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积”的揭示:北京中轴线沿线街道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编制思路
摘 要:中轴线沿线街道部分风貌管控导则的编制,是以中轴线申遗为契机,在中轴线整体风貌管控的框架下,以中轴线沿线街道历史风貌特征研究、现状风貌问题分析为支撑,对其进行风貌整治管控引导的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着重加强街道历史文化展示功能的完善,在街道层面阐释区域发展层积文化及其价值,揭示中国早期都城营建中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本文以三种层积类型的代表街道为例,介绍在中轴线沿线街道风貌管控部分导则的编制过程中,层积价值的提取、总结,与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关系,以及城市设计导则对层积价值阐释的引导作用。
关键词:中轴线申遗 中轴线沿线街道 风貌管控 层积文化 城市设计
△图1 管控范围层次分级
随着2011年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申报工作的开始,中轴线地区风貌整治引导工作逐步启动。2018年市委书记蔡奇多次调研中轴线,明确指出综合整治规划工作应该以问题为导向,采取不同策略进行保护和综合整治,实施分层次管控。中轴线各段遗产区历史风貌特征差异性较大,现状风貌问题类型不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进行城市设计,符合中轴线风貌管控设计导则的编制需求。中轴线沿线街道作为中轴线遗产构成的重要部分,与其相关的导则部分应该在中轴线遗产区风貌综合整治项目的整体框架下进行编制。 为制定具有针对性、便于实施的风貌管控导则,中轴线风貌管控范围划分为缓冲区、重点地区、中轴线沿线街道、重要中轴节点四个层次。在导则的指导方式上,同样的管控要素在不同遗产区位中的管控侧重点与力度不同,管控层次层层递进,逐级细化落地(图1)。
△图2 管控分级与管控重点
缓冲区的整体层面,制定管控通则;遗产区周边200到300米左右的重点地区,制定较为严格的管控导则;中轴线沿线街道,制定问题导向的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从管控范围上看,中轴线街道同时受通则和要素导则的管控,并以具体的城市设计方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给予示意(图2、图3)。△图3 不同层级管控要求示意
02
北京中轴线沿线街道内涵剖析
Anatomy of connotation
北京中轴线沿线街道由七段组成,由北至南分别是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内大街、前门大街北段、前门大街南段、天桥南大街、永定门内大街、永定门外大街北端,贯穿中轴线7.8公里道路,具有多重特性。首先,中轴线沿线街道是中轴线上重要城市节点之间的空间联系线,节点之间的对景视廊。地安门外大街北端由鼓楼为起点,南端为原地安门(已毁);地安门内大街北接地安门外大街,南至景山公园;地安门内、外大街是鼓楼与景山公园之间的空间联系线,也是鼓楼与景山之间对景视廊。正阳门与永定门之间通过前门大街、天桥南大街、永定门内大街连接,形成自正阳门开始至永定门为止的以御路为核心的对景通廊。其次,中轴线沿线街道是作为中轴线实体存在的连续中轴道路,体现中轴概念的规划构架,中轴线遗产构成的重要实体部分。中轴线沿线街道由北端钟鼓楼开始,向南经过景山、正阳门、天坛、先农坛,南至永定门,连接了历史上北京旧城中的平民市井空间、皇城外城空间、礼仪空间、祭祀空间,从都城道路规划的层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为核心的规划方法,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秩序与权力,将中国传统观念中的秩序表达到了极致,是中轴线遗产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之一。再次,中轴线沿线街道依然是发挥着重要交通作用的城市道路或功能性街区。在首都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中轴线沿线街道作为内城重要的道路和街区,仍然起到支撑核心区交通系统的作用,满足现代城市基本功能需求。