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
"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什么是灰指甲?如何有效鉴别灰指甲,并提供相应治疗?请看下文↓↓↓↓↓
灰指甲,是甲癣的俗称,由皮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甲真菌病是由皮癣菌、酵母菌及非皮癣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其患病率约占所有甲疾病的50%和所有皮肤感染的10%。由于甲板的特殊解剖结构特点、药物难以渗透、治疗疗程长、复发率高等因素,导致其治疗存在很大挑战。
甲真菌病的临床表现
甲真菌病患者的甲板可以表现为浑浊、增厚、分离 、变色 、萎缩 、脱落 、翘起 、表面凹凸不平 、钩甲以及甲沟炎等。目前按照临床表现可分为6种主要类型。
1.浅表白斑型甲真菌病
真菌从甲板表面直接侵入,位于甲板表浅层。甲板出现白色不透明、边缘清楚的斑或横沟,质地较松脆易碎,逐步扩大或融合。日久可变成黄白色。
2.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真菌病
此型最常见。真菌先感染甲周远端和侧缘的皮肤角质层,后延至甲床。开始时甲板形态正常,以后因炎症范围扩大而使甲下角质增生,甲板游离缘上抬 ,甲板和甲床分离。随着病程进展,真菌最终侵入甲板,甲板变污浊,色泽和硬度发生变化,脆性增加,极易破损或呈虫蛀状。病情进展随个体差异而快慢不等,一般病程均较长。
3.近端甲下型甲真菌病
真菌由近端甲小皮角质层入侵。表现为白斑,开始仅局限于甲半月部,可随甲板生长逐渐外移也可自行逐渐扩大,甲板可增厚,多数不增厚。常伴发甲沟炎。
4.甲板内型甲真菌病
此型临床少见,国内尚未见报道。损害仅局限在甲板,不侵犯甲下,甲板呈白色或灰白色,无明显增厚或萎缩,无明显炎症。
5.全甲毁损型甲真菌病
上述各类型如果继续加重,累及全甲,可表现为全甲板受到侵蚀、破坏、脱落,甲床异常增厚。
6.念珠菌性甲床炎和甲沟炎
近端和侧位甲皱襞的慢性炎症。常伴有甲沟炎,可有甲分离,也可有甲增厚,但不多见。甲皱襞的炎症呈轻度暗红色慢性肿胀,一般无化脓。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的患者可为全甲受累、常累及20个甲,甲板增厚,并伴有鹅口疮和皮肤损害。
还存在如混合型甲真菌病指在同一 病甲可以出现不同类型的损害。继发性甲真菌病指在非真菌性甲疾病基础上继发真菌感染,真菌可侵入甲板及周围组织,常见于银屑病和外伤性甲疾病,多可表现出原发病的特征。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证据。
诊断
甲真菌病的正确诊断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前提。根据临床表现、真菌镜检阳性或组织病理检查发现病甲内有真菌菌丝或孢子,可诊断为甲真菌病。真菌培养为皮肤癣菌即可确诊;如培养为酵母菌或其他霉菌时,直接镜检显示相应的菌丝或孢子形态特征,可诊断为甲真菌病。仅作甲组织病理检查发现真菌菌丝或孢子时也可诊断甲真菌病。分子生物学方法的检测虽然能快速提供有效的诊断信息,但作为诊断依据尚需进一步完善。
治疗方案选择
1.局部药物治疗
应用局部药物治疗甲真菌病的指征包括远端受损甲板<50%;无甲母质受累;受累指趾甲数目<4个;不能耐受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疗效有限,主要问题是药物不能很好渗透至整个甲,局部药物的浓度达不到 MICs。目前主要有5%阿莫罗芬搽剂和8%环吡酮甲涂剂。
推荐用法:5%阿莫罗芬搽剂,每周1次或2次外用,连续48周。
8%环吡酮甲涂剂第1个月隔天1次外用;第2个月每周2次外用;第3个月每周1次外用到治疗结束,一般疗程6个月以上。
2.系统药物治疗
系统药物治疗除了适于外用药物治疗的甲真菌病以外的各临床类型,均可选用系统药物治疗,目前包括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和氟康唑。
特比萘芬:推荐连续疗法治疗甲真菌病;成人剂量250mg,1次/d;疗程一般指甲真菌病为6~9周,趾甲真菌病为12~16周。
伊曲康唑:推荐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成人剂量200mg,2次/d,脂餐后即服或餐时服用,连续服用1周后停药3周为1个疗程,总疗程一般手指甲2~3个疗程,足趾甲3~4个疗程。
氟康唑:一般不推荐于甲真菌病的一线治疗
甲真菌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真菌感染病原菌包括皮肤癣菌、酵母菌和其他霉菌,其中皮肤癣菌特别是红色毛癣菌为优势病原菌,但在不同地区三者的分离率会有差异。
要通过鉴别诊断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甲疾病,实验室真菌学检查是确诊的可靠依据。甲真菌病的临床分型对于选择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意义。甲真菌病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包括局部治疗和系统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主要依据病甲受累程度、病原菌种类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口服抗真菌药物对于大多数患者是安全有效的选择。外用治疗适用于轻症患者。口服与外用联合治疗可以起到协同作用,提高治愈率,降低失败率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耐受性。
参考文献:
[1]王爱平,李若瑜.系统抗真菌药物概述[J].中国药物评价,2012,29( 1) : 10-13.
[2]甲真菌病诊治指南( 2015 版) [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10( 2) : 118-125.
[3]冯姣,曹梅华,陈军,等. 甲癣的病原学有进展[J]. 中国真菌学杂志,2013,8( 2) : 1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