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曾为纽约最优秀调查记者大本营 这份3获普利策奖的周刊停刊了

xjbcmyj 新京报传媒研究 2018-09-06


来源:gothamist.com & theguardian.com

编译:柚子(实习生)

编辑:罗布君

Via:新京报传媒研究(xjbcmyj)


 据《卫报》报道,8月31日,美国第一份新闻周刊、纽约市传奇读物《乡村之声》(The Village Voice)宣布停止所有数字版的发行。经历了去年的取消印刷刊,在出版63年后,这份曾多次获得普利策奖的周刊正式完全停刊。

 

该周刊的发行人彼得·巴尔比(Peter Barbey)8月31日宣布,这份开创性的周刊由于财务问题完全停刊。他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对《乡村之声》和数百万的读者来说,今天是一个悲伤的日子。”

 

以揭发丑闻的调查性文章、盛气凌人的政治报道、详尽无遗的艺术评论和充满焦虑的卡通形象而闻名的《乡村之声》的停刊让人唏嘘不已,纽约的文化名人纷纷发声向该周刊致敬。传媒研究(id:xjbcmyj)编译了相关报道,带你了解《乡村之声》的前世今生。



“很难想象没有《乡村之声》的纽约”




8月31日,《乡村之声》一半的员工被解雇,另一半被留下来负责数字化该刊物大量档案。在Gothamist网站获得的一段录音中,发行人彼得告诉他的员工:“今天是槽糕的一天。由于现实经营的情况,我们将停止发行《乡村之声》的数字版。我买了《乡村之声》是为了拯救它,但最终却朝着完全相反方向发展。”

 

《乡村之声》发行人彼得·巴尔比

 

《乡村之声》是美国第一个都市另类周刊,于1955年10月26日在美国纽约格林威治村创办,意为该村的声音。因所在地有大量艺术家聚居,故该报纸着眼于文化艺术的报道与评论,持左翼立场,在美国知识分子中有较大影响力。

 

但《乡村之声》特立独行的报道随着互联网的到来,反而成为了最常见的互联网新闻报道形式,从“非主流”走向了“主流”,而其时效性却未必有网络传播更快,因此竞争力下降迅速。2015年时买下杂志的亿万富翁彼得·巴尔比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乡村之声》“计划以数码平台、一系列编辑倡议计划,以及包括了百老汇戏剧奖 ‘奥比奖’在内等方式,来维持它标志性的进步立场。”当地时间2017年8月22日,《乡村之声》宣布终止发行该刊物的纸质版,为其62年的传统媒体历程画上休止符。但数字化也无法挽救这一日薄西山的周刊,《乡村之声》最终还是成为新闻媒体“倒闭潮”中的一朵浪花。

 

《乡村之声》纸质版最后一刊的封面人物是鲍勃·迪伦(Bob Dylan),由《乡村之声》报前摄影师 Fred McDarrah 拍摄于 1965 年


《乡村之声》的知名度可与《纽约时报》并驾齐驱。这份周刊曾经在纽约街角四处的红色报筒中让人免费取阅,每周发行量约25万,是纽约最美丽的风景之一。每到该报出版的日子——每周三上午,喜欢它的人和讨厌它的人在一起排着长队,等待索取该报,来晚了的人恐怕就拿不到。 


纽约街头的《乡村之声》红色报桶 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视觉中国


在其正式停刊后,纽约的文化名人,纷纷发声向该周刊致敬。帕蒂·史密斯乐队(Patti Smith Group)的吉他手莱尼·凯伊告诉《卫报》记者,“《乡村之声》的完全停刊意味着纽约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已经真正终结了。在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乡村之声》是反对主流文化的唯一声音。它带领我们进入一个真正属于我们的宇宙。在当时,它几乎是艺术品味、进步的政治理念以及由这些品味和理念引申的生活方式的唯一仲裁者。”


《乡村之声》封面


去年《乡村之声》取消印刷刊的时候,《纽约时报》去年发表了一篇文章,赞扬《乡村之声》:“在《欲望都市》开播前,许多纽约人是通过《乡村之声》学会了怎么当纽约人的。”

