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两会丨北师大人的声音(一)


目录导航

1

程建平:建议高校校医院开设心理健康门诊

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

2

张志勇:持续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力度

3

庞丽娟:推动我国教师培养培训数字化转型

4

顾雪:关注新职业,向新就业形态挖潜

5

杨善竑:发挥“大喇叭”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适度提高农村养老金,提升乡村养老服务质量

6

彭凤莲:推进中西部地方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

7

董洪川: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翻译人才培养布局

8

刘林: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过重负担

9

张兴赢:主动增强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10

杜明燕:建立保护体系 呵护“林海之舟”

高寒地区“厕所革命”要加把劲

11

刘宁:建议将古典文献学设为一级学科,对古籍人才进行全过程综合培养

12

陈松蹊:建议实施更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

加强“统计学”基础人才培养 支撑数字中国战略

13

陈军:“一村一品”培育乡村特色产业

14

迟子建:建立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化联盟

15

公保扎西:支持青海省加强草原生态治理和建设

16

江广平:建议将职工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建议强制实施带薪年休假政策,增加企业违法成本

17

徐旭东: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18

冉霞:在“准”和“实”上下足功夫

19

钱福永:加强侵蚀沟治理和沟毁耕地修复



01

程建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建议高校校医院开设心理健康门诊

高校校医院应当如何提高卫生服务能力?今年两会,程建平带来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校医院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提案》。他建议,高校校医院应开设心理健康门诊,强化心理健康服务供给能力。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多发,专业化的心理咨询与支持必不可少。”程建平表示,高校校医院应增设心理健康门诊,将心理健康服务“关口”前移,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助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程建平认为,高校校医院逐步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现有的医疗服务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在预防、保健、医疗、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六位一体”的要求。卫生服务系统条块分割的局面依然存在,不同部门、不同行业所属的医疗卫生机构未统一纳入地域或社区卫生发展规划。


程建平指出,高校校医院在转轨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包括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顺、经费投入不足、专业化人才短缺等。


对此,程建平建议,应明确政府与高校的共建机制,保障财政投入:一是将符合要求的校医院纳入高校属地政府社区卫生服务统筹规划体系,在强化地方行政部门对校医院的业务监督、指导的同时,以专项拨款或者其他形式给予校医院稳定的财政支持;二是高校内设立卫生健康职能部门,将卫生事业运行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三是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落实到位,促进校医院积极开展公共卫生工作。


“明确职能定位,推进校医院标准化建设。基于学生、教职工和辖区居民(家属区)服务对象数量,明确医疗卫生专业人员配备比例,合理配置全科医师、专科医师、医学检验及护理人员,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全面提升卫生服务能力。”程建平说。


程建平认为,要强化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发展高校公共卫生服务。“加大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集传染病预防、健康体检、健康宣教、慢病干预、卫生信息统计分析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等全方位服务的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全面提升高校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记者:叶玉婷


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高质量发展

程建平提出,中外合作办学应当加强党建引领,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明确办学性质并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由此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质量发展。


为了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更加推动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程建平委员就当前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要出台党建工作指引,加强党建引领。”程建平提出,应当出台中外合作办学的党建工作指引,细化党建工作实施办法,压实各级部门对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的责任;要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建设,将党建内容写入办学协议和章程,中方举办者党委书记和合作办学机构党委书记也应当共同进入董事会,全程参与合作办学决策过程;同时还要加强党建工作顶层设计与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确保党组织工作有效开展。


程建平认为应当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的思想引领,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他说:“要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材选用、课堂教学、学生社团等关键环节严把意识形态关、严把师资队伍政治审核关,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加大立德树人的权重,并对意识形态管理失职实行‘一票否决’”。


面对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属性模糊的问题,程建平提出应当尽快出台新的《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既要明确举办者获得“合理回报”的条件与渠道,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与操作办法,也要建立合理激励和退出机制,促进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健康发展。


他还建议,应当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并强化考核管理。“要加强优质资源引进,建立健全预警机制与督导机制,完善外籍教师资格认定,整合中外师资,建立协同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除此之外,还应完善审批备案制度,落实退出惩罚机制,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优化升级。”


来源:人民网

记者:杨韬 孙竞 郝孟佳 李依环 实习生余睿捷



02

张志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国家高端智库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


持续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力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投入工作取得重大成就,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持续保持在4%以上,有力保障了世界最大规模教育体系,有力推动了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张志勇认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迫切需要持续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力度。


