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孤儿,妈妈喊你回家!| 工业互联网的拯救之道
一年一度PTC用户大会昨天在北京开幕,身着粉红套装的全球执行副总裁Kathleen在PTC的经典绿色中,讲述了一个制造业中数字与物理世界的融合逻辑。一个完美的闭环故事。
图1:PTC眼中的数物融合
这个闭环故事,讲述了一个全新的“产品即服务”的图景。
从信息孤岛,到产品孤儿
两化融合十多年,中国企业的信息化行动,最为头疼的是产生了大量的信息孤岛,烟囱式的信息化系统受到了广泛的诟病。当一波一波的信息化先锋,试图打破信息孤岛的时候,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产生了更多的孤岛。
然而,在信息孤岛还来不及打通的时候,制造业悄悄的呈现了新的变化:产品孤儿开始出现。产品孤儿,是指产品被交付给用户之后,再也无法直接跟制造商进行自动的联系反馈。它们好像是彼此相忘于江湖。
信息孤岛的边界,是企业内部的一个战术边界。而产品孤儿则是拱过河的卒子,西出阳关的故人,与母亲厂难言再见,难叙亲情,即使有悲壮的“服务到永远”的口号,但是也终因为时空的隔阂和利益的羁绊而难以兑现。世界上最苦闷的生存,是产品孤儿或沉睡、或寂寞地病老而去,却无法听到母亲厂的召唤与抚慰。对产品孤儿的考量与拯救,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角度,是一个企业的战略视角,是考验企业家的终极试题——因为这种视角已经远远超越了企业的边界。产品孤儿,是物理世界的宝贵工业遗产,拯救和唤醒它们,需要比信息孤岛具有更高的战略视角和层次定义,它直接反映了当下全世界那些数千亿的物理产品和实体机器没有实现互联互通的现状。打破信息孤岛,唤回产品孤儿,一并成为制造业中重要的命题。
场景时代来临
产品孤儿进入战略视野,是制造业进入一个全新阶段的重要标志。一般而言,从产品到服务,中间是一个鸿沟。二者的逻辑联系并不强烈,哈佛商业评论的《智能制造五星模型》一文中认为,服务是离设计是最远的部分。在传统工业时代,服务是一个企业不得不背负的一个包袱,这个包袱纯粹就是为了赢得用户品牌的一个成本沼泽地。
图2:传统制造视角中的价值链角色
制造业曾经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是产品时代,是一个供不应求的时代,产品以功能为主;而随着制造能力的兴起,进入品牌时代,制造商必须提供更多的服务,确保产品功能的价值保障,并且提升品牌的价值。
而现在,一种全新的制造理念开始出现:IDC提出的产品服务系统(product-service-system)认为,产品与服务将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密不可分,形成了产品即服务(product-as-a-service)的新格局。
这就意味着一个“场景服务”的到来,也就是说一切服务是基于场景化的,场景下所要的服务需求,正是需要实时满足和反馈的。
图3:制造业产品的三个阶段
在这个时代,提高用户满意度和用户体验,是至关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体验会产生全新的经济模式。
这意味着,制造业的产品出现了三个层次鲜明的阶段,产品时代、品牌时代和场景时代。
这对于传统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而言,带来了一个新的命题,那就是可能需要面向服务生命周期管理SLM(service lifecycle management)的全面思考。这意味着,从服务的角度而言,智能制造的环节必须前移,一直回溯到产品最初的源头:也就是数字化设计的CAD和PLM方案。至此,产品的设计与制造,由于服务,终于走到一起来,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
而工业物联网的出现,成为这个闭环的粘合剂。这是所有制造业再也无法躲避的战略。拥抱产品服务系统时代,已经到来。
产品时代是以产品功能为主;在产品服务的时代,服务往往是增值服务;而在场景服务的时代,产品即服务。那么,孤独无助的产品孤儿将成为企业无法承受之痛。所有企业战略,必须向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要唤醒“产品孤儿”,另一方面不能再制造产品孤儿,而是需要围绕产品服务系统,制造出各种智能互联的产品。这个产品不仅仅是增加传感器,上个互联网,更重要的是,要在数字世界中,为物理实体产品增加一套数字孪生!
