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湖州有这些“家底儿”,全世界都羡慕!
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文化遗产日从2006年起设立,定为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2017年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那么湖州有哪些世界级和国家级的“遗产”,你知道吗?
湖州的三大世界级遗产
01
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江南运河南浔段
江南运河南浔段即为位于南浔古镇中的頔塘故道,又称东、西市河。自南浔西栅祇园寺旧址始至南浔东栅分水墩止,全长约为1.6公里。頔塘故道是完好保存的江南运河河道,是大运河在水网密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延伸和扩展的河段。
頔塘运河开挖于晋代。隋代初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建成,頔塘成为太湖南岸漕粮、物产等的主要运输通道。南宋时期,頔塘成为大运河支线——江南运河西线的一部分。后经多次疏浚维修,一直保持着漕运的功能。
1952年-1955年因航道拓宽需要于南浔镇北另开一段航道,绕开原頔塘河道,頔塘故道因而得以完好保留,两岸至今保留大量清末民初传统建筑,包括庞氏旧宅、金氏承德堂、尊德堂等宅邸民居,以及通津桥、洪济桥等重要大运河水工设施。
江南运河南浔段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也是人工修筑的最早运河之一,它位于江南水网地区,沟通了太湖水系和钱塘江水系,不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促进了东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具有突出普遍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頔塘沿岸的南浔古镇,依托頔塘运河便利的水上运输,尤其是南浔辑里湖丝贸易的繁荣,使它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一跃为江南雄镇,可以说,江南运河南浔段不仅沟通大运河南北,更是沟通了海外。
02
世界灌溉遗产
太湖溇港
太湖沿湖滩修筑的溇港圩田系统,是古代太湖流域劳动人民改造利用滨湖湿地、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该系统东起苏州吴江、西至湖州长兴县、北至太湖南沿、南至頔塘,由太湖堤防体系、溇港横塘体系、溇港圩田体系以及相关水利文物构成,包括运河頔塘、南北运粮河等数条横塘,200多条溇港,近3万顷圩田,环湖堤坝、入湖水闸等水利设施以及众多古桥、碑刻等遗产组成的庞大水利系统。
水利界泰斗郑肇经教授在《太湖水利技术史》中称其“是古代太湖劳动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独特创造,它在我国水利史上的地位可与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媲美”。
太湖溇港是古代大型水利工程的活化石。太湖溇港圩田系统独特的架构、宏大的规模、科学的设计,代表了农业文明时代水利水运工程技术发展的最高水平。
03
世界农业遗产
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是我国东、南部水网地区人民在水土资源利用方面创造的一种传统复合型农业生产模式。其办法是将水网洼地挖深成为池塘,挖出的泥在水塘的四周堆成高基,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桑叶用来养蚕,蚕的排泄物用以喂鱼,而鱼塘中的淤泥又可用来肥桑,通过这样的循环利用,取得了“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
湖州市桑基鱼塘主要集中于南浔区菱湖镇、和孚镇一带,占全市桑基鱼塘近八成。菱湖镇桑基鱼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誉为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传统生态农业模式。菱湖镇射中村则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亚太地区养鱼培训中心教学基地。
桑基鱼塘是一种具有独特创造性的洼地土地利用方式和生态环经济模式,它是我国乃至世界史上人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劳动人民实践儒家“天人合一”生态文明伦理的硕果,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样板,是世界传统循环生态业农业的典范,是一项重要而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
在湖州,
有文物保护单位404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319项;
非物质文化传承人281位......
