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微信获取信息,阻碍华人融入美国社交圈?

xjbcmyj 新京报传媒研究 2018-08-01


作者:张弛

编译:阿勺(实习生)

 编辑:罗布君

来源:cjr.org

Via:新京报传媒研究(xjbcmyj)


:“不完整的真相,有时比谎言更为致命。”


现代社会已然高度媒介化。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我们选择了什么样的媒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认识世界的角度。

 

传媒研究(xjbcmyj)今天推送的文章,讲述了微信上的错误信息与不实消息如何深刻影响加州第一代美籍华裔融入当地生活的问题。文章略长,但值得一读。


一起命案,两种解读


2016年2月15日凌晨,美国洛杉矶核桃市Walnut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美籍华裔人邵琪出门晨跑,不久在街角被黎巴嫩籍无证居民Haissam Massalkhy驾驶的丰田汽车从后方撞上,Massalkhy继续加速,直至将邵琪撞进路旁一户民宅围墙内,剧烈撞击导致邵琪当场死亡。


案发现场


2017年10月5日,加州州长布朗签署庇护性法案。从2018年1月起加州将加强对无重罪移民的保护。加州参议院议长德里昂表示,SB54将地方执法机构同美国联邦移民和海关执法局的合作限制在仅提供已被定罪的某些刑事犯的移民信息。


该项法案与邵琪的车祸被人联系到了一起,在当地华人圈引发了争议。


加州当地中文媒体反应强烈,相关报道主题诸如“庇护国保护重罪犯”和“犯罪成为加利福尼亚州绿卡之路”等,除却交通事故本身,报道中吸引眼球的是对当事人作案动机的各种揣测,随之也出现了很多不实信息。



“该名无证黎巴嫩居民为了留在美国不被递解出境而蓄意杀人”。当地所有中文媒体的报道几乎被这个版本的作案动机说法“刷屏”。


据Tow数字新闻中心统计,此次事件微信端推出的相关报道多达43篇,其中34篇出自地方的中文媒体,内容大都与当事人Massalkhy作案动机相关,文章阅读量达到319,581人次。


知乎上对于相关新闻问题截屏


洛杉矶当地的英文媒体,更多聚焦于案件本身以及对罪犯后续的庭审报道。对于无从证实的作案动机,当地媒体并未作过多关注,也未将相关法案与车祸联系起来。


英文媒体相关报道


微信中的假新闻让华人难以融入当地?

 

针对中、英媒体对同一事件议程设置上的巨大差异,以及微信在海外华裔人获取新闻信息中的重要作用,南加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博士研究生、TOW数字新闻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张弛在其发表的系列文章及调研报告中,对微信在美籍华裔人信息获取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关注微信中的错误信息和不实消息如何在美国华人圈中传播


传媒研究(xjbcmyj)将为各位读者解读报告的部分内容。


根据Tow数字新闻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该机构对微信信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微信上的错误信息和不实信息已经对试图融入美国生活的第一代华人移民产生了极大影响。作为在美国华人圈中日益壮大的新闻生态系统和在线社区,微信成为研究不实信息与政治信息如何在加州这个新兴的政治选区中进行传播的重要入口。


议题分化,假信息泛滥

美国华人身陷微信“信息孤岛”


报告选取了若干不实信息作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某一条假信息或新闻会被若干微信公号进行转载或者“再生成”,假新闻得以衍生众多副本。报告指出,微信中充斥的煽动性、猎奇性的新闻,已经给职业信息核查者的纠错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微信和英文媒体报道偏向差异显著 图片/CJR

 

微信作为信息平台面临的虚假新闻问题,即是其所服务的社区面临的信息问题。具体来说,该研究发现那些英文媒体没有涉及到的报道,在微信平台上的呈现也会说法不一,这些报道与事实真相的出入程度取决于该问题在微信媒体上引起的关注程度


研究进行期间,除了穆斯林和恐怖主义等国际议题外,微信平台上关注度排在前2位的平权行动、人口普查数据分析的议题几乎没有得到英文媒体的任何关注。由于当地主流媒体对以上话题的“忽视”,移民华裔只能通过微信平台获取此类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信息。而第一代华裔居民热论的,甚至以此动员集体活动的正是这些焦点话题。


第一代华裔美国人强烈反对“加州安全法” 图/CJR


另一个高关注度话题则是无证移民问题,尤其是华裔群体对SB54议案的不满,对加州渐成犯罪分子避难所现状的愤怒。微信上最近大量报道的移民问题,与近期第一代华裔移民针对SB54方案发起的抗议活动正好一致