总体上看,诸条街道是活态的,杂糅了多个历史时期的物质与非物质沉淀,并将持续演化。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中,将城市历史景观明确的定义为 “一片作为文化和自然价值及特性的历史性层积结果的城市地区,这也是超越‘历史中心’或‘建筑群’的概念,包含更广阔的城市文脉和地理环境。”该理念中,要求将研究重点放置于关注城市聚落中的复杂“层积”,并明确其中价值,理解其中意义,将其充分揭示展露。以此观点对中轴线各类遗产进行分类和价值重要性分级:按照遗产构成要素在中轴线整体格局与空间秩序中承担的功能、与价值的关联性与重要性进行分类将中轴线各类遗产以四个段落为单位进行分类,分别包含城市节点、历史边界、历史区域、中轴道路与广场、历史水系。其中历史区域又包含:核心建筑群、内部道路系统和古树名木。在此分类基础上明确各类遗产的价值重要性分级,分别为:核心价值载体——文物古迹,以及重要价值载体——历史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内容包含:城市节点、历史边界、核心建筑群、古树名木。历史环境的保护内容包含:历史区域、历史道路、历史水系。在此体系下,中轴道路作为中轴线遗产区与缓冲区的交接界面所在,也是中轴线与周边历史街区、水绿环境的联系纽带,更是中轴线文化遗产的核心构成,反映了中轴线的历史沿革和中微观特性,具备多元丰富的“层积”性,需要对其进行重点研究。第三,从城市设计导则角度来看,应该通过导则的引导,保护遗产的活态“层积”,并引导其向良性方向发展,进而丰富中轴线的遗产构成,形成更多的与中轴线相关的城市节点和特色段落。为了全面且具体地展现这种“层积性”,势必需要在导则体系下进行城市设计的补充研究。03
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问题和挑战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中轴线沿线街道作为中轴线风貌管控区中涉及权属、功能、人口等多方面因素中最为复杂的部分之一,在城市设计导则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多、挑战巨大。相关导则重叠覆盖,中轴道路部分导则协调统筹难度大在中央对城市空间品质精细化的指导意见与北京市最新总体规划的要求下,北京市政府及各区委办相继出台多个关于风貌管控、城市设计等方面的提升导则与相关条例。中轴线沿线街道涉及两个城区范围,多种管控要素类型,区域内控制导则重叠覆盖,中轴线沿线街道导则部分需要对涉及到的相关导则进行协调统筹(表1)。△表1 中轴线街道区域涉及导则统计
街道导则的管控范围局限于U型空间,一层皮的管控方式不利于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 目前中轴线沿线街道风貌管控范围为沿街道的水平界面和两侧垂直界面相连的U型空间,没有对街道两侧临近的建筑组群进行扩展。街道两侧垂直界面是街道两侧建筑的沿街外立面,是建筑群组格局、建筑风格、建筑质量的直接体现,只对U型空间中的垂直界面即建筑外立面进行管控,而忽视对建筑主体以及建筑组群的把控,无法从根本上修复老城肌理与风貌,不利于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常规路线的城市设计导则与历史街道或城市历史景观的保护更新存在匹配问题,没有历史研究的支撑,基本的历史风貌保护和“层积”展示都较为困难一般性城市设计导则主要关注管控要素的风格统一性,较少对每一栋管控建筑或建筑群的历史属性做对应的深入研究分析。显然只用一般性的城市设计导则对中轴线沿线街道进行管控,会缺少对历史内涵的挖掘,无法对街道的历史风貌进行有针对性的管控,无法对沿线街道区域的“层积”文化进行完整的展示。中轴道路多个路段类型各异,只以通则和要素导则的两极管控,缺少类型化研究,特性彰显困难,弹性不足中轴线沿线街道共分为七个段落,由南至北依次排列,这七个段落无论在历史老城中的形制设定,抑或现代都市中的功能分区,都有极大的不同,在历史文化挖掘和中轴线风貌统一等方面给中轴线沿线街道导则的编制增加了难度。元代都城按照中国都城理想体系进行规划,皇宫位于中央,太庙、社稷坛分布左(东)右(西),市场居后。明代在远超大都的基础上将轴线向南延伸,永乐时期在南郊建天地坛,祭祀皇天后土;建山川坛,供奉山川诸神(嘉靖时期改建为天地神祇坛,清乾隆时改为先农坛)。随之连接这些节点的街道也被赋予了与节点功能相关的属性。地安门外大街位于皇宫后部的市场功能区,决定了其商业属性及其丰富活泼的建筑风貌特征;地安门内大街历史上处于皇城内城范围,功能属性曾为皇宫配套设施,决定了大街稳重朴素的风貌气质;前门大街至永定门内大街曾为皇帝由皇城赴天坛、山川坛的御路,处于周边郊野之间,属于祭祀空间,后期前门大街两侧出现了集市和商铺,除了单一的礼仪属性,又叠加了商业特征。七个路段历史风貌类型各异,且又在各自生长过程中叠加了各时期的属性特征,导致类型化研究难度大,特性彰显困难,弹性不足。如何在导则中对各路段进行统一又能彰显各自特征,是中轴线街道导则编制的重要难点与挑战。04
