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百年谎言:大清的灭亡,真的是武器落后的结果吗?

2017-12-17 历史真相大揭秘


甲午之败,并不是武器落后,本质上是清廷无信,淮军无义,是国家制度之败。而庚子之战,也和武器无关,则是由于清廷的自私,民众的愚昧,是人的失败。


很久以前,我曾经在中央电视台上看到一个节目,老舍的儿子作家舒乙回忆他的祖父,一个清朝神机营的满族军人,在庚子之乱中,守卫北京的悲壮故事。


舒乙说那些清朝的军人,大部分都是用的大刀长矛和弓箭,他的祖父武器稍好,使用的是抬枪,一种落后的黑火药武器,有两个人操作,射击速度极慢,由于每次射击的时候,都要把火药从枪口倒入,总难免会洒出一些来,结果战斗的久了,周围到处都是散落的黑火药,最后不幸被一颗流弹引燃,导致他的祖父被黑火药烧伤。


面对洋枪洋炮的八国联军,清军将士,并不是作战不勇敢,实在是器不如人,最终空有一腔热血,却始终难以报国。当时我看完后不胜唏嘘,深感落后就要挨打,这个道理实在是太重要了。


实际上不仅仅是我,大多数的中国人,对整个满清晚期军事上一败再败的认识,都是归结于武器落后,但是最近我才发现,这纯粹是胡扯。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我最近发现在美国著名的春田兵工厂的博物馆里,有一挺诺顿菲尔特速射机关枪,上面写着:“英吉利,诺顿菲尔特,敬赠李中堂”。旁边的说明写着,此枪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天津时缴获,此战役中共缴获清军上百把这种机枪。


当时我看到这里,脑袋嗡的一下就响了起来。“什么鬼!清军居然还有机枪!而且在一次战斗中居然被人缴获了上百把!不是说好了他们只有大刀长矛的吗?!”


在这个刺激下,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特别是西方的资料。结果我发现,关于晚晴清军真相,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不是事实。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兴起了一阵学习曾国藩的热潮,其中关于曾国藩的带兵打仗,有一个很奇怪的事儿,就是所谓的结硬阵,打呆仗,所有的书,都把这事儿升到了一个道德高度,意思是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要想投机取巧。


曾国藩的这种战术,说白了,就是每到一个地方士兵就立刻挖战壕,然后全部进入战壕中,不论是攻城还是野战,他都是这一招。而且每每以两三万人的兵力,包围和全歼对方几十万人。


这事儿看得我一头雾水,当时我就在想,拿着大刀长矛的清军,自己跳到战壕里头,如果太平军冲了过来,居高临下,从战壕上头用长矛刺他们,石头砸他们,这不是送死吗?怎么可能逢战必胜呢?


呵呵,原来我们上当了。曾国藩的军队中,没有冷兵器,全部都装备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和火炮。我再强调一遍,你没有看错,没有冷兵器,全部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步枪和火炮。



事实上,曾国藩起兵后不久,就发现他们处于兵力上的弱势,而且未经严格训练的,临时募集来的乡勇,在残酷的肉搏战中,根本不是身经百战的太平军的对手。


就在这时,受李鸿章雇佣的华尔的洋枪队,在战场上的杰出表现启发,曾国藩做出了一个决定,募集了大笔的资金,购买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发射米尼弹的前装线膛步枪,12磅野战滑膛炮,在主力部队中,彻底淘汰了冷兵器。


这些武器是一个什么水平呢?就是美国内战中,北军的标准装备。前装线膛步枪,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由于它的枪膛内有来复线,所以射击的准确性大幅度提高。


而米尼弹,是当时一个划时代的发明,和当时的球型子弹不同,这是一种圆锥形的子弹,后面有一个凹腔,里面有一个木塞,射击时,在火药的作用下,木塞向前推动,使凹腔完全契合膛线,让射出后的子弹高速旋转,距离更远,在500米的距离上依然有准确的杀伤力!


