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事、民情、海外、战地……一位摄影记者30年的聚焦与思考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拍者 Author 薛珺 李凯祥

 


从1989年人大新闻摄影专业毕业进入新华社至今,刘卫兵已经工作了30多年。从聚焦贫困山区到街拍社会新闻,从香港驻站采访到奔波在战争前线,从抓拍社会名流到记录海外风情,从专职时政新闻到日常生活拍摄……  

△ 1996年春,河北阜平县,村民观看北京送戏下乡演出。

他以自己的摄影经历为主线,用拍摄的几十万张照片、发表的上百万文字,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三十年里,留下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刘卫兵简介
刘卫兵,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社会和时政新闻摄影采访。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代表作《总理为农民追工钱》《领导人为外宾捡眼镜》在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著有《奔波在战争前线》《随访连战的日子》《回望20年——一位新华社记者的采访手记》《我们这30年——一个记者眼里的中国改革开放》(中、英、阿文版),以及摄影集《日本人印象》。其中《回望20年》获徐迟报告文学奖优秀作品奖,《我们这30年》获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以下为刘卫兵《摄影实战手记》自述


“观看、感觉、按快门”


大事离不开小事,小事的影像也有自身的价值。社会新闻大多记录的是生活中的小事儿。它通过截取生活的瞬间和细节,反衬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 1993年,北京冬日的街头,促销的美女挂历无人问津。


△ 1993年,北京朝阳区一家粮店的店员在注销粮票。照片也成为人们告别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像见证。


△ 1995年,全国少先队员代表大会闭幕式即将结束,江苏农村来的“无臂少年”朱春禄,用鞠躬的方式行队礼。


△ 1996年,山西静乐康家会中学。清晨透过窗上的破洞抓拍学生上课。当时想的不光是构图,是孩子读书的艰苦。


△ 1996年,江西赣州火车站,80多岁的小脚老人走了几个小时的山路专门来看火车。等到列车进站,老人家想看又不敢靠近。在旁人的鼓励下,老人才走上去摸了几下车厢。这成了老区人民喜迎京九铁路开通的写照。
摄影者在拍摄创作中,往往受到各种复杂心理和现实因素的共同作用。通常简化为“三部曲”:观看,感觉有意思,然后按动快门。

△ 《面向 ’ 97》1995年底,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预委会在北京闭幕。李嘉诚、周南、霍英东(从左至右)在庆祝晚宴上观看演出。原本是个轻松的时刻,他们微微泛红的脸上偶尔带着微笑,可神情中又多了几分疲惫。香港回归进入艰难时期,委员们压力很大。


△ 1997年7月1日凌晨,北京青年跳起集体舞,庆祝香港回归。胶片上记录下人们曾经青春而欢快的身影。


△ 1999年,中美入世谈判结束,美国人亲吻、中国人鼓掌,祝贺谈判成功。一瞬间,美国人的热情和奔放,中国人的内敛和持重,生动地呈现在画面中。


聚焦突发灾难


摄影就是遗憾的艺术,关键时刻赶不到现场,逝去的瞬间和影像永远追不回来。

△ 1996年,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大火,我和扑火战士乘坐直升机飞赴火场。


△ 1998年,江西瑞昌,灾民临时居住的救灾棚,人们日子还要过下去。总想用纪实性的照片传递更多受灾信息,唤起人们的关注。当年夏天,我国南北方相继发生特大洪水,全国受灾面积三亿多亩,受灾人口2.2亿,我多次请战终于获批,飞奔江西九江进行采访。江西分社摄影记者章武一见我就笑了:“哥们怎么才来,大事过去了!”


