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朋友圈的两只大鹅被吃后思绪飞远
网摘:
“此去一归期,生死两茫茫”,从情人节那天开始,这两只在“别离”前亲吻的大鹅,瞬间刷屏朋友圈,成为新年第一对“网红”。不少网友还编写出各种两只鹅的后续故事。
而剧情进展却是如此狗血,两只大鹅并不是真正的在依依不舍的惜别,而是在准备打架......不过,鹅主人却说这两只鹅是父母养的,有一年多了,可谓是青梅竹马的两只鹅。而刷爆朋友圈的那一幕,公鹅当时是在帮母鹅解绳子。
随后,据现代快报报道,鹅的主人告知,两只青梅竹马的大鹅已经被吃了,这结局真是辗转曲折,万万没想到啊。
对此,鹅主人也表示,希望网友们能够理解,自家养的草鹅,被宰食是一种归宿。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两只鹅会刷爆朋友圈呢?南京大学学院胡翼青教授分析道:“是互联网又一次将网友的创作热情给彻底地激发出来,网友们接二连三的创意,让原本一张图片变得有趣起来。”人们相信这是两只鹅之间的爱情,之所以大家热烈地参与讨论,胡翼青教授表示:“主要还是这张对比鲜明的图唤起了大家心中关于爱情的共鸣。”
诺按:昨夜师弟生日宴,邀我前往合家欢。垫江人,竹竿亲,席上遇见中学罗老师,老师是我老邻居。饭店又是老同学所开,转来转去是熟人。老家就是熟人社会,做人更爱面子,也就逼得人中规中矩,这就是中国的社会现实。罗老师谈起雷老师的白血病,连呼啧啧,命运多舛,人是多么脆弱。他对离世24年的先父印象深刻,谈起父亲那时抓住一条两斤重的大蛇,老师看着父亲将蛇吊起来,从头上撕开一点皮,不知怎样巧力一扯,一张完整的蛇皮像脱毛衣一样剐下来,蛇还在那里弯来弯去。你老汉(家乡话指父亲)剐蛇就像庖丁解牛,终生难忘!可惜死在九十年代初,现在的村干部哪个不是几百千把万的多得很嘛。转眼父亲走了24年了,昨天是我结婚10年的纪念日,夫妻不能团聚,现在的局面是两地分居,贫贱夫妻百事哀,哪里还有浪漫情怀,三千里外打工只为生计。下午的时候曾转到河边,下棋的人还和过去一样多,转到老检察院,那里的榕树依旧茂盛,少年时住过两年多检察院的家属楼已经成为将拆的废墟……我仰望天际,光柱透过云层是那样的美,我吼起信天游,那是《平凡的世界》片尾曲:“天上的神啊,挡不住、挡不住,挡不住,人想人……”( 2015年04月18日于垫江)
“鹅”是一只小小鸟
“鹅”字拆开来就是“我”与“鸟”,人与鸟最大的区别关于飞翔的能力。鸟的飞翔是造物主赋予的本能,人的飞翔在灵魂,当然今日人类社会早已借助科学技术,上天有路,也变相的实现了飞翔的能力。当年李宗盛一时灵感写下《我是一只小小鸟》,实力派歌手赵传以鸟抒情一时卡带风靡。在我看来,歌曲《我是一只小小鸟》其实就是当代的《咏鹅》,不知道古人骆宾王的大有人在,但不知道“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华人该是比猫熊还稀有吧?同样,会唱《我是一只小小鸟》很多,未必都知道这是出自李宗盛的作品。
神奇的烧鹅竟然成为爱情秤
鹅在中国既是平常之物也是稀罕之物,说它平常,很多农村到处都有养鹅的,进了庭院鹅声嘎嘎不断。说它高贵就是最熟悉的就是那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足以将它提升到可观不可求的高度。我读大学的时候,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因为女朋友在圣诞节想吃一顿烧鹅而分手。因为烧鹅在西安是极稀罕之物,那老兄近月底当时赶上囊肿羞涩,觉得这个省城娇养出来的独生女如此好吃,在烧饼都吃不上的日子还想吃烧鹅,一点不体贴,将来难养,一顿烧鹅就叫这“爱情”见了分晓,烧鹅是杆爱情秤,称出了感情的斤两,爱情不能承受之重。