张志勇建议,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增幅应高于GDP名义增幅。


一是建立健全财政教育投入与GDP同步增长机制。建议财政部、教育部着眼于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教育投入与GDP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在持续巩固4%成果的基础上,逐步把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5%,切实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落实到位。


二是健全各级财政教育投入责任体系。建议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分级负责机制,增强地方财政教育投入的省级调控能力,并在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进程中,进一步明确政府间一般性转移支付用于教育的比重,推动各级政府更好落实“两个只增不减”目标任务。


三是完善财政教育投入指标体系。建议财政部、教育部进一步明确财政教育投入指标口径,理顺各类指标间的关系定位,分类设置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便于各地更好落实。


四是进一步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力度,激发和释放社会教育投入的积极性。到2035年,把全社会教育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6%以上,其中财政性教育投入不低于5%、社会教育投入不低于1%。


五是全面实施各级政府教育投入预决算全口径公开制度。一方面,从满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国的需要出发,做大教育经费蛋糕;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经费的预决算全口径公开制度的实施,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全面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记者:杨三喜



03

庞丽娟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家总督学顾问


推动我国教师培养培训数字化转型

为了更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庞丽娟建议,推动我国教师培养培训数字化转型。


一是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一个专门工作小组。小组由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中央编办等单位联合组成,负责教师培养培训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顶层设计、总体规划、目标任务、体制机制创新、发展阶段、职责分工、出台资源建设指南等,秘书处可设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核心任务是推进教师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通过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赋能。


二是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筑基”计划。以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为依托,建设新一代智能化教师研修平台,围绕教师的学习、备课、上课、听评课等核心业务,提供多模态数据智能全面采集、教育教学能力精准诊断和分析、个性化学习资源智能推荐等功能。并在精准诊断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特色特长、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汇聚后台专家、教师群体智慧与经验,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精准学习、群体诊课与改进建议、问题解答、研修培训等支持服务。建设体系化的教师学习资源及知识库,构建各学科、不同阶段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库,构建体系化的、适应不同业务场景需求的问题解决知识库。同步构建相关资源及知识库的标记体系,在各业务场景中实现对各类资源的识别、汇聚、自动标记和智能推荐,从而实现“人找资源”到“资源找人”。


三是以促进与教育实践“黏合度”和向实践转化为核心,实施新时代新国培计划。将讲授式视频培训改革升级为智能研修平台支撑下的实践改进性研修,实施嵌入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过程的场景性研修,推进国培计划的转型与变革。遵循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逻辑,集聚教师具体教育情境中的真实需求,外化教师的真实发展问题,及时精准地为教师推荐匹配其需求的线上线下学习资源,同时提供相关同行和专家线上线下的辅导,持续支持教师在真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实现研修与改进、问题协同解决。探索强调个体适宜化支持、主动参与并满足教师多元化发展需求、知识经验与能力提升协同建构的创新研修和培训模式。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记者:林焕新



04

顾雪

全国人大代表,衡水学院校企合作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关注新职业,向新就业形态挖潜

近几年,国内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就业类型更多元、就业形式更灵活的特点。


前不久,人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净增了158个新职业,其中首次标注了97个数字职业。


“有关报告显示,‘90后’已成为新职业从业者的主力军,‘95后’新职业从业者占比超20%,他们大多处于刚毕业或毕业不久的状态。”顾雪代表说,数字经济催生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来了新岗位、新职业,为年轻人就业创业提供了新空间。“尤其是一些互联网领域的新职业,工作方式自主性强,受到年轻大学生的青睐,也符合灵活用工市场的需求。”


顾雪代表认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注重发挥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作用。“要继续拓宽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岗位。同时,政府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灵活就业,增加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


来源:河北新闻网

记者:常方圆



05

杨善竑

全国人大代表,阜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发挥“大喇叭”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偏僻落后的农村地区,要畅通他们的信息渠道。同时,提供更多的农业科技指导,活跃他们的生活氛围。”杨善竑建议,建立专门的镇村广播站,每天播出国内国际时事要闻,让村民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和党中央的重大决定等。


同时,要丰富广播的功能,针对留守儿童如何“防溺水”,如何应对一些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通过“大喇叭”播放,能够宣传指导到每一位村民,有利于村民支持配合镇、村的工作。


“我希望广播能够成为村民掌握科技致富技能的培训工具。请县、镇两级文化管理部门精心编排农村科技知识节目,如播放选种、种植养殖方法及病虫害预防等知识。”杨善竑建议,乡村“大喇叭”可以播一些农产品加工及电商销售方法、农村新能源生产及推广应用等,让新时代农民能接受到科技致富的指导和培训。


