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六年,一篇报道:《国家地理》与遗体捐献者的生死故事

xjbcmyj 新京报传媒研究 2019-02-09


来源:Poynter&National Geographic

作者: Barbara Allen等

编译:Lena (实习生)

编辑:罗布君 

Via:新京报传媒研究(xjbcmyj)

图源:National Geographic等

按:随着实时媒体和快餐文化时代的到来,“抢先”成了诸多媒体吸引大众眼球的噱头。“快”固然是一种优势,然而却不尽然是“好”新闻的标志。过于浅显、缺乏营养的碎片化信息,会使人们在读过新闻之后没有思考的空间,转眼就忘却。

 

《时代》周刊创始人亨利·卢斯在19世纪20年代提出了做“慢新闻”的概念。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同样在践行着这一原则。他们一直致力于做深度、全面、真实的报道,通常会花许多时间在一个项目上,少则几个月,多则数年。

 

“苏珊·波特将永生”记录了一名遗体捐赠者从生前到死后被解剖,并以数字成像的方式“复活”的全过程,这是《国家地理》追踪最久的项目之一,时间长达16年,期间换了三位主编,跨越了纸质到数字传媒的时代。传媒研究(xjbcmyj)根据芭芭拉·艾伦(Barbara Allen)的报道,回顾了《国家地理》从2002到2018年拍摄的,这普通又传奇的生死故事。


注:文中部分图片可能引起不适,请谨慎观看

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如果不了解人体的结构,医生就无法诊治病人。作为医学生,第一年就会接触尸体解剖。“死人教活人”是医学的信条。


2015年3月,在死后的第一阶段,苏珊·波特躺在实验室中。为了防止被冻伤,她的遗体被聚乙烯醇包裹着,等待在-15华氏度下被冷冻,并切割成27000片。然后,她将以数字化的形式复活。此前,她曾决定把自己的遗体捐献给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院,以帮助学生们研究。


历时十六年的拍摄

《国家地理》杂志在等待着苏珊·波特(Susan Potter)的死亡。


科罗拉多大学人体模拟中心主任维克托·斯皮策(Victor Spitzer)博士也在等。


就连苏珊自己,也是如此。

 

她的死亡,宣告着一场历时16年的拍摄终结。“苏珊·波特将永生”(Susan Potter Will Live Forever)的故事,于上周在《国家地理》网站上公开发布。

 

曾经参与到她遗体捐献项目的人们,包括医生、医学院的学生,以及记者们,一致认为她的活得比预期久很多,因为她发现了活下去的意义:等待死亡。

 

2005.8 波特住在丹佛郊区一处不大的公寓内,与一群猫相伴为生。


2014年,在苏珊·戈德堡(Susan Goldberg)担任《国家地理》杂志主编几周后,资深图片编辑库尔特·穆奇勒(Kurt Mutchler)找她谈一个项目的预算:“可视化人体”(Visual Human)。这是他向第三任主编解释这个项目了——彼时,《国家地理》已经在这个故事上花了超过十年的时间。


简单来说,就是一名来自科罗拉多的女性同意将死后的遗体捐赠给医学院一项创新性的“尸体成像”项目,并对此充满热情,亲自参与到项目前期的过程中。她会跟医学院的学生交朋友、对项目负责人不给她打电话表示不满,并且坚持要去参观将会把她的尸体冷冻切成碎片的地方。

苏珊·波特生于1927年的德国。二战后,她移民美国,与丈夫育有两女。在一场车祸中,她的双腿变得难以行走,坐上了全自动轮椅。

 

作为残疾人权利的支持者,她经常出现在科罗拉多大学医院内,甚至在开董事会的时候,毫无顾忌地摇着轮椅冲进会议室向校长申诉。

 

直到有一天,斯皮策的助手接到了一个电话。“我是苏珊·波特,我在报纸上看到了‘可视化人体’项目的消息。我想捐献遗体。”

2003.4 斯皮策向波特展示聚乙烯醇的搅拌碗。聚乙烯醇会包裹住她的尸体,直到下一个步骤:磨碎、成像。


穆奇勒想要问戈德堡的是:《国家地理》是否会继续投入人力和财力去关注苏珊·波特的状况,直到故事的尾声?

