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耕护田(六)| 量质并重,全方位挖掘耕地潜力
一、背 景
我国耕地资源面临形势严峻。万物土中生,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关系着国家的粮食安全。2021年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三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保护提出明确要求: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这意味着,守住耕地红线,需在数量和质量上统筹兼顾。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措施,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在此背景下,为守好“米袋子”,需坚持补充耕地数量与提升耕地质量并重原则,通过地毯式摸排和全方位分析,对耕地潜力深度挖掘,助力建设耕地“后备粮仓”。
二、耕地潜力来源分析
图1 耕地潜力分类
01
农用地整理潜力
农用地整理潜力是按照现代化农业或农地产权结构调整要求,综合对农用地区域内的田坎、道路、沟渠等进行整治来增加农用地面积的潜力[1]。可通过耕地提质改造、其他农用地转耕地等方式,从提升质量、补充数量两个维度来实现农用地整理潜力挖掘。
耕地提质改造潜力
耕地提质改造潜力是指针对现有劣质、等级低的耕地,通过改善土壤、排灌等农业生产条件,提高耕地质量,或者通过改造农田水利等设施,将旱地改造为水田的提质改造潜力[2]。目前关注度比较高的主要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旱地改造水田潜力等。
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统筹推进土地平整、灌溉和排水、土壤改良等建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耕地集中连片。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充分发挥规模效益,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挖掘以镇(街)为评价单元,选取农田规模、农田质量、农田连片性等指标,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采用赋分法分别量化各镇(街)农田规模、利用等别和农田连片性系数,根据因素权重测算各镇(街)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总分值,并依据潜力总分进行分级[3],全域分析统计各潜力级别地块的面积、位置等分布情况。
旱地改造水田潜力:部分地区宜耕后备资源薄弱,直接开垦水田难度大。可将现有撂荒的旱地改造为水田,有效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助力精准实施占补平衡,更好地达成“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等要求。
旱地改造水田潜力挖掘主要采用农用地适宜性评价中的旱改水评价。农用地适宜性评价属于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一个类型,其中旱改水评价是通过构建旱改水适宜性评价模型来评价旱改水潜力,模型涵盖地形条件、土壤条件、耕作条件3个评价维度,包括地形坡度、盐渍化程度、有效土层厚度、表层土壤质地、剖面构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灌溉水源、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等10个评价指标。基于模型评价结果,提出旱改水的整治措施建议[4]。
其他农用地转耕地潜力
其他农用地转耕地潜力是指林地、草地、坑塘等其他农用地转化为耕地的潜力。为全面摸清其他农用地转耕地潜力及空间分布情况,主要通过耕地恢复潜力调查评价,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恢复类园地、林地、草地、坑塘作为主要调查评价对象,以作物种植/水产养殖类别、耕作便利度、恢复成本、水源保障、群众意愿等5项指标逐地块开展调查评价,形成集面积、类型和分布于一体的耕地恢复潜力数据成果。依据不适宜恢复、难以恢复、较难恢复、容易恢复的潜力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开展土地平整、田块归并等整治措施以补充耕地数量。
02
建设用地复垦潜力
建设用地复垦潜力是指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分布在农村田间、各种地类交叉、利用效率低的农宅等建设用地、工矿企业用地等复垦成为耕地或其它农用地的潜力[5]。本文重点分析复垦为耕地潜力,主要来源包括农村宅基地复垦、农村居民点整合、工矿废弃地复垦、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优化等。
宅基地复垦潜力:通过对农村地区宅基地闲置、集约性差、少批多占和一户多宅现象进行整理,在提高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化程度基础上,细致分析宅基地复垦潜力,并结合增减挂钩复垦等项目,增加有效耕地面积[6]。
工矿废弃地复垦潜力:通过对废弃地、停用的城镇采矿用地和工业用地采取土地平整等复垦措施,对复垦后的土地开展复垦适宜性和潜力评价[7],挖掘工矿废弃地复垦耕地潜力。
建设用地复垦潜力挖掘主要是通过构建包含土地利用现状、地上建筑物情况、灌溉能力、土层厚度、坡度、沙石情况、障碍因素等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整治区内闲置宅基地、废弃居民点、城镇工矿废弃地等低效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或其他农用地潜力情况。
03
未利用地开发潜力
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是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的可开垦的区域内对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整治、加工和配套建设,使其变为可供建设或农业使用土地的潜力。本文主要利用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模型,摸清盐碱地、裸土地、其他草地以及沙地等未利用地开发为耕地的潜力,后续通过相应整治措施,不仅可以增加耕地面积,还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积极意义。
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挖掘主要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和最新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针对其他草地、盐碱地、沙地、裸土地四类图斑,按照耕地后备资源分类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条件、地形坡度、年积温、年降水量和灌溉条件、土壤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盐渍化程度、土壤pH值、土层厚度、耕作便利度),逐地块开展调查评价,形成集面积、类型和分布于一体的未利用地开发潜力数据。此外可将潜力分级,辅助合理安排未利用地开发优先序。
三、总 结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耕地潜力挖掘对切实摸清家底,准确评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实现保障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耕地挖潜需遵循数量、质量“两手抓”的原则,从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复垦、未利用地开发等角度挖掘耕地数量潜力,从高标准农田建设、旱地改造水田等维度挖掘耕地质量潜力,将“饭碗田”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参考文献:
[1] 范恺悦. 济南市济阳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分析[J]. 山东国土资源, 2020, 36(12):5.
[2] 以补改结合方式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新华网
[3] 张鹏,隆少秋,胡月明.高标准农田建设潜力评价——以广东省罗定市为例[J].南方农机,2021,52(13):5-6+12.
[4] 罗傲蓝,何灏,曹银贵.重庆市长寿区旱改水潜力评价与优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12):172-182.
[5] 袁晨光. 河南省耕地整治潜力研究[J]. 智能城市, 2017, 3(8):4.
[6] 刘炫含. 延安市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分区研究[D].长安大学,2021.
[7] 李娜,武创举,牛丹阳. 农村建设用地腾退复垦潜力调查评价研究[J]. 有色金属设计, 2020.
本期供稿:应用软件研发中心 严夏青 徐梦丽
责编:徐頔飞
相关阅读
1.保耕护田(一) | 耕地保护“三问” —— 新形势下耕地保护的思考2.保耕护田(二) | 耕地“进出平衡”的解读与建议3.保耕护田(三) | 国图“智管田”构建“数智化”耕地保护新格局4.保耕护田(四)| 高标准农田“是什么”“建什么”“谁来管”“怎么管”?5.保耕护田(五)| 高标准农田数字化管理解决方案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