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事”来袭! 各大社交平台主攻的#Stories# 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玄机

xjbcmyj 新京报传媒研究 2018-08-01

作者:IAN BOGOST

来源:theatlantic.com

编译:阿勺(实习生)

编辑:罗布君

Via:新京报传媒研究(xjbcmyj)


今年5月3日Facebook开发者大会的主题演讲上,Facebook首席产品官Chris Cox大胆预测:未来,各大社交媒体平台将会主攻#stories#,并将不断完善这一功能。Cox称:“随着#stories#的开发和普及,未来这一功能将会取代信息流(feeds),成为人们分享自己生活趣事的首选方式。”

那么究竟何为#stories#?

“Stories”一词的含义较为广泛,乍听起来并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似乎只是叙述事物的通用名称。但Instagram和Snapchat上的#stories#却使“故事”的内涵更为丰富具体。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stories#该作何理解?

 

简单来说,即为一组照片或一个短视频。用户可以自行美化照片或者为视频增添额外的特效,这些操作不受时间的限制,可在任何时间进行。但一经发布,已经上传的照片或视频会在24小时后自行“删除”,即所谓的“阅后即焚”。


Stories”,主宰社交媒体平台的产品逻辑

通过#stories#撬动用户社交杠杆,这样的产品逻辑在2016年之前尚未形成气候。2016年,Facebook旗下的社交平台Instagram,正式推出#stories#。事实上,Snapchat是首个提出并且落实#stories#的社交平台,而Instagram版的#stories#几乎是Snapchat版#stories#的翻版。

Ins“故事”

△snapchat"故事”

△ins与snapchat两版“故事”对比

2017年,Facebook平台也新增此功能,其旗下的另一款社交媒体产品Whats’ App同样支持用户发布个人社交“故事”,只不过不称作stories,而是#statuses#。

△facebook版“故事”

△whats'app版“故事” 

#stories#本身,也存在不同类型的差异。Instagram版本的stories具有“保质期”,用户分享的内容于24小时后会自行消失;snapchat版本上的stories则是一系列个人的动态合集。


Facebook则致力于打造更加多元的“移动框限”,Facebook首席产品官Cox在开发者大会上就提出过具体的例子,比如让一群热衷于足球的家长合作创作一则story。

不管“故事”一词的含义如何改变,#stories#目前是各大媒体平台的着力点,正在并且必将成为社交媒体所要遵循的产品逻辑。


#Stories#,一种新的媒体框限与格式


网站走向商业化发展的25年里,人们的社交方式也在不断演进。从网站的个人主页到博客,再从博客到如今的个人社交媒体账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用户从固定的上网场所中解放出来。

 

只要一部智能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更新自己的社交动态,并且这些智能设备支持各种式样的内容形式,从单纯的文本内容到可以美化ps的图片,从信息流(feeds)再到如今的stories。

FacebookTwitter的问世,对用户来说是社交手段的又一次飞跃这些平台支持以上提及的所有功能,完成了从服务到内容形式的全面升级。但即便如此,用户在使用这些社交工具时,首先要弄清自己到底想要通过这个平台传达什么,思考过后,再选择最能表现自己心声的内容形式如加以呈现,或纯文字,或动态视频,或图文的结合。

但是,从2007年至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日益习惯在社交平台上“晒”自己的生活,并且这种“晒”大多经过一番精心的设计。这时,人们手里的iPhone或者pixel绝不仅是一部支持通话的智能设备,某种程度上,它们已经形成一种框限。而人们正是通过这些工具,获取社会上的主要时事信息,获悉朋友的生活近况甚至素不相识的人的最新动态。


框限决定了人们认知世界的角度。社交媒体时代,信息多是碎片化,有选择性地加以呈现,人们偏爱从Google这样的搜索引擎上检索所需信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构建起一个个信息气。我们在了解他人,了解世界的同时,却将自己置入了另一个信息“牢笼”。


除了框限之外,#stories#同样是一种新型的媒体格式,这些“故事”被建构在一个宽高比为9:16的竖幅画框里。对于用户来说,这样的媒体格式不太“友好”,就像宽屏的银幕电视一样,十分影响观感体验。但这也是智能手机显示屏的标准视图,通过竖屏的形式快速拍摄照片或者视频,能让人感受到“框限”的无处不在。

