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桐城的“古”与“新”
从合肥出发,沿着合安高速向南飞驰。车窗外,省会的城市景象渐行渐远。约一个小时后,又一座现代化城市扑面而来:
一栋栋建筑沿着高速公路次第排开,路边“中国文都、院士之乡”八个大字跳入眼帘,提示着路过的旅客:桐城市到了!
桐城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在悠悠岁月中,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历史。
孔城老街。人民网 陶涛 摄
桐城之古,在于源远流长的历史:
两千多年前,西周置桐国,桐城之“桐”由此而来;一千二百多年前,唐王朝改同安县为桐城县,桐城作为一个地域的名称,沿用至今。有着一千余年历史的孔城老街是安徽最长也是最完整的古街,始建于700余年前的桐城文庙至今诉说着古城的沧桑。
桐城之古,在于灿烂辉煌的人文:
三百多年前,桐城派横空出世,“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雄踞文坛两百余年,为桐城赢得“文都”之美誉;大清宰相张英一纸家书:“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让六尺巷的礼让精神美名远扬;桐城中学从120年前的桐城学堂缓缓走来,大师云集、学风蔚然,走出了10位院士。从这片土地出发,过去曾走出了“宋画第一”李公麟、“父子宰相”张英张廷玉,现当代又走出了5000余名博士和近20位院士。
桐城中学。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
桐城之古,在于秀美的山水:
绵延不断的龙眠山层峦叠翠,挺秀争奇;碧波荡漾的嬉子湖犹如一颗蓝宝石镶嵌在大地上,熠熠生辉。千百年来,这方山水静静地注视着桐城的古往今来。
桐城文庙。项顺民 摄
一街一巷一文庙,一山一湖一文派。昔日厚重的历史今日为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赋上了一块块金字招牌。
桐城又是一片新兴的热土,在时代的洪流中,通古今之变化,察发展之先机。桐城是改革开放中的“创业者”:勤劳智慧的桐城人凭借“跑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精神,闯出了一条“两头在外、全靠脑袋”的特色发展之路,小袋子、小刷子、小盖子、小配件“四小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也创造了桐城民营经济辉煌。 桐城是市场大浪中的“弄潮儿”:近些年来,桐城摸准时代脉搏,致力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布局。“四小产业”摆脱了“散乱污”,走上绿色发展之路;智能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新能源动力电池……新兴产业加速汇聚,集腋成裘,成为特色产业集群,助推桐城迈向高质量发展。桐城之新,在于新机遇。90公里,一小时车程,紧邻合肥,是桐城的天然区位优势。早在2009年,桐城便加入合肥都市圈,成为圈内唯一一个县域城市。合安高铁通车、合安高速改扩建完工,桐城进一步拉近了与合肥的时空距离。这几年,合肥综合实力不断跃升,科技创新持续奔涌,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显著提升,这是桐城的新机遇。“不是合肥、势似合肥,围绕合肥、配套合肥,对标合肥、学习合肥。”桐城市委书记章周中介绍说,近年来,桐城抢抓合肥快速发展的机遇,喊出了全方位融入合肥的时代强音。
金田新材。人民网 李希蒙 摄
桐城之新,在于新产业。一方面,桐城抓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一批传统优势产业涅槃重生、焕发新机。短短几年,金田包装转型绿色包装,连续3年跻身安徽省民营制造业百强;汇通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从小作坊起步,研发出具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关键零部件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另一方面桐城抢抓新兴产业落地布局,新兴产业发展势头正劲。瞅准合肥发展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契机,大力招引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2021年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截至9月份累计实现产业产值逾24亿元。今年3月,中建材投资的太阳能装备用光伏电池封装材料项目成功点火投产,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自2021年3月动工建设,利用最短的时间建成了世界首条一窑八线光伏玻璃生产线,创造了七个世界第一。今年8月,签约8个月即投产的桐城国轩年产40GWH动力电池项目,一期投资70亿元,二期已经正式开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不低于400亿元,有望成为国轩高科最大的生产基地。眼下,投资逾72亿元的桐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正酣,今年年底,预计完成对外交通隧道、进厂交通洞的开挖工作,项目建成后,将主要服务于安徽电网,承担系统调峰、填谷、调频、调相和紧急事故备用等重要使命。鉴古而知今,彰往而察来。而今,走在桐城大地,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响,古老与新兴在这里辉映。在“古”与“新”的共同赋能之下,桐城正续写新的辉煌……
值班编辑 姚凯
权威内容
点击关注“聊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