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在英国做新闻 | 驻外记者那些事儿

张讴 新京报传媒研究 2018-08-01

                           


作者:张讴

编辑:罗布君

Via:新京报传媒研究(id:xjbcmyj)


从英国伦敦回到北京前一天,我从寓所去办公室,穿过繁花盛开的摄政公园,走在已经走了六年的路径上,我脑子里涌上很多画面。


作为职业记者,我在英国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人,上至首相和王室贵族,下至农夫和摊贩。我整日行走在英伦三岛。火车的哐当声、飞机的轰鸣声和汽车的马达声,市场与我心跳有一种共振。这让我经常倾听内心的声音。这一职业培育了我的独特思维模式,既要尊重客观现实,也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如果鸡蛋确实好吃,则有必要探讨一下这个鸡蛋的来源。除了搞清楚母鸡的品种外,还要知道它吃的饲料,是自由散养,还是鸡笼饲养。一层层地深入探寻,才能由表及里。那些看似矛盾的社会现象,都会有合理的解释。

突破疏离感采访就会得心应手

初到伦敦采访,首先要适应伦敦人的冷漠和沉默。英国民众对新闻记者冷淡,甚至采取回避态度,主要原因是英国记者更倾向于批评性报道。你在路边采访路人,他们通常是设法绕过你,或视而不见。


“湿冷的岛国天气,加重了陌生人之间的疏离感,似乎每人身上都透着寒气。这是天生自带的防御系统。不过一旦突破了这种心理障碍,就容易找到交谈和采访对象。你才会发现英国人的幽默天性。无论学历高低,无论口音有多浓重,他们都能找到笑点,让聊天变得随性自然。如果手中再拿一杯淡啤酒,就可以站着聊上两三个小时。这个时候采访会得心应手。


作者采访大英图书馆的敦煌研究专家苏珊博士


他们不想在电视上露面,不乐意成为别人议论的对象,并不意味着他们谨慎保守。正相反,当需要时,他们更乐意用更直接的表达方式来阐明观点。


7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伦敦期间,约10万人举行集会抗议。这是他们表达态度的方式。另外选票也是他们可以用来表达的一种方式。像脱欧这样的大事,即便反对票与支持票相差无几,民众也会尊重结果。

采访名人时常需要“智斗”

采访和提问是记者的职责。采访学者和专家容易获得有条理的分析。伦敦有多家智库,负责为政府建言献策。智库成员主要是大学教授和各领域的专家。只要找到合适的对象,联系本人或智库公关部门,基本都能完成采访。他们在接受采访时绝不说假话,讲话逻辑丝丝入扣。


采访重要活动则需要复杂流程。我申请采访切尔西花展的过程颇为典型。这是英国最高等级的花卉展,英国女王和社会名流都前去参观。我需要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组织单位会发来一封电子邮件,仔细一看竟是长达三页的安全考题。


例如,拍摄花展现场需要穿那种鞋?我要答穿防滑鞋。我还要懂得识别火灾撤离通道的标识。如果答案不及格,则不会获颁采访证。获得采访证件后,还要有一系列采访注意事项,如不得拍摄皇室成员,不得在过道旁采访等。一旦违反了相关规定,记者就会在该组织留下“案底“,下次很难再获得采访证。


作者采访英国前首相希思


在英国,采访名人比较困难,首先他要问你采访的目的,采访内容用在什么节目里,共有几位被采访者。他们并不乐意接受官方媒体的采访。即使接受采访,也会附加条件,签署采访协议,以免被断章取义。采访他们时常需要“智斗”。他们深藏自尊,却用自谦口吻来交谈,甚至嘲笑自己,说自己是个笨人。


一位中年作家对我说,自己的小说不值一提,自己无意成为作家,只是在无聊时写些文字。一位女演员得了表演奖。她不提自己曾经如何磨炼表演技巧,却说自己运气好。她讲自己当初多么糟糕,闹了多少笑话。这是英国当红名人特有的文化符号。他们说自己糟糕时,实际是通过自我否定来衬托成就。这是一种不实在的诚实,是通过否定来达到肯定的效果。


这种表现十分接近英国演员休·格兰特塑造的角色,给人一种懒散和倒霉的印象,其实是外表轻松,内心门清。只有那些经历过岁月磨炼的老者,在谈话时和蔼真诚,有一种绅士风度。

70%的英国成年人依然习惯阅读报纸


我生活在伦敦,却难以融入其中。这不仅有思维差异,也有背负的社会背景因素。


伦敦是新闻业的发祥地。伦敦舰队街(Fleet Street)上有多位名记者的雕像。约翰·维尔克斯(John Wilkes)的雕像矗立在费特巷口。他在报纸上呼吁言论自由,批评国王乔治三世独裁,最后赢得了新闻记者报道议会辩论的权利。


奥康纳(T. P. O’Connor)的雕像下刻着这样一句话:“他用寥寥几笔,就能展示一本书的精髓,就能剖开一个政治家的灵魂。”


著名记者奥康纳雕像


这些新闻业先驱们似乎一直在注视着伦敦的媒体人。这种文化氛围让BBC、泰晤士报等在业界享有良好声誉。至于媒体的报道是否客观公正,则有不同答案。大体来讲,《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的观点属于中偏右,《卫报》和《独立日报》则是中偏左。无论立场如何,英国媒体都有共同的经营之道,就是不刊登一家之言,不渲染自己观点。在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还要刊登反对者的意见。

现在电子媒体已经无孔不入,不过70%的英国成年人依然习惯阅读报纸。报纸销售量维持在1200万份,人均拥有量高居世界第一。每天早上,我的门口总会放着厚厚的报纸,我会抽出相关版面阅读。


一个事件总会有不同版本的报道,多一种报纸解读,人们更会对某个事件做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多元化的、包容性是英国文化的一大特点。当年马克思在欧洲大陆无立足之地时,被迫来到伦敦。英国政府并不干预马克思的研究和写作。普鲁士内政部曾向英国外交大臣帕默斯顿密报,说伦敦有一群共产党人计划行刺维多利亚女王。帕默斯顿回答道:“根据我们的法律,仅仅谈论弑君……不足以构成逮捕谋划者的理由。”这是我在为一家媒体制作《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节目中采访到的内容。

作者:



张讴,央视首任驻印度首席记者,前央视驻欧洲(伦敦)中心站资深记者。


1978年入大学学习英国语言文学。1988去英国留学,1990年在莱斯特大学获大众传播学硕士学位。


2008年,作为央视驻欧记者赴英国工作,2018年退休回国。英国政治文化和文学一直是其研究和翻译的内容。在工作之余,他游览古堡、去教堂研究宗教艺术。在乡村客栈居住时,与农民聊天,甚至一起干活。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以及对英国的认知都记录了下来,收进了《英国风物记》(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8年6月)一书中。


《英国风物记》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