这样的例子佐证了一个事实,即加州政府以及当地主流英文媒体,应该提高对微信这一信息平台的重视,因为它已然构建起当地越来越多华裔人的信息生态系统。通过这个平台,当地政府或许能够深入了解华裔居民关心的问题,分析不实信息能在华人圈中引发共鸣的原因。


微信议题上“政治分化” 图片/CJR


与其他平台一样,微信上盛传的各种式样的不实政治类信息,本地人早有耳闻。因为其中大部分都是从美国本土那些政治倾向极度鲜明的网站、社交媒体上移植得来。相较于亲自由党的内容,微信平台上的政治空间多被亲保守党的内容挤压,无论是在报道数量,阅读率或其他方面。这种不对称的分化意味着来自右翼本土媒体传递的不实信息将会在微信用户中获得更多的关注。


同时,与华裔移民相关的热点问题也会被“政治化”。Massalkhy的案例已然被媒体引申为与华裔移民权利的公共话语。

 

●为何微信平台假信息泛滥成灾?


该报告指出,微信已经成为很多不实信息发酵、传播的温床。与其他信息类App和社交媒体不同的是,微信平台已被太多所谓的“原生内容生产者”占据,即我们说的各类公众号的运营者。


他们之间又为争夺用户有限的注意力,进行着激烈的竞争。虽然其中确有原创,比如一些由有影响力的个体或传统媒体运营的公号所产出的内容,但许多运营者采用的是一种更为“便捷”、“经济”的信息生产方式,即快速包装,翻印已有的内容。


在一些机构中,甚至存在一支团队,专门负责搜寻网络或微信平台上的热点信息,而后将它们进行拼凑或直接克隆分享给其内容订阅者。

 

微信与外媒关于某抗议活动的报道对比 图片/张弛


作者强调,尽管地方新闻常被当作了解当地民生的重要窗口,也被视为当今假信息泛滥社会环境中一个重要可信的信息源,地方个人或者机构在微信上创建的新闻类公号,却对假信息的传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内容生产者为了抢占移民社区这一利基市场,会针对性地为华裔读者推送实用类信息,以此提高用户黏性,比如购物指南、服务须知、犯罪预防以及当地最新发生的事件等。


但同时,这些以营利为目的的公众号成为了不实信息的温床,特别是在某些地方性政策方面,比如前文提到的美国的“加州安全法”等政策在华人社区中引起了激烈讨论。欠缺真实性的地方新闻,比如开头提及的Massalkhy案,为不实信息的繁衍创造了真空环境。



更加复杂的是,微信平台的特殊传播机制加大了对虚假信息治理难度。虚假信息通常在私人网络,如微信群中得以传播,而它是在较为隐藏的环境中进行的,很难被发现。况且,微信平台几乎不受算法或者类似计算机技术的控制。


作者指出,在被调查的华裔美籍微信用户中,有79%的人表示他们从聊天群中读取政治新闻。


社交媒体市场渗透率现状;图片/Reuters Institute Digital News Report 2017

 

规模较小但内部成员联系紧密的聊天群,如家人群、好友群是最为常见的。但是71%的用户称除了小团体的群外,他们同时加入了人数100+的聊天群,尽管群中成员对彼此的认知仅停留在网络世界中。当地居民组建的家长群、DIY兴趣群、高中校友群,这些都可能成为传播不实政治类信息的有效节点。


随着微信,Whats’ app和Kakaotalk等聊天工具日益成为分享和讨论新闻的渠道,这些系统的信息传播也变得愈发难以管控,而在心理、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这些平台最终向虚假信息低头。


●治理假信息,任重而道远


除了指出问题,该报告也为防止假信息的二次传播提供了建议。

 

包括首先要了微信用户易被哪种问题支配情绪,而后再围绕这些话题展开反叙述。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从华裔移民的视角构建新闻话语,并尽可能进行多渠道扩散,这显然包括当地主流媒体以及微信平台本身。



对于微信信息生态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虽然不存在“一刀切”的方法,但是认识问题背后的影响是关键的第一步。至少,对于记者、政府机构或者社区组织来说,他们应该认识到,微信是接触、了解那些被主流媒体无意忽视或存心排除在外的个体和社区的有效途径


 


近期好文荐读:


深度报道让读者付费 | 西雅图时报破解用户订阅黑匣子


这档老牌综艺 才是中国电视节目的良心 | 假期谈


这些开脑洞的神翻译 承包了我一年笑点 | 假期谈


投稿、合作邮箱:xjbcmyj@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