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区功能,推进老旧楼宇改造”和“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存量片区和既有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存量片区和既有建筑更新面临的问题非常现实和复杂,如何科学地对作为整体的存量片区和既有建筑进行诊断和设计成为重要课题。日新月异的数据科学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为诊断与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本次活动围绕此议题,从理论研究、技术方法、工程应用等多个方向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力求多维度地呈现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和实践成果。从空间层次看,涵盖了老旧街区、不同规模的既有建筑、建筑外部空间;从建筑类型看,涉及体育、教育、工业等。2023年2月,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公布全国城乡房屋建筑已经达到了近6亿栋,针对存量片区环境提升和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诊断与设计进行研究大有可为,期待未来有更多专业领域的关注和研究成果的涌现。
存量片区和既有建筑诊断与设计
Diagnosis and Design
of Stock Area
and Existing Buildings
活动时间
2023年9月26日(星期二)9:30 - 11:30
活动地点
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舜德厅(线下)
THAD新媒体矩阵(线上)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策划与后评估分会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建筑杂志社
建筑策划与设计分院
THAD企划部
庄惟敏 |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建协职业实践委员会(UIA-PPC)联席主席。曾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2012)、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8)。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研究,90年代初率先创建中国建筑策划理论,著有《建筑策划导论》、《建筑策划与后评估》、《后评估在中国》、《国际建协建筑师职业实践政策推荐导则》等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曾主持中国美术馆改造工程、2008 年北京奥运会国家射击馆、国家会展中心、香山革命纪念馆、北京冬奥会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等重大工程的设计工作。设计作品多次获国家金、银、铜奖及国际奖项。
李晓峰 |《新建筑》杂志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
华中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卓越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新建筑》杂志主编;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建筑学科带头人;湖北省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研究与实训基地主任。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领域的研究、教学和实践。研究方向包括:聚落与乡土建筑研究;建成遗产保护研究;地域建筑与传统意象设计研究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住建部专项研究课题2项;其他科研项目20余项。出版《湖北古建筑》等著作7部;发表论文110余篇。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第六届建筑教育奖;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湖北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华中科技大学三育人奖,华中科技大学师表奖等荣誉。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国际国内设计竞赛获重要奖项。
张维 |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建筑师,清华建筑协同创智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工学博士,美国TAMU访问学者,正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联合指导教师,国际建筑师协会职业实践委员会委员,亚洲建筑师协会职业实践委员会副主席。设计领域涵盖文化、会展、校园、科研、超高层、体育、航站楼等,包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新馆、2022北京冬奥会国家冬季两项中心、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玉树藏族自治州行政中心、北京国家电网电力科技馆等项目。作品获亚洲建协、德国ICONIC Award、意大利A Design Award、香港两岸四地等国际重要奖项十余项,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大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行业奖一等奖等国内重要奖项30余项。
程晓喜 |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教授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主管,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北京市女建筑师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获得者。
在城市人因工程学研究方法基础上,重视文化品质和绿色可持续相结合的建筑实践。主持和参与了中央民族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三门峡仰韶庙底沟文化博物馆设计、清华大学图书馆北楼设计等30余项文化建筑、校园规划和校园建筑设计工程项目,获评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及省部级奖励十余项。
鲁安东 |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清华大学学士,剑桥大学硕士、博士。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剑桥大学建筑与城市合作研究中心主任、苏港澳高校未来人居科学与设计专业联盟秘书长。担任Architectural Design客座主编、JAABE编委、《建筑师》编委、Bloomsbury Architecture Library编委。主持英国国家艺术与人文基金重大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主持南京长江大桥记忆计划、南京世界文学之都城市空间计划、长江数晷计划等。担任2018伦敦双年展中国馆、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总策展人。
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建筑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专委会秘书长;北京元石信和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事建筑策划及商业运营工作十余年。创立了儿童素质教育综合体“博物公元”。著有《高层写字楼建筑策划》一书。
分享题目 | 一条大街的重生——北京平安大街有机更新
一合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持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第九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策划与后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第十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专家库专家,雄安新区管委会规划设计专家库专家,北京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分享题目 | 空间策划导向下的老城平房街区更新诊断平台研究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设计、场地规划、建成环境评估。近五年主持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等10余项课题。出版《场地规划与设计》系列丛书,独著撰写“十四五”城市设计教材,获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第一名。作为核心骨干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等。
分享题目 | 轻介入策略在科兴天富厂区改造中的研究与实践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学士、工学博士,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联合培养博士,师从庄惟敏院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策划与建设项目设计任务评价,主要设计方向为轻质建构在城市更新与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实践应用,参与项目:科兴天富厂区改造更新、广州琶洲方所大厦、江苏园博园主展馆、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新校区北区学生宿舍一期。
分享题目 | 基于智能化的既有建筑诊断与优化—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立身轩更新项目为例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学士、硕士,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担任嘉兴南湖实验室建筑专业负责人,湖州市长田漾生态湿地文化体验中心专业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立身轩设计人等。
分享题目 | 从精准诊断、建筑策划到整合设计—以国家网球中心整体环境提升为例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硕士,清华大学和都灵理工大学联授学位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策划与使用后评估,既有建筑改造,体育建筑整合设计等。在建筑学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译著一本;作为研究骨干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参与“十四五”建筑策划与后评估教材编写工作。
分享题目 | 基于泛在学习和低碳目标的教育建筑改造策略—以北师珠元白楼为例清华大学建筑学学士,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城乡规划师,咨询工程师(投资)。主要从事公共建筑设计和前策划后评估相关研究。参与国家“十四五”课题,住建部课题等;发表相关论文9篇,参与书籍撰写1部;曾获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现任中国建筑学会科研建筑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曾获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奖,德国ICONIC标志性设计奖·创新建筑奖,意大利A' Design设计大奖,美国MUSE奖等奖项。
分享题目 | 多元主体需求在公共建筑外部空间评价中的体现与应用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公共空间使用后评估、城市外部空间研究。参与公共建筑使用后评估相关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7项;发表相关论文9篇,参与书籍撰写4部。参与2022冬奥会冬季两项场馆策划与方案设计、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期办公楼使用后评估、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城市设计等项目策划与使用后评估实践。现任中国建筑学会环境行为学术委员会会员、ISAIA亚洲国际建筑学术交流会等建筑学科国际会议特约审稿专家。
关注THAD清华建筑设计院
了解更多信息
↓↓↓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THAD特辑 | 西北筑丝路, 清华共创新 | 西北地区业务实践
THAD特辑 | 清华创设计,湾区新征程 | 大湾区业务实践
THAD特辑 | 扬子江畔建筑韵,清华艺境传情馨 | 长三角地区业务实践
THAD推介 | 中科院海南种子创新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