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7年度教育部优秀奖 | 《陕西省延川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项目介绍


2017年度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工作已圆满结束,本次评选我院有25个项目荣获不同等级的奖项,与历届获奖情况相比,获奖比例大幅提升。其中,优秀建筑工程设计共1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优秀规划设计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优秀建筑结构1项(一等奖);优秀建筑电气2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水系统工程设计1项(二等奖);优秀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3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点击查看


平凡世界•激情人生•精彩延川

《陕西省延川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项目介绍


项目名称:《陕西省延川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

委托单位:陕西省延川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

编制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顾问:郑光中教授

编制人员:宋志生、李洪刚、袁凌、王林、韦桠峰、贾文军、何勇、吴娜、柳蔚洁、黄雪、陆原、李明秋楠、张书乐、陈清凝

编制时间:2015年3月-2016年3月

获奖情况:2017年度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规划类一等奖


一、项目背景

陕甘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高原,她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黄土高原植被茂盛,水土流失轻微,随着几千年来人类对黄土高原的过度开发利用和战争的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大大加剧,使得生态环境处于严重恶化的程度。黄土高原地区平均城镇化率约为35%,远低于全国的53.73%,贫困人口约占全国的10%(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她是我国实施生态扶贫的重点地区,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潜在增长地区。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口在向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两端聚集的过程中,县级单元成为城镇化的重要层级,特别是对于处在整体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县城在实施生态文明体制创新和贯彻中央新型城镇化规划精神上扮演重要角色。

延川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延安地区东北部,是习近平总书记的“第二故乡”,县城位于清涧河谷地,建城历史悠久,她养育了著名作家路遥,也是承载众多知青激情岁月的地方。随着近年城市空间拓展,原有川道平整土地资源消耗殆尽,县城南北纵深长达十余公里,而东西宽约200余米的带型城市除临河两侧形成了现代多层和高层建筑区,城市大部分平地和近城浅山坡地上都挤满了自发而建的低层窑洞平房。城市空间发展遇到瓶颈,城市既有栖居模式亟待改善,城市应围绕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和生活质量为新一轮发展的主要方向。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考察调研,第一站就来到了延川县梁家河村,延川县的发展为总书记所牵挂。

2015年5月,以郑光中教授领衔的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设计研究所团队荣幸受邀参与了《陕西省延川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的编制工作,一年多来,郑光中先生不吝八十高龄,多次带领团队实地走访踏勘,对延川的山山水水倾注心血,对延川的未来发展充满激情,目前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成果已通过相关主管部门审批,成为指导县城建设的实施纲领。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延川


二、规划挑战

延川县作为黄土高原典型的川道城市面临诸多现实性挑战:剩余劳动力人口外流、产业经济结构单一、自然生态资源条件恶劣、可建设土地资源奇缺、水资源支撑条件不足、城市空间拓展遭遇瓶颈等等。这些挑战的核心问题是城市作为吸纳人口栖居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所带来的县城被边缘化和衰落的巨大危机。截至2015年底,延川县域常住人口198728人,县城常住人口80045人。县城总人口占全县的比例由2000年的19.87%上升到了2010年的38.28%(数据源于六普),可见十年间延川县城的人口集聚作用很强,然而根据延川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数据显示,近五年来延川县城户籍人口呈现迁入少迁出多的态势,平均户籍人口流失率在2.6‰左右,延川县城的人口极化速度在减缓。随着延安中心城市发展以及境内文安驿镇文旅产业发展和清华附中落址文安驿,延川县城在人口吸引力上受到极大的挑战。

延川县城现状照片

延川县城现状空间模拟


三、困境突破

延川县城市发展困境的突破,有赖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提升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度,确保城市生态安全;

2. 明晰城市核心竞争力,培育优化支柱性产业的城市环境;

3. 适时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改变城市无序增长态势;

4.  提高城市空间紧凑性,增强城市空间的多元化利用方式;

5.  继承地方栖居传统,适应现代化城市人居环境要求;

郑光中先生规划手稿


四、规划方案

本项目以“问题导向型”工作思路组织团队进行总体规划编制,制定了项目组的“理想人居五边形研究框架”,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相关工作。

理想人居五边形研究框架

规划以提升县城生活质量与空间品质为总目标,尝试通过构建黄土高原川道城市的新栖居模式,来改变县城既有的线型单一城市形态,其中 “山水定城、自然限界”的格局策略、“立体建城、多元紧凑”的空间策略和“品游营城、人文塑景”的特色策略成为了指导县城城市空间设计的总体纲领,为解决县城目前的生态安全危机、空间资源受限和传统人文割裂等核心问题,提供了有效实施途径。

延川县城山水定城格局

延川县城市手绘鸟瞰图

规划以清涧河和拐峁河等主要河流形成城市主体骨架,以周边陡峭山峁为城市空间发展边界,明确保护与美化城区内的七座重点山体公园,形成城市总体形态中的“锚固点”,以七山为城市眺望点,以城中重点公园广场为山水观望点,建立遥相呼应的山水城眺望和观望视廊体系,有序拓展城市片区,形成与周边自然山水有机融合的总体城市空间形态。

规划积极探讨川道型城市空间的发展模式,确立了“西进、南跨、川道疏压”的发展方向:明确县城重点向西发展,改造西部浅峁山地,开发坡地组团,利用梁峁平顶地带,开发多梯台组团;辅助向南发展,利用适宜地形条件建设山地城市组团;有序疏解川道旧城压力,拆棚增绿,优化川道建成区空间利用方式。

延川县城市上山发展示意

延川县城市用地布局的演变

同时本项目组织编制了“多规合一”专项规划,实现了对延川县城乡统筹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十三五”城乡建设发展规划等多项规划的协同,形成了延川县城市空间发展的“一张蓝图”,指导县城的中长期总体发展。

延川县总体规划的“一张蓝图”


五、规划实施

目前延川县城市总体规划已由主管部门批复实施,绕城国道改线工程已开工建设,县城主要城市道路的扩线整治工程进入实施,清涧河河道景观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中心城区内的几条主要沟道棚户区已实施搬迁,中心城区西进上山工程进入土方平整与回填阶段,县城几个主要公共建筑实施方案已审批通过,进入实施阶段。

本次规划是对黄土高原川道型城市空间发展模式的一次创新演变,对以黄土地貌为主要特征的城市空间利用方式,以及对黄土高原历史性山水城市的栖居模式在当下时代背景下的嬗变做出了诸多努力,希望能以点带面,强化总体规划和总体城市设计对于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决定性作用,推动黄土高原贫困地区城市尽快摆脱资源局限、理顺人地关系、保障生态安全、改善居住环境和继承发扬地方人文传统。


六、郑光中规划手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