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上海市检察院了解到,上海检察系统整体信息化工作在经历了科技保障、科技支撑阶段后,目前已进入到全新的科技引领阶段。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智慧检务”的大背景下,拥抱大数据,抢占人工智能制高点,融合创新科技与传统检察业务,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智慧沪检”。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尚珂全告诉记者,上海检察机关全力推进信息化与深化改革、司法办案、行政管理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要求,上海电子检务工程已初步完成,侦查监督平台创新、网上信访、队伍管理、检委会系统、智慧公诉等5项高检试点任务同步推进。另一方面,结合上海实际,先后创建了检察对外一门式服务、司法办案场所一体化管理、技术类证据网上同步审查、涉罪人员信息随案移送共享、刑事案件智能辅助等一系列融合信息化元素的全新检察工作机制,为检察工作发展提供了强劲的科技助力。
其中,在智能辅助方面,研发并应用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即“206系统”)。今年2月6日,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在上海调研时,提出要实现现代科技创新与司法体制改革相融合。上海检察机关与法院、公安机关相互配合,共同研发了206系统,实现了公检法证据标准指引校验、证据链审查判断、全案证据汇总分析等,减少了司法任意性,既提高了效率,又促进了公正。试点应用的智能量刑辅助系统,可以辅助检察官办案量刑,并提供相似案件、法律法规的智能推送。智能机器人、人脸识别与行动轨迹等技术也在部分接待场所投入实用。
数据跨界也是一大创新。大数据时代,上海检察机关通过机制建设,主动打破数据壁垒,探索多领域数据共享机制。通过应用“涉罪人员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公、检、法、司数据的随案移送共享机制。可监控各条线的数据共享情况,可检索具体涉案人员信息,显示整体案件流程,也可展示数据库中与该名涉罪人员相关的所有涉罪人员信息,并可以根据办案需要调整相关关系图,进行关联分析。上海检察机关还依托法律大数据构建“上海科创检察统一平台”,为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提供检察服务保障。
在信息化支持技术办案方面,上海检察机关进行了证据联审的探索。以法医网上文证审查为例,在案件受理、电子卷宗分流时,自动将四类案件(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妨害公务)的“伤势鉴定材料”推送至检察官和法医,依托法医的技术知识,将审查结论第一时间送达检察官,为检察官出庭提供专业支持。软件运行一年多以来,实现伤势鉴定文证审查的全覆盖,发现和纠正各类鉴定问题数十项,为防止冤假错案提供有效技术支持。
上海检察系统信息化的建设也离不开新机制的保障。尚珂全表示,上海市检察院非常注重机制建设,将检察信息化作为检察工作发展基石之一,组建了融合检察业务、信息化人才的专门机构,负责智慧检务的需求、研发和应用。近期通过侦监部门检察官和信息技术人员联合组队进行“数据可视化竞赛”,通过类似的模式,发现和培养一批既懂检察业务又懂信息化的专门性人才。
尚珂全表示,上海检察机关将进一步拓宽数据源,用好大数据,强化人工智能,深化智能辅助办案,打造人机合一的智慧沪检新格局,为全国检察机关智慧检务建设提供上海经验,为把上海建设成为法治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贡献力量。
(图片均来自网络)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