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手上路:7天完成爆款戏剧专题 我摸到极限之外的天空 | 手记

小T阿姨 新京报传媒研究 2018-07-31



作者:小T阿姨(新京报文娱新闻部戏剧编辑)

编辑:罗布君 柚子(实习生)

Via:新京报传媒研究(xjbcmyj)




7月13日,话剧《宝岛一村》的化妆间,剧组演员和主创都在分享传阅着一沓8个版的报纸,照片里能看到屈中恒,这个只在《康熙来了》《国光帮帮忙》这类台湾综艺里才能见到的演员,正眯着眼打量新京报专题策划报道:“宝岛一村 乡愁十年”,这组策划是前一天新京报文娱部的编辑记者们熬到凌晨完成的,也许这是我与这位演员距离最近的一次。


《宝岛一村》剧组在化妆间看专题,拍摄者见水印 


8个版的专题,对于文娱新闻部来说,不过是一次简单的日常,但对于大多数还坚守在舞台、喜欢戏剧的人来说,则是一种鼓励。

 

那天专题见报后,有很多朋友私信或在朋友圈底下留言说,现在还能以这样的方式记录一部戏剧作品的媒体不多了。

 

于我,意义更为重大。


在此之前的一个月,6月18日,北京人艺经典戏剧《茶馆》本轮演出结束。第二天,新京报文娱新闻同样刊发了8个版的专题策划,纪录了这部经典戏剧60年的命运与继承。




《茶馆》(左)《宝岛一村》专题封面,其中“茶馆继承者们”题字来自第一代主演蓝天野先生


《宝岛一村》《茶馆》这种以单个戏剧作品逻辑来做专题的案例,越来越少见。这两个专题还有一个共同点:从确定选题、到统筹安排采访、到组稿、新媒体传播物料制作、制作版面、见报,都只用了短短7天时间,我正式从一个写“八卦”为生的新媒体编辑转岗到戏剧编辑岗位才一个月(截至两个专题完成时),且两次专题几乎都是同样的采编团队,在这个团队里,有近一半的记者都不是专业戏剧线口的记者,甚至有超过2/3的配置全是刚入职报社的新同事。

 

首次从磨合到完成,至少于我个人而言,是一次职业上打碎天花板,让我摸到极限之外的天空。


记录值得被记录的


个人看来,戏剧圈在国内从来不似音乐、电影、电视剧这般是日常消费的“必需品”,圈外的人总会被自我包袱拦住,认为看话剧是件“高深”的事,而圈内的人也是抱着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的初心一年又一年做着尝试“破圈”的事,但收效自然不能与早已有庞大受众群体的那些文娱领域相比。

 

这次新京报文娱新闻部的策划,不管是《茶馆》还是《宝岛一村》,我们试图回归到作品本质,抽丝剥茧地给读者讲述戏剧台前幕后的故事。细心读下来你就会发现,话剧从来就不晦涩,它真的就跟其他大众文娱消费品一样,说的都是你我身边事。这也是最初想做这两部戏的选题时,我个人存于私心的一个愿望——是否能借此消除对于戏剧的误会,吸引更多的普通观众走进剧场。


 专题开篇前两篇文章,我们一般倾向于解决“为什么它们值得被记录?”也就是从比较戏剧理论的视角作出定位和解读。但这之后我们会将视角进入“大众读故事”的节奏。


“宝岛一村”专题第二篇稿件中,加入了巡演数据、巡演地图等可读性较强的细节


我们挑选的这两部戏很有代表性。《茶馆》对于北京及至整个中国观众来说,都是舞台剧界的经典IP,这部戏每轮开票时,北京人艺外排队买票的观众之多,能成为社会新闻。《宝岛一村》在前采中就听到有人比喻,它是“台湾的《茶馆》”,两部剧都是横跨几个时代里的小人物故事,一个是演出60年,一个是演出10年,都是大整年,现在回想起来,这两部戏的缘分也很是奇妙。

 

这两部戏前后被我们以专题策划的形式记录并呈现,我觉得在市场反应上也有点“传承”的意味,《宝岛一村》算是十年来华语现实主义戏剧培养观众(主要是台湾戏剧拓展大陆市场)的代表,所以当初我们给它的定义是“当代华语原创现实主义戏剧的创作高峰和市场奇迹”。