针对当前“空心村”和“老少妇”留守现象,早、中、晚的“大喇叭”可以给偏远寂静的乡村营造人气和生活氛围。安排村民喜欢的经典小说电影联播、戏曲音乐、广场舞曲等节目,可以使乡村文化广场和大舞台等设施设备发挥应有的作用,还可以增进村民之间的交流沟通。


杨善竑说,乡村振兴要重视乡村的精神文化建设,让“大喇叭”成为提高村民政治文化素养和生活品质的助推器。


来源:大皖新闻

记者:叶晓


适度提高农村养老金,提升乡村养老服务质量

杨善竑表示,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是“家事”,更是“国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乡村养老托幼等生活服务。她结合自己在基层调研的实际,提出了几点建议。


“乡村养老医疗服务上要更加精准。”杨善竑建议,为农村65岁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档案,针对70-90岁的老人,每年开展一次常规健康体检,加强对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以减少失能和重病等的发生率。


“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强化护理队伍保障。”杨善竑建议,应当通过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方式,支持各地以乡镇为单位尽快全面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推广日间照料、互助养老、探访关爱、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民政部门要持续加大社会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政策支持力度,整合乡村闲置校舍、厂房等资源,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居住生活空间。同时强化对养老服务机构全方位监管,确保养老服务行业放得开,管得住。


从基层情况来看,目前村(居)虽然大多建立了“日间照料中心”,但一些地方有场所无工作人员、有工作人员但服务水平不高。杨善竑建议教育、人社部门应鼓励各地职业院校、技师学校兴办养老护理相关专业,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评定,并鼓励各地建立养老服务岗位补贴等相关政策,加快培养养老服务职业人才。


“适度提高养老金,让农村老人过上经济宽裕的生活,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做出积极的贡献。”杨善竑表示,据相关统计,每个月城市职工拿到手的养老金是农村老人的多倍。农村老人基本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要形式,因此应适度提高农村养老金标准。


杨善竑还呼吁在农村地区探索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在试点基础上,尽快全面推行,以“财政要支持、个人要缴费”的原则,建立基金多元化筹资机制,多渠道破解资金和服务难题,呵护老人晚年生活。


此外,杨善竑认为要在全社会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将农村老人养老问题纳入各级“美丽乡村”和“健康乡村”等评比的重要内容,将老人无人照顾、赡养,“子女住楼房父母住破旧房”等纳入评比达标的否决项,不予参评。


来源:澎湃新闻



06

彭凤莲

全国人大代表,安庆师范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推进中西部地方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

彭凤莲认为,在国家纵深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要在中西部地区重点建设一批示范性地方师范院校,辐射带动全国师范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一要在“双一流”建设中更加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地方师范院校是支撑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在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地方师范院校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以“双一流”建设为例,全国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地方师范院校仅有3所入选。建议充分考虑教师教育在教育事业中的特殊地位,在没有“双一流”师范院校的中西部省份,充分考虑省属师范院校的办学历史、办学贡献、综合实力等要素,采取类似省部共建的方式,支持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强化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培育和创建,增加教育博士、硕士招生指标,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师范大学试点教育专业博士联合招生,提升地方师范大学师范生培养水平。


二要在政策扶持上更加注重向中西部省属高校倾斜。建议根据教育部《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关于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的通知》和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相关文件精神,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省属高校专项资金投入力度,从向地方转移支付的资金中划出专门经费,引导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支持,大幅调整示范性地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生均拨款系数,力争使其达到或接近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生均拨款水平,充分保障其办学经费需求。此外,在建设国家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和高水平教师教育基地、实施公费师范生教育、扩大办学自主权等方面,给予中西部地方师范院校重点倾斜,增强办学活力,提升教师教育吸引力。


三要在作用发挥上更加注重地方师范院校协同发展。参照全国省部共建师范大学协作联盟的协作机制,构建示范性地方师范院校联席会议制度,深化示范性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将示范性地方师范院校的改革发展举措总结提炼成可借鉴的建设标准、工作规程和实践经验,辐射引领中西部地方师范院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共同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来源:澎湃新闻



07

董洪川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翻译人才培养布局

董洪川带着《关于提升成渝双城经济圈语言服务能力助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提案》持续关注教育领域方面的问题。


为何会提交这样一份提案?董洪川表示,2022年7月川渝两地共同印发《成渝地区联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方案》,推动成渝地区联手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一环的语言服务和翻译,在促进对外经贸交流合作,推动企业国际化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国家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语言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和职业化翻译人才培养不可或缺。