 

她没有犹豫。

 

戈德堡说:“报道了她这么多年,我们已经花了很多时间和苏珊·波特这个活着的人在一起,并且非常清晰地记录了她这些年的状况。我们了解她,也了解她这么做的原因。我认为我们需要去把它报道出来,因为人们通常不会从一具尸体身上了解这么多背后的故事。”


关于承诺的故事

《国家地理》杂志最初是从斯皮策博士那里得到这个故事的灵感的。他的研究部门将把每一块尸体的切片拍照,并以此制作出一个3D数据库,为医学界所用。

 

2002年,当斯皮策博士提出这个项目的时候,波特还好好地活着。她曾经觉得自己活不过1年,但她最终活了十几年。因为这个项目,给了她生存下去的意义。

 

在《国家地理》杂志社大楼里,有一张巨大的世界地图被镶嵌在浮雕面板上,掀开这面板,底下隐藏的是一块故事板,上面粘贴着这个杂志还未完成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向编辑们提醒着这个杂志的未来。

“这是我见过最神奇的东西了,刚来杂志社看到它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主编戈德堡至今为这块故事板所惊叹。

 

而“人体可视化项目”已经被磁铁吸在故事板上面10余年了,这块磁铁和这位捐赠者就这样等着,等待故事的结尾。

 

一直以来,穆奇勒都没有放弃这个任务。

 

他说:“这是一个关于承诺的故事。斯皮策曾经向波特保证,他一定会完成这个项目。同样地,我们说过会坚持到底,就一定会拍到故事结尾。”

 

记者凯茜·纽曼(Cathy Newman)在撰写波特的故事时,并没有把她当成英雄来写。

她是个性格尖锐的女人,还有些自恋。她强烈要求去看自己未来会在哪个屋子、被哪台机器被切成如纸般的薄片,并时常会因各种身体检查感到焦虑。

 

同时,她又很慷慨,充满爱心。不仅‘收养’了许多医学院的学生,还在医院的礼品店做义工。

 

有人讽刺她:“你做这些,只不过是想青史留名罢了。”

 

她愤怒地回斥:“我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们能成为更好的医生。”

2004.4 波特喜欢跟医学生们在一起,讲述职业热忱对于医生的重要性

2015.3 一名医学生在追悼会上,拿着波特的泰迪熊哭了

 

戈德堡说:“当我们做报道的时候,我们想做的是讲述真实的故事。苏珊·波特是个很难相处的人,但这又怎么样呢?这个世界上完美的人很少,我们想要刻画一个完整的她,而她的生活方式可能与她为什么想做这件事,以及为何这么多年来能一直坚持做这件事,有很大关系。”

 

如今,《国家地理》所面临的其一个挑战,就是将最初的纸质故事以数字化呈现。

 

16年前,《国家地理》仅有一个在线网站。而现在,整个故事的叙述,包括了一个18分钟的纪录片,一段Instagram故事,以及一个包含许多照片的数字化页面。

 

“我们在数字平台上所展示的的内容绝对是令人惊叹的。它让人们亲眼看到了那些医学生所能看到的‘虚拟人体‘。我相信,大众应该从来没有见过像这样的人体图片。“

 

当年故事开始的时候,摄影师甚至还没有使用数码相机(该杂志在2006年左右开始数字化)。穆奇勒说:“不管技术发展如何,我们始终坚持最初的理念,用黑白两色记录她的真实生活,然后用彩色记录她的虚拟生活,也就是她的死后的‘人生’。”

2017.3 在切割她的身体时,你在想什么?“我想,我在做她要我做的事情。”斯皮策回答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故事的作者、编辑、摄影师和照片编辑都是最初的团队。戈德堡笑着说:“唯一改变的是,在这段时间里,杂志社换了三位主编。”


找回失去的时间

即使在死亡后,波特的永生之旅仍在继续。

 

遗体和图像的处理程序非常纷繁复杂,经过艰苦的工作,至今也只完成了一部分。《国家地理》计划继续跟踪这个项目,直到完全定型。

这是穆奇勒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波特被切割的上半身“坐”在实验室的桌子上,似乎在凝视着斯皮策医生。“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照片。”他惊叹道。

 

戈德堡也承认:“这是《国家地理》杂志创刊130年来一直在做的一件事——向人们展示在其他地方永远看不到的东西。而苏珊·波特的经历就是这种故事。”

 

穆奇勒说:“这说明了‘时间’对于讲好故事来说是多么重要,而在今天的新闻业中,我们所失去的正是花时间讲的故事。”对他们来说,好的报道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耐心地等待、坚持地追踪、真实地记录这个世界不为人知的一面。

除了苏珊·波特的报道,他们还曾资助并支持获过普利策奖的记者保罗·萨罗佩克(Paul Salopek)一次名为出走伊甸园(Out of Eden Walk)的旅程。他将用7年的时间从东非漫步到南美。在旅途中,他报道了许多战争、难民、气候和文化的独家新闻,并且在日复一日的亲眼所见和亲身经历中,他看到了世界不同的一面,对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新闻报道来说同样如此。经历时间打磨的故事,才最动人。《国家地理》十六年磨成的一剑,带给我们的思考不仅关于生死,还关于等待和专注。


你能为我摘一颗星星吗?








近期好文荐读:

2018年哪部电影最让影评人糟心?|美国主流媒体评选的年度烂片


    解雇记者团队 维基的众包式新闻网站靠谱吗?


    面对谣言,为何我们总是容易“感情用事”?


投稿、合作邮箱:cmyj2015@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