这之前,以我并不深厚的戏剧常识来看,上一个达到这一高度的戏剧,就是《茶馆》。我们想做的,就是把这两部具有代表性意义的戏剧作品,从诞生到现在的台前幕后都说给你听。对于剧组来说,这也是一次宝贵的纪录,比如《宝岛一村》这次采访过程中,我们邀请主创能写下这十年于自己于戏的关键词,他们都很动容的想了很久,每一个字都有分量。


独家:《宝岛一村》主创赖声川、屈中恒、王伟忠、冯翊纲、那维勋、宋少卿和丁乃竺亲笔写下的《宝岛一村》十年关键词(向左滑动查看)


7天:拿到了所有能拿到的采访


在求快求新的碎片阅读时代,也许你会觉得用7天时间来做一组大概也就3-4篇稿件的专题,从时间上来说可能绰绰有余,但其实,这真的非常难。

 

鉴于这两部戏本身时代背景宏大、时间跨度长,如果我们只求“完成任务见报”其实很简单,两个剧组本身整理出来的资料就很详尽:《茶馆》的资料在北京人艺的博物馆里单独占了一个厅,《宝岛一村》创作谈都出过书籍。


记者前采时去北京人艺博物馆查阅资料


但“完成任务见报”有意义吗?我们记录这两部戏剧的意义又是什么?观众没看过的新料是刚需,更重要的是在当下,2018年,这两部戏能让观众看到的、新的宝贵之处在哪里?这是我们在进行编辑策划时要思考的问题。

 

基于此,对于《茶馆》我们定下的策划主题是——继承者们,这部戏演了一个甲子,把话题单纯停留在立住戏魂的上一代已不是最主要的,这一代《茶馆》的主演和补充到老戏中的新鲜血液,才应该是重点纪录的。而《宝岛一村》的策划,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了“大陆市场推广和运营”的揭秘,虽然是个相对专业的话题,但也是值得公众去思考、媒体来诠释的。


《茶馆》里的新鲜血液


确定了主题方向后,我们就开始给自己出难题。《茶馆》两代主创+新血液,初步划定的采访对象就近20人,《宝岛一村》需要采访的也近10人。

 

7天,有效采访时间仅2-3天,平均每天至少都要采1-3个人,这对于记者来说是个挑战(因为我们要求采访要挖出来细节,哪怕是关于舞台上一个关于鸟笼子道具这样的细节也不能放过),同时,对于我这个新手上路的专题统筹编辑来说,采访量大、时间密集,再加之前面提到的记者配置,对于采访排期协调就很头大,那段时间每天与我微信不间断沟通的人就近10位。

 

△《茶馆》第二代主演幕后故事,从标题就可看出都是挖的细节料


《茶馆》的采访相对顺利,有北京人艺宣传处孙丹主任和华琛在现场帮忙统筹剧组内部,我们花了两天,在每场演出前,调配四个记者和实习生冲到后台分两组完成了高密度采访,总计那两天每天17:00-18:30的一个半小时间(因为18:30开始人艺后台要封场,不能影响当天演出)我们一共采访了10位演员,白天,记者们关于第一代主演和评论家、幕后创排经历者的周边人士也采访到6-7位。

 

第二代主演塑造人物时的幕后事


《宝岛一村》虽然采访体量没《茶馆》大,也有困难,难就难在该剧主创们几乎都是演出前两天才从台湾到北京,而距离我们想要本轮首演完就见报刊发的流程目标来说,从采访到出稿在时间上实在太难。如果没有台湾表演工作坊和北京央华时代文化两方的不断沟通和协调,以及我们的首席记者刘玮走了一趟上海短期来回的流程,相关的采访恐怕难以完成。

 

策划制作这两个专题,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尽力拿到了现有能拿到的所有人的采访,《茶馆》第二代在舞台上的主演,久未接受过采访的梁冠华都出现在了专访名单里,而第一代的演员蓝天野、郑榕,了解幕后的梁秉堃、童道明也都在列;《宝岛一村》主演及重要配角也没有缺席,主创赖声川和王伟忠、监制丁乃竺及大陆推广功臣王可然,包括他的执行制作李雄的专访我们都顺利拿到。


 《宝岛一村》4500字不到的幕后故事,成文背后是记者大量的采访及整合


参与这次专题策划的记者们都是“专业记者”,但都不是“专业戏剧记者”,他们是领导帮忙从各个线口借过来的一群宝贝,我得感谢记者刘玮、刘臻、杨畅、朱饱,还有三位实习生徐美琳、刘姝君、张馨心,他们在经历这两个专题前,对戏剧是生疏的,更别说对这两个戏,尤其年轻记者几乎一无所知。

 

