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县市发展】双柏: “绿海明珠”的“绿色崛起”
“绿海明珠”的“绿色崛起”
楚雄日报赴双柏县采访报道组
2017年全州一季度县市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双柏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1732万元,增长12%,排名全州第三,顺利实现各项工作“开门红”。
12%的增速,是双柏县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绿色转型的具体体现,更是不冒烟的绿色GDP亦能取胜的生动实践。
在县城所在地,查姆湖以一池碧绿让双柏这颗“滇中绿海明珠”愈加璀璨夺目;在绿汁江畔和马龙河边,“建设万亩基地、打造亿元产业、发展亿元企业”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种子已“生根发芽”;在玉楚高速、彩鄂(音)公路、双新公路、绿汁江公路项目现场,大干快上的路网建设速度,与全县经济发展步伐同频共振。
“养生福地,生态双柏”。在莽莽林海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重要论述精神在这里得到最好的遵循和落实;亦是在莽莽林海中,“从经济小县向生态大县、生态强县转变”的绿色崛起之路从这里延伸。
查姆湖畔人家。 赵显明 摄
培强产业促绿色转型
五月初夏,双柏县绿汁江畔的23家农业企业焕发出勃勃生机。嘉丰科技服务公司的三百多亩西红柿、茄子等蔬菜已成熟上市,3元多的批发价吸引着批发商登门收购,一年两季的种植模式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三江葡萄庄园有限公司的葡萄大棚里,精品葡萄“阳光玫瑰”芳香诱人,总经理张伟对市场前景信心满怀,“52亩葡萄按合同价可以卖600万元,下步还是要坚持走自己的市场、打自己的品牌。”
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主要抓手,是“养生福地、生态双柏”的核心要义。如何让资源优势发挥出应有效应?去年以来,双柏结合省情、州情、县情和农情,按照“三去一降一补”要求,深挖生态潜力,释放生态红利,确定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旅游文化产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绿色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四大重点产业。
县委书记李长平表示:“提出以绿色为主线的产业发展思路,双柏县不仅吃透州委、州政府的工作部署要求,而且结合本县实际,对如何实现跨越发展进行了认真思考、大力突破。”
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做大增量、做强存量为核心,以扩大开放、创新驱动为动力,以产业园区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为抓好,全面落实一个重点产业“一个推进组、一个发展规划、一套配套政策”的推进机制,并建立扶持产业发展“资金池”,为每个产业配套一千万元发展引导基金,集中财力培强优势产业。
双柏县还将产业的培育与脱贫攻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政府贴息、银行融资等方式,为每户种植养殖户贷款5至10万元发展种植养殖业。在去年向群众发放贷款9700万元基础上,今年一季度又新增贷款1300多万元,使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热情高涨,也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显现出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旅游文化产业正按照“一城六区三走廊”的布局全面发展。哀牢山国家公园、中国彝族虎文化旅游城、白竹山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三江湖旅游景区、绿汁江现代农业旅游观光体验区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遍地开花,全县建成十万亩中药材基地,新引进的生物医药制造企业企文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始进行生产厂房建设;以妥甸酱油和白竹山茶为代表的绿色食品与消费品制造业,正深入实施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增能攻坚工程。妥甸酱油世纪酱香产业园(二期)、美森源食用松香酯生产线、森美达松节油深加工生产线建设等项目正加紧推进。
嘉丰科技服务公司的三百多亩西红柿、茄子等蔬菜已成熟上市,图为工人分拣装箱。
夯实基础筑绿色根基
地处全州最南边的区位,让一度时期的双柏处于交通通道的“死角”。随着“十三五”全省、全州“五网”建设攻坚战的打响,全州2019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的提出,双柏县“五网”建设也随之全面提速。玉楚高速、永金高速双柏段、楚雄城际铁路、查姆机场等项目前期工作全面推进。结束全县没高速公路、机场、铁路的历史指日可待。
在路网建设方面,彩鄂(音)公路将于今年7月底全线贯通;双新公路提升改造工程6月底前完工;绿汁江公路全线160公里年内可全线贯通,几条公路的建设,不仅打开了楚雄的“南大门”,也串联形成了以路为线的经济产业发展走廊带。此外,水网建设以一年一个小(一)型的建设速度,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和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水资源保障,能源网、互联网、航空网得到同步推进。
山区交通不便、低热河谷地区生态脆弱,是制约双柏县农村地区发展的最大瓶颈。针对全县农村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弱的现状,继绿汁江流域开发之后,双柏县全面实施以马龙河流域综合开发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土地整理等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的实施,使全县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在妥甸镇马龙村委会,曾经的“泥沙田”变成了发展热带作物种植的“黄金地”,砂仁、金丝小枣、天竺葵等新品种经济作物在这里“安家落户”。据马龙村党总支书记彭发红介绍,通过农田治理和道路改造,现在土地利用率高了,农用车可以开到田里去,种植老板纷至沓来,目前已有两户农业龙头企业入驻。
当前,双柏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双柏逐渐从相对落后的后发区域,成为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交汇之地。
擦亮名片护绿色屏障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色是双柏发展的根,更是双柏发展的魂。
“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服务全省、全州发展大局的需要,也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要想守住‘金饭碗’富起来,就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第一战略”,县委书记李长平道出双柏坚持生态立县的初衷。
双柏县抓住开展国家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生态文明县城、省级森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五创”工作契机,全力推进生态建设,不断打造“山清水秀生态美”新名片,筑牢跨越发展绿色生态安全屏障。
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认真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城乡区域生态、产业、城镇建设等“多规合作”,严守生态保护底线;积极探索县—局合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在全州率先与州环保局、州水务局签订《楚雄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楚雄州生态水资源保护实施方案》,探索县—局合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新一轮退耕还林、陡坡地治理、农村能源建设、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建设。同时,以“五创”工作为载体,加快城乡绿化、美化步伐,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去年以来,县城新增绿地面积16.64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6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3%。
通过在保护中发展,双柏县的生态优势发挥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万元山、万元田、万元人”工程在全县实施,极大地推动林药、林果、林菌、林菜、林草、林花等林下经济发展,绿色产业体系建设初显成效。在爱尼山乡,“家家当药农、户户药材香”是当地的一大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成为该乡促进贫困群众脱贫摘帽的重要途径。“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4.1万亩,计划年内发展到6.8万亩,农民种植中药材收入达5亿元左右”,县科技局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施自瑞向我们描绘出双柏县林下经济的发展远景。
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效益,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优美的有机统一的发展蓝图和发展构想在双柏落地生根。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的大美画卷正在“滇中绿色明珠”双柏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