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方日记出海:捧杀和棒杀,都是他们想看到的!

田柏强 南洋时评 2020-09-18

围绕方方日记的争议一直存在。有人赞她以平实的语言、敢言的风格,为外界了解封城的武汉提供了宝贵窗口;也有人指她有意无意强化虚假叙事,记录的道听途说缺乏真实性。随着《方方日记》海外出版,对相关争议更是火上浇油。


笔者注意到方方,是从一张图片开始的。该图说是武汉一个火葬场门口堆了一大堆手机,图片说明指这些手机是新冠死亡病患留下的,是“方方”看到的。很多人以为这是方方发的。


这张图片和说明给我很大震撼,也引起我对方方的注意。因为新冠肺炎的死亡人数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图中那么多遗留的手机,是要死亡多少人啊?


后来很快有人辟谣,说这堆手机与新冠病人没有关系,与火葬场也没有关系,与方方更没有关系!只是一个收旧手机的人把收来的手机堆在一起。后来方方也发声明,说有人盗用她的名字在造谣!




造方方谣,什么目的?


笔者至今搞不清楚,造谣者的目的是什么?说想嫁祸方方吧,如果这个图片是真实的,人们会更佩服方方敢说真话;如果是假的,那总会水落石出,也嫁祸不到方方。


最有可能的恐怕还是恶作剧,博眼球、博流量;或是借方方之名,想增加其谣言的可信度,以期骗到更多人。


  

其实,造谣是搞不倒方方的,反而会给她做了“广告”,更提高了方方的知名度。


只要有知名度,臭名也值钱!笔者多年前曾采访过年广九,当时他刚被释放出来不久,社会上对他的负面“谣言”很多,说什么三氓:文盲、流氓、法盲等等。


年广九对我说,我不怕人家“臭”我, 大家都“臭”我,就都知道有一个“傻子瓜子”,傻子瓜子的知名度也就上去了,许多人都想买一袋“傻子瓜子”来尝尝味道,一尝,瓜子是香的。我人“臭”了,瓜子却“香”了,销售量上去了。所以说:臭名也值钱!


联想到那个发图片的人,也许是想“搞臭”方方,结果弄巧成拙,等于给方方打了广告!



新闻与文学不一样!


许多人说方方是著名作家。笔者孤陋寡闻,还真没看过方方的文学作品。日记倒是看过几篇,也没看全。我个人认为《方方日记》不能算真正的文学作品,倒更类似于新闻报道 ,与其他自媒体的报道是一样的。充其量算是“报告文学”。


网上有人把方方与文学大家相提并论,易中天还说,站在方方一边,就是站在“人”的一边。我觉得,说过头了。


有人建议给方方申请诺贝尔文学奖 ,坦白说,《方方日记》的文学价值并不高,若能评上诺贝尔文学奖,那这个文学奖也太掉价了。



方方自己也说:“只不过因为被封在疫区,因为约稿而写了60篇疫区生活的记录,仅此而已。”


文学与新闻的最大区别在于:文学可以虚构,新闻必须真实。《方方日记》用文学的笔触写真实的生活,并非坏事。但令人诟病之处是方方写进日记的事,有的被指道听途说。方方作为作家,不是记者,她似乎并没有查证事实的习惯。


而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另外一层意思是,在新闻的事实里面,就是作者要想说的“话”。即便方方日记所写的事实没有问题,也不等于作者没有“偏见”。因为还要看她写的事实,是反应事实的全貌,还是某一方面。


笔者读《方方日记》,看到的是方方一直把这场灾难定义为“人祸”,中国的“人祸”!作者用的“事实”都是为了说这句话。这在很多读者看来是值得商榷的。而海外出版社看中的,恐怕恰恰是作者想说的这一点。

 

 

方方在日记里说:政府隐瞒疫情,“20天的延误,20天的隐瞒,带来的灾难当然不止是死亡一件事”,她以教训的口吻让政府向武汉人民感恩,向武汉人民谢罪!她说:“政府,请你们收起傲慢,谦卑地向你们的主人一一1000多万武汉人民感恩”。


她还写道:“政府还要尽快向人民谢罪。现在,是最应该反思和追责的时候。一个理智的有良知的并能顺应民意安抚民心的政府,在疫情向好的此时,急需做的一件事,即迅速成立追责小组,立即详细复盘疫情始末,查明是谁误了时间,是谁决定不将疫情真相告知民众,是谁为了面子上的光鲜,欺上瞒下,是谁把人民的生死置于政治正确之后,是多少个人,多少双手,导致了这场灾难?”


可是细想一下,“20天的延误,20天的隐瞒”,是两个不一样的事实。比如美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显然是因为延误,但谈不上什么隐瞒。延误可能由各种原因造成,甚至可能只是反应慢。可方方在文学的排比句中,把延误和隐瞒自然而然地划上了等号。这就不属于新闻的写法了。



再说“感恩”,方方多次要求武汉的领导向老百姓“感恩”;而武汉市的领导说市民应该“感恩”(外省市的援助、国家的支持),而且只是这么一说,并没有发生(要求必须感恩)。就算有,也只是对感恩的对象有分歧。笔者认为都没什么错。在这方面需要如此对立、大做文章吗?