△ 2008年,四川,在军用直升机上俯瞰被地震摧毁的北川县城。相机是人的第三只眼,它有时比人的眼睛还敏锐。


“我觉得摄影记者很大一笔财富是经历,是他的所见所闻、认真和独特的思考。”

△ 阿富汗战争前线采访。2001年9月,巴基斯坦开伯尔山口附近一处检查站,这里距阿富汗不到两公里。夕阳西下,巴阿边境的村庄静卧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中。远方是阿富汗东部山区,也是美军此后轰炸的重点地区。


△ 2001年,巴基斯坦白沙瓦街头,买汽水归来的小伙子。想起布列松抓拍的抱着酒瓶回家的男孩,环境不同,人物的命运也不同。


△ 2001年10月,美国军事打击期间,阿富汗东部山区,塔利班士兵喝茶、站岗。为了寻找美国轰炸塔利班的新闻和图片,我们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开始尝试西方国家新闻采访的做法——花钱雇人买新闻。在朋友的撮合下,幸运地找到了“塔利班战士”的头上。教会他使用相机后,等了两天,终于带回来了素材。起初有点失望,埋怨他怎么只拍了一个胶卷,后来听说,他为了拍照,差点被人抓起来。从专业记者角度看,这些照片确实不过关,但作为记录战争前线的新闻照片,内容一定大于形式。



现场新闻人物摄影


摄影只能记录人物的外在形象,很难拍到人家的内心世界。例如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那张发怒的照片,也只是他特殊瞬间的一个记录,他的内心和性格的多面性不是几张照片能表现的。人的内心世界比记录的影像复杂得多。

△ 2003年,日本天皇裕仁夫妇在东京皇宫会见客人。照片画面的剪裁,会使影像观看发生各种变化。


△ 2005年,美国总统小布什在北京缸瓦市教堂做礼拜,离开时突然从车里又钻出来。独家照片是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


△ 2006年,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北京。车窗里的普京、玻璃中警卫的身影,特殊光影给照片增添回味的空间。


△ 2017年,北京故宫,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夫人,他们在想什么。



拍者君对话:刘卫兵


● 上世纪八十年代,相机还很少见,摄影更是“有钱有闲的人干的事”,您为什么选择了新闻摄影这个专业?

刘卫兵:我选择新闻摄影专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巧合机会。当时领导觉得新华社在新闻摄影领域比较弱,所以1985年就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代培了一批新闻摄影专业的本科生。应该说是改革开放和新华社给了我机会。

而我呢,从小就是宣传委员,高中的时候,学校的老师都说“卫兵你是一个搞宣传的料”。所以当时我一看到这个专业,眼睛就亮了。这个专业一个班30人,我班内高考分数是倒着数的,还是挺幸运的。


△ 1988年,江苏南京,背着手的小姑娘。时隔30年后,照片引发网络上人们寻找小姑娘的热情。照片是摄影人和读者共同观看的产物。当时我大学还没毕业,假期的时候一般都在全国各地旅游拍照,记录了很多上世纪80年代末的画面。那时照片的影像质量不高,但都挺珍贵的。

● 从大兴安岭火灾到玉树地震,面对灾难报道的时候,应该注重什么?

刘卫兵:新闻现场转瞬即逝,如果没有第一时间抵达,真的会错过很多画面。新闻记者有一定的优势,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需要将优势转换成照片。

1996年大兴安岭森林火灾采访时,我在后方指挥部好不容易争取到了去火场的机会。受罗伯特·卡帕影响,为了抓拍视觉冲击力强的画面,我尽可能地向着战士和大火靠近。后来有位指导员训斥我,不能距离大火太近拍摄,如果受了伤,自己不仅痛苦,影响工作,人家也要承担责任。后来我改变一味冒进的方法灵活机动地抓拍,既完成好任务,又保证了安全。

△ 1996年,大兴安岭,扑火战士正奋力灭火。

还有唐山大地震,我相信当年有一些记者去了,但因为种种观念,束缚住了他们。所以我们要吸取经验教训,就是在工作当中,甭管个人喜不喜欢,单位能不能发稿,自己都要把现场记录下来,这是摄影记者的职责。有些随手拍的画面,可能过些年,就能显示出价值来。

● 在巴基斯坦难民营采访时,遇见那么多悲惨的画面,您当时心理压力大吗,拍摄的时候是如何沟通的?