 

新闻人也纷纷发推对《乡村之声》的停刊表示惋惜:

 

“很难想象没有《乡村之声》的纽约”

——网络杂志Slate资深编辑Sam Adams


“乡村之声万岁:使纽约头脑清醒、培养了这个城市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几代作家,并将如何在此地当记者的一切都教给了我。你将永远被怀念。”

——自由记者和研究人员John Surico


“这是一场悲剧,我十分心痛。在《乡村之声》,我开始了我的职业写作生涯,我遇到了一些才华横溢的作家,以及许多朋友——我得到的东西不胜枚举。”

——《纽约时报》主要电影评论家之一Manohla Dargis


纽约最优秀的调查记者的大本营


《乡村之声》是纽约最优秀的调查记者的大本营之一,因其有力的调查性报道而闻名,该周刊曾获得过三个普利策奖、国家新闻基金会奖和乔治·波尔克奖。

 

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纽约市政府通过了新的规划方案,要在曼哈顿下城修筑一条贯穿东西的高速路。如果这条路建成将会破坏格林威治社区里19世纪遗留下来的铸铁建筑,也会使曼哈顿岛的环境质量下降。

 

格林威治社区的铸铁建筑


《乡村之声》是第一个刊登社区居民反对修筑这条高速路意见的报刊,在社区居民与市政府对簿公堂的时候,《乡村之声》一直给予社区居民很大的支持,它呼吁全美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人士尽自己的能力给予社区居民支持在《乡村之声》上,许多美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作家、博物馆馆长都纷纷撰文表达他们对于格林威治村居民的行动支持.最终迫使纽约市政府放弃修筑东西快速路的计划,也保住了格林威治村社区独具风格的建筑楼群。

 

《乡村之声》的调查性报道通常是有关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问题,但也涉及到一些远远超出报道范围的问题。

 

2000年,马克·斯库夫斯(Mark Schoofs)2000年因其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撰写的 8 篇长篇连载《艾滋病:非洲的痛》(AIDS:The Agony of Africa)而获得普利策国际报道奖。


《艾滋病:非洲的痛》系列报道封面


这系列报道跳出了单一种族偏见的报道套路,作者尽可能深入非洲腹地,包括尼日利亚,肯尼亚,加蓬,津巴布韦,乌干达和南非,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和心理,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深刻剖析了艾滋病在非洲肆虐的原因,并通过对比或追述历史,还原了非洲非罪恶的本原面貌,修正了此前污名化非洲的报道方式。

 

肯尼亚维多利亚湖附近,一个家庭沉浸在无比沉痛中,他们正在为刚出生不久就死于艾滋病的婴儿举行葬礼/Tom Stoddart

 

这组文章的第一篇报道《病毒制造了孤儿群体》(The Virus Creates a Generation of Orphans)以一位失去感染艾滋病的父亲和叔叔的孤儿入手,记叙了艾滋病在非洲扩散的全景,在分析非洲艾滋病严重的现状时,从几方面对病情迅速扩大化的原因给予了较为深刻的分析。


马克发出感慨:1997年全世界捐助非洲预防艾滋病的经费比美国电影《飙风战警》(Wild Wild West)拍摄的花费还少。另外,马克发现,面对艾滋病成为损害非洲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的现实,一些经济学家却通过纯经济数据统计得出非洲经济稳定甚至提高的结论,这实在是对非洲苦难现实的莫大讽刺。为了化解艾滋病带来的痛楚和焦虑,作者通过后续报道塑造了积极改变现实的非洲人形象。