而在此前使用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球形子弹,子弹最多在50米内会保持直线运动,超过了50米,就不知道会飞到哪儿去了,全无杀伤力,所以曾国藩的湘军,面对手持旧式火枪的太平军,在武器上形成了代差。


而一只完全是由现代步枪和火炮组成的军队,该怎么打仗?当然是挖战壕了!所以曾国藩是战壕战的发明者,西方人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才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曾国藩哪里是打呆仗?他是超级聪明的,西方人要50年以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才明白了这个道理。


由于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斗中,享受了武器优势带来的好处,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极度迷信武器的优势,而且成了清军内部的共识。



当时世界上只要有先进武器一发展出来,清军就积极购买。


比如美国人发明的斯潘赛弹仓步枪,在美国的南北战争中,北军嫌该枪贵,并没有大量装备,但是左宗棠一看到该枪,立刻拍板,大量购买。又比如加特林机关枪,清军比美军更早开始大量使用。


在左宗棠平定回乱,收复新疆的过程中,清军的主力部队,装备的是被称作七连珠的斯潘塞弹仓步枪,被称为排枪的加特林机枪,后膛野战炮。


大家知道,回民的骑兵是相当厉害的,红军的西路军就是被回民的骑兵打垮的。但是左宗棠的军队,装备远远好于西征的红军,他们不像西征的红军那样缺乏弹药,面对回民骑兵的冲锋,他们使用的加特林机关枪和斯潘赛弹仓步枪的弹幕回击,所以一路摧枯拉朽,轻松的就平定了西北叛乱。


不仅仅如此,在收复新疆的战役中,英国军官罗杰注意到,新疆阿古特的叛乱军队,虽然得到了英国上万只的单发步枪支援,但是在和左宗棠的军队作战时,完全被对方的后膛野战火炮,加特林机枪和弹仓步枪压制的无法抬头,一触即溃。以至于他认为,即使当时的英国军队的装备也不如左宗棠的西征军。


不仅仅在内战中如此,即使在外战中,清军也拥有了火力优势,根据法军在中法战争中的报告,镇南关战役里,装备击针后装单发夏斯波步枪的法军,在战斗中遭遇了冯子材指挥的王牌部队,该部队全部是用连发步枪和加特林机关枪组成的,对法军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导致法军大败。


看到这里,你会不会惊讶得合不上嘴?是的,这和我们通常被告知的历史完全不同。由于受到使用先进武器获得了一连串胜利的刺激,清军不仅仅大量购买外国的先进武器,也开始了仿制的过程,这就是所谓的洋务运动。



实际上到了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前,清军已经完成了陆军的现代化改装,全部都开始装备最先进的现代化武器,其水平不亚于欧洲列强,海军拥有了当时亚洲最先进的两艘7000吨级的战舰,定远号和镇远号,号称亚洲第一。你要知道,中国直到去年才再次造出了比这更大的战舰,万吨级的驱逐舰。


在清军依靠先进武器,结束了内战以后,清帝国进入了休养生息,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以至于到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前,清帝国一度出现了中兴的可能。


那么清军的武器这么先进,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甚至包括同时代的很多人,都认为清军的武器落后呢?


造成这种印象的人,恰恰是那些拥有大量先进武器的洋务派大臣们。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在给朝廷的奏折里,都是夸大对方武器的优势,不提自己武器的能力,因为这样才能从朝廷要到钱。


因为靠武器的优势打赢了仗,并不能凸显自己的能力,所以他们在每一次的胜利奏折中,都把自己描绘成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甚至故意瞒报实际的战场情形。


曾国藩从来不提他到底是怎么打呆战的,为什么要挖战壕。左宗棠和冯子材的奏折中,绝口不提他们大量使用了加特林机关枪和弹仓步枪的情况,反而声称对方的火力极猛,武器极先进,而他们则似乎只是靠着大刀长矛之类的东西,就把对方打赢了,以凸显自己的英勇和才智,万一败了,那也是器不如人。



所以在这一时期,中国的资料档案和西方的资料档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湘军淮军的实际装备情况,和大多数中国人的认知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实际上,舒乙先生讲的那个故事,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庚子之乱时,荣禄手下守卫京城的武卫军,守卫天津的聂士成的武毅军,是全部的德械装备,德式训练。他们装备的是毛瑟1871和1884单发和弹仓步枪,每一军都拥有上百门现代火炮,两挺马克西姆机枪,上百挺被称为排枪的诺顿菲尔特速射机枪,即使是同时驻守在京城,装备最差的甘军董福祥部,装备的也是马蒂尼亨利步枪,是当时英军的制式装备。


所以,舒乙先生的故事,显然是他作为小说家杜撰的。清军在甲午战争以前,就不再用什么抬枪之类的东西了,没人会拿自己的命去开玩笑。


那么你也许会问了,既然这个时候的湘军和淮军已经都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为什么会在甲午战争中败得一踏涂地?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又如此的不堪一击呢?


