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篇报道“惹”上2600万官司,看到起诉书我傻眼了 | 记者手记

2016-08-01 朱星 新京报传媒研究

text | 朱星

via | 新京报传媒研究(id:xjbcmyj)


今年3月,我从被采访对象那里得知,由于自己的稿件《纠纷缠身 中曼石油启动IPO》和追踪报道,报社和相关方被起诉,中曼石油以报道侵犯其名誉权为由,索赔2600万元。

 

这是我从出生到现在,面临的唯一一起诉讼。虽然由于是职务行为,我并不在被告名单中,不过总归是自己造成的。

 

这场突如其来的诉讼需要从去年12月说起。

 
2015年12月 朱星采写的《纠纷缠身 中曼石油启动IPO》报道版面


判决书里的秘密


做上市公司报道,一般聚焦的重点是热点事件中的热点公司,这个是舆论关注的点;而独家或者爆款,却往往藏在一些冷门的地方,例如借壳上市的重组方案,或IPO 招股书里。

 

和前几年相比,行业中深挖交易背后的报道变得少了。而(新京报)经济新闻部的上市公司报道鼓励调查,也给记者时间和空间去研究上市公司的重组、借壳或者IPO。在这样环境下,我也喜欢去证监会网站看近期公布的招股书,看有哪些较有名、有趣的公司,或者招股书中有值得挖掘的事情。

 

中曼石油最初进入我的视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其有业务在伊拉克,提示会受到 ISIS的影响;二是招股书中披露了一起因为商业窃密而被起诉索赔的诉讼。

 

我打算研究这家公司的招股书。通过中国裁判文书和全国企业信用系统、信息公示系统,找到中曼石油商业窃密案的判决书,了解前因后果;通过工商系统查询中曼石油前五大客户和前五大供应商的信息。采访过程中,我去了上海采访了解内情的人士,还去了中曼石油的注册地探访。


写《纠纷缠身中曼石油启动IPO》这篇报道,可谓是从招股书中得到的料,然后找到判决书,通过判决书里的线索,找到了解事情详细情况的人和这家公司过往历史的关键人,一步一步推动采访。

 

不过,采访中,给中曼石油董秘打了两次电话,对方都是没有说两句话就直接拒绝,发了两封采访邮件也没有得到回应。

 

做调查,要抱着每个字都可能被起诉的心态


当得知被起诉时,我并没有多紧张。整篇稿子,核心事实都来自于权威信息,像判决书、工商信息、仲裁书等,我对自己的稿子有把握。

 

在采访中,我也得到一些关于中曼石油和他董事长的爆料,但因为没有书面证据,我都没有写进报道里。在调查报道中,书面证据是最靠谱的。

 

不过,拿到起诉书时,我还是有点傻眼。因为对方的起诉事由都和稿件核心事实不相关,总是抓着受访对象的个别言论来起诉。例如,某句话明明是采访对象亲口告诉我的,而对方却在起诉中满口否定。

 

幸好我有采访录音和微信采访证明。做记者这行,养成了一个习惯:用过的录音笔、手机都不敢扔,因为里面有录音,或者图片、微信采访记录。甚至出差时,采访后我会立即把素材上传到云端,以防遇到不可控的情况导致素材丢失。

 

这种不可控我不是没遇到过。今年4月,望洲财富被曝出董事长跑路。当时我在上海,去望洲财富徐汇分公司探访。结果被里面的员工堵住盘问,并要求我删除录音和照片。我不答应。两次报警,去了派出所,警察却要我自己协商解决。无奈之下,只能删掉照片和录音才得以脱身。离开后我暗自庆幸——幸亏早在遇到麻烦之前就把图片传回了后方。

 

在之前做一个线下理财卧底调查报道时,经济新闻部主编苏曼丽告诉我们:“这样的调查报道,我们要做好每一个字都可能被对方起诉的准备,反复核实。”通过这个起诉,我感触更深。尤其看到起诉书和判决书时,感觉像被上了一课。笔下有惊雷,你不知道你的哪一个字会成为别人起诉的原因。

 

“不被起诉的记者人生不圆满”

 

有同事调侃说“不被起诉的记者人生不圆满”。所幸,官司赢了。

 

7月18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驳回了中曼石油的诉讼请求,新京报胜诉。

 

在判决书中,有这样一段表述:

 

“新闻媒体具有监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务的功能。尤其对于关涉社会公益的新闻报道,不应对报道者克以过于严苛的注意义务。如果媒体在刊载报道前已尽合理审查义务,并有相当理由确信所刊报道为真实者,就应认定为不存在过错。”

 

“被告新京报社作为新闻媒体,基于原告发布的招股说明书,进行深度调查及追踪报道的行为,系其发挥监督社会经济活动功能之表现,并无不当。”

 

作为当事人和记者,看到这个判词真的被感动到了。法院的理性描述、对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的认可,对媒体和记者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诉讼期间,报社领导和同事对我十分信任,觉得很幸运。这方面,报社会给记者最大的支持。以往针对公司的报道中,报社拒绝了很多说情的人,从不轻易“被公关”而毙掉记者的稿子。这一点很给了我们很足的底气。

 

后来法务告诉我,在法庭上,对方律师污蔑我新闻敲诈。我觉得又气愤又好笑。调查报道会阻碍一部分人的利益,调查记者常会遇到对方希望用钱私了。我也曾遇到过。拒绝之外,更是提醒自己一定要行为端正,否则很容易被盯上。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朱星 新京报经济新闻部记者 




新京报传媒研究

【离新闻一线最近的地方】

合作、投稿邮箱:xjbcmyj@163.com

或加小编微信:quxiadeyu


点击以下关键词 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新京报如何赢得2600万的诉讼 | 颠覆新闻价值观 | “菜鸟”记者跑欧洲杯 | 尼斯恐袭报道观察 |对不起,我是卧底 | Facebook的心底秘密 | 74年前500家杂志的大新闻 | 言论既死 国家即亡 | ESPN年度美好肉体 |顶尖媒体怎么做天灾报道 | 与诺奖水准的作家对话 | 欧洲杯的报道创意 |  卧底10天 | 在新京报实习 | 会发光的创客天团 | 女主编的自我修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