其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州市本级)飞英塔
飞英塔位于湖州市内,创建于唐,由内外塔组成。内塔重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4)。用青白石砌筑,八面五层,塔刹已毁残高14.55米,仿木构制作,塔上刻有精美的佛像和装饰花纹。外塔砖木构,罩在内塔外,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6)。南宋绍兴庚午岁毁于雷击。南宋端平初(1234)重建,八面七层,高55米,历经元、明、清维修。这种塔中有塔的建筑形式,在全国罕见。
下菰城遗址
下菰城遗址位于湖州市吴兴区道场乡菰城村,该城分外城和内城,外内二重城垣皆用黄土夯筑,平面略似圆角等边三角形,坐北朝南略偏东。现存遗址总面积约68万平方米,公布时代为春秋。1963年3月11日公布,1981年4月13日重新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山漾遗址
钱山漾遗址位于吴兴区八里店镇潞村,分布面积约23万平方米。从上世纪50年代至本世纪初共进行过四次发掘。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特征判断,钱山漾遗址的文化层堆积由早到晚依次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晚期的钱山漾一期文化遗存、钱山漾二期文化遗存和属于青铜文化时期的马桥文化遗存。从出土遗物反映的文化面貌上看,钱山漾一期文化遗存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已被考古界命名为“钱山漾文化”。
陈英士墓
陈英士墓位于湖州城南岘山东麓,是辛亥革命烈士陈英士先生的长眠之地。墓初建于民国五年(1916年)冬。次年5月18日,即陈英士遇害1周年忌日举行安葬典礼。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扩建。陈英士墓坐南朝东,依山而建,气势恢宏。自工业区向西分别由牌坊、墓道、平台、墓茔、垣塘、亭子等组成,建筑长度311米,墓区占地约8500平方米。
毘山遗址
毘山遗址主要分布在以毘山为中心大约1平方千米范围内,保存较完整。其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内涵以出土众多石犁、石刀为其典型特色,陶器亦有自身面貌,对于崧泽文化的分区与类型研究具有重要价值。同时毘山遗址高祭台类型阶段重要遗物包括有卜骨、卜甲;受中原商文化影响又有本地特色的尊、鼎、铙等青铜礼乐器残片;具有湖熟文化因素的陶鬲;高度分工的制陶作坊等。种种迹象表明,该遗址等级较高,并与同时期的中原商周文化及江苏地区的湖熟文化具有密切关系,在同时期遗址中独具特色,地位突出,可能是环太湖流域商周时期的一处中心聚落遗址。
潘公桥及潘孝墓
潘公桥系明潘季驯在万历年十三年(1585)三月至万历十八年(1590)十月创建。清道光十七年(1837)九月至道光二十年(1840)四月重建,改五孔平桥为三孔拱桥。1997年8月2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潘孝系潘季驯祖父,因潘季驯治理黄河和运河有功而同受皇帝恩赐,潘孝墓规格等级较高,在湖州地区的明代墓葬中具有代表性。2009年12月,浙江省文物局向国家文物局推荐将潘公桥及潘孝墓列入京杭大运河的拓展项目。2011年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六批省级文保单位。2013年3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
嘉业堂藏书楼及小莲庄位于南浔镇增山社区万古桥以西,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建成于民国十三年,由南浔首富刘镛祖孙三代精心规划构筑,总占地面积30600平方米。小莲庄以一方荷花池为中心,其周围以亭台楼榭点缀,园林西侧为刘氏家庙,前有御赐牌坊两座,家庙共三进,后为“馨德堂”。家庙西侧为刘氏义庄与刘氏私塾。藏书楼为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是楼主刘承干按使用功能建造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因得清逊帝溥仪所赐“钦若嘉业”九龙金匾而名之,鼎盛时藏古籍18万册计57万卷。主体建筑为一呈“回”字形的二层楼房,中央为天井。藏书楼南则为园林。 2001年6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
