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故事|黄凯华:涓滴细流汇沧海
人物介绍
黄凯华
北师大2014届文学院硕士
毕业后在四川省乐山市基层工作
与黄凯华的线上采访数次延期,都与他的工作安排有关,有时工作是突发的:暴雨之夜,黄凯华在地质灾害点值守,手机成了值班电话;有时是手头工作没有处理完,加班加点挑灯夜战。风雨交加坚守如常,平日工作千头万绪,采访之前,便印象初成。
2014年,黄凯华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毕业后,选调至家乡四川省乐山市工作。毕业之后,有青年人选择留在大城市拼搏,也有青年人选择作为选调生下到基层。北漂与回乡,黄凯华为何选择了后者?他平静地解释着,“我就没想过留在北京”。地方人才紧缺的严峻事实是他回到家乡的主要原因,“在家乡能实现更大的价值”,另外,异乡打拼的人难免会面对父母孤独终老,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局面,亲情的羁绊是一方面的考虑。
他谈起了自己的高中母校,作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很多时候连正规的本科毕业生都招不来,来了一个张灯结彩都有可能留不住;而在北京,有大批高素质的人才竞争普通的学校,这正与西部地区“孔雀东南飞”形成了残酷对比。“读书人多多少少有报国的情怀,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挣扎,我们不过是芸芸众生。”而润泽乡梓,是黄凯华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
投身基层固然意义匪浅,但放弃都市繁华是否会感到心态难以平衡呢?在采访进行的过程中,随着人物形象渐渐清晰,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浮出了水面。
黄凯华(左二)在工作
踏实担当
黄凯华身上有着读书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拙诚,回到乡里,他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稳扎稳打,因地制宜,是基层工作关键词。推进脱贫攻坚进程,最重要的工作是基础设施建设和消灭绝对贫困。
通过对本地的调研了解,黄凯华认为乐山市市中区罗汉镇是一个传统的纯农业乡镇,面临生态环境、土地性质、基层权限等众多无法突破的瓶颈,无法复制“引进项目—聚集产业—形成园区”的突变式发展之路,只能靠逐步夯实基础,随着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渐进式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是第一位。近几年的发展,得益于上级政策和地方支持,罗汉镇水、电、气、路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交通完善了,路打通了,好走了,农副产品才走得出去,村民才能创收;条件改善了,才谈得上发展。
让黄凯华欣慰的是,罗汉镇基本消灭了绝对贫困。通过这几年的脱贫攻坚,上级的统一政策配合因地制宜的特殊政策,加上罗汉镇自然条件、区位条件相对较好,一方水土尚可养一方人。罗汉镇目前基本上没有吃不起饭、上不起学的情况。
“脱贫是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补的一课,脱贫攻坚事实上是一个托底。”国家是一辆行进的列车,有些人可能脚力不稳,就会跌下来。面对跌下来的人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我们用一辆小推车推着他们继续行进,整个国家才能稳步向前。
黄凯华身上同样具有儒者勇猛精进的气质,换句话来说是“有担当”,有利于百姓的,他会想尽办法去争取。2016年刚到罗汉镇的时候,他了解到有一个老太太的家庭情况很特殊,生活非常困难,但偏偏与现行社会保障的标准不太吻合。进,可能担责;退,可以全身但良心难安,黄凯华选择“不退”。为此专门向主管部门汇报争取,冒着可能被追责的风险,为这个家庭申请了救助。“我当时想着:我是给老百姓争取,又没往自己兜里揣一分钱,有什么好怕的。”做实事者,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恰恰需要这种拙诚——看淡个人得失,看重百姓福祉。
大巧若拙
从2016年至今,黄凯华担任的职务是罗汉镇副镇长,日常工作十分繁杂。可以这样理解,上层单位所有相关部门的任务须全部对接到乡镇落实。人少事多,每个人负责的工作面广、任务量大,这是基层最真实的工作状态。事务繁杂是乡镇工作的一大挑战,其中与人打交道是第一要务,尤其是走上了管理岗位之后,黄凯华花了很多心思在做与人沟通的工作。还有就是人力资源稀缺,如何统筹分配人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这是工作中需要用“巧劲”的地方。
这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作为一名资历尚浅、初出茅庐的基层干部,如何服人也让黄凯华煞费苦心。“我们很多时候看小说,一个白面书生,满腹计谋。遇到困难了,就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靠抖机灵就把问题解决了,这种事在基层是不存在的。”
语言的表述似乎轻而易举,但生活是很实际的,“你无法给予别人实际的利益,你就不可能去索取。”调动积极性最佳的方式是建立并肩战斗的感情,信任不是靠耍小聪明建立的。“其实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家心里清楚。如果你是一个实干的人,是一个有担当的人,大家就能够受你感染。如果你是一个油滑的人,一个不揽事的人,那么没有人服你。”做事先做人,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是性格深处的本质,也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始终坚持的初心。
“很多都是在这几年工作中摸索出来的,课堂上学不到这些。这些都是撞南墙撞出来的,该走的弯路一条都少不了。”但他认为所谓工作技巧与方式仍是次要的,“就好比说你要登上远处的峨眉山顶,只要你有决心,你徒步,你划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怎么着你都能上去。方法和模式都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出来的,相当于钥匙,要自己去找,反复去试,生活中没有万能钥匙。”这也是拙,清醒冷静,唯有实干。
黄凯华(右二)在开会
涓滴细流
千古文人家国梦,青年与国家、社会的相遇,在古诗词中的体现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浪漫理想,出将入相,使得社会风气为之一新。但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整个社会。那么青年群体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黄凯华认为在于青年群体对于社会细水长流、一点一滴的改变,“我们就好比是河流中一股一股的涓滴细流。我们一个人流到河里面去,翻不起任何浪花,但是像我们这样的人越来越多,终将有一天这整条河的河水会被激起千层浪。”“当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逐渐成为历史之后,我相信这个社会会变得更好。”
黄凯华(右)在工作
青年人对社会历史的影响就在一点一滴之中,“我回到四川以后,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不仅是一个事实,而是带有价值。”这样的价值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地方GDP增长、为百姓争取福利,“我所说的价值是你对老百姓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有温度、有影响的。你待人和善,对老百姓亲切,多一份笑脸,就是在传递正能量、温暖人心。”
“说白了就是政府机关的人员必须给老百姓做出样本来。”为官者应德才兼备,不仅要有出众的能力,还要具有比较完善的人格和崇高的品德。“我们作为政府的干部,我们对老百姓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老百姓看到的不仅是这个事实的结果,更是你这个人怎么样。”每一位政府干部代表着国家的形象,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所谓‘为天地立心’,在我而言,其实就是所有的党员、所有的干部,用自己的一举一动为老百姓做榜样。”
回到开篇留下的疑问,跟随着黄凯华的视角,我们看到一了个青年眼中的自我与家国。涓滴细流汇沧海,青年正视自己的价值,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落笔有力,定能描绘出自己的人生画卷,蓦然回首,你所做的那些事就在画卷上点点闪光。
记者丨王雨璇
撰稿丨王雨璇
图片丨受访者 黄凯华
●我们都是追梦人!十一,北师大人这样为新中国庆生!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在看,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