刘卫兵:说实话,那种地方我去的并不多,进去之后既紧张兴奋,又觉得压抑。营养不良肚子鼓鼓的男孩、破帐篷前垒泥巴墙的老人和孩子、一位戴眼镜的独眼老人蹲在地上捻着柱子……

我拍照的时候,心里也难过,但会提醒自己控制好情绪,抓紧捕捉下眼前难得的镜头。我希望用我的照片向世界传递一些信息,唤起人民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以及对那些难民的关爱和支持。

△ 2001年10月1日,巴基斯坦扎卢扎伊难民营,我用镜头抓拍到这对父与子,用照片呼吁和平早日来临。扎卢扎伊难民营是巴基斯坦最大的阿富汗难民营,当时共接收约三十万难民,阿富汗战争爆发后,又有数千名新难民涌入。

摄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记录民众的苦难,彰显人文关怀理念,促进社会进步,一直是纪实摄影追求的目标。在那边采访时,我用平等的方式与他们沟通,当然也有遇到不明真相的难民朝我们扔石头的,我们赶紧逃走便是。

● 从事摄影记者30多年,您为何对“扫街”仍乐此不疲?

刘卫兵:摄影实际上与自身成长经历、生活背景和对生活的感受跟思考密切相关。

我从小生活在郊区,对农民、厂矿和普通百姓生活比较感兴趣。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乐此不疲地把镜头对准普通人,记录他们街头巷尾的生活。只有热爱你才能关注,才能去记录。

△ 1993年末,北京南城宣武门外大街,夕阳洒在即将拆迁的老建筑上,女孩站在门口守望。


△ 1998年初,北京大雪,民工蹬着三轮车送货。多年后我拍下《总理为民工讨工钱》,能用摄影为民工和民众做点实事感到欣慰。


△ 1998年初,北京,人们冒雪参观毛泽东主席纪念堂。

在2010年前后,王文澜跟我说:“时政新闻和名人摄影其实是生活中很小的一部分,民众生活才是最大的主题。”他的这句话对我影响蛮大的。

当时我就想,时政新闻肯定会尽心尽力去做,但同时争取不遗漏其他生活的瞬间。摄影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不拍几张照片手就痒痒。

△ 2020年1月春节,新冠疫情蔓延全国。前门大街上,一位行人推着行李箱前行。


● 从您当年手臂上挂砖头练摄影,到如今全民皆摄影师,这30年来,您觉得摄影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您怎么看待这些变化?

刘卫兵:如今摄影的器材、采集、传播以及读者的观看和过去大不相同。可以说摄影诞生一百八十年以来,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在亲历三十年新闻摄影的变迁后,我总有种想法,不能用简单的传统理论看待日益变化的拍摄实践,而要用发展和多元视角去研究摄影问题。

△ 1997年3月,人们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关注全国“两会”的召开。跳出会场,也可以拍到和会议相关的有意义的新闻。


△ 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众多观礼的民众举着相机拍照。社会发展,人人都是摄影师。

摄影是一种特殊而有价值的专业,但不是万能的,“一图胜千言”只是某种特例和比喻。新媒体时代的摄影者需要更新观念,让摄影回归本来面目,用自由、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去记录现实生活。

当然,新时代,专业摄影人要守住摄影的底线,不仅要提高摄影技术水平,还要提高思考能力、文化功底、传播水平以及综合能力。有人说,诗的功夫在诗外,摄影的功夫也在摄影外,如果只会享受按快门的快感,摄影的路恐怕很难走好。

资料来源:《摄影实战手记——一个记者30年的记录与思考》

图片:刘卫兵

采写:薛珺 李凯祥


本文转自“拍者”微信公众号
本文编辑:刘颖

投稿、合作邮箱:

xjbcmyj@bjnews.com.cn

- 阅 读 推 荐 -

“她是女人,也是人”,深圳卫健委短片为何“出了圈”?| 周末谈


本周传媒圈发生了什么 | 传媒动态【3.14-3.2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