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AD中轴线特辑 | 城市设计如何引导北京中轴线遗产区内重要节点保护与利用
“北京中轴线”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全长约 7.8 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城市轴线。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受北京市文物局委托于2009年开始持续承担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申报文本编制工作,并成为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重要技术咨询力量。今年北京中轴线申遗已进入了冲刺阶段,我院将陆续发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助力北京中轴线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
庞书经 李乃慧 林燕秋 赵 幸
摘 要:城市内的文化遗产点,从保护的角度需要在保护范围内相对封闭,以控制保持原貌,但是每一个文化遗产点,又都是城市的文化吸引点,吸引大量城市活动的同时,也产生一些城市问题。在有限的遗产保护范围内,往往无法解决由其引起的城市问题,需要通过周边一定区域的协作,共同完成。以最具代表性的中轴线遗产点为例,将遗产点周围一定片区和遗产点划定为一个节点整体考虑,探索通过城市设计的详细设计和引导,兼顾实现节点的保护与利用。
关键词:中轴线 重要节点 城市设计 保护与利用
2011年,北京市委提出“应特别保护和规划好首都文化血脉的中轴线,并力争为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11-2018年间,为促进中轴线申遗,围绕中轴线及相关区域,开展了文物修缮、文物腾退、环境整治等多项工作。为了指导实施,编制了从《北京中轴线保护规划》到《北京中轴线风貌管控设计导则》等系列规划。在《北京中轴线风貌管控设计导则》工作过程中,对“遗产区内重要城市节点”以保护为主提升的城市设计有一些思考和理解,与大家共享。
01
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
Elements
作为预备遗产的中轴线,其具有代表性的价值体现在:中轴沿线以皇家宫殿、当代重要纪念性建筑及城市广场为中心,由一系列城门建筑、坛庙建筑、园林景观和历史街道组成,共同创造出富于秩序感和节奏变化的城市景观,构成了内涵丰富的城市空间序列。其区域选址、空间格局、使用方式、历史场所,及其之间紧密的文化、视觉、功能联系,系统实践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沿中轴线有序地分布的城门、坛庙、城市广场和纪念物、宫殿、园林等重要的历史建筑群与景观,各具典型特征和代表意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礼制传统、皇家文化、民俗文化的独特见证和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活的载体。
△图1 北京中轴线遗产构成要素分布图
作为以上价值的主要载体,中轴线初步确定13处核心遗产点、四条历史道路与两处广场作为遗产的构成要素,即核心遗产点: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太庙(现劳动人民文化宫)、社稷坛(现中山公园)、天安门城楼、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正阳门及箭楼、天坛、先农坛、永定门城楼共13处;历史道路:地安门外大街、地安门内大街、前门大街、天桥南大街共四条;广场:天安门广场和永定门广场两处(图1)。
02
中轴线作为文化遗产与城市
环境的共生关系
Symbiotic relationship
中轴线是依附于城市整体而存在的,其作用和价值的体现是放在城市整体中去看的。所以传统的文化遗产视角无法全面解读中轴线的价值和意义。