那段制作专题策划的时间,我们设立的微信群组里,一到夜里就会格外的热闹,大家都在分享能找到的关于这两部戏的所有案头资料,而我作为编辑,忙着尽量在海量资料里挑出对应采访对象的信息点,提前标注请他们分工取阅,三个通宵看电子版资料,记者们完成了案头功课,一个60年的戏和一个10年的戏,要做到1-2天之内就能熟悉如一个老观众,靠的就是记者们过硬的业务能力和较真劲儿。

 

充分的案头工作也是他们采访成功的前提,比如,我们挖到了《茶馆》第二代主演里最初接的是哪个小角色,到现在塑造人物时有设定哪些“小包袱”,做了哪些体验生活的揭秘,甚至年轻演员跑群众角色时,如何用到了戏曲的手段。

 

比如,在《宝岛一村》专题中,统计出过去10年给观众发放了40万只包子,这背后合作了哪些品牌、如何寻找包子、出去巡演一次60人团队要用到几个道具箱、开多少个房间、多少套服装等……这些细节看起来可能并不是在专业定义上非常高深的素材,但于与我们做这个专题的初衷一致——除了开篇给这两部经典戏剧的地位定调外,之后的篇幅尽可能贴近大众的视角去讲述这部戏的故事。同时,尽量以写故事这种易读的方式来要求记者写作也是硬性要求。


 单独为包子做的一期小轶闻


我总是说,这两个专题后来见报是“好看”的,好看的意义在于初步完成了我的野心——深入浅出,戏剧有它的严肃性,但对于普通读者,让他们先找到阅读兴趣才是首要大事。



小遗憾和小野心


遗憾是有的,因为时间太过仓促,对于一个早已转型全媒体化的新京报来说,我们这次专题在新媒体的转化率上更多地是求稳,没有精力去更好的策划,比如,如何做到更创新、更有突破的导流,让更多人看到这些精心制作的内容。《宝岛一村》供新媒体宣传的物料仅仅是我们部门专题推广的标配,一张推广海报,但美编倪萍制作出来的海报还挺好看的,我个人非常喜欢,已私藏。

 

 △新京报《宝岛一村》推广海报


在《茶馆》的策划中,我之前野心很大想做个供朋友圈转发的10秒小视频,视频内容灵感来自主题“继承者”,我想通过三个能看出年龄差的手接过茶壶或茶杯,以示一个60年经典老戏的“传承”之意,视频结尾处,用一组郭延冰老师拍摄的拉大幕的组照,代表这些继承者们的大戏已经做好准备拉开大幕见观众。

 

但由于本人作为一个视频导演,现场调度欠佳,前期拍摄即便是请到了平常就十分有演技的人艺幕后老师出镜,但镜头设置并没有完成意境上的表达,导致视频剪辑起来没有韵味,所以这版视频在传播度上几乎……emmmm,还好有蓝天野老师特意为专题题字撑场面。在新媒体的推广上是我的一个小遗憾,但还好内容本身没有出差错,平稳安全(请原谅一个新手上路的编辑比较“怂”)。

 

通过这两次专题,每个专题长达7天几乎48小时工作制的高强度训练后,现在的我可能有点“活开了”的感觉,胆子大了点,于是也在这篇写得略显凌乱的手记后给自己立个小野心。曾经做新媒体编辑时查阅一些资料,发现我报在过去十几年的戏剧报道真是巨细靡遗,从创作到幕后,到话题策划到评选活动,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有,当时我就觉得我报真厉害,做成了一个“戏剧线上文字博物馆”。而我的小野心就是,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自己以后过手的戏剧报道,不再仅限于作品,而更加将视野扩展到整个行业及更大众的视角,就像这两次专题的立意,让新京报的戏剧报道在多年后看来能成为一个大众版的戏剧百科全书。

 

好吧,也是鸡血之下的一个野心,靠我个人肯定做不到,但好歹我身边是有一群我信赖及佩服至极的靠谱团队,忙专题的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没时间好好对你们说声谢谢。还要特别感谢监制金秋、李世聪、何建为,一个新手上路需要的包容、支持和训练,都让我觉得这次的经历弥足珍贵。


也谢谢每一个读者的耐心阅读,包括这篇我也不知道写了啥的手记。



近期好文荐读:


当资本收购媒体时 它们在购买什么?


日阅读量超百万 这家传统媒体如何让年轻人看新闻?


非白人记者在美国:我在报道抗议,却被当成抗议者逮捕


投稿、合作邮箱:cmyj2015@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