完全没意识到病毒如此凶险


笔者注意到,作家六六日前到武汉市采访,她问当地领导:疫情防控为什么在开始时被耽误了?领导说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第一、习惯于汇报等指令;
第二、湖北省两会前要面子;
第三、完全没意识到病毒如此凶险。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拿地震来说,一些地震前,连老鼠猫狗鱼等等动物已经有反应,但往往人类并不知道,所以地震发生后容易造成巨大伤亡。



同样面对新冠疫情,“完全没意识到病毒如此凶险”,也属正常。即使当时专家也有不同意见,还有误判说不会“人传人”。很多人批评“为什么没有及时上报?”可就算上报了,国家卫健委派来的专家组,也不是马上就有结论的。以后来对病毒的认识,来批评当时的专家,那不是事后诸葛亮,站着说话不腰痛吗?


而方方说的“20天延误”,显然是指上报后,到封城前。可既然都已经上报了,又谈何“隐瞒”呢?武汉市民当时并非不知道有新冠肺炎,只是不知道它有多严重。因为专家们也不知道!当时还没有形成一致结论。


当然,这不是说武汉政府完全没有错。比如新加坡,在收到中国向世卫的通报后,并没有等是不是“人传人”的结论,就从1月2日开始防控了。这是新加坡能在最初两个月“佛系抗疫”,不必封城的重要原因。


对于武汉,有经验,也有教训。在疫情最凶险时期,国家事实上已采取许多补救措施,包括临时换帅、派巡视组查处不力官员等。相信在疫情后,即使方方不说,国家仍会继续追责,并补上防疫体系的短板。



不知者,难追责!


如今再看,当中国疫情紧张时,许多国家并没有引起重视。最早面对输入型病例冲击的日韩及东南亚,目前看都不是表现最差的。远隔万里的欧洲国家自三月成为疫情的“震中”,自三月下旬,“震中”转移到美国。美国目前确诊病例超中国6倍,死亡病例是中国的7倍。这个责应该谁来负?


起初,世卫组织建议健康人无需戴口罩,很多国家包括新加坡也一样,都不鼓励健康人戴口罩。这项建议与不知道存在“无症状感染者”有关。后来确定这一事实后,世卫和很多国家都改变关于戴口罩的“指引”,甚至开始强制戴口罩。对此,有谁说要追责了吗?



在中国爆发疫情后,一些西方国家幸灾乐祸、说三道四;武汉封城,他们指责中国不尊重人的自由,侵犯人权等。没想到,轮到他们自己时,他们也采取封城等措施。请问有人追究他们“封城封迟了”的责任吗?


不知者,难追责!当事情没有落到他们头上时,他们没有做什么,这是难以追责的。就比如地震,如果谁都不知道地震会发生,那要怎么追责呢?在这次疫情发生后,湖北省长和武汉市长并没有被撤换,说明国家对“不知者”是网开一面的。这就是实事求是的做法。



海外出书是“捧杀”


现在海外一些媒体热衷于宣传方方,有出版社出《方方日记》外文版, 在笔者看来,先不论政治动机,这只会害了方方,是在“捧杀”她。



方方在海外媒体没有宣传她及出书前,已经是网络“名人”了,虽然有不少反对者,但挺方方的毕竟占多数。但是在海外出书后,网络上“黑”她的人暴增,反对她的人迅速飙升,一时间几乎到了“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地步。


大家认为,在这个节点方方到海外出书,会被境外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甚至不乏“阴谋论”猜想,把方方出书与海外一些国家对中国索赔连在一起,于是有了“方方在给强盗送刀子”,“给西方送子弹”的说法。


显然在这个节骨眼上,海外媒体对方方越是“捧红”,就越是帮倒忙!变成不折不扣地“捧杀”方方了。



需要“棒杀”方方吗?


在外国媒体“捧杀”方方的同时,中国一些网友却在“棒杀”方方。


方方说:那些攻击我的人,暴露我家住址,对我造谣诬陷,扒了我家几代人,甚至有人公开举报我房产来源有问题。方方近日更遭到所谓“极左人士”的围攻。方方说,“竟然有人要组队来武汉杀我”! 


方方说,我的言论尺度,是许多人都会有的言论尺度,如果连我都不能容,人人都会感到害怕。她说,“现在网络上几乎跟文革时差不多了”。她认为这个裂缝的产生,是“极左人士”刻意挖出来的,他们曲解和放大他们需要的言词,配假照片造谣等等,“这个裂缝根本就是人为制造出来的”。


笔者不否认,《方方日记》有瑕疵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一些描述并不符合事实。但它的最大价值,是给处于疫情漩涡中的武汉人一份温暖和一个情绪宣泄的出口,同时给后人提个醒、敲个警钟。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说话都“全面”。所谓兼听则明,先要允许有不同声音存在,才有兼听的必要。谁会指望,只听一个人的言论就能得到“全面”?对于方方的言论也是如此,没必要动不动就以“正能量”去要求,否则就冠以“片面”和“误导”等罪名。


真正伟大的时代,应该是能包容各类批评的时代。和谐社会不等于只有一种声音存在。有百家争鸣,才有百花齐放。把不同声音都“和谐”掉的社会,肯定不会和谐。


尤其当前,疫情防控不能放松,恢复生产和保经济,任务更重。方方出书引发的争论,笔者认为意义不大。实干兴邦、空谈误国。想把“三观”不同者的思想都统一起来,是不可能的,也是徒劳的。吵来吵去“口水战”的唯一作用,恐怕是让给方方出书的外国人更兴奋,更会去这么做。


作者:田柏强

原安徽工人日报记者,现居新加坡


相关阅读:


- End -





南洋时评——南洋视角、深度观察、时政分析、财经盘点、历史回眸、环球热点评述。


【敬请关注:南洋时评】




点击阅读原文可参与随笔南洋论坛的相关讨论。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