《艾滋病:非洲的痛》


另一个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是美国著名漫画家、小说家、剧作家朱尔斯·费弗(Jules Feiffer)1986年发表的社论漫画。他那些与种族主义、恐怖主义和媒体等主题息息相关的漫画在30年后看来依旧能切中时弊。他的绘画风格独特,作品遍布世界各地的报刊杂志和画册,获奖无数。在《乡村之声》,他的专栏名字一开始叫做"Feiffer 的无稽之谈",后来简化成:Feiffer。这个专栏在《乡村之声》上连载了 42 年。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第三个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是特蕾莎·卡彭特(Teresa Carpenter)在1981年发表的《玩伴之死》,讲述了年仅20岁的好莱坞女演员、《花花公子》杂志封面女郎多萝西·斯特拉滕(Dorothy Stratten),被她的丈夫杀害的故事。


《玩伴之死》报道版面


普利策评委会对这篇报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位天才的记者在‘玩伴之死’的写作中超越了犯罪的表面,专注于剖析我们的刑事司法和精神疾病护理系统的悲剧性弱点。在清晰而简明的报道中,她展示了一个疯狂的男人如何频繁地公开宣布我们会杀死他的妻子——而且确实如此。她高超的写作技巧还表现在处理公众人物和歌舞女郎关系的部分。”


权益倡导者


《乡村之声》还是LGBTQ运动的中心,它是同性恋作家的大本营,无论是争取同性婚姻权利运动,还是审查同性恋色情作品运动。

 

《乡村之声》布兰顿·蒂纳谋杀案报道


《乡村之声》是第一个报道被谋杀的21岁跨性别者布兰顿·蒂纳(Brandon Teena)的媒体,1993年的圣诞节,两个不满布兰顿“假扮”男人的青年将布兰顿绑架,殴打、辱骂,绑在车上拖,最后还强奸了她。事后蒂娜报了警,但警察和政府官员出言侮辱她,两个罪犯也并没有被捕。1993年12月31日,这两个穷凶极恶的罪犯枪杀了蒂娜·布兰顿。


布兰顿·蒂纳和杀害她的两名罪犯


这一惨案的暴行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各地的变性者纷纷组织起来,呼吁公众和立法机构关注变性者的权利和保障问题。时至今日,美国已经有至少65个州或城镇通过了包括针对变性者在内的反仇恨犯罪法案。蒂娜·布兰顿遇害的真实事件被改编成电影《男孩不哭》(Boys Don't Cry)


电影《男孩不哭》剧照


尽管身处抗议活动的中心(格林威治村(西村)和东村是两块被主流社会包围的“飞地”,同性恋者和其他LGBT群体大量聚居在两地,和披头族、嬉皮士、艺术家以及各种边缘群体生活在一起,蓬勃发展的同性恋社区使得同性恋群体得以在艰难环境里过上相对自由的生活),60年代时该周刊却派了两名异性恋记者报道1969年石墙酒吧的同性恋维权事件,并在稿子中将骚乱归因于“同性恋势力”。(石墙是美国纽约市格林威治村的一家酒吧。当时纽约正在肃整同性恋酒吧以及同性情侣。在一个早晨,警察突击检查了该酒吧并殴打了顾客。这引起了一场暴力示威冲突。)


《乡村之声》石墙事件报道。Sara Snyder/USA TODAY


“我们甚至都没能报道我们自己的骚乱。”同性恋活动家马丁·杜伯曼(Martin Duberman)教授多年后说。

 

但“石墙暴动”发生以后被迅速树立为“里程碑”,并借由《乡村之声》等杂志、格林威治村众多活动家的传播进而成为“传奇”,开启了六十年代末美国同性恋运动的新进程。


当地时间2015年6月28日,美国纽约骄傲大游行,民众在石墙酒吧前合影。1970年6月27日在纽约举行的石墙周年纪念同志大游行,如今美国,法国,德国,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城市每年都有大规模游行,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Reuters/视觉中国


《乡村之声》也是第一家为同性恋伴侣提供福利的商业机构。加利福尼亚州的伯克利市在1984年也效仿此举,从而成为了美国政府从事该项事业的里程碑。


左右主流文化的非主流报刊


《乡村之声》是纽约最优秀的调查记者的大本营之一,但它最受推崇的是它的文化批评,和以纽约格林威治村为中心的波西米亚式生活的灯塔地位。《乡村之声》因"美国摇滚乐批评学院院长"(Dean of American Rock Critics)劳勃·克理斯高(Robert Christgau)和美国当代著名乐评人格雷尔•马库斯(Greil Marcus)的音乐批评而广受赞誉。

