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能接受用AI技术“复活”亲人吗?

这件事的本质就是要求AI当演员,去扮演一个人,相貌声音它都能模仿得非常好,但就目前的科学水平来说,它还无法模仿一个人的灵魂。


近日,网上一段视频引发了网友的热议。视频中,有网友用AI技术,让去世的奶奶和自己重新对话。不少网友看后感动不已,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在自欺欺人,甚至是在操纵亲人……

用AI虚拟奶奶

B站UP主吴伍六是一位上海的00后视觉设计师。前段时间他发布了一段视频,视频中,吴伍六用AI工具生成了奶奶的虚拟数字人,并和奶奶进行了对话。

视频里,“奶奶”讲着湖北的方言,头发花白,像她生前一样“唠叨”。光看表情,可以说是惟妙惟肖。

当吴伍六问奶奶生前和他爸打电话时说了些什么,这位AI奶奶对答如流:“我和他说别喝酒,要节约,别打牌。”

当吴伍六问奶奶过年的东西买了吗?“奶奶”用湖北方言开心地说:“买了两壶油,私人榨得很香啊。”

因为非常思念奶奶,吴伍六和奶奶聊了很多,比如升职加薪,比如最近的身体状况。他说的每一句话,奶奶都会仔细聆听,或是点头、或是眨眼,一一给予回应,还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有网友看完视频很感动,想起了自己失去的亲人,认为这样能寄托哀思,非常有意义。而想制作这类“AI奶奶”,必须要有身故者生前的音频才能还原语言,有网友因此后悔没有好好保存亲人的音频数据。

也有网友认为,没必要把已故亲人做成AI,“亲人感觉就是被操纵的电子玩偶,你想让它怎么说就怎么说”。生活应该向前看,不应过度沉浸在悲思中。

更有网友担心,这种技术如果被用在不法用途上……

只是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

看到网友的讨论,吴伍六发文介绍了自己制作这段视频的初衷:只是希望用AI技术填补与奶奶没有好好告别的遗憾。希望大家珍惜当下,现实的陪伴永远是最重要的。

记者随后采访到了吴伍六,他说,之所以用AI“复活”奶奶,是因为自己不能接受奶奶的突然离去。

“就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头几天还在和奶奶聊未来,再几天奶奶就只能简单交流了,后几天就被推进ICU(重症监护病房)见不到了,最后奶奶就成了盒子里的一把灰了……”吴伍六说,这一切来得太突然了。

“处理完奶奶的后事,我还会习惯性地拨打奶奶电话,但那头再也无人回音了。”吴伍六从小由奶奶带大,与奶奶的感情很深,“以前我遇到事都会和奶奶说,现在我也不知道和谁说了,其实我还是很想和奶奶说。”

吴伍六平时从事AI工作,因此他想到了用AI“复活”奶奶。他导入了奶奶生前的照片,制作出了奶奶的动态头像,又将奶奶生前的通话音频导入AI,训练AI模拟出奶奶的声音和语气。

吴伍六告诉记者,自己知道自己做的这件事情只能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他明白,屏幕前的所呈现出来的始终是一个虚幻的影像,“但怎么说呢,只要是能再看一看奶奶,再说几句话也是好的。”

吴伍六介绍,以目前AI的技术水平,只要样本足够多,面容、声音、语气这些都可以达到相似度90%以上。“但目前AI在思维模式上只能达到50%,它没法像人类一样思考。”

吴伍六说,这件事的本质就是要求AI当演员,去扮演一个人,相貌声音它都能模仿得非常好,但就目前的科学水平来说,它还无法模仿一个人的灵魂。“我和‘奶奶’只能简单沟通,说复杂的话,AI就理解不了了。”

用AI“复活”亲人

为何是一件值得担忧的私事

自2014年AI换脸技术面世以来,公众既惊叹于深度学习模型带来的纤毫毕现,同时,又对这一技术过于栩栩如生而忧心忡忡。不到十年间,人工智能技术从图像、音频再到视觉对人类面部特征的全部还原,已经使得“真相”在数字时代面临土崩瓦解的危险。

此次事件与过去单纯图像换脸最重要的不同,是在视频还原之外还添加了内容交互性。这一交互行为,也瞬间突破了公众好不容易建设起来的心理防线。原本,公众对于PS图片到换脸视频刚刚建立普遍性的认知,但从单向度的视频传播到模拟真实互动,这使得AI“还原”亲人直接沾染了一部分神秘主义的诡异气氛。

在我们对他人的感知之中,相当大的比例是通过社交互动来实现形象建构和存在确认的。“我”之所以相信和“我”交流的是一个自然人,是因为其可以因循过去的社交模式与“我”进行互动。但交互大模型的存在,以及理论上机器通过大量的深度学习足以对每个人的语言、思维习惯进行仿真模拟的可能性,使得人类关于“辨认同类”的认知受到了颠覆性的挑战。

设想一下,如果有大模型通过对你的伴侣行为进行反复学习模仿,再通过AI换脸确保面部特征完全一致,那么,在视频聊天、线上互动等场景中,“和我交流的人到底是谁”这样一个原本确定无疑的问题,都将变得不再有确定性。

▲《流浪地球2》中图恒宇将去世的女儿丫丫输入数字生命世界。图片来源 电影海报

小伙子的“复活”行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将这一未来图景拉近到了公众面前。人们恍然发现,AI已经走的如此之远,以至于这不仅带来了关于新型诈骗、隐私确权等现实问题,还对我们认知现实的底层基石造成了挑战。

这样的深层焦虑,使得原本是个人情感领域里的私事,陡然变成了一起公共事件。公众对其行为的“情感不适”,反映的是对技术快速变革的不信任感。个人隐私、安全、人际关系都将经受新的变化,而当这具体的种种焦虑汇聚成河,又会对人类生存的诸多根本性问题带来冲击,比如,人们可能要被迫修订对于真相的定义,“有图有真相”乃至“有视频有真相”的时代将不可避免地过去了。

因此,对于小伙子因为个人情感而技术怀旧的行为,我们不必过度苛责,既没有突破人伦道德的底线,也没有用于商业甚至其他犯罪目的。但是,对于同样的技术未来会如何挑战我们的伦理边界和法律规范,我们应当借此有所警惕和预判。

毕竟,“复活”自己的亲人事小,但倘若技术普及后,有人恶意无止境地“复活”他人,那将不可避免对公共安全造成集中冲击。

【今日互动】

你能接受用AI技术“复活”亲人吗?欢迎在评论区互动分享~


本文来源:北京青年报、新京报等

xjbcmyj@bjnews.com.cn

- 阅 读 推 荐 -我的“互联网嘴替”!加班这件事为何屡屡引爆网络?

AI监管规定来了!21条办法为“生成式人工智能”划底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