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要学会快速做决定吗?有这五条就够了

2017-05-15 辛上邪 决策

点击上方蓝色“决策”,发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时间像滔滔江水不停息,整个世界像混凝土搅拌车一样轰隆隆转,不为任何一个人的徘徊不前而停留。

作者:辛上邪



读者留言说,考虑到多种资源便利、包括对孩子良好的教育人文环境,他打算去北上广闯闯,但一时又下不了决心走,因为担心去了混得不好、也舍不得家乡熟悉的亲友圈子,纠结大半年了还没出发。去是肯定想去,不去又实在不甘心。他说自己有“选择恐惧症”,每次做决定前都不停地纠结。该怎样才能促使他做出决定尽快动身呢?


关于如何快速做选择,我还真有些“金科玉律”可以奉告。


—  01  —

贪多的时候

想想“东食西宿”的姑娘


选择难做的很大一个原因是两边的好处都不想放手。像这位读者,既向往大城市的发达,又贪恋家乡的安逸。


大城市机会多,面临的挑战也多,从求职工作到生活安顿,都需要一个过程(可能还是相当不易的过程)。家乡舒适度好,文化、经济资源少,发展空间小。这是赤裸裸的现实,任何人没有办法去粉饰、中和。我们能做的只有二选一,并且坦然接受。选了去大城市闯荡,享受机会的同时就要接受挑战。选了留守家乡,过上了平和的小日子,也就只能接受安安稳稳。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得兼也。


如果又想要大城市的繁华,又舍不得小地方的岁月静好,那就是在做“东食西宿”的美梦:古代有个女孩该出嫁了,媒婆来说亲。女孩说,东家有钱、西家的男子帅气,能否吃在东家、睡在西家?


能吗?为何大家在笑姑娘的妄想时,自己仍在作那个痴心的人?如同一个姑娘不能同时嫁两家一样,我们做选择也不能骑墙。想明白这点后就不必纠结。


纠结改变不了事情的固有属性。移居(移民)这件事情本身就像树木移栽,是连根拔起,即使园丁处理妥当,在新的地方扎根也需要时间。这是无论谁都无法回避的,是移居(移民)的客观属性。如果怕从旧处挖出来的痛和重新扎根的努力,那干脆就不要考虑这条路。


—  02  —

要抓主要矛盾

切忌得陇望蜀


朋友阿丁要送儿子来读高中,托我帮他找寄宿家庭。阿丁说,要求不高,住处最好离市中心近(我所在的城市很小,超市和餐馆都在市中心),家里吃中餐。找到第一家,还没等我去家访,他又说儿子一直打网球,太太希望最好能有人陪他有空去公园打打(公园里有免费的网球场)。这么高难度的要求没有难倒我,很快找到一位居住在市中心的朋友家里正好有人喜欢打网球。


和他汇报时,他对住家还有另一位寄宿学生担忧。万一那位学生学习不好,岂不是把他儿子带坏了?还是最好找只收一个寄宿生的家庭吧。于是我回绝了前两家,找到了只收一个学生的。阿丁太太又说这个住家自己有两个小孩子,怕小孩子太吵、不利于他儿子的睡眠。


我让他们夫妇将吃中餐、交通便利、打网球、只收一个寄宿学生、没有小孩这些条件按照主次排序。他和太太商量后,给出的主次序列是吃中餐、一个寄宿学生,其他条件竟然无所谓了。但对于吃中餐给予很高的要求,希望住家对饮食要讲究,尤其要会做面食,还要膳食平衡,各种肉类轮流做,比如中午吃牛肉,晚上就吃鸡肉。这样的条件竟然也没有难倒我! 


做选择不怕有条件(没条件就成随便了),但也不能像阿丁夫妇这样变来变去。不能满足了A、B、C又想D、E、F。世界万物没有十全十美,任何一个选择都不可能满足所有的愿望



—  03  —

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

不要反复


反复纠缠在某些问题上也是妨碍快速做决定的一个大的阻力。


卡莉•菲奥莉娜曾任惠普总裁。在她的职业生涯步入公司高层后,她曾在漫长的并购讨论中推行了一项创举——讨论过的合同不要再讨论。她观察到,很多时候,合同讨论止步不前,不是遇到了什么难题,而是大家都喜欢反复。比如已经讨论到第三页了,有人提出来,第一页似乎还有个漏洞,于是又折回第一页。卡莉主张,讨论时可以竭力涉及到各个细节、讨论多久都没关系、讨论得越细越好,但讨论过的页码,将不再被考虑、等同于已经通过。


在做决定的思考讨论中常会遇到两类难题:一类是可以改善的,一类是无能为力的。对无能为力的,只能接受(无论是为此放弃还是坚持)。对可以改善的,倾心尽力地想过、得出一个结论后,应该暂时接受结论。当外部条件没有改变前,这些难题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化。