武器从来不是决定性的因素,人和制度才是一切的关键。


1860年,北京到天津之间的平原上,效忠清廷的蒙古王爷僧格林心,看着前面排成整齐方阵的8000英法联军,他决定今天要给他们点好看。虽然在不久之前的几次接触战斗中,他吃了一点小亏。但是,他相信在今天的战斗中,能彻底击溃英法联军。


因为之前他的部队还没有集结完毕,他的核心部队,一万多蒙古骑兵,外加一万多支援的八旗和绿营骑兵今天都已经集结完毕了,还有两万步兵在背后支援。


他今天要重演五年前的辉煌,那一年,他从蒙古紧急帅兵来京勤王,面对几万北伐的太平军,那个比今天规模大得多的对手,他用成吉思汗先祖留下来的传统战法,一举将他们击溃。彻底断绝了太平军北伐的念想。



他把他的骑兵分成了五列,前面两列是手持长矛的破阵骑兵,后面三列是装备弓箭的弓骑兵。他的战法说起来很简单,手持长矛的破阵骑兵排成紧密的队形,和后面的装备弓箭的骑射兵间隔30米,然后一起冲锋。


当前方的骑兵距离敌阵百步之遥的时候,后方间隔30米的弓骑兵以45度角,一起发箭,密集的箭雨越过前方骑兵的头顶,射向敌阵,干扰敌阵用火枪射击前方的持矛骑兵,就在对方躲避箭雨之际,持矛骑兵已经冲到面前,直接冲破方阵,后面的弓骑兵,抽出马刀,砍杀溃散的敌兵,他就是用这个办法连破了北伐的太平军十几个大阵,杀得他们片甲不留。


按照他的估计,英法联军的火炮,会在500到200米的距离上,杀伤他一千多名骑兵,然后冲到一百米左右的时候,敌人的排枪射击,可能会打倒他一两千名骑兵,但是他们只有一次射击机会,剩下他的一万多骑兵就可以冲入大阵,杀他们个片甲不留了。


于是他挥动了黄旗,两万多骑兵同时发动了冲锋,但是,出乎他意料的事情发生了,敌人的火枪兵,不是在一百米左右才开始射击,是在四五百米外就开始了齐射,他不知道英法联军使用的并不是老式的滑膛枪,而是先进的线膛枪和米尼弹。而且由于使用了火帽技术,装填速度加快,每次齐射的间隔只有七八秒钟。这意味着他的骑兵冲到对方阵前,要遭遇对方十几轮齐射,而不是想象中的一两轮齐射。


那一天,所有的持矛骑兵都还没有冲到对方阵前,全部被射落下马,而剩下的弓骑兵,面对着对方的刺刀阵,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纷纷被对方刺落和射落马下。


当日清军大败,折损了将近两万人,而英法联军只损失了几十个人。僧格林沁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将是清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发动全线冲锋的将领,从此以后,清军将彻底放弃冲锋战术,没人再会拼命。



于是北京洞开,圆明园被烧,咸丰皇帝跑到热河病死,两宫皇太后掌权。所有的大臣都把战败的责任,全推给了僧格林沁,他被掳去了一切封号,虽然保留了钦差大臣,但从风光无限,到从此不再受朝廷待见,一切都是因为他失去了他自己的军队,蒙古骑兵。后来不久,他被强迫用他的残存骑兵,去进行一项不可能的任务,最后战死在沙场。


这一切被湘军和淮军的将领看在眼里,他们知道,如果他们失去了军队,他们的下场可能还比不上僧格林沁,毕竟僧格林沁,和清朝王室之间,还有血缘关系。


事实上客观的说,战败并不应该指责僧格林沁,英法联军一路逼向北京,如果僧格林沁连试都不试一试,那还不如直接投降算了,难道让他那些全部都是使用冷兵器的骑兵,放弃机动性优势,去守城吗?事实上,僧格林沁是负责任的,这是他的唯一选择,至于胜败,当时双方没人可以预测。


但是,作为汉族大臣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显然比僧格林沁更有智慧。曾国藩的兄弟曾国荃,曾经带兵为了攻下太平军防守的武汉,发动了一场冲锋,造成了3000人的损失,气得曾国藩垂头顿足,严令从此以后禁止冲锋,只准挖战壕,打呆仗,用炮火和子弹去杀伤敌人。