东莞的荔枝木烤鹅
吃货经上曰:“鹅肉属于低脂肪、低胆固醇、高蛋白。《千金食治》、《本草纲目》等十多部药典中均对雁肉有详细记载: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肾、肝,祛风寒,壮筋骨,益阳气。” 各地吃鹅以粤地最佳。吃鹅的烧法很多,本地人邀请去家里吃铁锅焖鹅还是农家乐里的柴火焖鹅味道都只能用第一母语四川话来表达:不摆了,真巴适,好吃得很。感觉鹅肉最佳的做法还是广式烧鹅,吃饭上了烧鹅的酒席还是记得的,特别是荔枝木烤出来的烧鹅绝对是屈指可数。东莞大岭山荔枝木烤烧鹅远近有名,无论先爬山后吃鹅还是先吃鹅后爬山都能带来好心情,前者带着憧憬,下山就有烧鹅吃,后者是运动消化美食正好搭配。因此,吃不着天鹅肉就吃烧鹅肉,邀约三五知己爬山吃鹅真是惬意的风尚。
“鹅”鸟故事多
关于鹅的故事,首推《晋书》记载了王羲之爱鹅的几则故事,今天读起来还是相当的耐人寻味。
《晋书·王羲之传》列传第五十记载
王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息弥日。
又山阴有一道士好养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上面两则文言文记载的故事今天直接读有些困难,这是文化被人为繁简阉割又文言断代造成,即便爱好文学的我读文言文都还要翻译一下才能准确知道意思,真是愧对列祖列宗。
王羲之生性喜爱鹅,会稽(今绍兴)有一个老妇人养了一只鹅,擅长鸣叫,王羲之要求买下来却没有得到,就带着亲友驾车前去观看。老妇人听说王羲之即将到来,就把鹅宰了煮好招待王羲之,王羲之为此叹息了一整天。
又有山阴(今绍兴)一个道士,喜欢养鹅,王羲之前去观看,心里很是高兴,坚决要求买了这些鹅去。道士说:“只要你能替我抄写《道德经》,我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王羲之高兴地写完,用笼子装了鹅带回家,感到非常高兴。他任性率真的情况就是这样。他曾经到他的一个下人家,看到一几案平滑干净,于是就在上面写字,这些字一半楷书一半草书。这些字后来被这个下人的父亲误刮去了,这个下人连着懊恼了好几天。他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一把六角扇在叫卖。王羲之就在老妇人的六角扇上每面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开始有些不高兴,王羲之于是对老妇人说:“只要说是王右军书写的,就可以卖得一百钱了。”老妇人照此一说,许多人都争着来买这把扇子。又一天,老妇人又拿着一把扇子来,王羲之笑而不答。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所推崇,都是因为类似的原因啊!
在欧洲,鹅的故事更传奇:公元前390年,敌兵夜袭古罗马,守城的士兵因节日狂欢吃得酩酊大醉,当敌军逼近时,他们尚在睡梦中,眼看城毁人亡的悲剧就要发生。正在关键时刻,守城士兵养的鹅,被敌军轻微的脚步声惊动,大叫起来,把士兵们唤醒,才得以打退敌兵。自此,罗马人把鹅看成“灵鸟”。古代欧洲作家爱用鹅毛笔写作,据说灵感不断,这就是钢笔出世之前,鹅毛笔曾经取代古老的芦管笔风行一时的缘由,流传到今天的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学巨作,都是用鹅毛笔写的。这样看来,鹅虽是一只小小鸟,它的贡献真不少。
鹅这小小鸟说白了就是被驯化的鸿雁(天鹅),过去父母为儿子定婚,总是用一对鹅,象征终身一夫一妻的鸿雁来作为聘礼,象征夫妻和睦,百年偕老。鹅可以活三十到五十岁,因为鹅是长寿的家禽,英国人在男女结婚时,男方家长总是要选择比新娘的年龄还大的老鹅,作为给新娘的贺礼,以祝长寿,看来用鹅来比喻爱之坚贞不渝之心是天下尽知。