2011年11月1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提出的《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中,第一次使用了城市历史景观概念,指出城市历史景观是文化和自然价值及属性在历史上层层积淀而产生的城市区域,其超越了“历史中心”或“整体”的概念,包括更广泛的城市背景及其地理环境。更广泛的背景主要包括遗址的地形、地貌、水文和自然特征、建成环境(不论是历史上的还是当代的)、地上地下的基础设施、空地和花园、土地使用模式和空间安排、感觉和视觉联系以及城市结构的所有其他要素。
城市历史景观这一概念包括了中轴线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所累积的历史痕迹,更完整地体现中轴线与城市和环境相互作用,非独立存在的特性。
在对遗产构成要素组成部分的核心遗产点管控的过程中,也一以贯之地从城市历史景观概念角度思考问题,既注重对遗产点本体的保护,也尊重其与城市背景和地理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03
轴线遗产区内重要节点城市设
计技术路线
Technical route of urban design at important nodes
在中轴线相关工作中,以城市历史景观概念出发,对城市整体区域做出管控,共同编制风貌控制导则。总体风貌控制导则以核心遗产点为中心,向外扩展,划分不同管控程度的空间圈层,形成通则+要素导则+设计方案的分级管控体系,实施共性问题通管,个性问题精管。对于城市节点来说,除共性问题外,更突出的是个性问题,所以重点以城市设计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空间布局中确定老城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中轴线作为核心区的核心,地位毋庸置疑。中轴线内重要城市节点的城市设计需要达到重点地段城市设计要求的深度的同时,要考虑与实施和管理的结合,尽量将设计语言转化为管理语言。
中轴线内的重要城市节点多数为文物本体,设计中优先对文物进行保护和利用,利用共生环境,丰富历史信息,强化历史氛围。又因其作为城市组成部分,需承担一定城市功能,所以设计中要兼顾城市功能需求和历史文化价值内涵展现。为达成以上目标,设计采取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首先保护遗产真实性及完整性。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保护,从文物本体以及紧密关联的历史街区和景观空间两方面着手。对文物本体加强系统安全监控,制定保护修缮方案,提升价值内涵展示;对历史街区和景观空间依据历史研究进行整体的空间修复和风貌整治。双管齐下,全面保护中轴线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其次彰显文化信息及价值。一方面,在各遗产节点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的基础上,开展各节点内部的展示策划和空间梳理,并对已消失的遗产节点进行充分的展示方案探讨和科学呈现;一方面,立足中轴线遗产区全区,规划构建以中轴线价值为核心内涵的系统性展示体系,协调统合各点各段的展示内容,形成各有特色,整体统一的体验平台,完整讲述中轴线丰富多元的文化意义。
通过物质载体和文化信息的双重完善,提升城市品质及魅力。基于本体的保护和展示体系的搭建,文化空间塑造与城市旅游休闲功能的需求相结合,呈现遗产文脉的同时,注重人性化、品质感的景观环境营造,构建与世界遗产相匹配的体验场所,开辟吸引大众的公共服务设施,彰显中轴线沿线重要遗产要素的城市地标意向或节点属性。
设计工作的路径:在全面梳理各节点历史发展脉络和空间信息的基础上,结合现状问题的系统总结,编制具体的城市设计方案;根据具体的愿景方案分类探讨各个遗产节点的彰显提升路径(图2)。
△图2 城市设计技术路线图
节点类型划分:为聚焦于节点以点带面的作用分析,对中轴线遗产区范围内的13处城市节点筛选,以钟鼓楼及周边历史街区(钟鼓楼·节点)、万宁桥及周边环境(万宁桥·节点)、地安门所在历史地段(地安门·节点)、北上门所在历史地段(北上门·节点)、正阳门前卫空间序列(正阳门·节点)、天桥所在历史地段(天桥·节点)、永定门广场及周边界面(永定门·节点)
七处节点根据现状评估分为三类:原状型、消失型和复建型。其中原状型包含钟鼓楼、万宁桥、正阳门三处节点;消失型包含地安门、北上门;复建型包含天桥、永定门。