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诞生了。湘军和淮军不冲锋,不肉搏,他们全凭购买先进的武器,利用优势的火力去杀伤敌人,力保部队不损失,因为这是他们在朝廷中,赖以立身的根本。


这样他们和朝廷就形成了奇怪的关系,两者利益之间有相同点,但也有不同点,作为清朝王室,八旗军和绿营已经完全失去了战斗力,蒙古军也已经被英法联军消灭,只有依靠汉族的湘军和淮军。但在政治上,清朝王室依然享有道德上的正统。


他们希望给这些汉族大臣高官厚爵,让这些汉族大臣,利用他们的军队,来无条件的为清朝王室效忠,而对于这些汉族大臣来说,一方面要为清廷尽力,一方面又不能失去军队,如果失去了军队,就不再会被朝廷重用,所以他们的军队只能是被有条件的使用。


帝国从此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成为了诸多的利益集团共同把持的对象,王室和汉族大臣,是一种互相利用,又互相博弈的关系。


所以,湘军淮军的不冲锋,不肉搏的火力战模式,是这场博弈的平衡点,汉族大臣为清廷尽力,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不能多也不能少。



在1895年以前,清廷面临的对手,无论是太平天国,捻军,回民叛乱,新疆的分裂势力,在武器装备,组织能力上,和湘军淮军都有代差,所以拥有先进武器的清军,利用这种奇怪的火力战,足以战胜对手,所以直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之前,帝国靠这种微妙的平衡,军事上一路所向披靡,国力也逐渐恢复,甚至一度出现了复兴的迹象。


但是日本对朝鲜的侵略,打破了这个平衡。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国家实力急速发展,他的军队,和李鸿章的淮军,是一个水平的,不存在代差。


所以在朝鲜战场,清军,更准确的说是淮军,还是用他的老办法,火力战去对付日本人就行不通了。日本人在装备水平方面比淮军略低,但是也相差不大,在平壤城下,日本人发现和清军守将叶志超的部队对轰对射不分高低,而且弹药不如对方充足以后,为了夺取胜利,他们跳出了战壕,发起了白刃冲锋。


这个时候叶志超突然懵了,对于装备相当的对手,火力战阻止不了对方,这时,他面临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不要和对方展开白刃战?如果展开白刃战,必然会造成部队的重大损失,打赢了,有利于清室,但是兵死多了,不利于李鸿章李大人,而他这个官名义上是清朝的官,实际上是来自于李鸿章李大人的推荐,并不是来自于清朝王室。


叶志超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将,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所以他肯定不怕死,但是他不能辜负有提拔之恩的李大人,他要为李大人着想。


所以再三衡量之下,叶志超决定跑,他要保全部队,这是李大人的本钱,于是他带着部队,连跑了三天三夜跑回了鸭绿江,虽然损失了几千人,但大部分人他都带了回来。



随后的一系列战役,都是平壤战役的翻版。每一个淮军将领,打火力战都可以,但是面对日军的白刃冲锋时,都面临着一个选择,要不要拼命?愿不愿意付出大量伤亡?而他们最终,都会做出和叶志超相同的选择。


这让淮军中的德国教官,感到很奇怪,因为双方互相炮击,对射的时候,淮军的将领都表现的英勇无比,面对纷飞的炮弹和枪林弹雨,表现得毫无畏惧。但是只要日军一发动白刃冲锋,淮军的将领就像变了一个人,立刻让部队撤退,甚至丢盔卸甲,只要人员保齐就好。


淮军是受过德国训练,有白刃战能力的,但往往是士兵想战,军官让撤,这让德国教官百思不得其解,因为他们不理解,淮军和清廷,这两个利益集团之间,是有一个无形的契约的,对于淮军来说,打仗可以,但拼命不行,部队损耗大了也不行,没命无法做官,损耗大了部队被裁,结果也不能做官。

所以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实,在甲午战争中,日军攻城略地,缴获无数,但是清军陆军却鲜有伤亡,你可以看看所有的历史,除了提到平壤战役以外,几乎没有提到任何像样的陆上战役。