 

《乡村之声》每一个栏目的主编都代表着美国知识界的顶尖水平.上面刊登的文章经常被美国各大报刊转载、引用。在某个意义上说,从这份唯一能够左右美国主流社会声音的非主流文化报刊看美国的文化潮流,“主流”与“非主流”也就是一步之遥。

 

安妮海瑟薇出席“奥比奖”颁奖晚会


成立之初,该报就通过颁发百老汇戏剧奖“奥比奖”,对非主流戏剧给予了认可。1999年,电影评论家霍伯曼( J. Hoberman)和电影版的编辑丹尼斯·林(Dennis Lim)也发起了一场类似的为年度电影投票活动。2001年,《乡村之声》主办了第一届海妖音乐节(Siren Festival)——主办方都会组织一整天的免费摇滚音乐会。参加的乐队多是独立、非商业化的乐队和实验型摇滚乐团。观众大多是青年人,很多来自外地,人数最多时,据说曾达到10万人。

 

夏季海妖音乐节

 

从1974年到2005年,每年年初Voice也会邀请数百名乐评人自行挑选去年的十大专辑;通过加总统计,于二月推出"Pazz & Jop"年度音乐普查报告,并由重量级乐评人"Robert Christgau"附上一篇该年的"音乐回顾"。Pazz & Jop不同于其他音乐刊物流水席式的年终榜单,它有着旗帜鲜明的意识形态与不流俗的评选标准。总能洞烛机先,在许多经典乐队尚未成名前即给予高度肯定,对于过去三十年来摇滚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年轻的作家们被吸引到《乡村之声》的知识分子之中,其中包括评论家兼吉他手莱尼·凯伊。朋克教母、帕蒂·史密斯乐队主唱帕蒂·史密斯便是在杂志上读到莱尼写的评论文章后,跑到纽约的唱片店找莱尼一起组乐队。莱尼表示:“《乡村之声》和它的同行“东村”(The East Village Other)是我们获取来自纽约乃至全国各地消息的渠道。”

 

帕蒂·史密斯乐队


不论在音乐、电影、戏剧或文学方面,Voice始终站在浪潮的制高点,带领读者一一探寻了诸多无人踏过的路径。

 

911期间《乡村之声》封面


50年代中期是美苏冷战的高峰,却也是反叛文化最蓬勃发展的时期。身处反叛文化的首都,Voice忠实记录了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各种文化场景的革命与质变。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咖啡厅、民歌运动、嬉皮的街头游行、石墙酒吧的同志革命、帕蒂•史密斯与朋克运动,到近代的嘻哈狂潮、"摇滚之神"科特•柯本(Kurt Cobain)自尽、爱滋病与毒品、911事件与反伊拉克战争,这些新闻选粹几乎等同于近代美国史的缩影。

 

当我们回归原点,抛开绚丽的影像与迷魅的音场,撇开形而上的艺术批判或文化论战,最终使《乡村之声》成为《乡村之声》的,是它与时代脉搏紧紧相系的律动。



参考文献:

谢芳. (2009). 纽约社区报纸的魅力与威力. 乡镇论坛(5), 29-29.


罗慧. (2014). 艾滋病意义生产的媒体传播偏向及其修正策略. 国际新闻界,36(5), 64-78.


陳德政.Village Voice 50th Anniversary. http://pulp.bluecircus.net/archives/006515.html, 2005-11-17/2018-09-05.



近期好文荐读:


假新闻致25人死亡后 这个国家在学校开设反谣言课程


摆脱“震惊”、“竟然”体  记者该如何做出一篇靠谱的健康新闻


工作如戏,全靠演技|影视剧里被想象的女记者



投稿、合作邮箱:cmyj2015@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