但通过调研成渝地区语言服务行业现状,董洪川发现,语言服务行业及人才培养存在语言服务市场发展程度不高、语言服务人才供需失衡、区域内组织机构协同不足等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董洪川建议,一方面通过强化政策保障,加大对语言服务行业的支持力度;一方面可以推进专业建设,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翻译人才培养布局,比如鼓励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开展翻译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工作,关注复语翻译人才培养,结合成渝地区语言服务市场需求,开设多个语种的复语翻译专业等。


董洪川还建议,建立区域性语言服务行业发展协同机制。由国家部委牵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区域性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形成两地政产学研协同工作机制,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语言服务研究项目和语言服务翻译工作,开展区域性语言服务行业研究,制定成渝地区语言服务行业规范,定期发布成渝地区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和智库研究报告成果。


来源:华龙网

记者:董进



08

刘林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校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过重负担

2019年,中办、国办下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即“教师减负20条”,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欢迎。近期,刘林在调研中发现,大中型城市中小学编制不足、人手紧张的问题仍有存在,一些中小学出现了人不够用以及年轻教师任务多、压力大等问题。


对上述现象,刘林建议:一是根据现阶段中小学教育发展实际和未来需要,重新核定中小学编制国家标准,地方根据核定后的标准,统筹本地事业单位编制指标,并运用员额制、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满足中小学用人需求,解决大中型城市中小学人手不足问题;二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强化中小学教师工作量与岗位任务统筹协调机制,不仅要把住社会事务进校园的“入口关”,而且教育系统内部也要对布置给中小学的任务、事项再协调再优化,防止叠加效应,布置新任务要站在中小学教师的角度换位思考,成为真正的“娘家人”;三是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培训,提高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的能力,提升智慧教育知识素养,以科技赋能教育,为中小学教师减负。


来源:中国教育报

记者:张欣



09

张兴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主动增强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意味着要在基础设施等建设方面未雨绸缪,也意味着要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经济、公共卫生和健康体系等,还需提高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认知能力。“这些适应行动,都需要对城市气候变化风险进行精细化评估,而这又建立在气候监测系统建设、气候适应理念更新、强大智力资源支撑的基础之上。”张兴赢说。


他建议,加强气候变化监测和早期预警以及适应措施的监测评估,提升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完善城市保障基础设施安全指标体系,强化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城市水资源、能源、交通等保障设施的影响研究,将气候变化风险纳入相关行业建设的技术标准规范,加强城市洪涝防御能力建设与供水保障等;提升城市气候风险综合应对能力,推动气候变化风险预警与城市信息化平台建设对接,强化预警信息及时、快速发布,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提高适应能力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加强气候变化对城市人群健康等影响的适应对策研究,普及适应气候变化科学知识,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技能。


此外,提高城市韧性还需提升城市气象服务保障能力,包括提高气象精准服务水平,将气象服务深度融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气候变化监测评估和风险预估能力,推动构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保障体系,落实和深化行业间数据资源共享,发展网格化、智慧化、专业化、信息化服务技术,提升城市防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及其次生灾害的能力。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记者:吴卉



10

杜明燕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副局长,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建立保护体系 呵护“林海之舟”

驯鹿善于穿林过野,被誉为“林海之舟”,以其美丽优雅的姿态吸引万千关注。然而,目前驯鹿种群优良率下降严重。杜明燕介绍,驯鹿仅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东北部林区的根河市由鄂温克族使鹿部落人进行放养。由于物种种群较小,驯鹿存在着近亲繁殖情况,这导致种群优良率下降严重,加之疾病、天敌危害等原因,驯鹿发展数量缓慢,驯鹿种群数量不断减少,严重制约了国内驯鹿产业发展。


“相关部门尝试引入外来品种,但难以参与驯鹿种群整体改良,且受生态保护的限制,放牧人员在山里居住生活,取暖及驱走蚊虫叮咬驯鹿群时用火受到管控,是影响鄂温克放牧人员与驯鹿生存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杜明燕说。