城市设计导则编制的技术路线
Technical route
城市历史景观的核心视角是将城市视为历史与当前发展动态层积的结果,这同时涉及抽象层面上的价值层积和具象层面上的空间层积。援引刘祎绯“锚固-层积效应的三个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是一个城市最具决定性的城市锚固点将城市的未来切实的锚固在自身周边的过程;第二阶段:是由最初的城市锚固点的周边环境随着时代推移不停扩张,形成层积化空间。其中一些空间便良性地转化为其他新的城市锚固点,进而影响再后来层积化空间形成的历史过程;第三阶段:将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反向覆盖,其意味着层积化空间的模式会再次出现覆盖模式,并且会出现较为复杂的新模式——并置模式。导则和具体的城市设计方案应着力于“揭示”层积价值,并在“第三阶段”促进“并置模式”的改善。据此制定城市设计导则的总体原则,分别为:凸显轴线统帅格局,展现活态历史风貌,强化整体风貌联系。凸显轴线统帅格局——以突显中轴线空间统领地位为目标,保护恢复中轴线沿线历史道路的线位,明确中轴线的对称性空间格局和南北向建构秩序;通过对街廓空间、沿街建构筑物、街道景观绿化的对称性梳理整治,强化中轴线庄重、严整的历史格局;利用街道建筑界面、行道树、路灯等街道连续要素的织补完善,增强中轴线沿线历史街道的方向感与引导性,并结合对沿街影响风貌的建设项目整治,进一步维护开敞通透的中轴线视廊,展现中轴线起伏、纵深的壮美气魄。展现活态历史风貌——充实中轴线沿线路段的历史研究,进行各路段历史演变和空间风貌特征的梳理和总结,通过反映中轴线历史风貌和城市空间环境品质的道路风貌设计引导,强化文化、功能、视觉的联系,突出中轴线活态延续、内涵丰富的价值特点;沿线建筑风貌采用传统主体基调,严控道路两侧界面的高度、体量、立面样式,避免新、奇样式或格局,保证遗产点之间联系路段与各遗产点的风貌协调、层次分明、肌理连续。并在设计上使街道家具、道路设施、标志物、景观小品等附属设施呼应传统风格,烘托中轴线的整体风貌质感;同时,依据各路段的历史风貌特征,采用与道路历史功能、空间属性、历史演变相应的具体引导,在整体基调的基础上突出各路段的风貌特点,与各段落特色的历史价值内涵产生具体呼应。强化整体联系——呈现并强化中轴线沿线各路段与中轴线突出普遍价值的紧密关联。立足保护各路段空间格局和景观风貌的完整性和相关性,将沿线各路段视为整体,构建整体统一、各有特色的街道景观风貌管控框架,实现中轴线价值内涵的集中、系统呈现;针对街道风貌呈现的共性化问题,提供统一的整治设计引导。各路段应就多种管控要素进行对接,使中轴线沿线路段在道路铺装、景观绿化、标识系统、街道家具与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达到设计风格、体量形式、材质细部上的统一;给予这些路段与中轴线价值体系紧密相关的统一感官提示,让整条中轴路沿线路径成为风貌感知、价值解读和行进体验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首先,对范围内各控制导则进行整合统筹,在符合已公布各导则要求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性设计。第二,中轴线遗产区风貌综合整治导则的整体使用方式按照不同层次,每个层次层层递进,分级控制,细化要求。街道导则须在整体导则的两极坐标,即通则控制和要素控制的要求下,进一步深化设计,满足中轴线遗产区整体控制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下一步控制要求的编制。第三,在编制街道风貌控制导则之初,首先要对各街道段落的历史风貌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应在导则编制中,在中轴线的整体风貌控制下,体现各条街道的特色文化;其次,在对各条街道历史沿革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细致的现状分析评价,在导则编制过程中可以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第四,街道导则编制以三路整治措施为抓手,分别以街道水平界面为主体的,中轴线历史风貌格局的整体性塑造;以街道垂直界面为主体的,建筑风貌分类整治引导和特殊问题方案建议;以区域节点为主体的城市功能妥善兼顾和公共景观提升设计。首先,街道水平界面,应以凸显轴线统帅格局、展现活态历史风貌、强化整体风貌联系的三项整体原则为目标,对街道平断面现状问题、街廓清晰问题、街道附属设施等问题进行整治管控;其次,街道垂直界面,应根据历史风貌特征和现状风貌评价,对建筑沿街立面及建筑附属物进行整治管控;再次,根据各街道中的节点问题和需求分析,对各节点进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完善与公共景观提升,增加街道及片区相应文化节点展示设施的配置(图4)。