随后的一个怪现象就是,虽然海军败了,但陆军还有很强的实力,如果上下一心,是可以挽回败局的,但是李大人已经不想战了,因为李大人这个时候已经明白,这个对手和以前的敌人不同,要打赢这场仗,必须要拼命,自己的北洋水师已经赔进去了,剩下的淮军陆军必须保全,都拿来和日本人拼,这不在李大人和淮军集团的考虑范围内,因为拼完了命,他们并不能得到比现在更多的东西,甚至将失去一切,僧格林沁就是前车之鉴。


想战的光绪帝没有能战的兵,能战的李大人和淮军却不想打了,他们要保存实力,这是他们自己安危的关键。

所以最后只能认输讲和,于是自然是李大人去和日本人谈,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让帝国重新恢复到利益的平衡。



所以,甲午战争撕掉了清帝国最后的遮羞布,让它的弱点暴露无遗。表面上它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政权,实际上却是由一个个各谋私利的集团组成,所以不管它的军事装备在当时是多么的先进,一旦打到了它的痛点,它立刻就土崩瓦解。


实际上这一点也值得今天的中国人深思,在中国日渐强盛的今天,会不会有像清帝国晚期那样,很多只谋私利的利益集团,把持着国家,全靠利益的平衡和互相输送,勉强维持,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脆弱不堪?


一旦外来的威胁,打破这个平衡,它就会像纸糊的大象一样,一点就穿。


当然我们无从得知,但愿历史不要重演,中国能真正繁荣昌盛,成为世界的领导者!


甲午之败,并不是武器落后,本质上是清廷无信,淮军无义,是国家制度之败。而庚子之战,也和武器无关,则是由于清廷的自私,民众的愚昧,是人的失败。


文章中相关数据来源:

左宗棠


西征前夜,左宗棠题笔给朝廷写信,他想要购买这些东西:


“以简器论,炮以布罗斯所制之后膛螺丝开花大炮为最胜,枪以后膛七响为最胜。从前西人旧式枪炮本已精工,近改用螺丝内膛,后圆前锐,注药之子又极合用,较其旧式光膛圆子更为精妙,故致远取胜胜于旧式。近又改用后膛进子之法,进口大而出口翻小。如布国新制大炮及后膛七响洋枪,则极枪炮能事,无以复加。”


这个奏折,记录在他给总理衙门的要钱信里。这个所谓的布罗斯就是普鲁士,后膛螺丝,指的是炮内有膛线的后膛炮,后膛七响枪,是德雷赛击针枪最新改良版,也有人说是毛瑟枪,当时德国人自己都还没开始装备。


左宗棠怎么知道这些东西的呢?因为他看见了李鸿章买了一大堆回来,根据现在的历史学者(德)乔伟,(中)李喜所,刘晓琴合著的《德国克鲁伯与晚清军事的现代化》记载,李鸿章在1868年,购买了德国克虏伯四磅后门钢炮114门装备部队。


1873年又购买了一批克虏伯150毫米,120毫米和这种四磅后门钢炮,完成了淮军火炮的现代化改装,比大部分的欧洲列强都早。


淮军


根据这本书的记载,截至甲午战争以前,清朝一共向克虏伯公司购买了两千门各类火炮,实际上,这只是清朝外购火炮的一小部分。清朝外购火炮的规模非常大,因为除了德国,清朝还向英国的阿姆斯特朗公司和法国哈奇斯开公司购买。


恭亲王看了左宗棠信,着急的乱抠头皮,却没有办法,朝廷派他去平回乱,可是却没有钱给他改善装备。


于是恭亲王给左宗棠回了一封信,大意是朝廷现在没有这么多钱,如果你着急的话,要不你想办法先问洋人借点?到时候朝廷替你还。


根据马寅初先生的著作《汇丰银行》记载,成立于1865年的上海汇丰洋行,最喜欢做清朝以关税担保,然后借钱给清朝政府采购军火的生意。


于是左宗棠就写了一封信给红顶商人胡雪岩,让他去想办法。于是胡雪岩就帮左宗棠去汇丰银行借了一大笔钱,又请英国人赫德掌管的海关做了担保,然后去找德国人的信义洋行和瑞昌洋行,一听说马上要货,两家洋行都摊摊手,生产任务都排满了,得先供人家李鸿章的淮军,一时顾不上左大人的订单,毕竟别人先给的钱!


胡雪岩


于是胡雪岩急得满头是汗,左大人说了,后膛炮,七响枪缺一不可,而且七响枪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儿,必须要买到,这可如何是好?