对于不同类型的节点,城市设计采取不同策略。
原状型节点城市设计针对遗产本体,提出对文物本体的系统安全监控和保护修缮方案;以历史研究为依据,提出文物院落、历史区域环境的风貌恢复和整治提升方案。
消失型节点城市设计以完善中轴线沿线的节点构成和空间序列为目的,结合设计提供空间提示与战略留白。
复建型节点城市设计对复建本体的历史信息展示进行完善和丰富,结合历史研究,修复环境景观空间和风貌。
04
代表性实例解析
Representative instance analysis
原状型节点——以钟鼓楼节点为例
钟鼓楼节点包含钟楼、鼓楼文物院落、钟楼南北广场空间及周边片区,约15公顷工作范围,设计以钟鼓楼文物院落+广场空间为重点,强化文物价值内涵,以周边片区风貌整治和提升,完善历史背景信息,烘托历史氛围(图3)。
△图3 钟鼓楼节点设计范围
钟鼓楼的历史由元朝至今。元朝元大都单独设立钟楼与鼓楼,开创了“南鼓北钟”布局形式;明朝迁都北京后,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元大都钟鼓楼布局的基础上,重建了北京钟鼓楼;清乾隆十年(1745年)重建因火损毁的钟楼,随后嘉庆五年(1800年)重建鼓楼,一直留存至今。所以现今的鼓楼为嘉庆五年(1800年)所建,通高46.7米,三重檐,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建筑;钟楼为乾隆十年(1745年)所建,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顶,上覆黑琉璃瓦,绿琉璃剪边,是一座全砖石结构的大型单体建筑。
钟鼓楼片区自有图纸资料记载以来,周边街巷肌理基本无大变化,街巷内的建筑和街巷功能随时间更迭变化。而南北广场及临广场界面几经变迁,从清乾隆时期院落围合广场,房屋面向广场开门,商业特征明显,到民国时期局部出现院墙,墙上开门,院门西洋化样式出现,再到2015年广场改造提升,因改造广场边界,用围墙取代房屋成为广场围合界面。现状广场及周边围合界面是2015年改造后的界面(图4-图6)。
△图4 乾隆京城全图 图5 2015年改造前钟鼓楼广场格局
图6 2015改造方案设计图,改造未彻底完成
钟鼓楼片区自从建成以来,一直是商贸集聚之地,空间开放性和公共性特征明显,现状围墙界面完全屏蔽了广场与临近环境的互动,缺少对历史氛围的表达,这是此节点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城市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除此外,广场空间中存在腾退后未处理空间、文化展示内容缺乏、休息和标识等服务设施不完善等问题;钟鼓楼登临观景视角上,存在第五立面杂乱影响景观、局部地段建设缺失影响界面连续性、局部建筑体量和高度影响观景视廊等问题,也需要通过城市设计加以改造和引导(图7-图9)。
城市设计工作从以上问题出发,做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重点强调代表性历史界面的恢复,围合空间内景观优化提升,服务设施完善和文化展示内容丰富。
△图7 现状改造遗留问题
图8 2011年钟鼓楼片区由南至北鸟瞰,风貌较为杂乱
△图9 钟鼓楼周边风貌影响较大建筑
广场及两侧界面改造提升
取消现状钟鼓楼文化广场两侧遮挡原平房界面的墙体,两侧界面在现有闲置空间基础上,结合院内现有建筑整合改造。以传统北京四合院建筑风貌结合20世纪40年代钟鼓楼片区风貌特征,填补空缺建筑,按照规制设计门头、单体开间进深及建筑细部。
南广场:以建筑背面,山墙面及院墙为主,门头上结合现状周边院落空间规制,采用如意门、蛮子门以及钟鼓楼地区特有的西样式门头,形成较为庄重的界面(图10)。
北广场:根据历史商铺林立的立面特征,以建筑正面为主要对外界面,形成较为灵活的空间界面,同时亦为片区居住及游览提供必要
的休闲服务空间(图11)。
△图10 钟鼓楼南广场立面改造方案
△图11 钟鼓楼北广场立面改造方案
钟楼四象限历史边界恢复及空间织补及服务设施提升。清退钟楼四象限空间内临时建筑和占用物,结合周边街巷综合整治,疏导机动车停车,清空空间用于营造景观环境,开辟休憩空间。在整体空间内增设标识系统和文化展示内容。此空间同时服务于居民和游客,是文化旅游点和社区融合的衔接点(图12)。
△图12 钟楼湾环境整治人视效果图
眺望视线界面改造引导
第五立面整理,拆除违章加建,还原院落格局,构建以坡屋顶为主的平房四合院底景。