△图4 中轴线沿线街道风貌管控导则编制技术路线
根据锚固-层积效应的三个阶段可以将中轴道路划分为三种类型。层积复杂,并置严重的路段指,街道空间在发展中,风貌类型不断叠加、演变,形成多种特征并置的态势。如地安门外大街,由明清形成至建国初期,街廓宽度逐渐缩窄,近半个世纪以来,街道两侧建筑随各种需求随机更替,建设项目不断发生,致使整条街道处于不稳定的变化节奏当中,且缺少整体性引导控制,空间风貌各异的同时也呈现了各时期的特色空间及其代表价值,因此在层积类型中,可定义地安门外大街
为层积复杂,并置严重路段。层积简单的路段,主要街道空间自形成至今,街廓界面稳定,风貌类型变化较少,各时期历史价值较为一致。如地安门内大街,其主要街道空间由两侧内皇城墙界定,只南北两端雁翅楼在近代发生改变,其中南端雁翅楼位置新建的机关大楼也为优秀近现代建筑,保存至今整体状态良好;地安门内大街由内皇城墙等文物界面构成街廓空间较为稳定,各时期变化较小,可直接从现状读取历史信息,因此可归为层积简单类型。代表街道:前门大街南段、天桥南大街、永定门外大街北段 反向覆盖严重,形成全新空间,指街道现状空间已与历史形成初期发生较大改变。如天桥南大街,由历史郊野水网空间生长为城市肌理的现代化街道,历史信息已被覆盖无法读取。不同段落的街道形成了不同时期价值的叠加与呈现方式,整体上构成了中轴线的活态标本。以地安门外大街为例,介绍层积复杂、并置情况严重类型街
道的导则编制思路地安门外大街起源于元代,发展于明清,成熟于民国,是北京传统街市之一。面对其复杂的层积叠加,首先进行历史研究工作。为保留其各阶段层积代表文化,对街道两侧空间与建筑类型做典型提炼,且在提炼过程中,不限于形成初期风貌特征的提取,对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间做法范式的归纳也是研究其层积文化工作的一部分。保留多元风貌特征,挖掘各阶段历史价值,是对层积复杂、并置情况严重类型街道的研究目标与导则编制思路(图5)。△图5 地安门外大街西侧街道立面·北段(从东向西望)——历史风貌影像(1955年拍摄历史照片拼合)
基于对地安门外大街的多元层积认知,对其现状风貌进行评价。目前两侧街廓按照产权边界进行控制,约60%段落由于建筑附属物外扩等原因造成边界参差不齐,历史街廓失守;另外,由于部分新建项目相较于传统建筑界面后退较多,同样造成街廓的连续性被破坏,街道空间的对称性和引导性均受到削弱,历史街廓从建国后开始趋于稳定的生长趋势没有被尊重。从建筑角度分析,尽管各时期保留建筑形式较为多元,但所呈现出的各阶段风貌特征较为模糊,很难清晰展示整条街道的完整层积价值。△图6 典型建筑整治提升方式示意;图7 地安门外大街北段现状
针对以上两点主要问题,提出核心策略,展示地安门外大街各阶段层积价值,以此作为该段落在整体中轴线的核心特征,凸显轴线格局。首先,水平界面以传统建筑边界作为红线进行控制,形成街廓的稳定线位。其次,建筑界面以提取的典型建筑类型为参照,根据现状具体条件,对风貌形象需要提升的建筑提供范例选项,使其风貌提升既具有针对性,又有弹性选择,可以完整展示原真风貌。为了尊重中轴线整体连续性,对公共设施进行统一管控,设置与中轴线相关的特色元素,展示中轴线文化价值
(图6-图9)。△图8 地安门外大街北段整治效果; 图9 地安门外大街整治鸟瞰
以地安门内大街为例对层
积较为简单,文物界面为主要
空间构成的街道介绍其导则编
制思路地安门内大街赖于皇城城墙的恢复,是中轴线沿线较为连续稳定的段落之一,是串联皇城内外的重要轴线构成;是寻迹地安门、北