会飞的鹅——大雁
会飞的鹅就是没有驯化的大雁,大雁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造物主给它们摆下“雁阵”而飞。每一次迁徙都要经过大约1—2个月的时间,途中历尽千辛万苦。但它们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古代有很多诗句赞美它们,例如“八月初一雁门开,鸿雁南飞带霜来。”陆游的“雨霁鸡栖早,风高雁阵斜”;韦应物的“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南中咏雁》),“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吕氏春秋》等。因此,不会飞的鹅是佳肴,会飞的鹅是中国诗歌的血脉。
我对鹅有感情
我对鹅有感情,是因为鹅对我有恩。
1991年11月20日家父年仅38岁求医路上客死异乡,我那时才14岁,刚上初中二年级。家庭面临借钱为父亲医病的债务,母亲的工资不过百多点,一家四口分居几家,奶奶由农村的三个姑姑轮流赡养,妹妹时年8岁,她虽然是首生的,却是她家违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的孩子,为了保住公职而弃养。大雪纷飞的早晨,三姨在我家门口拾得,身上的纸条显示她才出生仅5天,那是怎样的残忍。她亲生父母见我家衰落,接走了她,但她就是不愿意跟他们生活,以至于后来小学都没有毕业到处流浪,我这个做哥哥的没能将她抚养成才一直是我心中挥之不去的殇。成年后她婚姻上也不顺,未婚生子,由外公外婆抚养,现在远嫁到新疆,我都有十五年以上没有见过面……
往事如烟但养鹅的事情还历历在目,那时的学费全靠养鹅来筹齐学费。白鹅与牧羊犬“黑蛋”伴随在那些艰难的日子。虽然我是中学生却是走读,一早一晚都要抽时间去放鹅。那些鹅养久了很有感情,把我当成了领头鹅,如果有人靠近我,从我说话的语气里它们能分辨,如果我大声说话,那些鹅就会去啄人,到卖鹅的时候,我不敢在现场,爬上松林坡哭一场。
在学费与白鹅之间,我是做不了王羲之那样的举动,人世间无论是行为艺术还是别的啥担当都需要资本,王羲之能做是因为他有他的社会地位,那时我还是半大的孩子就被人情的冷暖伤透了心,不得不接受: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的道理。从懵懂少年到求学西安爱听赵传的歌这也算共鸣,西安话中“我”和“鹅”的发音很近,因此“我是一只小小鸟”说出来成“鹅是一只小小鸟”未尝不可,特此作为了这篇文章的题目。
天鹅之殇,永远的痛
家境如此艰难,慈母不得不希望有人分担因此再婚,丧夫的母亲与丧妻的继父组成了家庭。继父对我好无以言表,1996年的冬天初次提笔刊发在校园文学《西风》上的文字其中有一段“你就是我的阳光”就是描写这段父子之情。重新拥有完整家庭的温暖,真是一种慰藉。新家庭里我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大哥在新华书店工作使我免费借阅有方,那个时候爱上了诗歌,写了很多酸溜溜的情诗赠与某君。据说前几年被其夫君发现后来一把火烧掉了,如果将来我是莫言,岂不是被烧毁了多少价值不菲的作品,还好我还不是莫言,就没有谁出来替这些作品惋惜。而我呢,自从30来岁鼻子过敏以来,日益严重,没有了记性只剩下常常泪流满面的眼泪,每次去参加葬礼到底是火葬场的烟熏还是场地上的稍微感动,常有哭得比人家亲人都伤心的情况。我这半生里离去了太多还不能尽孝的亲人,我是在哭自己的无能啊……
