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图书馆
Library of Qinghai University
设备专业丨刘福利 张伟 于丽华 任健凯 崔晓刚 张松 贾启超青海大学图书馆位于校园建成区西侧,是校园未来发展区域的核心,其南北两侧均为规划中的景观绿地。项目定位是校园的学习中心、交流中心、创新中心、活力中心。通过图书馆的建设,青海大学将启动校园西区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园功能设置,向西继续延展到大学科技园大楼,向南发展新的教学片区,向北则面向校园中心景观。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06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62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4400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地上6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29.3m。图书馆藏书量为150万册,共计提供2300个座位。校园西侧背倚巍峨延绵的西山,图书馆建筑方整有力的高起体量对应南侧校园轴线,形成序列空间的高潮;有机灵动的水平延展体量,则呼应北侧自然的景观环境,也限定校园中心的外部空间。
图书馆鲜明简洁的几何体量矗立在广袤雄伟的大地上,高原强烈的阳光在深凹的窗洞口留下长长的阴影,局部窗洞以具有高原性格的深红色唤起集体的记忆,大讲堂宛若高山雪莲,与周边环境自然融合,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意向,形成具有明确场所感的校园建筑空间与景观环境。
作为校园西区的首个项目,图书馆建设带动了整个片区的发展,显著提升了校园外部空间品质。图书馆设计立足于以人的日常生活为中心,通过室内外多层次空间的营造与融合,为师生提供适于交往、交流、研讨的场所。错落布置的大小中庭、连续的直跑楼梯、围绕开放阅览空间的中庭与“藏书盒”,联系不同标高空间的大台阶,都为师生日常使用与活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设计通过公共空间的营造,形成了一处深受师生喜爱的校园学习与社交场所。
▲从中庭看阅览空间
图书馆在功能上补充了学校阅览空间的不足,增加了展厅、咖啡厅、开放书店、小组讨论空间、研修间等新的功能,成为集合日常的学习、研究、会议、休闲等多种活动行为的复合平台,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一个神圣而安静的读书学习的场所,还能够成为可游逛、可休憩、可会友、可发呆、可头脑风暴的日常空间场所。阅览区域围绕三个不同尺度与高度的中庭展开,在空间上、视廊上沟通各类学术空间,除了个人及多人研讨室是相对封闭的空间外,各类多媒体室、自由阅读区、陈列室、休息区等均是开放性空间,不同功能呈现一种网络状联结的模式。
师生日常使用促进空间演化
青海大学校园始建于1950s年代,在调研中师生们普遍反应校园缺少日常交流空间,而老图书馆面积仅为5000余平米,已不能满足日常教学使用。设计以不确定性空间来作为空间联结的要素,希望在人的日常使用与活动中,发展出更多的可能性,成为师生们乐在其中的场所。值得一提的是入口大厅北侧的阶梯研讨空间的设计过程。在施工接近完成时,校方取消了原本原本要求的三江源模型展厅,空余出一处下沉2米的无柱大空间,在针对全校师生的问卷调查后,决定在此处利用高差修建大台阶与休息平台,形成了一处深受师生喜爱的交流空间,我们认为,空间有了人的活动,这远比一个固定的展厅更有意义。
▲西立面建筑一体化光伏幕墙
建筑采用光伏发电组件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在建筑平屋顶区域设置了多晶硅光伏发电组件,并结合西侧立面设计安装了建筑一体化光伏幕墙,光伏组件的总安装功率达105kW。自2018年工程竣工,光伏发电并网使用,累计发电约28万度。以此项目为平台,进行了基于太阳能的微能源网优化运行控制研究,现已取得大量科研成果。为满足阅览区的舒适性,分区域、分层设置变制冷剂流量的空气源热泵多联机空调系统。同时设置机械送排风系统,采用带显热热回收装置的送排风机组。采用了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该体系具有减轻结构自重、增加楼板刚度、管线布设方便、施工便捷、保温隔热性能好等优点,其综合效益比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体系有明显的提高。作为校园西区的首个项目,图书馆在空间上承上启下,作为校园东西向发展轴的新起点;在功能上优化整体布局,为学校的跨越性学科发展提供了契机,为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提供关键性物质空间支撑,并带动了整个校园西区的发展。项目形成具有明确场所感的校园建筑空间与景观环境,也已成为最受青海大学师生喜欢的学习与社交场所。THAD献礼 | 清华园·清华院作品 2021校庆版
THAD献礼 | THAD红色革命纪念建筑作品庆祝建党100周年
THAD文化 | 体育建筑助力奥运健儿!
THAD活动丨THAD与蓝天组邀您共同见证从解构主义到人工智能的“两日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