望鼓楼、南眺景山的空间联系通廊。与地安门外大街不同,地安门内大街街道风貌结构较为简单明确,即为内皇城墙以及其南北两端连接的历史建筑风貌为主要构成。工作首先应对现状风貌所展示的层积文化进行充分认知与价值挖掘。包括层积文化产生的历史时期认知以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内涵价值。其中,对明确的特定时期的叠加覆盖,也应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对于良性叠加的层积构成,应将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代表的时期文化与精神进行认知与阐释。基于对地安门内大街层积文化的认知,对现状风貌进行评价。首先,现状部分建筑外扩于内皇城墙所界定的街廓界面,有碍于皇城墙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展示,打破了街廓的中轴对称格局;其次,大街北端商业建筑以及南端机关大楼的部分建筑附属设施设置由于与历史建筑的风貌不符违背了相关风貌导则控制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核心策略,对不符合层积价值展示要求的外扩建筑进行逐步腾退,对良性层积遗存构成的部分进行微整治,使其层积文化得以真实、完整保存。增加中轴文化元素的展示设施,在保持中轴整体性的基础上对地安门内大街的层积文化价值进行准确展示(图10)。△图10 地安门内大街改整治果示意
以天桥南大街为例对“反向覆盖”较为严重形成全新空间的街道介绍其导则编制思路天桥南大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由最初的皇帝祭天御路发展成为今天的城市交通道路。所处环境由郊野水乡风貌转变为承载了文化娱乐中心的现代建筑风貌。大街已呈现出最新时期的街道风貌,无法对层积文化进行直接读取。对该街道的导则编制思路应首先对历史时期文化价值进行认知与研究,并对新时期街道所展示的文化价值进行解读与评价;根据对现状可读与不可读层积文化的深度挖掘,对街道现状的风貌与价
值展示体系进行评价;再针对现状评价进行现状风貌导引策略的制定,使之形成现阶段的良好层积,并符合中轴线文化的整体格局。△图11 天桥节点方案图(已部分实施)
基于对层积文化的解读与展示,天桥南大街的核心导引策略为以下三点:首先,应以现状建筑界面为基础,控制织补界面的街廓连续性,形成街廓的稳定线位以及此段落的中轴对称格局;第二,应对现状恢复的御路景观进行完善,保证其展示信息不对历史真实性产生错误引导;第三,应在天桥考古遗址挖掘的基础上对其历史价值进行研究,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展示,使天桥南大街被覆盖的层积价值能够以文化展示的方式被重新读取,完善中轴线沿线街道文化价值的完整性(图11)。其他街道整治效果示意(图12-图15)。△图12 永定门内大街鸟瞰;图13 珠市口过街步行带鸟瞰△图14 永定门内大街北口街景效果△图15 永定门外大街北段鸟瞰
中轴线街道导则的编制,应以发掘、认知街道层积文化为基础,通过对街道的管控与引导,体现中轴线沿线街道的文化价值,从而达到真实、完整展示层积价值的目标。导则编制工作已开展大半,现有三点未尽研究,可在后续工作中继续延展。目前只对范围内涉及各项导则进行叠加与合并,尚未对其层级与从属关系进行针对性分析与总结,可在后期进行研究,并对各项导则与中轴线风貌管控体系进行对接与管控分级分析。现行传统区风貌管控导则已发布众多,如何在各法规、规章、政策体系下,对中轴线区域进行有效管控,是导则发布后的重要工作,能否结合现今政策背景下的各种新机制来达到管控目标,也可进一步进行探讨与实践。现街道风貌管控导则只涉及街道U型界面,在后期老城复兴逐步深化的工作中,必然会对形成U型界面的历史建筑群、文物历史区域进行风貌整治,如何使他们进行有效无缝衔接,也是后期工作中的重点研究方向。1 吕舟.北京中轴线申遗研究与遗产价值认识[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13):11-16 2 周祎绯.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与层积:认知和保护历史城市[M].科学出版社,2017 3 侯仁之.北平历史地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8 4 孙燕.世界遗产框架下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和保护方法[D].北京: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12. 5 北京中轴线申遗综合整治规划实施计划(遗产区部分)(编制中)
欢迎关注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新媒体矩阵!
THAD回顾 | 2022年度微信阅读量TOP10
THAD回顾 | 2022年度视频号播放量TOP10
THAD回顾 | 2022年度获奖项目盘点
THAD回顾 | 2022年度新闻盘点
点击“在看”
分享THAD的项目及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