也就是说,任何产品,都需要有一个或多个数字孪生,它们相伴终生,如影相随,相互玩耍,彼此不再孤单寂寞。
当个世界上,任何一个物体,包括我们人本身,都有了一个甚至多个数字虚体,是不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
拯救产品孤儿
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才发现,原来传统的产品,都是一代代的孤儿:在远离曾经设计和制造它们的地方,失去了母亲厂的联系。
而工业互联网,让人们看到了拯救这些“孤儿产品”的全新希望和动力,与《拯救大兵瑞恩》的追逐价值信念有所不同,唤醒那些无数冰冷的设备和产品,意味着巨大的商机,背后可能是令人心动的业务重塑和世界级变革。
物理世界从来不缺乏英雄救美。数字世界也是如此。当拯救产品孤儿成为一个石破天惊的任务时,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成为一马当先的英雄而出现。
一个智能互联的产品(Smart Connected Product),由于数字孪生的存在,将不再是孤独的。由于数字虚体和物理世界的交汇与融合,即使产品已经出厂的产品,但仍然可以跟母亲厂,保持互联互通,形成数据回路。
那么在“产品即服务”的理念下,在数字孪生的陪伴与呵护下,“孤儿”不孤,亲情不断,数据流始终相通,母亲厂随时呵护远行的孩子,而业已成人的孩子不断告诉母亲厂成长的经历,生活的历练,甚至按照母亲的嘱托,写好每天的日记。每一个物理产品,都可以在数字世界找到它的数字孪生体,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更多的新模式、新服务和新业态。
数字孪生,使得产品与服务的界限,彻底被打破,从而产生了一个数物融合的全新世界。这意味着传统制造商必须有软件集成能力,用软件定义产品,并且形成数字孪生(往往是多胞胎),用来实时与自己的物理产品进行互动。此一刻,软件定义制造再次呈现出强大的力量。
产品服务系统三部曲
对于这个“产品服务系统(PSS)”,美国知名的咨询公司IDC也给出了一个标准的建设步骤,也就是从理解,到领先,到决战胜出。
第一步要做的是理解。企业需要通过分析服务和产品数据,来产生战略决策。这个过程需要将关键数据可视化,以提高用户满意度。
第二步是领先。优化和产品服务的形式,使得服务差异化。这个阶段需要建设有竞争力的差异化战略,包括各种主动性服务。
第三步是胜出。这需要重新定义服务方式和商业模式。在这个阶段,需要大幅度提升客户战略,将跟用户的关系,从一个提供商转向一个真正的集成伙伴。
图4:产品即服务的实施三步曲
Source:IDC
根据IDC的观点,由于互联产品的崛起,为制造商提供了从传统“产品为中心”的销售模式,转向了一个“效果交付”为目标的全新模式:这个模式就是产品和服务的混合体,可以称之为“产品服务系统”。IDC甚至预测2018年,40%的顶级离散制造商和20%的流程工业顶级制造商,都将提供基于产品组合的“产品服务系统” 。
图5:产品即服务的寿命周期管理
Source:PTC
制造商将不得不向基于“服务周期管理SLM”的软件厂商求助,将既有历史记录和管理系统(包括客户、ERP和产品)包含其中,从而可以自动处理各种服务流程(包括现场服务、质保和备件管理等)。而面对大量的产品孤儿这种以前的遗产系统,制造商需要重拾当初建造它们的热情,激活这些暗哑设备的价值,给予它们有温度的抚慰和关照,让它们藉由数字孪生而发挥更大价值。在一个 “产品服务系统”的新价值观下,数物世界融为一体,产品与服务紧密相连、终身相连。
相关阅读:
作者简介
林雪萍: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 南山工业书院创始人
赵敏:英诺维盛(北京)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走向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
若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请关注并留言让我们知道
这是我们最大的乐趣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