在我少年之眼中,最小的姐姐就是一只洁白的天鹅,她只比我大三岁,当我读高中时走进这新家庭,她已经在四川最南边的渡口(攀枝花市)工作,因此我就住她的房间。她春节回来的时候给我这个素未谋面的弟弟带了礼物。她爱唱歌且有歌唱天赋,跟那英风格一派,一曲《雾里看花》演绎得有声有色,毫不逊色今天的《我是歌手》。那些年里她曾在县里和涪陵地区的比赛都有获奖,要是命运垂青,不知道有多少造诣。可惜继父家虽然处在梨园,却非世家,在哪川剧凋零的八十年代末期,姐姐读书成绩不好,并不能像继父当年那样有舞台可以演出,就在川剧团内的大坝子上摆上几张台球桌,算是一家台球店,姐姐就成了最年轻的老板娘。因此姐姐还打得一手很好的桌球,即便外出工作后有些生疏,我是亲眼见过她打台球的神竿一般三杆就能将一桌球收了去,真是从心底佩服这个姐姐。
即便家中有妹妹,我仍然算是独生子女,对于兄弟姊妹之间如何相处才妥帖总有些发憷。那时亲戚介绍女朋友给三哥,继父并不看好却成了后母之祸。有一天大清早,我在吵闹中醒来,细听是这位未来嫂子再跟母亲争吵,用词极其难听。我下去劝架不成,竟然引起一场家纠纷。我并未动手打人却造成的打人误会,混社会的三哥岂能不维护自己的女友?见面不由分说就动起了手,我当然不是他的对手,母亲为了拉架,挨了哥哥一顿拳脚疼了半年多,还好没有留下后遗症,不然我真要自责一辈子。
那时高三刚满十八岁,事情闹大了,我经历一种恐惧,有人传说背着火药枪在等我,读走读的我不敢迈出校门,甚至一段时间上厕所都有好友陪护。因此继父送我到四川美院培艺校学习美术直到大人们善后。
再见姐姐,是回来参加她的婚礼。我那天鹅一样的姐姐从城市里的梨园之家(川剧团)嫁给到了农村参军做了军官的姐夫。我和姐夫原本同村当然很熟,可是他常在部队,姐姐与家里跟婆婆的关系处理得不好,主要是城市人与农村人的习惯,用电用水等等鸡毛蒜皮的小事最后都能引起家庭战争……
姐姐生了一个儿子却引发了心脏病(她的生母就逝世于此病),当我从西安寒假回来看她的时候,印象中风韵的她那时已经骨瘦如材。命运多舛,那时我的继父已经过世半年,我们这个组合家庭已经被哥哥们葬礼回来即刻分家给冲散。
母亲心底善良,姐姐一直以来都叫她“妈妈”,因此母亲对姐姐因着一声“妈”就不离不弃,即便婆婆恶待病重的她,母亲坚持隔一两天就去那个农村的家里探访她安慰她。
母亲领我去到她的家里时,姐夫春节要服从部队的安排没有能够回家看自己的妻儿,姐姐看见我们去看她,她从床上坐起来,母亲去搂抱着她,她一只手紧紧抱着妈妈,一只手紧紧拉着我就哭开了。夜深了,我们临走,她试着挣扎着起来,对我说:“江,你背我回去,我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
我说:“好,姐姐,我背你回家!”
我流泪背着姐姐,这不能再歌唱的天鹅,瘦骨嶙峋的天鹅,我不知道背到哪里去,我们散了的家又在哪里?
母亲去跟她婆婆沟通,她婆婆说你们背走了要是死了要负责。母亲处于两难的境地,她追了上来,哭着求我将姐姐背回去。我也知道总不能背着姐姐去西安读书,她的亲生哥哥们都很冷淡,我这个还没有自立的弟弟真的是很为难。我们三人又在竹林后面抱头哭了一场,又不得不将姐姐背回那个于她没有爱和怜悯的家……
美丽如天鹅,声音如天籁的女子,我的姐姐才二十三岁丢下她半岁的儿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半年后,姐夫后悔没能将她带在身边的自责中疯癫了,二十多年过去还时好时坏。我们偶然碰母亲叮嘱过绝不敢提姐姐,一提他就会胡言乱语。
她的婆婆在一年后突然死去,这场婆媳大战两败俱伤……
多年来当别人问起我的身世。我真是一言难尽,独生子女的我却在三个家庭长大,我有九个兄弟姊妹,已经少了一位,那只天鹅飞走了……
多年来,我没有能力将几个家庭的弟兄姊妹聚在一起,我常常自责这种无能为力……
不再静寂的天鹅
