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馆主有话说(72)--通缩下的对应法

2016-02-18 Victor 优金馆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优金馆 关注我们哦)

羊年终于过去了,猴年这一开头天朝刚过个大礼拜,欧美股市就天天玩崩盘。不仅股市大跳水,原油,黄金也都不正常,朝鲜还没事飞导弹,这是成心恶心人呢啊。

言归正传,美元进入加息周期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又要剪羊毛了,早年砍过日本,铲过拉美,洗过东南亚,玩过俄罗斯;这一波貌似是对着天朝来的,但是馆主觉得美国并不傻,当年70,80,90,00年代,那时候天朝底子弱,能力小,最近这15年,但凡美国有大动作,天朝其实都是捞票的。为什么?那是因为中国之前持续保持和美元挂钩(大不了你贬80,我贬值100),同时经济发展够好,你美国现在除了美元和老龄化,难道还有新的什么技术革命吗?就算有技术革命,弄到天朝来也是很快白菜化,种的遍地都是,您能玩的过吗?

所以这一波我觉得并不是对着天朝来着,是要洗欧洲。为什么?一是因为欧元,二是因为欧洲有钱。

美元成为霸权最受威胁的是英镑,因为二战结束后英国还有英联邦,可以用英镑结算完成几乎所有的贸易,如果留着英镑,美元最多也就是个主要货币。所以美国就利用马歇尔计划在欧洲建立美元统治;当时欧洲,英国也是没办法;因为欧洲打完仗什么都没了,戴高乐同志骨头再硬也架不住没钱;英国也是没钱啊,而且打完二战各个殖民地的反奴隶,反侵略,共产主义等情绪都高涨,不是独立就是脱离英联邦,最后the Commonwealth就剩下几个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纽芬兰,百慕大什么的了,后来连这几个也都差不多建立共和国了,英镑在全球的影响力就彻底衰落了。

可是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不甘心,拥有全球最强恢复能力的国家,没有30年就已经一条好汉了,拆了柏林墙更是如虎添翼;法国为了不和他再打仗就拉着他弄了个煤钢共同体,后来发展成关税同盟,然后弄成了12颗星星的欧洲经济共同体;这时候美国已经拦不住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了。

1999年新年,馆主在布鲁塞尔亲身经历欧元的诞生,虽然这时候只是个电子货币,是个符号;但是这19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了,2002年1月1号馆主在巴黎又一次迎来欧元的实体货币,只可惜当年没买袋装的全部欧元区国家的硬币,后来就再也不卖了。

有了欧元,美元的结算量一下就下降了好多,最少欧洲区内贸易都用欧元了。美国只能想办法把他控制在欧洲之内,所以怂恿英镑不加入,就算是加入也要用不同的纸币(英国的欧元样票右下角是有个女皇头像的,这明摆着搞分裂),然后他就先弄了伊拉克(因为萨达姆说石油要用欧元结算),后弄了俄罗斯(也是因为石油结算问题),其实明眼人都知道打击俄罗斯受伤害最大的不是中国,而是德国;因为俄罗斯和德国有很深的渊源,叶卡捷琳娜阿姨就是纯德国人,而且从苏联时期开始德国就和苏联,俄罗斯有着很密集的经济往来,后来苏联解体直到今天,俄罗斯和德国都是互为最大投资国,经济纽带甚是紧密。俄罗斯经济出问题,德国的投资首先就受灾,普京玩完了,莫大姐直接就可以下台了,所以打击俄罗斯经济,德国直接就感冒,这招实在是狠。