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名“懿德堂”,是南浔巨富张颂贤长孙张均衡(字石铭)的私家宅院,主体建筑建于光绪25年至32年,位于南浔镇南西街,面临南市河,坐西朝东,总占地面积约5135平方米。整座宅院大致呈东西向分布,由中式传统建筑、西洋式建筑和后花园组成。中式建筑位于宅院东部,按三条轴线分布;西式建筑位于中部,由3座巴洛克风格的红砖楼房组成;花园则位于西端,由碑廊及两座毗邻小楼组成。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体量大、规格高,宅院内中西建筑风格交相辉映。2001年6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尊德堂
尊德堂位于南浔古镇东大街108号,坐北朝南,由南浔富商张颂贤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所建,建筑规模宏大,原有东西两部分,东侧建筑毁于抗战,西侧建筑保存较好。现存建筑由三条轴线排列,占地面积约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中轴线为主轴线,主体建筑为正厅“尊德堂”;东西轴线由楼屋、楼厅、天井等组成。该宅高大幽深,用料讲究,砖、木、石雕精湛。2013年3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运河——江南运河南浔段(頔塘故道)
江南运河南浔段的頔塘故道是完好保存的江南运河支线河道,是大运河在水网密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延伸和扩展的河段。頔塘运河始建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作为湖州地区的区域运河。隋代初期,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建成,頔塘成为湖州联系大运河的重要航道。南宋时期,頔塘成为大运河支线——江南运河西线的一部分。
大运河——丝业会馆及丝商建筑
丝业会馆及丝商建筑由丝业会馆和刘氏梯号组成。丝业会馆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于民国元年(1912年)落成。是近代南浔丝商行会的办公场所,为维护南浔丝商利益,开展生丝营销和出口而建。主体建筑为正厅“端义堂”。现存大门、正厅及丝业小学校舍,占地约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760平方米。刘氏梯号即刘氏崇德堂,为丝商建筑,占地约4750平方米。该宅坐东朝西,由三部分组成。中轴线上的崇德堂正厅已毁,遗址尚存。现存主体建筑为中轴线后楼五楹、北轴线的楼厅和用红砖砌筑的西式洋楼,现有建筑保存较好。
双林三桥
双林三桥位于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新街社区北端,皆南北向跨双林塘。由西至东依次为万魁桥、化成桥、万元桥,最大间距不足400米。双林三桥建造年代相仿,形制相似,规模相近,工艺相同。万魁、化成、万元三石桥均始建于明代,历经废复、改建、重修。三桥均为薄墩薄拱联拱三孔实腹石拱桥,长近50、宽近4米。肩墙采用靴钉式砌置法,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2013年3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吉白茶制作技艺
安吉白茶产于浙江省安吉县溪龙乡,是一种烘青型的绿茶名茶。安吉白茶以白、活、香、鲜、清为特色。因其叶白脉绿,叶张薄茎梗粗,要保持其颜色活绿,叶张完整、条直,不红梗,充分表达其鲜甜味,难度极大,要求甚严。其炒制过程主要包括:采摘、摊放、杀青理条、初烘、摊凉、复烘、收灰干燥等工序。2011年5月,“安吉白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防风传说
防风传说大约产生于四千年(左右)前,中心区域即在今天德清县三合乡境内封、禺二山之间及周边地区。是关于巨人,山神,治水,创世的神话,并和其密切相连的民俗文化防风庙会一起组成了一幅地地道道的民族历史生活风情画。经过历代典籍及民众口耳相传,现记录整理下来的防风传说三十余则,大部分收录于《防风氏资料汇编》。最为突出的是防风擅理洪水、受赐封禺山、身材硕大、地隐著《夏律》、被禹斩杀等几个母体。2011年5月,“防风传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笔制作技艺
湖笔,是毛笔中的佼佼者。湖笔的发源地在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位于湖州市区东南 35公里。湖笔工艺操作纯系手工,主要工序有笔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小工序达120余道。每道主要工序分别由技工专司,制作选料精细,工艺精湛,讲究锋颖尤显其独特之处,所制湖笔以“尖、齐、圆、健”四德具备而著称。至今“双羊牌”“天官牌”湖笔仍为传统工艺精品。2006年5月,“湖笔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剧