她建议,国家层面出台驯鹿种群保护的相关政策,并在划定范围内实施驯鹿保护体系工程,在苔藓丰厚的森林区域划定若干个驯鹿保护区,驯鹿放牧点能够循环更换苔藓地域。


同时,她建议有关部门在政策、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本地种群优化;研究支持制定驯鹿保种长远规划,建立完整的信息库和保种场,进一步推动驯鹿遗传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有计划地培养驯鹿疫病防治的兽医和专业人员,科学发展驯鹿产业。此外,建议林业主管部门建立原住民与生态保护机制和谐共生的机制,对鄂温克族人在野外放牧驯鹿生活用烧柴,在不滥采鲜活树木外的烧柴给予准许政策,确保鄂温克猎民放养驯鹿安全和驯鹿保种发展。


来源:人民政协网

记者:顾磊


高寒地区“厕所革命”要加把劲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小厕所’是‘大民生’,近年来上级推广的水旱厕三格模式在内蒙古呼伦贝尔这样冬季平均气温在零下35度的高寒地区却很不适应,缺少水旱厕耐高寒的成熟技术模式。”杜明燕建议,完善高寒地区水旱厕建设技术研发。


水旱厕三格模式“不服水土”表现在双坑交替式旱厕受容量小、气温低等条件限制,冬季无法长期使用,即使其他季节也发酵困难,无法达到卫生厕所的要求。玻璃钢和塑料等灌体材质易变形,埋深后罐体受力不均,水位上涨后与地面形成挤压,土壤冻胀连接管极易发生变形,导致罐体破损或发生渗漏。同时,缺少相应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对技术模式的有力指导。杜明燕建议,有关部门应统筹地区差异,增加高寒地区“厕所革命”的资金投入额度和技术研发水平,经耐高寒测试后推广使用,并在当地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便于后期保质维修,以进一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生产生活幸福指数。


来源:人民政协网

记者:顾磊



11

刘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古典文献研究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建议将古典文献学设为一级学科,对古籍人才进行全过程综合培养

今年我带来了两个提案,一是呼吁建立古典文献学一级学科,培养具备古籍整理研究、古籍保护、古籍数字化等多种素养的古籍综合人才。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反响很大。古籍工作现在最缺人才。高校是古籍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目前古典文献学的教学分散在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三个学科之下,问题很多,亟需统筹规划。建立古典文献学一级学科,可以有效整合相关教学,对培养古籍人才大有好处。


另一个提案是呼吁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研究建立更合理的评价机制。学科交叉研究对推动创新意义重大,但交叉研究的成果在项目申报和成果评审中,都有“无家可归”的困难。目前的学术评价都是按照学科来聘请评审专家,经常对学科交叉研究成果难以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个问题不解决,对推动交叉研究极为不利,亟需引起关注。


新时代的古籍工作迎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人才匮乏的困境。两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其第16条明确提出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新时代古籍工作深入发展的瓶颈是人才。中华古籍数量庞大,古籍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当前古籍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诸多困难,古籍人才培养周期长,需要多学科的综合学习,需要长期的实践训练,目前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人才队伍建设出现深层次矛盾。


高校是古籍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但目前的学科设置,没有贯通古籍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不利于古籍人才的综合培养,亟需进一步优化古籍相关学科的专业布局,完善古籍学科体系。我在提案中建议将“古典文献学”设为一级学科,将古籍整理研究、古籍保护修复、古籍编辑出版、古籍数字化、古籍普及传播等各环节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统合起来,进行古籍人才的全过程综合培养。


来源:云南网

记者:邱晓琴



12

陈松蹊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建议实施更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

陈松蹊介绍,目前中国采用的是2012年起实行的基于PM2.5的空气质量等级,但这套标准主要是世界卫生组织空气质量准则中给出的‘过渡时期’的初级标准。” 在我国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的基础上,这一空气质量标准已经落后,不再适用于日益增长的减少人群污染暴露、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需要。也不适用于推动减少排放的国家‘双碳’战略。”


根据生态环境部通报的2022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显示,2022年1月至12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6.5%,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3%。


陈松蹊认为,中国目前使用的以PM2.5 75微克/立方米为空气质量“良”的上界值过于宽松,远高于世界上许多国家。发达国家“良”的标准大多介于15和35微克之间。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大气污染比中国严重,但他们“良”的上限分别是60微克和65微克/立方米,均严于中国的75微克/立方米。


“‘良’的标准对人群进行自我防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陈松蹊进一步解释,大量流行病统计研究发现,当PM2.5超过15微克之后,长期暴露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超过 50 微克会更加严重。人们通常从手机、互联网获得实时污染等级信息。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幼儿园、大中小学户外活动,敏感人群的健康防护等,均基于所发布的污染等级来确定。当 PM2.5介于50和75微克之间时,民众看到空气质量是良,大多不会采取防护措施。但根据我从北京大学西向办公室观测,当PM2.5超过50微克,能见度就会很低,已经看不到西山了,暴露在50至75微克之间的污染对人体的伤害不容忽视。


