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德这个“小渔村”变身“明星村”!

建德发布 2023-09-12

新安江畔下涯湿地,一艘乌篷船在江雾中穿行。船主唐玲珑和妻子坐在船上,迎着晨曦,顶着江风,时而船头小憩,时而撒手抛网……这是一场摄影师们提前预约的表演,岸边是早已架好的“长枪短炮”。唐玲珑是建德市下涯镇之江村的村民,也是一名“渔夫模特”。他平均每年要表演150场,每场大概两个小时,收入600元。

如今的之江村,是一座小小的“影视城”,江上有抱着葫芦喝酒的渔夫,乡道上有穿着蓑衣的放牛人……他们成就了摄影师相机里的“大片”,也在家门口鼓起了腰包。而就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另外一番景象。从污水横流、鸡粪满地的“小渔村”到现在摄影圈赫赫有名的“明星村”,之江村的蝶变故事,要从清脏治乱讲起。



















清脏治乱,从“脏乱差”到“净绿美”

2003年,下涯镇开始大力推行垃圾、污水、公厕“三大革命”,以村道沿线为重点,以农村旱厕改造为突破口,重点开展“三清三改”。过去之江村沿江养猪、养鸡场数十家,畜禽粪便遍地,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自2013年开始大力实施“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畜禽退养”等政策,拆除沿线养殖场和乱搭乱建大棚,进行农田综合整治,推动整体环境和景观提升。

△之江村整治前后对比照片

同时,建德市下涯镇之江村创新“我在之江读新语”党建品牌,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建设导向,面向未来统筹推进“9+N”场景建设,走出了一条以乡村美带动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新路径。2022年5月,之江村成功入选为“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



















多措并举出实招 农村面貌大变样

之江村创新“三色治理”模式,利用数字赋能村庄精准治理,将全村按照3个网格、12个微网格进行划分,责任到人,用积分来衡量网格治理水平。同时,持续开展“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活动,实现之江村所有农户走访“全覆盖”,推行“人人都是保洁员”“每天劳动一小时”等机制,深入推进环境整治做法经验。

每天上午八点,在之江村的各个角落里,你都可以看到一群身穿红色马甲、手拿扫帚簸箕的身影,他们是村两委和党员志愿者们,正在进行每天的“劳动一小时”。到了下午五点,他们又换上了志愿者服装,到村民休闲健身、聊天休憩的地方宣传“人人都是保洁员”,鼓励大家以现有“门前三包”责任制为基础,将个人房前屋后的责任区块作为自家“包干区”,从门前落叶到屋后灰尘,都要比比谁打扫得更干净。

△志愿者义务清扫村级道路

之江村持续加大整治力度,不断提升农村“颜值”,以“环境美”赋能“乡村兴”。整合建德市高铁新区、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以及下涯镇总体规划等,以之江村为核心,联动沿江6村,制定未来乡村建设专项规划,全面整合区域内风貌资源、文化资源、服务资源等,打造全域全天候的最美江南和“摄影之乡”。

△之江村花海景观



















“美丽经济”带民富  抢占产业新高地

作为省3A级景区村,之江村打通“两山”理论转换通道,把丰富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强村富民的经济优势,将美丽环境做成美丽经济,实现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的同频共振。

之江小筑民宿的前台接待处,一排排汉服整整齐齐地挂在衣架上,现在入住之江民宿就可以提供免费的古风拍摄,“摄影圈”与“古风圈”的碰撞,让这个小乡村真正跳出了民宿、文旅等传统美丽经济的路子,正式“破圈”。目前,之江村已经扶持成立摄影创客工作室15家,吸引摄影创客120多人,组建妆发、服装、道具、摄影团队12支。同时,摄影团队为村民开展培训10余场,50多位村民做起了打鱼、放牛、采茶模特的新工作。

△镜头里的经济学

2022年,之江村共接待游客4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7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93%和15.16%。

美丽乡村、数字乡村、未来乡村,一系列乡村建设的迭代升级,这是浙江在共同富裕大背景下,对“千万工程”的再深化、再出发。下一步,之江村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大布局,坚持农旅融合同步发展,以乡村振兴标杆村、农旅融合引领村、共富乡村示范村和农村改革排头兵为建设目标,全力打造全省未来乡村建设典范。




来源/下涯镇
编辑/李俊瑶
一审/纪婕妤
二审/胡燕群
终审/坚代军

----<猜你喜欢>----

How much cash do you have with you?

您随身携带多少现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