前几天读到一本书叫《至高喜乐的传承》,我不通外文,作者自己说以它的本来名字叫The Swans Are Not Silent,直译过来叫《不再静寂的天鹅》。里面从古代一位伟人奥古斯丁谈起,奥古斯丁凭借一本《忏悔录》改变了这个世界众所周知,在过去的1600 年中振聋发聩, 引出了向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和约翰·加尔文(JohnCalvin)这样的大天鹅在鸣叫。
路德是一名信奉奥古斯丁教义的修士,而加尔文对奥古斯丁的引述远多于他引述其他任何教父。奥古斯丁对宗教改革运动产生了非同小可的影响。虽然时间已经过了一千年,他对上帝的恩典所发的喜乐颂赞之声仍在回荡。
在德国境内,随处都可看到教堂的尖塔上的天鹅雕刻。几个世纪以来,在描绘路德的雕像作品中,都会有一只天鹅陪伴在他的身边。为什么是这样呢?起因要追溯到路德之前的一个世纪。1415 年约翰·胡斯(John Hus)去世,这个时间距离路德将《九十五条论纲》钉在威登堡教堂的大门上(1517 年)差不多刚好是100 年。胡斯曾是布拉格大学的教授,后来成为这所大学的校长。他出生在农夫之家,讲道时不用拉丁语,而是用当地的语言;他将新约圣经翻译成捷克语,并且大胆地指出天主教教会存在的弊端。
“1412 年,教皇签发了对胡斯及其跟随者的追杀令,允许人当街杀死这位捷克的宗教改革者以及向他提供食宿的人。当胡斯的三名跟随者公开反对售卖赎罪券的做法时,他们被人抓住并砍了头。”
1414年12 月,胡斯也遭到逮捕并被投入监狱,一直关到1415 年3 月。因他所持守的观点,胡斯在监狱里被人带上锁链并遭受酷刑。这是发生在宗教改革运动前100年的事情,那时有一只天鹅已经开始鸣唱。
1415年7 月6 日,胡斯被绑在树桩上烧死,他的书籍也与他一同被焚烧。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说法认为,胡斯临死前在牢房里曾写过这样的话:“今天,你们烧死了一只鹅(捷克语中'胡斯'的发音),但是一百年后,你们将会听到一只天鹅的鸣唱,这是你们无法烧毁的,而且到那时你们将不得不聆听它的歌声。”马丁·路德在勇敢地承认自己就是胡斯所预言的对象,他在1531 年这样写道:“约翰·胡斯在波希米亚牢房中预言的那只天鹅就是我,当时他说:他们今天会烧死一只鹅,但一百年后他们将听见一只天鹅的鸣唱,而且不得不听。是的,若上帝喜悦,这只天鹅将会持续不断地歌唱下去。
因此,天鹅的鸣唱仍在继续。这极大的恩典之声如今仍在唱响。得以听见天鹅的鸣唱,并使之在这本小书中带出回响,让我生出极大的喜乐。愿上帝感动人将这首《天鹅之歌》持续不断地传唱下去。
上面的文字我直接引用前言的原话,当中还说
奥里利乌斯·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e)于公元430年8月28日去世。他去世前的四年,即从他71岁的时候,奥古斯丁把自己在非洲北部海口城市希波(Hippo)教会的行政事务都移交给自己的助手伊拉克利乌斯Eraclius)。
奥古斯丁此时已是基督教界一位令人仰慕的巨人。交接仪式上,由伊拉克利乌斯讲道,年迈的奥古斯丁则坐在他身后主教的宝座上。由于奥古斯丁亲临现场,伊拉克利乌斯深感自身的匮乏,他说:“我好像一只鸣叫的蟋蟀,而天鹅却在那里静寂无声”。(注:蓝色文字摘自《至高喜乐的传承》前言)
今天,在这个天鹅无声的年代,该让蟋蟀叫起来,然后引出天鹅的鸣唱。这和范学德老师2012年十月在玉龙雪山的山脊平坝上给我们这些晚辈谈起汉语文学的明天时自谦的说到他是“小狗叫引出大狗来”如出一辙。我想这就是基督信仰中说的同感一灵,千百年不便的同感一灵。在信靠耶稣基督的之后的十余年里,我从过去的曲折经历中走出来,自诩是要成为“不再静寂的天鹅”,我敢拿起我的笨拙的笔,大胆的写,不忌讳贫穷,也不避讳人的软弱!这“嘎、嘎、嘎”的鹅音在空谷里回荡,那是穿越时空的声响!