对此,陈松蹊建议对实施更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进行论证和部署,研究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过渡时期”的二级指标的可能性。


在部署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同时,可以先将PM2.5空气质量“良”的上界水平从75微克/立方米降低到50微克/立方米,后者是世卫组织关于PM2.5空气质量 “良”的二期过度标准的上界。使用 50 微克作为“良”的上界,将提高我国发布的污染等级提示标准,促使我国人民群众实行更有效的保护措施,降低人群污染暴露水平。


同时,新标准并不影响优良率和空气质量的趋势,也不影响各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横向排名,只需把历年优良比例按50微克重新计算一遍即可,不影响相对排名,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基于北京大学环境统计团队 2022 年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九》所涵盖的中国华北、华东污染较为严重 102 个城市的数据,按照目前 75 微克/立方米的标准,2021年的年均优良比率是74.2%。使用50微克/立方米的标准测算,全国各城市优良空气占比平均下降15.5%,但所有城市“优良空气”占比仍超过51%,其中59个城市优良空气占比在70%以上;北京的优良空气占比将从90.2%下降到82.4%,仍然很好。


此外,陈松蹊还建议降低重污染的界值,从而降低重污染预警的门槛。这样做将进一步减少空气污染对人群的健康损害和国家医疗健康支出。同时也会进一步推动排放量的减少,促成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


来源:财联社

记者:郭松峤



加强“统计学”基础人才培养 支撑数字中国战略

陈松蹊表示,当前我国统计学基础人才培养面临三点突出问题。一是统计学未被列入“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二是统计学一流学科建设支持力度有待提高。三是高校统计学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发挥不足。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估计,2025年前大数据人才需求将以年均30%的增速高速增长,预计“十四五”期间需求总量将达到2000万人左右。


  “我国高校统计学人才培养能力明显不足,博士学位点总数和新增数量远低于其他基础学科,统计专业学位博士人才培养仍尚属空白,难以满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客观需要。” 陈松蹊说。


  第一,陈松蹊建议尽快将统计学纳入“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一是明确将统计学纳入现有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强基招生专业中,加大对统计学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二是明确将统计学纳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尽快在全国高校中遴选补充一批统计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补齐统计学基础研究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短板。


  第二,加大统计学一流学科建设的支持力度。一是增加统计学双一流建设学科点;二是在经费投入、招生名额、推免比例、长江学者和教学名师评审等方面给予统计学以其他基础学科同样的政策倾斜;三是将统计学纳入“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布局建设若干统计学前沿科学中心。


  第三,增加统计学博士点授权名额、将统计专业学位类别提高到博士层次。一是在统计学博士新增学位授权点建设中,给予统计学专业与其他基础学科同样的特殊支持政策,增加统计学博士点授权名额;二是增设统计专业学位博士培养层次,构建完整的统计专业学位培养体系。



13

陈军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台盟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一村一品”培育乡村特色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何依托农业农村本土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全陈军建议,“一村一品”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存在哪些困难?陈军在调研中了解到,当前农村产业发展还存在产业特色不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不充分,生产性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


陈军建议,立足各个城市的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引导促进城市发展要素、各类服务下乡,与农村当地资源禀赋紧密结合,培育“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农产品特色加工业和乡村特色手工业,拓展农业功能,提高产业附加值,主动适应民众对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消费需求。同时,继续搞活特色乡村旅游,支持发展观光采摘、休闲度假、康养运动等休闲服务业,促进利民富农。


在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方面,陈军建议,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种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支持土地、人才、科技等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聚。强化社会化服务,引导农资企业、农业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三农自媒体等各类涉农组织向农业服务业延伸,通过“农资+”“互联网+”“科技+”等方式,引导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构建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产业链式解决经营主体的农业生产需求,充分释放主体动能。


“要让更多乡村产业发展成果惠及当地农民。”陈军建议,注重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订单、股份、托管等形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等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将以农业农村资源为依托的第二三产业留在农村,把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就业岗位留给农民。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武红利



14

迟子建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建立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化联盟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何在城市发展中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街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迟子建说。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迟子建委员带来了《关于建立历史文化街区数字化联盟的提案》,建议整合历史文化街区资源,建立数字化联盟,更好地促进街区发展、提升历史文化传承力,带动文化旅游业发展。