湖剧,是浙北地区唯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旧称湖州滩簧,曾有“小戏”“花鼓”“湖州文戏”等称谓。流行于浙北的湖州、嘉兴各县,及毗邻的江苏吴江、余杭等地。湖剧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小戏时期”本滩时期”“剧本戏”三个阶段。而在文革期间,剧团被迫停演。文革后部分剧团恢复,并出现一度的演出兴盛,编排了《麒麟带》《朝奉吃菜》等一批经典剧目。2011年5月,“湖剧”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化龙灯
化龙灯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由三国名将后裔朱姓老人取材于当时庙会、灯会的表演,制作一系列小花灯组成化龙灯。清朝末年,杨九龄老人对化龙灯表演进行艺术加工,表演形式既可舞,又可以变化为闹灯。化龙灯制作材料讲究,工艺精细,内骨由竹丝(篾)制作而成,用棉纸捻成细绳扎结,外胶糊白色布料或纸,涂玫瑰红颜色。演出技巧多变,造型生动。2014年11月,“上舍化龙灯”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辑里湖丝制作技艺
辑里湖丝,又称“辑里丝”,因产于湖州市南浔镇辑里村而得名。辑里村距南浔有七里之遥,被称作“七里村”,因而“辑里丝”别称“七里丝”。 辑里湖丝蚕种选用自育“莲心种”,又称“湖蚕”,品种优良,特适于缫制优质桑蚕丝。缫丝所用水源,采自村内水质极好的雪荡河。辑里湖丝独特的缫丝工艺,所制土丝以“细、圆、匀、坚、白、净、柔、韧”八大特点而著称。2011年5月,“辑里湖丝传统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绫绢织造技艺
双林绫绢,被誉为“东方丝织工艺之花”。是丝绸文化园中的一朵奇葩,享誉海内外。绫绢是绫与绢的合称,“花者为绫,素者为绢”。 绫绢以其中华丝织工艺之精品,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了历史的肯定,成为中华民族丝织工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精湛的制作工艺艺术被世人所青睐。其工艺传承有独特的历史和现代价值。2008年6月,“双林绫绢织造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扫蚕花地
“扫蚕花地”起源于德清县。当地蚕农为了祈求蚕桑生产丰收,在每年的春节、元宵、清明期间,都要请职业或半职业的艺人到自己家中养蚕的场所,举行“扫蚕花地”仪式。这种民俗活动由来已久,与古代蚕神信仰和祛蚕祟的驱赶巫术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后世流变而成为歌舞。唱词内容多为祝愿蚕茧丰收和叙述养蚕劳动生产全过程,并表演着扫地、糊窗、掸蚕蚁、采桑叶、喂蚕、捉蚕换匾、上山、采茧等一系列与养蚕生产有关的动作。2008年6月,“扫蚕花地”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长兴百叶龙
“百叶龙”所在地——浙江省长兴县林城镇天平桥村,位于长兴县西南部,是长兴与安吉交界的龙山余脉部分。“百叶龙”的前身是“化龙灯”,作为民间庙会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节目,其历史可追溯到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百叶龙在表演中,由一朵朵荷花瞬间串成一条冲天而起的巨龙,时而奋勇冲霄,时而婀娜缠绵,给人以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2006年5月,“长兴百叶龙”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紫笋茶制作技艺
紫笋茶又名“长兴紫笋”,是中国传统名茶,产于浙江省长兴县。早在1200多年前已负盛名。由于制茶工艺精湛、茶芽细嫩、色泽带紫、其形如笋,故此得名为“紫笋茶”。每年于清明至谷雨期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紫笋茶的制作从采摘开始到包装成品,要经历14道工序,前后所用时间竟达半月之久。2011年5月,“紫笋茶制作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湖州人这样过端午!你呢?
来源:湖州发布、文旅湖州
编辑:黄雅娟
城 视
端午摇哨船
2019年6月摄于旧馆镇港胡古村
摄影:城摄队 唐文
↓↓了解更多湖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