织补鼓楼西南角北中轴艺术馆地块。地块按照传统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制设计,沿鼓楼界面退让出城市空间,改善鼓楼前广场局促感,为公众提供适宜的文化休闲空间。地下空间设置机械停车库。适当考虑鼓楼东侧时间博物馆外围界面空间,保证鼓楼东西两侧空间的均衡性。
改造影响眺望视线建筑。钟鼓楼建筑为片区核心城市意向标志物,对影响登塔观景及观塔视线的建筑改造方案进行探讨研究,消除阻碍,保障钟鼓楼区域地标的空间地位(图13)。
△图13 钟鼓楼片区城市设计鸟瞰图
△图14 地安门内四象限片区历史演变图
消失型节点——以地安门为例
地安门节点设计范围为地安门四象限空间及雁翅楼区域。
地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建地安门,后为交通便利,于1913年拆除东侧城墙,1923年拆除西侧城墙,1953年拆除雁翅楼,1955年拆除地安门,并在其之上修建城市道路,2015年局部复建雁翅楼,形成现今地安门片区格局(图14)。
地安门是“中轴九门”最后一门,是皇城内外分界线,明清时期是皇帝北上出征、巡视、祭祀地坛诸神的必经之路。地安门及其附属建筑是皇城格局的北部重要标识,体现了皇城的内外之别,是中轴线不同价值段落的关键分点之一。地安门的消失,对于城市空间格局和和中轴空间序列的完整性都有重大影响。对于此节点的城市设计,重点在于重新建立节点标志性,补充完善空间格局和空间序列。地安门节点位于地安门东西大街和地安门内外大街的交口处,经对历史资料研究考证,地安门和皇城墙遗址位于城市道路范围内,雁翅楼和城门周边空间被道路侵占严重。由于具有代表性的建构筑物和空间肌理边界都消失的比较彻底,其上已形成稳定的城市建设内容,历史环境恢复和历史信息展示都面临一定的困难。在设计中也做出多种尝试,进行多方案比选,以期为节点建设提供最优指引。
方案一,代价最小的标识展示建设方式。在现有用地条件下,利用既有条件展示阐释历史文化信息(图15、图16)。
第一,地安门印记:在地安门遗址位置采用平面形式表达柱位、墙位、门、台明边界等建筑信息。
第二,街头文化展示区:在街角用标识说明牌及智慧导览向人们展示地安门的历史信息。
第三,雁翅楼遗址展示:在现有恢复的雁翅楼遗址前展示介绍雁翅楼文化历史。
第四,雁翅楼印记:人行道设置结合雁翅楼未复建段地面印记展示。
第五,历史文化景观展示:结合周边绿地景观,在公共空间处,采用说明牌来介绍展示地安门的历史和相关的皇城城墙历史信息。
第六,模型展示台:城墙两旁的公共空间处设置地安门模型台,展示鼎盛时期地安门及地安门内大街模型。
△图15 地安门展示方案一 图16 地安门印记标识展示鸟瞰图
方案二,历史信息恢复与标识展示结合的建设方式(图17、图18)。
地安门位置依旧采用地面标识的方式展示。地安门南侧腾退东侧占用建筑,补复原东侧雁翅楼为10间,与西侧雁翅楼形成完全对称格局。地内大街结合道路断面改造,复原皇城甬道,在甬道上设地安门及地内大街相关历史信息展示内容。
△图17 地安门展示方案二 图18 地安门影像展示效果图
方案三,代价较大的复建展示方式(表1)。
采用复建方案难点在于解决遗址区与城市道路的关系,设计通过多种方案研究,探讨复建的可能性。
设环岛复建或遗址揭露展示设置环岛形式,于原址复建或对考古遗址揭露展示; 车辆沿环岛绕行。行人通过地下通道到达环岛展示区; 两侧雁翅楼只可以四间面阔对称复建。 | 大街中央绿带北端头放大复建地内大街调整为二分路,设中央人行绿带; 绿带北端地安门原址处放大,提供复建或遗址揭露展示空间和靠近观赏的景观场地。平安大街整体向北侧偏移,绕地安门而过。两侧雁翅楼只可以10间面阔对称复建。 | 南移跨路复建平安大街保持原状,地安门原址依靠地面标识展示; 南移至地外大街路口复建地安门,道路断面调整,车流穿地安门明、次间而过; 东西两侧雁翅楼调整设计为六开间。 |
优点:原址保护,直观展示地安门历史风貌。 不足:区域历史边界和周边周边传统肌理受到破坏,雁翅楼不完整。环岛交通模式将使影响道路通行能力。路口调整,将涉及约1800平方米的建筑腾退。 | 优点:原址保护,直观展示地安门历史风貌。游客可由连续步行环境直达展示区。 不足:片区的历史格局受到扰动较大。道路通行力受到一定影响。平安大街线位调整,将涉及约2000平方米的建筑腾退。 | 优点:以较小代价展示地安门历史风貌,同时明确遗址位置信息。对周边建筑环境影响小。 不足:未能在地安门原址展示;道路通行力受到一定限制;雁翅楼复建规模受限。 |
△表1 地安门展示方案三A、B、C模式
消失型节点——以永定门为例
