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初学长寄语:人生的最高目标是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附视频)
李金初学长1964年本科毕业于我校数学系。毕业后,他长期致力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研究,在担任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期间,他率先提出并实行了公办学校“国有民办制”办学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综合活动课、分层教学等育人模式改革,使学校由一所普通的中学发展成为颇具特色、办学成绩享誉京城内外的基础教育改革名校。他是一位大师级的“名校长”,更是一为学者型、研究型的教育管理者。曾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
尊敬的母校师长们、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今天,应邀参加母校2019届本科生毕业典礼,感到十分荣幸!谢谢母校给予的这份光荣!衷心祝福母校育人业绩、办学成就更加辉煌伟大!祝贺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前程似锦!
母校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母校的万千毕业儿女牢记母校的教导,工作岗位遍及祖国四面八方,践行为国服务的事业,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的事迹,青年学长黄文秀就是其中最优秀的一员。在习近平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青年学长黄文秀为我们所有的师大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她的崇高事迹和不朽精神将永远感动我们,鼓舞我们,激励我们更好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服务,黄文秀精神永垂不朽!
我来自湖南张家界——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作为人类自然遗产世界闻名。但在我童年少年时期,这美丽山川的价值还没有在改革开放中被人们发现,那里只是山路崎岖的崇山峻岭,以及对外的封闭隔绝,与此相连的是落后与贫困。唯一的幸运是——解放了!作为穷人家孩子,我要读书,渴望走出封闭的山区,走向外面的大世界。刻苦读书、读完中学再考上大学成了我唯一的选择。我们县没有高中,最近的一所离家也有300多里。因家境贫寒,基本选择步行。高中三年求学、寒暑假往返、高考赶考,或顶酷暑,或冒严寒,在蜿蜒曲折山路上的行程总计超过3000里。
62年前,1957年,18岁的我高中毕业参加了考。那一年,全国高校总共招生十万零七千人。我所在的张家界永定区(当年叫做大庸县)县城,我是唯一考上大学的人。那年月上大学真难啊!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进入大学就根本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喜欢我的大学,喜欢数学系,更喜欢数学。我难能忘记的是图书馆的丰富藏书和阅览室的灯火通明,我大量时间都在图书馆度过。我崇拜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数学系老师——张禾瑞教授、范会国教授、蒋硕民教授、赵慈庚教授、朱鼎勋教授、钟善基教授等老一辈数学家,也钦佩那些才华横溢的青年数学家王世强、严士健、刘绍学、孙永生、丁尔升、赵桢,忘不了的还有物理系的冯忠泰教授、赵亮坚老师。他们有太多的学问,听他们的课如同享受。可惜在那使人有许多高兴但又有许多遗憾的岁月里,上课太少了!
我在数学系学习了5年,又因病休学了两年,这是7年难忘的岁月。1964年,毕业了,到哪里去? “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是我和我的许多同学的真诚心愿。我一口气报了5个志愿:新疆、内蒙、黑龙江、延边、甘肃,全是边疆地区。可能由于身体的原因,我被留在北京,成了一名中学教师。
从1964年到现在,我已为祖国健康工作了55年。在此期间,我又分别担任了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市建华实验学校的副校长、校长、书记和董事长45年。
在几十年的学校领导生涯中,我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办好了两所学校(十一学校和建华学校),二是提出并实践了一种创新的教育——人生中心教育,创造了它的理论和实践。
我在十一学校担任领导33年,其中,担任校长20年。在任职校长的岁月中,我先后进行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办学体制改革,其中的学校国有民办制改革不仅使学校得到了发展的活力,而且影响到全国数以千计的公办学校的体制改革;又在母校的支持下,启动了综合活动课的实验,进行了分层教学选课走班的实验,开办了全国首个在职教师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启动了全国首个中小学博士后项目,建成1,了全国专业学历结构最高的一流教师队伍;完全依靠学校的办学积累,投资4.5亿元,建设了148,000平方米的优质校园,成为北京中小学中办学条件最好的学校。在我离任时,十一学校已经成为全国的改革名校和质量名校。
2007年10月,我离开十一学校,来到民办的北京建华实验学校担任校长、董事长。历经12年的岁月,一个优质的民办学校又成长了起来,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在今年的招生中,小学招生280名,报名6100名;中学招生120名,仅仅4天就报名5300人。
原因何在?
第一,学校教师队伍一流优秀。在中学教师中,20%为特级和高级,44%为硕士,36%为博士;在小学教师队伍中,30%为本科,62%为硕士,8%为博士。
第二,学校办学定位科学。学校追求“人生中心教育学校”和“培养-研究型学校” 的目标定位。因此,它需要建立一支“实践-研究”型的教师队伍。建华学校的办学成绩与这只“梦之队”的教师队伍关系紧密。
第三,学校创造并践行一种新的教育——人生中心教育。这是原创于中国本土的教育理论,顾明远教授评价它是“一部活的教育学教科书”,林崇德教授评价人生中心教育命题“具有原创性、草根性、‘原点’性、根本性的特点,王本陆教授认为《人生中心教育论》是“教育理论开拓创新的标杆”。
应该进一步追问的是:人生中心教育主张什么?
人生中心教育认为:任何人的一生有而且仅有三项内容——做人、做事、生活,并称之为人生公理;
由此可以得出:人生的最高目标就是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可以称为美好人生。
人生中心教育还认为:教育的任务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事、教人生活,称之为教育公理;
由此又可以得出: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教人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实现美好人生。
所以,人生的最高目标与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完全一致的,这恰好说明了教育与人生的紧密关系。
于是,我们可以得出:教育与人生的关系是教育的最具本源性和根本性的基本关系。
所以,教育应该以人生为中心设计构建组织与实施,这种教育被称为人生中心教育。
我们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了长达9年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终于得出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并总结形成了首套人生中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丛书。
今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的这套丛书,共分4本:《人生中心教育论》《自创性人生中心教育论》《人生中心教育课程论》《人生中心教育课程实例》,超过100万字。
5月8日,在英东学术会堂,由商务印书馆、北师大校友总会等联合主办,隆重举行《丛书》出版发布与座谈活动。钟秉林教授、顾明远教授、林崇德教授等近百余位嘉宾光临,150余家媒体先后参与报道。
为了更广泛地验证人生中心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去年7月开始,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循着当年贺龙元帅的革命足迹以及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的号召,在湘鄂西农村地区实行着“湘鄂西美丽乡村人生中心教育学校建设项目”,既为了乡村教育的振兴,也为着人生中心教育理论的证明。一年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在习近平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前途似锦,但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任务也是重如泰山。
只有奋斗和担当、劳动和创造才能获得美好和幸福的未来;也只有不断的学习、研究、实践和奋斗,人生才更为丰富和有意义。
正如人生中心教育主张的那样,我衷心希望和祝愿学弟学妹们终生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创造和实现自己的美好人生!
谢谢大家!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