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性本傻 | 聪明的投资者才不会陷入这种“罐头”式思维

2017-05-11 信航

▲ 点击蓝字 [信航] ,关注你未曾见过的世界

在我们做各种有关自己和家庭的财务决定时,很多人都习惯借助于“罐头”式思维。

 

比如我们会把自己的钱分为几份,放在不同的罐头里:一份用来储蓄购房,一份用来日常开销,一份用来度假旅游,等等。

借助这种方式来做出自己的投资和理财决策的好处是:每一份钱都有明确的功能和用途。

 

但对于一个自制力不强的个人来说,这种标签有助于为自己的消费需求树立一个“硬性边界”。

假设我们给自己规定,每个月在淘宝上买衣服最多只能花 1000 块。那么在这个月的额度被用完以后,“剁手党”们可以用这个借口强行命令自己不能再买了,要买也至少要等到下个月。


但是,“罐头式”的思维方式,也可能导致我们做出一些不理性的决策。在行为心理学上,这种不理性偏见叫做心理账户(MentalAccounting)。

什么叫心理账户呢?

 

假设你是王菲的歌迷,在苦等多年之后终于迎来了她的演唱会。你早早排队,花了 5000 人民币买了一张内场门票。

现在假设 A 情形发生:


“在演唱会开演前一天,你发现买好的门票找不到了。你是否会再花 5000 块钱买一张同样的门票?”

 

现在我们来考虑 B 情形:


“在你路过体育场的时候,偶然发现过两天这里要开王菲演唱会,目前正在出售门票。门票价格有高有低,你比较中意的位置和价位大约在 5000 元。当你想掏钱买票时,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否会使用其他支付方式(比如手机,或者银联卡,或者向朋友借钱)去购买一张演唱会门票?

 

很多经济学和心理学学者,都在他们的实验中(Thaler, 1999)问过受访对象上面这个问题,得到的回答大同小异。绝大部分人,在 A 情形下不会再花钱去买门票,而在 B 情形下则还是会选择花钱购买门票。

原因在于:大部分人不愿意花两倍的钱去购买同一张门票。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花钱买了门票,因此如果这张门票丢了,那么我只能自认倒霉,理应受到“惩罚”。如果再花钱去买一张同样的门票,这显然有些太过铺张浪费了。


但是在 B 情形下,门票需要花 5000 块钱,和钱包被盗,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情。事实上,如果钱包被盗,我可能更需要去看一场演唱会来慰藉我受伤的心灵。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心理账户”的例子。虽然都是 5000 块钱,但人们会把不同的消费行为分门别类放到不同的“账户”中:演唱会支出属于“享乐消费”,钱包被盗属于“紧急事故”。两者都有各自的功能和边界,互不干涉。


在金融投资领域,“心理账户”极大的影响着个人投资者的行为习惯。有研究(Thaler,1999)显示,很多家庭在负担高利率的按揭(比如 4%-5%)时,同时有大量现金存在银行中仅获得比较低的利息收入(比如 2%-3%)。


如果用这些闲散的现金还掉部分按揭,那么消费者每年可以省下不少利息费用。但是很多家庭没有选择这么做。

原因之一就是在他们的脑中,储蓄是储蓄,按揭是按揭,两个账户之间有一道看不见的墙把它们隔了开来。


而从投资方面来讲,这种思维方式的问题在于:忽略了投资者成为公司股东的初始意义。

 

从公司股东的角度来讲,要想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好处,可以通过更高的公司股价,或者更多的现金分红实现。如果股东有现金需求,他们可以选择卖公司股票,或者选择收取分红。

事实上,由于绝大部分国家都对分红进行征税,选择收取分红的股东反而收入更少(因为一般来说花红税比资本所得税更高)。

 

很多深愔“心理账户”偏见的公司,会利用这一行为习惯来推动他们的销售业绩。

 

举例来说,很多保险公司的销售人员,会告诉他们的客户,应该分拨出家庭收入的 X%,专门用来买保险。

这种“消费公式”导致家庭收入越高,买的保险也越多,而完全忽视该家庭的实际需求(如家庭成员的年龄,健康状况,工作性质,等等)。

 

一名聪明的投资者,需要学习“心理账户”对于我们人类行为造成的影响。


在做出重要的投资或消费决策前,要认识到自己可能会犯下错误。


防止自己被狡猾的销售机构利用和忽悠。


从而提高自己做出理性和冷静决策的能力。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