为什么左宗棠这么着急的要买七响枪呢,这话要退回几年前说起,清廷刚平了太平天国,捻军却越闹越凶, 还杀了钦差大臣僧格林沁,于是清廷紧急调动湘军淮军助剿 。


根据1872年内务府大字铅印版《剿平捻匪方略》1958年《捻军史料丛刊》,1939年罗尔纲《淮军制》《捻军的运动战》介绍,捻军全部是骑兵,来去如风,所到之地,烧杀劫掠,但是却不久留,一旦被包围,就分散突破,然后在一个较远的地方再集结。


而湘军和淮军却是以步兵为主,而且兵力较少,对付骑兵只能采用步步为营的拉大网包围战术。但是左宗棠的部队,主要还是在使用林明顿1853来复线前膛枪,虽然配有米尼弹,但是因为射击速度较慢,必须保持大阵,不能分散追敌,否则会被捻军骑兵反击消灭。



而反观淮军,因为装备了德雷赛后装击针枪,射击速度奇快,小股步兵也可以迎战大队骑兵,让左宗棠印象深刻。


根据美国人W.L.贝尔斯的记载,左李俩人关系不好,因为曾国藩李鸿章曾经谎报小胜为大胜,被左宗棠揭穿。


当然,其实大家都有谎报和吃空饷的行为,但是这事儿发生的时候,左宗棠还没有统兵,所以不明白曾李的苦处。


左宗棠从武汉出发,准备前往甘陕平定回乱,收复新疆的时候,他给朝廷的奏折是这样写的:


“传闻贼踪蔓延甚广,万骑纵横,鄂、陕官军均不得手。臣于二十六日相度营地。暂于汉口镇北桥口地方安扎六营。二十八日入驻新营,一面飞催刘典迅速选募成军,来鄂会队。并增调各营,于原拟六千人外再加募六千,合成一万二千人,均限一月到鄂。惟马匹无从购觅,托官文代为搜索,亦仅得马二百八十余匹而已。谕旨敕臣由鄂入秦,先剿陕逆。此时臣军步队仅止三千余,马队尚未习练,双轮、独轮车式尚未动工制造。所拟以制贼者步队、马队、车营,而皆无以应手,仓卒就戎,必贻后悔,臣不敢不慎也”。


但是根据英国人梅尼斯的记载,实际上左宗棠的部队只有8000来人,吃了4000多人的空响。因为梅尼斯在武汉开了一个兵工厂,帮左宗棠修理武器,左宗棠对他很欣赏,于是就开了个好价钱,邀请他同去西征。


但是住汉口的英国领事告诉梅尼斯:“陕西回民的叛军有20多万,甘肃回民的叛军有一百多万,新疆全境都是叛军,已无清军,而且基本全是骑兵。你看他只有8000多人,你不觉得他是去送死吗?”于是梅尼斯犹豫了,没有同去。


英国领事的判断是有根据的,而且左宗棠自己也知道,根据剿捻的经验,凭自己部队现在这个装备去收复西北,基本上是送死。所以他一封信一封信的催胡雪岩,我要连珠枪,我要后膛炮,赶快赶快。


这个时候,胡雪岩在上海也急得团团转,因为毛瑟克虏伯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订不到,就是订不到。


这一天,他跑到美国人的旗昌洋行去串门,提到了这个事儿。美国人一听,赶忙说:“我们也有七连珠的斯宾塞步骑枪啊!而且还有一个叫加特林机关枪的好东西,打骑兵效果比野战炮好的多,正好我们刚打完了内战,这些都是剩余物资,我库房里正好有,要不你看看,合适的话便宜卖给你吧”。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委托美国人的轮船送到了汉口。


于是左宗棠左大帅终于可以誓师出发了,去完成他那不世的伟业,以区区8000之兵,平定了甘陕150万回乱,并在这个过程中把他的部队壮大到了6万之数,然后进军新疆,收复了西北全境。


虽然略有武器优势,但是毕竟人数太少,而且期间清军的派来协助的部队,连连哗变造反,而回民领袖又重金收买了朝廷内的奸臣,一路上给他使坏。这场仗他打得是非常的艰难和不容易,有机会我们可以说一说这件事。


不仅仅收复了西北,在左宗棠强大的军事压力帮助下,曾纪泽终于和俄国人签订了《伊犁条约》,晚清唯一一个公平条约,保住了新疆大片领土,所以左宗棠被称作晚清第一战神,当之无愧。