弄完俄罗斯紧接着就是科索沃,直接打击欧元区边境,欧盟又得收着难民,又得顶着贬值,顺便把中国使馆一炸,流出来的美元全回美国了,直到08年金融风暴。

后面的话大家都是亲身经历,就不多说了,总之美国这一手祸害别人,操纵资本回流的活儿玩的是非常溜的,只可惜这次欧洲资本并不傻;你美国股市16000让我接盘,天朝股市才2800,而且说实话外资在天朝其实从来没失过手,历来都是大赚特赚;而且现在外资进入的渠道放宽了好多,QFII都不单独批了,香港股市也是个好标的,如果人民币再贬值,那人民币资产明显比美元资产有优势的多。所以就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在人民币贬值那几天美国财政部长给中央金融办副主任去电话,表示非常关切人民币贬值这事,因为贬值意味着和美元抢蛋糕啊;全世界金融界都知道中国经济比美国好得多,而且能持续好下去,回流你美国,我还是得给你那些烂帐擦屁股,最后还是得出事。

另外人民币贬值其实说明之前汇改有成果,不会全挂着美元走了,人民币一旦开始自由浮动,早晚超过美元,那时候除了打仗估计没别的办法阻止这个节奏;而且美国人也明白,从49年以后美国就打不过天朝了,重要的就是咱们有人,出了难民,最后受灾的还是美国,得不偿失。

言归正传,为什么馆主坚持说现在是全球通缩。通缩其实就是流动性紧缩,严重不足,不是发不发钱,印不印票子的问题,是经济的血液不流动了。自从馆主出生以来能想得起来的通缩其实是没有的,咱们一生面对的都是印的纸币太多,钱不值钱,物价飞涨什么的问题。

但是这次情况有点特殊,首先是之前全球都印钱,但是经济却持续下滑,不管北美,东亚还是西欧,全是问题不断,工业不行,经济差,战火连天,就业少;这种情况下谁还会花钱呢,谁还会投资呢?

日本实行负利率本来是想刺激商业银行加速放贷,诱使大家别存钱去花钱,刺激经济。结果资本市场上解读的逻辑是,股市处于高位不敢进,因为你之前的刺激经济效果都不怎么好,实体经济上不去,上市公司业绩本来就下滑(东芝,索尼,富士通的笔记本类公司都合并了;夏普都要被鸿海收购了),所以只能进国债,抢各种固定收益类产品,拼命从股市撤退,所以日经指数在春节假期一共下跌15%,至今都没缓过来。

结果带动欧洲,美国股市暴跌,黄金暴涨;但这不是个常态,因为现在全球经济只有天朝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不管是一带一路,还是国企改革,还有这几天的房地产刺激政策,这些都是动刀子的地方,这说明领导层比美国人看的远,他们只知道盖过去算完事,那些结构化产品哪个收拾了?CDO,CDS,哪个解决了?房地产债券问题有任何改观吗?经济结构化不改,再加上老龄化,美国你不放开旅游,不放开移民,再过20年,你比日本还不好过。

但是换回来,之所以这几天人民币持续升值(之前馆主一直说,人民币就没贬值的需求,升到1:5也就算是正常回归),那是因为咱们汇改已经算有了成就,也不愿意和美国撕破脸。另外和美元保持一致有利于提升中国经济影响力,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输出过剩产能。

最后馆主提醒几句,通缩情况下所有资产都会贬值,因为到了极致,你就会发现所有资产都没有流动性了,从而带来资产收益的下降(这个通胀思路不一样)。首先是有价证券,债券,股票,接下来是原油,大宗商品,粮食,最后是贵金属,和房地产。

而且馆主这一个月才想明白为什么2战能打起来,那不是因为通胀,而是因为通缩,只有全球出现通缩的时候才使得人类距离战争更近一步。(看看北韩,叙利亚之类的吧)

上次全球通缩是30年代,很不幸,馆主和父辈们都没经历过;但是馆主知道罗斯福新政其实是个然并卵的事,直到二战以后美国经济才进入正轨。但是也不必要悲观,30年代不是没有经济奇迹,熟悉经济史的人都知道,当时全球经济最杰出的就是第三帝国和苏维埃政权(斯大林主义)用的方法就是,扩大军备和基础建设;是不是看着很眼熟,呵呵,馆主就不多说了。

P.S趁流动性还没全冻结,多买流动性好的,房子除了要住的还是别新买了。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优金馆 关注我们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