迟子建委员建议,一是由文旅部等相关部门牵头,构建省级统筹建设与管理机制。组织力量深入挖掘街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加强对各街区一类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等的梳理和保护,丰富沉浸式消费体验业态,优化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配套服务,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统筹推进各街区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提升街区的整体活力,集束打造城市历史文化的靓丽名片。二是打造数字化联盟资源服务平台。大力开发数字化应用场景,提供场景地图、语音讲解、线上体验式历史文化展厅等服务功能,实现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数字化呈现,可使远隔千里的游客,足不出户感受街区的历史记忆和城市魅力,也能为科研和学术工作者提供相关的史料参考;开通街区文创产品、特色食品等线上购买渠道,激发文旅消费市场活力。三是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品牌宣推工作。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公众参与度高的文旅活动,在提升各历史文化街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来源:黑龙江日报

记者:郭铭华



15

公保扎西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支持青海省加强草原生态治理和建设

草原是青海分布最广的自然资源,草原牧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6%,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面积的14.92%,是青藏高原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加强草原生态治理和建设,对于维系高寒生态系统平衡、构筑生态安全屏障、为广大牧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公保扎西建议,支持青海省加强草原生态治理和建设,共同保护好“中华水塔”。


公保扎西认为,多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逐年加大草原保护建设力度,生物多样性得到维护和恢复,形成了以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为主体、科学合理利用相结合的新发展格局。但同时,草地因缺乏适宜草种和成熟治理技术等因素制约,草原生态治理建设任重而道远。


公保扎西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持续加强对青海草原生态治理的支持,加大项目和资金支持力度,全面推进草原保护和修复,促进草原植被恢复,持续增强水源涵养能力,提升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治理标准和持续性投入,根据退化草地的植被状况和立地条件,进一步提高人工种草、有害生物防控投资标准,推进分类治理,精准治理。加大草原科技人才“组团式”援助力度,支持设立高寒草甸类、高寒荒漠类草原生态定位观测站,开展高寒草原退化机理、治理集成技术、乡土草种繁育等方面基础研究,提升青海草原保护发展科技水平。 


来源:青海日报

记者:张晓英



16

江广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建议将职工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

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职工心理建设刻不容缓。江广平拟向大会提交“关于让亿万职工心理更健康笑容更灿烂的提案”。


江广平指出,中国工运研究所2022年中国职工生活品质状况调查发现,当前我国职工心理健康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一线职工生活压力大。近6成的职工感觉目前生活压力大,其中17.3%的来自工作焦虑,21.47%的职工更换工作是因为工作累、工作压力大。值得关注的是,54.9%的制造业职工表示生活压力较大或非常大,6成一线职工认为生活压力大,其中31-40岁青年职工压力最大。


第二,职工生活满意度不高。中国工运研究所2022年中国职工生活品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职工对目前生活品质评价的均值为6.6分(10分为满分),远低于芬兰7.9,也低于荷兰7.5和德国7.3等欧美国家。其中8.9%的职工打10分,近三成的职工认为自己的生活品质低于5分。


第三,此前新冠疫情反复加剧了职工职场焦虑。调查发现,新冠疫情造成职工收入减少,就业稳定性受挫,近半数职工表示收入减少、就业稳定性变差,近3成职工表示疫情造成工作不规律、劳动强度加大,25.3%的职工表示就业难。疫情期间难以同家人见面难、休闲度假减少、看病就医困难,也成为了当时职工心理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


第四,心理咨询和情感支持成为职工最希望获得的服务。调查发现,职工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明显,希望工会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职工渴望从工作场所获得更多情感支持,7.2%的职工希望自己的心事有人倾听,31.6%的职工希望有渠道充分反映自身愿望与诉求。


江广平认为,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职工心理建设刻不容缓。他建议,建立中国职工心理健康指数监测体系。持续开展大样本、广范围的深度调查,弥补国内相关研究缺少较权威大样本调查数据的空白。对接国际标准,探索开发中国职工心理健康指数,完善监测体系,为准确评估职工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不同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提供可靠依据。建立多层次报告制度,定期发布《中国职工心理健康品质报告》,从国家和地区两个层次科学分析职工心理健康的动态走势。


与此同时,探索实施中国职工工作生活平衡计划。以建设健康中国为依托,推动企业制定有效的“工作生活平衡计划”,完善实施工时管理、休息休假、育儿养老等配套政策,整合社会资源,组建企业职工心理健康专业服务团队,定期开展心理状况测评。


