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武力超群的猛将

2016-09-12 历史真相大揭秘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勇将、猛将不计其数,纵览历史,将军们对格斗的乐趣兴起于春秋战国,一是因为将军们发现,可以通过冲斩杀敌来激励士气;二是青铜器的发展使装备精良武器的猛将们,往往能够依靠勇力和格斗技术,手杀数十人甚至上百人临时征召的农民军,被人们敬畏和传颂。

从受欢迎程度来看,汉代是猛将最吃香的时代,无论是悲情别姬的霸王项羽,还是汉末三国的吕布、关羽、张飞,都是家喻户晓。


但从历史上来看,勇力作用的高峰是在“五胡乱华”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北方被游牧民族侵占,相对于汉人,他们不擅使用军事策略,更加尊崇武力。但到了唐代,武力开始渐渐没落。一个原因是士兵手中的武器变得更加精良,尤其弓弩得到很大发展,将军们冲阵受伤、死亡的几率大幅增加,因而将军们更倾向于采取谋略来获胜,另一个原因是火器的发明,虽然此时的火器作用非常小,但它的出现及发展,却无疑是制造业技术压倒武力,主导战场的最大原因。但渐渐没落并不代表着迅速衰落,实际上,这一过程非常漫长。在中国甚至超过千年,勇力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能够左右战争。从蒙古帝国的惨败于马穆鲁克的战争中,就能明确体现出来:

战争发生在巴勒斯坦,起先是数量少的蒙古军队占据优势,但埃及人为了扭转劣势,军官开始冲阵,不但杀了几位蒙古士兵,还全身而退。这让马穆鲁克的士兵发现,蒙古人也是人,不是三头六臂的魔鬼,也会死。于是全军士气大振,开始拼命搏杀,渐渐压倒了蒙古军队。蒙古将军眼见形势不妙,也试图以冲阵来挽回颓势,却被马穆鲁克军队杀死,从而奠定胜局,这场战役,也是蒙古帝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明清两代,中国由于相对封闭,技术发展缓慢,甚至在某些地方出现倒退,勇武仍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重视,但西方人的到来则改变了这一状况。


1860年,英法联军仅凭着一支分舰队,就能够随意夺取清军重兵把守的城市,并最终攻陷北京,烧毁了圆明园。19世纪的蒙古军队像13世纪一样英勇作战,甚至赢得了英国人的称赞。但是,英法联军仅仅阵亡5人,就粉碎了蒙古人的自杀式冲锋,清军伤亡则超过万人。而纵览整个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的伤亡仅仅只有101人。勇武左右战争胜负能力的弱化,这一趋势是难以避免的,更重要的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它让国家能供养的军队变多,从而使战争规模扩大,更多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而不是临时征召的农民出现在战场,因此,在勇武起到的作用渐渐变小的同时,完成振奋人心战绩的难度也在相应变大。


于是,奴隶时代、封建时代的浪漫传说和英雄主义不见了,取得代之的高超的谋略和奉献精神。到了现在,中国的元帅、将军们,再没听过有谁提着一把大砍刀,完成数十人斩、甚至上百人斩的传说了,因为这种事迹不但是荒唐的,还是过了时的古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