(我和范学德老师2012与2015的两次合影留念)
《咏鹅》有道
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一只鹅弯着脖子在向那大过一切的上天在鸣叫,很难想象七岁的年纪诗人就有爱慕天道之情,感恩造物主所造的精灵——“鹅”,它有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那红红的脚掌,拨动着轻轻的水波仿佛一阕天歌。这位唐朝诗人骆宾王被称为“神童”,真是配得,因为他真是“神的童子”,他七岁就能讴歌自然的美好,从“嘎、嘎、嘎”的鹅儿身上向往到高天之上放歌。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开头的“鹅、鹅、鹅”不是机械的模拟鹅的叫声,对比一下在诗人之前的六百年以色列有位先知也是使徒,他叫约翰,他感天应地写出了《启示录》,书中他说:四活物各有六个翅膀,遍体内外都满了眼睛。他们昼夜不住地说“圣哉,圣哉,圣哉,主上帝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启示录》4:8),将“鹅、鹅、鹅” 对比“圣哉,圣哉,圣哉,”其实就是造物主赋予人在崇高赞美时的最高表现,小诗人用三个“鹅”字表面上道出鹅由远至近的欢叫声,让人渐渐看清它“曲项”的外形和”向天歌”的得意神态,实际上是那圣善的灵在感动他写出这么绝妙的诗句,一个七岁的孩子怎能如此精妙的表达,我相信真是那圣灵的工作。造物主在人心中早就预备好了,孩子就是最容易与上帝连接的一群人。《圣经·马太福音》(太21:16)中说:“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赞美的话”。从这首孩童之手写就的《咏鹅》中就是一种普世中的应验,我相信咏鹅恶背后更是作者未必清晰的在讴歌赞美造物的主——上帝。
小诗人若没有内在心灵中超越肉身的灵性启蒙,怎可能通过白描的手法,简单的略加勾勒,将鹅的鲜明形象就脱颖而出。“曲项向天歌”道出了精意,观察鹅都知道该向天歌唱赞美,更何况我们人类呢?
今天我读诗经、唐诗、宋词乃至一些传统国学书籍中屡屡发现有上帝之影。上帝于中国虽然没有《圣经》那样明明白白的清晰记载差遣了耶稣来,但其实在中国从汉字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都烙下了普天之下只有一位真神上帝的痕迹可循。
《圣经·罗马书》1:20:“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感谢上帝让我生在中国,中文美好,有形有意,有声有色贯穿历史连接古今,上帝保留它必有美意,中华儿女当兴起,我们穿越历史的迷雾,能看到诗经有道、唐诗有道、宋词有道、国学有道,那道连于太初,藏于天地,并不远人:“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哪怕像我这样的本来:“我是一只小小鸟”,也有盼望之心能成为“鹅”那样的小小鸟。
垫江人唤鹅儿时叫:“巍巍”,这当中怕是也有一定的先天遗传,凭借信心才能相信眼前这小小的鹅儿能够靠着造物主的奇思妙想将要长成鸿雁的身量,它能感受到那遗失的天召。虽被驯化为鹅,鸿雁还是鸿雁,只要心灵的盼望还在就能重新在爱中起飞。越过巍巍的珠穆朗玛,稳行在高处,在高处鸣叫,那是不再静寂的天鹅,宛若在天梯上,上去下来,鸿雁传书。(2013年1月18日傍晚)
(最后三张附图均为手机所拍:1、与20多年没见的罗老师合影留恋;2、县城老检察院宿舍这个楼的二楼曾经是我家;3、旧县委机关的百年老榕树依旧)
读过章以诺的原创文章,希望您在许多方面支持章以诺原创写作:
一、将您的信仰故事,那些将所信运用生活各处的挣扎告诉章以诺,有机会成为新一篇原创,众声喧哗的时代有您声响。
二、积极反馈您对原创文章阅读后的感受留言,提出切实具体批评,拒绝一切神学辩论与捕风捉影的定罪。
三、请转发本公共阅读平台公众号原创文章到您的朋友圈,让更多的人看见。
四、如有赞赏,赞赏多少完全属于自愿,算是对原创劳动成果的一点尊重。在此,先对赞赏支持的朋友们致以深挚的谢意,使我能够有时间坚持写作,这也是一起同工的见证。
(版权申明:写作者章以诺保留对原创文章的版权;欢迎个人全文转载,可免费使用;任何机构媒体使用需经作者授权,并酌情支付稿费,以资鼓励原创写作。)
章以诺个人的微信号:Z13592742869
章以诺的声响微信号:zhangyinuo2014
(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即兴之作,您能第一时间在这里看见是多么神奇的安排。同路人就该一起心连心,肩并肩发出光与盐的《声响》,走过尘世《回乡》永聚,承受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