伊犁条约


对于清末,湘淮两军武器先进这件事,德国旅行家李希霍芬,就是后来建议德国占领胶州湾的那个家伙,他也有详细的记载 。据他说,他看到李鸿章的淮军的时候,发现他们装备的德国造的步枪,他都没有见过,是非常先进的毛瑟后装弹仓连发步枪。


而另一位俄国的旅行家,索思诺福斯齐上尉,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在他路过兰州返回俄国的时候,受到了左宗棠的接见,委托他从俄国境内,帮助左宗棠的西征大军购买粮食,但是必须在新疆交货,而且开了个高价给他,一百公斤7.5两白银,是市价的三到五倍,让他兴奋不已,后来他从中亚西伯利亚一带,帮助购买了300万公斤的粮食,送到了左宗棠在新疆的大军手中。


左宗棠邀请索思诺福斯齐上尉参观了他的兰州兵工厂,索思诺福斯齐上尉是这样描写的:


兰州兵工厂


“我们参观了铸炮车间和制枪车间,其中还使用了蒸汽机,但是没有一个外国人在车间里……兵工厂的总管来自广州,他迎接我之后,将我领到了一间帐篷里去饮茶……我提议去参观射击效果。


兵工厂的主任将4支装有来复枪管的后膛枪拿给我看,这些产品就是他们车间的杰作。这些步枪的组装非常精细,规格繁多,9号枪管是其中的最大号。 兵工厂的技术员也非常谦逊有礼……他不太愿意接受我的夸赞,并且对自己的能力和科技并不自夸,坦言欧洲人在兵器制造上所具有的优势。


在组装他的产品之前,他一直注视着那些部件,目光中满是喜爱。上司当着我的面指责了他,于是他赶紧走开了……


士兵们对这些新式武器的操作极为熟练,并且没有一点恐惧……炮弹发射出去了,但是炮身并未爆炸。他们把每支枪都射击几次,之后再换别的枪来射击。总体来说,射击还不错”。


1876年夏,匈牙利旅行家赛切尼伯爵(CountSzechenyi)在肃州见到了左宗棠,那个时候,左军正要与盘踞在乌鲁木齐周边的回民军进行战斗。左宗棠带了一支撞针枪给他看,并且告诉他这支枪是兰州的兵工厂制造的,赛切尼说,这支枪“确实是极有使用价值的武器”。他还提到,左宗棠的骑兵通常会携带一把刀和一支骑枪,而步兵的装备则是后装来复枪,整支部队“军容整肃”。


另外金陵制造局在1881年仿制出了加特林机关枪,四川机械局在1884年也仿制出了加特林机关枪,如果清军没有大量使用这种机枪,而且觉得好,他们干嘛要仿造这种机枪呢?


这篇文章可能不太好看,但是有利于解决大家的疑惑,还有很多书目,我就不一一列举了,那会把大多数人都烦死。


清末两场邪教起义,一个是变种的基督教,让中国死了一亿人,另一个是变种的伊斯兰教,导致云南,陕西,甘肃,新疆,几千万汉人被杀。


给你一个数字,据《中国人口史》一书的统计,回民起义前咸丰十一年(1861年)甘肃人口1945.9万人,战后光绪六年(1880年)人口仅存495.5万人,人口损失1455.5万人,损失比例为74.5%。这个数字没有统计陕新两省。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屠杀,和这个数字相比,不过是小菜一碟。


惨烈啊!惨烈啊!更可气的是,这段历史完全被歪曲,回民“起义”,这“起义”两个字,压得人喘不过气的,到今天,历史课本里依然没有修改,也就没法去反思。


再说句题外的话,根据美国人W.L.贝尔斯记录的忠王李秀成写的自白书里描述,太平天国天京被围以后,李秀成多次向洪秀全说,老百姓粮食已尽,城内饿殍遍地,最好突围,放弃天京,免得城里的人最终都被饿死。可是洪秀全却说,没有粮食,就让他们去吃草吧,然后转身又和他的50多个老婆happy去了。


每次我去北京,参观人民英雄纪念碑时,看见上面刻着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心中总是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不过历史这玩意儿,记录的人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不同。而且时代不同,价值观也会有所不同,比如美国人现在也在讨论,要不要拆掉华盛顿的塑像,因为他是个奴隶主!前段时间,为了拆不拆南军统帅李将军的像,还闹出了人命。所以这个问题不仅仅中国有,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