂技术、知行情的投资者并不多见。



“缺钱、缺人、缺资源,这些创业公司最头痛的难题,我们在创业初期都经历过。想要找到与公司发展志同道合的投资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但在自身技术平台优势明显的基础上,随着行业风口的到来,资金难的问题得到缓解。在汤艳芳看来,ADC创新药行业当前仍处于成长阶段,随着时间推移和市场完善,将有更成熟背景的投资者进入。


与此同时,在ADC创新药创新进入新阶段后,人才争夺也难以避免,“市场上,抢夺人才处处可见”。面对这一难题,从其解决过程来看,不难发现,普众发现能够成长为业内头部企业,除技术优势外,创始团队的“果敢”也占很大部分。


“靠财力和品牌影响力吸引人才,我们不占优势。”于是,汤艳芳选择了“从1开始”培养有一定药物研发背景的科研人员,时至今日,他们已成为普众发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支撑普众发现奔向前方。


但谈及公司的快速成长,汤艳芳看得很透彻。



“成立至今,普众发现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前十年中国创新药供应链体系的建设,我们不需要自有工厂,仍旧可以实现药物研制、生产。”



时代巨轮的推动下,一代代薪火相传的科研创新者,站在巨人的肩膀瞭望过去,描绘未来。在当前ADC药物研发门槛像跳高“1米7、1米8”往上抬的背景下,汤艳芳也希望普众发现能够借助自身研发优势,反哺更多的患者。




来源: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

编辑:拾


↓分享

↓点赞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