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沙家浜》里的忠义救国军到底是怎样一支部队

2017-11-08 历史真相大揭秘

《沙家浜》中的“忠义救国军”被塑造成一支抗日不足、扰民有余的土匪汉奸部队。但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才发现,忠义救国军有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

  

在淞沪会战的硝烟中诞生

  

抗战爆发后,之前一直极力主张对日开战的军统负责人戴笠在蒋介石的授意下开始筹备组织一支抗日武装配合正规军作战。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上海战事急如星火,正忙于筹组部队的戴笠将目光投向了青帮大佬、上海大亨杜月笙的身上。在戴笠的一再坚持下,双方终于达成协议,由戴笠募集三千人编成一个支队和一个特务大队,杜月笙则负责募集六七千人编成三个支队,这就是“别动队”的底子。



戴笠

  

1937年9月4日凌晨,国民政府最高统帅蒋介石发来电令,授予戴笠、杜月笙及其组建的武装部队“苏浙行动委员会”与“ 38 25258 38 9640 0 0 3910 0 0:00:06 0:00:02 0:00:04 3909浙行动委员会别动队”的番号。“别动队”共有五个支队和一个特务大队,一万人左右。

  

蒋介石最初给别动队的定位是,协助国民党军作战,扰乱敌后,方便国民党撤退、转移。因此,别动队成立后,只是经过短暂整训,武器还没配全,就直接投入战场。在上海附近的浦东、南汇、奉贤几个地方,别动队集中了大部兵力,顶住日军进攻,掩护国民党军撤退。虽然组建时间没多久,武器又杂七杂八,无法形成较强战斗力,但他们的战斗精神却十分顽强,能拼的绝不苟活。等到国民党军撤出淞沪战场时,别动队基本被打散,回归部队的只有两千余人。

  

戴笠、杜月笙等人并不气馁,经过收编、整训,别动队开始急剧壮大。到1938年5月,别动队恢复元气,蒋介石看在他们淞沪抗战时的表现上,批准将别动队改为“苏浙行动委员会忠义救国军”,在汉口设立总指挥部,隶属军事委员会。

  

打游击战很有几把刷子

  

国民党军队撤出沪宁线等地的大中城市后,忠义救国军作为国民党敌后游击武装,算是这里比较正规的部队了。忠义救国军在敌后一面收编国民党军被打散的部队,整训扩编,迅速增强实力;一面积极参与打击日伪军的行动。他们在上海、江南一带经常实施小股突袭,不求能杀伤多少人,只要能让日军睡不好觉就算达到目的。忠义救国军的总人数虽然不算少,并且编制成军,但分队行动是常态。一般情况下,骚扰性作战居多,上海打几枪,苏州放一炮,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军。



忠义救国军

  

除此之外,忠义救国军的游击战还包括暗杀、锄奸和制造恐怖袭击。他们在上海有自己的办事处,和军统联络,交换情报,安排任务。由于杜月笙的关系,他们与青帮联系起来也方便,甚至在上海建立了多个隐蔽据点。忠义救国军虽然出过叛徒,也与友军闹过摩擦,但这支部队的抗日方针是不曾动摇的。长期被忠义救国军的袭击骚扰弄得不得安宁的日军称之为“江南野鼠”,为此,上海日军宪兵司令部专门成立了对付这支抗日武装的“特战班”,汪伪政府的特工总部也专门建立了“肃清忠义救国军工作团”。

  

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联姻”

  

日军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开始寻求与中国合作抗战。1943年4月15日,中美双方共同拟定了一份名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协定》的条约,在得到罗斯福和蒋介石的批准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以下简称“中美合作所”)在重庆正式成立,戴笠担任中美合作所的中方主任,负责统筹全局。中美合作所成立后先后在各地开办了十余所训练班,其中第一训练班、第六训练班、第七训练班、第八训练班等皆是由忠义救国军的官兵组成的。

  

经过中美合作所训练的忠义救国军队伍,加在一起大概有一万人,集训之后重新整编,投入战场,继续从事抗日活动。特种技术的训练,使得忠义救国军能够更好地开展游击奇袭战,破坏日伪交通线和小股突袭战,成为这批部队的主要任务。1944年6月,日军第七十师团向金华方向前进,不久攻陷衢州。9月,为牵制浙江金华一带的日军南下,戴笠命令忠义救国军一部切断浙赣铁路。在美方帕金少校的带领下,忠义救国军组织了一支三百人的小分队,引爆了13枚预先安装的炸弹,破坏了诸暨附近的一处铁桥。10月、11月,忠义救国军在诸暨地段又开展了类似的行动,炸毁了20多处铁轨和桥梁……

  

抗战胜利后,忠义救国军这支因抗战而诞生的部队也随着战火终止而结束使命。

业务合作:shuhuaxiansheng(微信)2770687556(qq)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