永定门节点设计范围包含永定门城楼和南北广场。
永定门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明嘉靖四十三年,建立瓮城,清乾隆年间,增设箭楼提高城楼规制,1957年永定门被拆除,2004年复建。
复建永定门的同时修建了永定门南北广场,现状纵跨南二环路、南护城河、永定门东西街。广场大部分面积采用大跨度混凝土盖板,瓮城及原护城河位置以地面标识的方式展示于盖板上(图19)。
永定门节点因处于城市干道包围之中,缺少动车停泊点和便捷的步行交通线路,交通流线复杂,可达性差。瓮城箭楼及护城河、桥展示方式过于简单,对于历史信息的阐释不足。南广场尺度空间单调,缺乏层次。整个节点空间内文化展示内容缺乏,人性化设施不足,吸引力和服务能力较弱。
设计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节点品质提高节点可达性。永定门周边空间有限,道路调整难度较大,无条件解决可达性问题。设计中通过建立永定门节点与燕墩节点的空间联系,将功能转嫁来缓解交通问题。首先打通永定门与燕墩的对望视线通廊和步行交通通道,为空间的延伸提供路径。其次结合燕墩节点改造和周边地块城市更新,配套机动车停车位,截流游览机动车交通。将永定门节点主要入口功能转移至燕墩,以燕墩作为中轴线南端入口,承担游览人群集散功能(图20)。
△图19 永定门节点现状
△图20 永定门及燕墩节点交通规划图
△图21 永定门总平面及效果图
加强遗址展示效果,丰富文化展示内容,完善人性化服务设施,提升景观品质。箭楼地面标识改造,瓮城、瓮城配房及箭楼按历史尺寸做地面标识展示,用灯带勾边强调夜景空间围合感。采用仿水纹铺装形式模拟永定门前历史河道,夜景采用灯带镶嵌水纹,提升标识效果。恢复永定门石桥桥面及桥栏板。以保障平台结构荷载安全为前提,在南端东西两侧增设景观回廊,供公众休闲停留。广场南端点增设中轴线大浮雕台一处,展示中轴线沿线历史文化,将人流从广场吸引至此,为强化永定门与燕墩公园联系增加游览元素(图21)。
05
结语
Epilogue
文化遗产所承载的价值中,有一定的时代特征,这决定了遗产价值认定之后变化的有限性。在快速变化的城市中,文化遗产点像是一个锚点,借由共生关系,锚定一定区域内城市环境变化的范围,这也是从保护角度做城市设计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度。但过犹不及的是,不能因保护把遗产节点变成孤岛,要使其与城市活动产生关系,形成一个活态的城市节点。对于怎样达到借由城市设计的方式,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融合,中轴线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只是做出探索性的尝试,还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出更多努力。
基金项目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北京中轴线世界遗产价值阐释与北京老城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与利用策略,项目编号:18LSA001,负责人:吕舟。
作者单位
庞书经、李乃慧、林燕秋,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赵幸,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文已发表于 北京建设规划,2019(01)
欢迎关注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新媒体矩阵!
THAD推介 | 传世工程 赓续文脉 | 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
THAD推介 | 配角的精神 | 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动物实验中心
THAD推介丨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经开区校区
THAD新作丨水磨地区集体产业项目
点击“在看”
分享THAD的项目及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