#stories#不仅与技术有关,也不只关乎功能。它是一种媒体格式,甚至可以被称为一种流派,就如同杂志,悬疑故事或者一个时长30分钟的电视节目一样,具有自己的媒体特征。这也是为什么Instagram用户不用担心自己发布的stories会被他人抄袭复制,因为流派与媒体格式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开发出一个能够独立于创作与传播的工具。


Stores的不同风格正说明了它自身的广泛用途。在snapchat上,用户分享的stories显得更加的随意,snapchat支持视频添加滤镜、或者带有地理位置的标签。在Instagram平台上,用户更常使用过滤器、霓虹灯文字以及点赞等功能,这也是Instagram平台区分于其他平台的显著标识。

 

#Stories# ≠故事


以#stories#命名的这种媒体格式其实有些“可怕”。当代文化对讲故事非常痴迷,以至于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套用故事的叙述性话语,即使事情本身与“故事”没有丝毫的联系。而前文提及的几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的“stories”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性故事”,只是因为用户按照时间顺序来阅读或者更新这些个人动态,而这种时间轴的呈现方式刚好符合“故事”话语某一方面的特征。但是时间顺序并不是构成叙事性故事话语的充分条件。

 

如果细加观察,不难发现大多数的个人stories仅由一些毫不相关的生活片段或细节拼接而成,很难反映出上传者完整的生活片段。


这些stories动态,是手机框限的产物,其内容形式则是一系列或静态的图片或动态的短视频。不管是哪种形式,“故事”都被框架在平台自带的矩形框中,限制在用户选择性呈现的内容里。或许,#stories#不叫stories,应该称为“移动的框限”,除了动态图片,之后的视频,电影,电视也可以这样命名。


这种概念混用型的错误特别容易让人误解甚至忽视“stories”本身的含义。BuzzFeed的资深编辑 Katie Notopoulos就曾感叹#stories#热的兴起,他认为#stories#的出现几乎给了信息流(feeds)这种媒体形式致命的一击。Notopoulos说道:“我们的Feed已经过时了,广告商和公众人物们已经弃用了Feed,这些人仍然是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活跃分子,只是他们已经选择了别的平台,别的方式。”

 

Notopoulos所感叹的,可能是feeds正让位于stories,逐渐被其取代,并将要退出社交媒体舞台的既定事实。由单个图像或者视频组成的24小时“叙事”序列,远没有移动的原生格式来的重要。不少用户表示,他们看完stories的感受可以用“游离”二字形容,既感觉自己了解了,但又完全被排除在“故事”之外。

一位资深的Instagram用户称:“游离”一词确实道出了这些产品的特征。他举例说,就像一些人参加科切拉音乐节的目的就是为了拍几张现场的照片,而后分享到社交平台,证明自己确实到过现场。

 

智能手机的赋权,使得几乎人人都可以成为原创者,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的创作欲得到了加强。加之stories的瞬时性特点,人们更加下意识的走哪拍哪。而这也正使新一代社交媒体的用户时刻生活在某种“框限”之下。

△1955年,Winogrand摄于某街头

20世纪街拍摄影师Garry Winogrand曾这样解释过摄影:“静物照片其实是一种幻象,它是关于照相机见证并且记录特定时空的显性描述。”

 

同样,stories其实是智能手机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觉,更准确地说,是手机持有者和手机一起见证、记录特定时空的幻觉。用户在用手机记录生活的彼时彼刻,似乎已经忘记自己其实是在工具的帮助下成为“目击者”。

Winogrand曾说,“摄影与被拍摄的事物无关,它是一门关于如何拍摄事物的艺术。”同样,stories不是按时间顺序排列形成的碎片合集,而是这些事物通过传感器以及相机软件具体的被呈现出来的方式。智能手机在给人们带来全新社交体验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种压迫性的威胁;即我们必须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

 

而对于社交媒体用户来说,不管他们对#stories#热持何种意见,都不会改变Facebook决心引领这一新风口的事实。

 



近期好文荐读:


媒体品牌如何影响记者在社交网站上的形象


媒体报道女性受侵害 方式比内容更重要


进这家媒体实习比进哈佛难10倍,成为他们的一员需要哪些技能


投稿、合作邮箱:cmyj2015@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