比如去北上广闯荡的读者一定会面临新地方求职和安家的困难。自己求职的利弊条件、安家的费用、可以利用的人际资源这些问题,是不会随着“反复”去想而能有所改善的。已经将这些因素列入选择的考虑中,认为能承受,这些困难就可以在做决定时“忽略”。


千万不要想过了还想,一到临门一脚时,就想到了这些困难,分析过后认为可以克服,接着去想其他因素,好容易要下决心了,又想到这些困难,那便陷入死胡同,成了无解的僵局。


—  04  —

不要为未来操过多的心


我是个失败的红娘。但多年的热心操持中遇到很多有趣事情。有一次,男女双方刚看了照片,还没见面呢,男生和我讨论,将来结婚后,他是买个两人份的小高压锅,还是买个大的好?当他认真地征求意见时,我完全没有跟上他未雨绸缪的节奏。


年轻的时候,我把这事儿当成个笑话。随着年龄增长发现,这种“跨越时空”的思维差异很正常。有的人思考问题可能看三步远,有的人要看十八步还觉得不够。甲不当回事儿的事儿,在乙看来可能是天大的事儿。事实上,没有人确知明天会发生什么。当我们思考清楚一些大的可行性后,其他的问题要留给生活去实践。


比如,常有人咨询我,有多少钱能踏实地移民。我会帮他们算一笔账,其中考虑的生活费是五年的。有人问我,五年之后呢?我反问他,难道你五年后都不打算工作赚钱吗?能够把三五年内的生活计划安排好,已经很不错了,不能奢望要做个十年、二十年的计划。跨度那么长的,只能是“规划”。听了我的回答后,一些人表示有信心在五年内搭建起新生活,一些人还是没有信心、认为应该万无一失。那我只能建议他们干脆原地不动。


每个人的风险承受力是不同的。特别要求每一步必须稳妥的人,最好的方法是减少变化。因为即使做决定的那一刻自认为自己都思考清楚全部的问题了,在计划具体的实施中,也一定会遇到“新的”问题。这个世界唯一的不变就是变化



—  05  —

牢记:窗口可能随时会关闭


这位想去大城市闯闯的读者,应该尽早勇敢地去,越拖啦,时间成本耗费越大。社会变化日新月异,30岁能找到某些岗位的工作,35岁可能就要被迫退休。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时间像滔滔江水不停息,整个世界像混凝土搅拌车一样轰隆隆转,不为任何一个人的徘徊不前而停留。无论招工招聘、入学征婚,所有的窗口都不是长期开放,错过了可能就永远错过。


在移民申请中,我数次体验到时间之窗的变化莫测。申请新西兰时,移民顾问建议我马上考雅思。当时我正要出差,一个月后才着手备考。在考试前的几天,移民政策突变,需要在当地有雇主才能申请。几年后,申请澳大利亚时,雅思分数还没出来,又遇到政策变,从4个6分提高到4个6.5分,职业要求也改变了。就这样,我眼睁睁地两次看着移民的窗口在面前关闭。朋友枫枫很幸运。在我递交加拿大申请十几天后,她也动心想移民。复习考试期间,她有点懈怠,我鼓励她一定抓紧、以免政策突变。她考试后迅速提交材料。材料刚交上去几天,政策果然变了,我俩申请的工作种类都被砍掉了。真是刚进门,就听到大门在背后重重地关上。


时机的瞬息万变在股市中体现最突出。多少炒股被套牢的都是套在该卖时还想等等的犹豫上。如同任何一个决定都不能满足全部愿望一样,做任何一个决定也不可能思考全面所有的条件(因为没有止境)。


我的一位老师曾感叹:“人生就像赶火车,错过了一趟,就趟趟错过。”他是四川人,曾经为国家八一篮球队效力,退役后被分发到北方边陲当中学体育老师,不知胸中积了多少块垒。


面临选择时需提醒自己,任何一个选择都有利有弊。尽量梳理清楚每个备选项相应的利弊后,就应该按照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去做选择。避免让自己陷入反复思考的怪圈而错失机会、耽误大事


作者简介:辛上邪,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者,专栏作者。关注唐代历史还原和现代教育及某些其他问题。现定居加拿大。作者公号辛上邪(xinshangye006)


【决策原创作品,版权所有】

这是一个专门为上升中的你打造的经验分享类公号

所有文字都是真实案例、切身体会、理性分析

不灌水、不煽情、非鸡汤


认识我之后

你比从前更优秀

决策(微信ID:juece2015)

选择正确,你的努力才有价值

长按二维码后识别关注

纠结,是因为不会做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