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唱着歌在寝室里考试?1949年,清华是这样搞学风建设的

采编组 乐学 2022-08-20

到目前为止,你参加过的最开心的一场考试是什么样的?

 

看到这个问题,也许你第一时间想起的反而是某场考试的失利。然而,70年前的清华学生却这样记录自己参与的一场考试:

 

那天晚饭后,同学们歌唱着,带着愉快的心情集合在自己小组的考场——寝室里

 

带着愉快的心情在寝室里考试?这并不是杜撰,而是清华第一家学习类媒体——《清华学习》白纸黑字刊载的内容。这份1949年10月创刊的报纸,忠实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伊始,清华学子们的学习风貌。要想知道是什么样的课程组织了这样别出心裁的考试,还得从《清华学习》这份报纸的由来说起。

 

《清华学习》创刊号

(图/《清华学习》第1期,清华大学图书馆藏)


 

我们的大课开始了

 

为什么清华会创办这份以学习为主打的报纸呢?

 

其实,《清华学习》是对「大课」学习的一种补充——和我们中学时最为熟悉的英文辅导报纸类似。所谓「大课」,则是思政理论课在当时的通称。

 

1949年5月,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决定把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列为大学生必修课。8月底,清华大学成立为全校师生讲授思政课程的「大课委员会」,由费孝通担任常务委员。

 

费孝通

(图/wikicommons,公有领域)

 

四年前昆明的「一二 · 一」运动中,费孝通还在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声振臂高呼;没想到,新时代来得如此之快。1949年10月5日晚,费孝通在「大课」学习动员仪式上作了报告,并指出大课最主要的目的是「以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两个真理,两件最锋利的武器,来改造我们的思想」。

 

「一二 · 一」惨案发生后,

西南联大的代表们在路祭台前宣读祭文

(图/清华新闻网)

 

10月中旬,随着第一次「大课」正式开讲,《清华学习》的创刊号来到了同学们面前。《清华学习》是一份清华学生自己的刊物,它希望能以集体的智慧来促进同学们的「大课」学习。

 

翻阅《清华学习》,我们找到了当时「大课」的课程安排。以「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发展史」为例,教学的开始,就是我们熟知的「从猿到人」——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世界。从劳动出发,课程过渡到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社会、国家政治、意识与存在等一系列话题——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知识点。「大课」的课程安排,对后来的思政课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大课」的学习程序表中可见当时学校采取了小组讨论、同学自学、班会等形式促进同学们理解知识点


(图/《清华学习》第1期,清华大学图书馆藏)

 


把学习氛围带进宿舍和食堂

 

最初,「大课」的推行也并非一帆风顺。

 

推行伊始,「大课」便面临严峻的学风问题,一些同学不想学、不爱学、不会学。他们上课跟不上,缺乏兴趣,也无法积极参与后续的讨论和班会。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热情,「大课委员会」采用了自学讨论的模式。每一个单元,全校统一听取主讲教师的报告后,各班同学分别独立学习、思考,并在班级内自由讨论,保证同学们能以更为平等的方式对所学内容形成共识。积极自学的同学不仅积极参加讨论,而且能自我批评,发现自己读书的疏漏,下课后还能和同学们讨论上好几个钟头。

 

各班的班委为了推广「大课」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一些班级策划了精彩的活动,有许多成功案例投稿到了《清华学习》,撰稿人中不乏朱镕基等后来闻名遐迩的人物。本文开头那场「愉快的考试」,便来自报纸第6期刊载的一篇名为《我们的学习测验》的文章。这个班级的同学们为了复习「大课」所讲的知识点,在寝室里花一个半小时完成了四道论述题,并现场讨论了各自的答案。这场测验少了紧张的气氛,让同学们都能全身心投入思考。

 

组长分好了试卷,把试题朗诵一遍,七八对眼睛都集中在那小小的纸片上……(有人直接)在试卷上写着,这种启发每个人思索问题的办法很好,可建议他系采用。

 

(左)现在社科学院所在的明斋,当年是男生宿舍楼

(右)1949年,朱镕基(后排左一)所在的明斋117寝室合影

(左图/葉又嘉;右图/情系清华:清华电机系50、51级毕业五十周年纪念集)

 

除了利用在寝室的休息时间之外,吃饭时间也是值得充分利用的。土木系土三班的同学就利用听完报告后的第二天中午组织碰头会,根据报告集中提出问题,组长整理问题后连同答案一起复写(当然,那时肯定没有打印机),发给每位同学,方便同学们自主复习。等到下一次小组讨论时,同学们经过自学,能够迅速进入状态,避免了「想一句说一句」的低效率讨论。

 

上世纪40年代清华食堂的桌椅和碗筷

(图/清华研读间)


 

在友爱互助的基础上探求真理

 

除了在宿舍、食堂坚持学习的「优良学风班」,授课教师们为了帮助学生学好「大课」,更是煞费苦心。

 

担任电一(即电机系一年级)「大课」教员的王宪钧先生,接到「大课」的教学任务之后,便在这项全新的事业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研究生时师从逻辑学大家金岳霖的他,经历过严格的思维训练,充分继承了老师严谨而细致的治学态度。虽然思政教育并不是他的老本行,但王宪钧依然兢兢业业,毫不马虎。

 

王宪钧

(图/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宪钧刚刚接手「大课」,便面临同学们参与度低、讨论不够深刻的问题。不少同学坐在教室后排,也许是不敢,也许是无话可说,始终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清华学习》这样记载当时的讨论课现场:

 

大部分的同学好像是在作客,一直在旁听别人发言,这样过了三小时,就散会了。

 

这样的场景,我们也一定似曾相识。如何让同学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了。

 

面对这个老大难问题,王宪钧并没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严肃反思:当前的授课模式,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了倾听「基层的声音」,他亲自邀请各位班级干事和组长来到他家中,开了一场长达四个小时的「微沙龙」。

 

了解了学生们的亲身感受之后,王宪钧找到了症结所在:同学们讨论课前的预习不够充分,自然难以总结自己的想法;有一部分同学在课上找不到讨论重点,经常提出「如果蒋介石在大革命时期死去,新民主主义革命会如何」之类的「想象作文式」问题,对理解知识点没有帮助,进一步让其他同学失去讨论兴趣。

 

王宪钧随后提议,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停开讨论课,等到大家充分预习之后再见面。课前,班委事先收集同学们的疑问,筛选出三个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在课上组织小测,同学们随后再根据自己的答案讨论自己「没想到」或是「没看到」的细节。

 

改革成效显著。同学们很乐于讨论自己已经消化的知识点,并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即使是在课间,「大家很自然地分成很多的小集团,仍然不肯休息」。

 

经过老师与同学的共同努力,「大课」的参与度不断提高。正如费孝通所说:

 

(在「大课」教学中)每个人都可以充分自由发挥意见,在小组讨论中谁都不应当给人扣帽子,完全要在友爱互助的基础上探求真理。

 

在友爱互助的基础上探求真理,对于任何学科而言,都是一条应当遵循的准则。70年后的今天,清华人正秉承「严谨 勤奋 求实 创新」的优良学风,继续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友爱互助,不断前行。


撰稿:田雨、鲁方裕、王仕韬

责编:王仕韬

排版:王小宇

审核:晋美



乐学

微信ID:lx62792453

清华大学

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

学生学业发展协会

官方微信平台

关心学习 更关心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