此外,江广平认为,应将职工心理健康工作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设立专项资金,改善公共设施,建立健康小屋,提供心理关爱服务,开设心理健康讲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问题。


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刘璐



建议强制实施带薪年休假政策,增加企业违法成本

江广平介绍,调查发现,近年来,我国制造业职工流动性较高、人才流失状况较为普遍,有45%的职工近五年内至少换过一次工作,66%的职工未来3年内想要更换工作,工作强度大、休息时间少是重要原因。


基于此江广平建议,应强制实施带薪年休假相关政策。完善企业违反法律责任的规定,强化对企业年休假执行的约束,非特殊情况禁止企业协议取消职工年休假,对企业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的情形做出明文规定。


此外,其还建议,要增加违法成本。适度提高对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标准,加大劳动监察部门的追责力度,注重发挥工会组织的监督职能,依法及时惩处违反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的企业和企业负责人,并要求限期整改,切实维护好职工休息休假权益。


来源:澎湃新闻

记者:刘璐



17

徐旭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助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国内唯基金评价标准导致高校普遍轻视企业和地方支持的科研项目,甚至轻视国家重大研究计划中以参加者身份获得的任务。基金项目被作为刚性指标过度使用,导致获得科研项目的意义被异化。年轻科研人员普遍不热心企业和地方支持的项目,对于科技拉动经济、服务发展十分不利。


徐旭东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增加“培育基金”类型,资助率控制在30%左右,达到扩面目的,但由基金委支持的额度比目前面上项目降低一半,要求单位或企业等额匹配,以充分拉动对基础科学研究的经费投入。与此同时,收窄面上基金资助率、增加支持强度,达到目前强度的2倍及以上。重点基金等项目类型支持强度也相应提高。同时,破除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必要条件的晋升评价体系。建议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部委联合发文,制止在技术职称晋升评价中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刚性指标。


针对基金支持总量不足的问题,徐旭东建议,在加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投入力度的同时,拓宽科学基金支持渠道,允许科技部以外的其他部委拿出一部分科技经费在相关领域设置自然科学基金专项,在申报、评审环节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运作。


来源:金台资讯



18

冉霞

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民盟贵州省委主委,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在“准”和“实”上下足功夫

《关于将泸遵高铁纳入国家铁路规划的建议》是冉霞花费心思最多的一件提案,也是民盟贵州省委的一项重点调研课题。在调研过程中冉霞发现,一方面,赤水河流域的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另一方面,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对于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于周边地区老百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意义重大。因此,她在提案中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加大对赤水河流域的基础设施支持力度,尽快推进高速铁路等项目的规划建设。


在《关于加快细化完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提案》中,冉霞建议补充和完善《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产教融合的相关表述,实现涉及产教融合法律条文中的内容统一,并进一步细化与完善产教融合的相关法律法规,因地制宜制定区域性和地方性的产教融合相关行政法规。


来源:人民政协网

记者:吕巍



19

钱福永

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会主委,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加强侵蚀沟治理和沟毁耕地修复

黑土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东北地区地处我国黑土区核心地带,多年来侵蚀沟的危害已危及黑土地。钱福永提出,加强对黑土地侵蚀沟的综合治理及沟毁耕地的有效修复,不仅会获得地力提升、水质澄清、气候改善等生态效益,也将获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济效益、农村人居环境美化和居民环保理念提升的社会效益。

 

钱福永委员认为,在治理修复上,坚持分类施策,建议将大中型侵蚀沟治理,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项目,加大涉农工程整合力度,优化治理方案,尽早恢复生态,严防继续恶化;针对小型侵蚀沟整治,建议加大填埋复垦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尽快恢复受损地块完整性,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前瞻性保障。

 

在资金保障上,受地方财力限制,侵蚀沟治理的投资总量和单位投资水平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建议设立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支持保障力度;因侵蚀沟综合治理见效慢、周期长,建议细化完善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全面激励地方政府抓好侵蚀沟治理的内生动力。

 

在机制建设上,建议加强科研攻关,加大对侵蚀沟形成的机理问题研究,做到防治结合、防治并重,从源头上解决或减少侵蚀沟的形成,有效控制增量;进一步完善侵蚀沟动态检测预警体系,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对治理成果的量化评价和科学分析,确保治理效益实现最大化。


来源:腾讯网



信息搜集丨董彦均 王菁 何胜男
排版丨成欣怡责编丨何胜男审核丨元静







校友风采丨吕琳媛:肩负时代责任,奉献青春力量


@2023届毕业生,北师大校友单位招聘啦!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