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走 | 伊朗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友朋会 2019-12-13
↑ 点击上方“友朋会”关注我们

开启新旅程

生命由一段又一段的旅程衔接而成,在每段旅程中,都能发现不一样的风景

       如果路上的惊喜是你旅行最大的意义,那伊朗也许是这个世界上你最应造访的国家。

       如果你向往去某个既非东方亦非西方,既充满异国情调又不乏舒适安逸的国家旅行,伊朗可能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提到中东这个地方,

似乎总有些“偏见”存在,

放佛只要是蒙着头巾,

长着大胡子的都有点危险

认为战争和动荡随处可见,

恐怖分子出没,人生安全难以保障

实际上,

“不了解”让我们错过了世界上许多美好的东西,

伊朗就是其中之一。



       伊朗是一个让不了解的人听上去就有点危险的国家,特别是《逃离德黑兰》、伊朗核武器、经济制裁等话题时常出现在人们视野里的时候。         

      人们的恐惧往往来自于无知,伊朗也是如此,正因为这个国家封锁里太久,也被经济制裁了太久,导致它与世界脱节,但这并不代表它就危险。 实际上,伊朗不仅很安全,而且伊朗人极其热情好客,相处让人非常舒服。来到这儿你会全推翻以前对于他的认知,一个如此声名狼藉的地方竟然这么好?


焦勒法雪山


       波斯曾经是世界上一个伟大的文明,你能看到阿契美尼德王朝古都波斯波利斯的雄伟和壮丽、伊斯法罕伊玛目广场上美丽的宝蓝色穹顶、帕萨尔加德和帝王谷等等,这些无不投射出这个伟大的文明曾经的辉煌;来到这个国家你会惊喜连连,伊朗人民对于中国的友好程度超乎你的想象,随处可见对你打招呼问好的人。



       亲身感受伊朗文化的古老和博大后,这种经历真的令人难以忘怀。为了方便阅读,把这次游记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介绍伊朗的风土人情,以及伊朗(波斯)文化历史,希望诸位看完对伊朗有个不一样的认识。



行走日志 | 德黑兰—当代伊朗之窗(一)

行走日志 | 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大不里士(二)

行走日志 | 玫瑰与夜莺之城—设拉子(三)

行走日志 |  历史长河中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四)

行走日志 | 伊斯法罕半天下(五)


印象中的伊朗有什么


波斯地毯


       波斯地毯是伊朗最为著名的手工业之一了,堪称国粹,自古以来在国际上一直享有盛誉。据考证,其编织和生产的历史至少已经有2500年。



       波斯地毯的一大特色是其染料从天然植物和矿石中提取,染色经久不褪不变,以抽象的植物、伊斯兰文字和几何图案进行构图。波斯地毯由于融入了古老的波斯文明,渐渐演变成一种艺术形态,已经成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每一张精妙绝伦的波斯地毯,都是一件有生命的艺术品,一针一线中,承载了波斯千年文明的沉淀,和艺术家们的灵感和想象。



番红花(藏红花)


       番红花采自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伊朗是番红花最早出现的国家之一。明朝时期番红花经印度传入西藏,由西藏再传入我国内地,所以人们把由西藏运往内地的番红花,误认为西藏所产,称做“藏红花”。



       由于自然选择的原因,世界上的动植物都最早出现在最适宜其生长的地区,所以伊朗的藏红花是世界上最好的藏红花。同时,伊朗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藏红花生产国,产量约为200~300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0%~80%。



       据《本草纲目》记载,藏红花能“活血、主心气忧郁,又治惊悸”。藏红花具有疏经活络、通经化淤、散淤开结、消肿止痛、凉血解毒、忧思郁结,长期坚持服用可收到令人心喜,全面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的功效。


里海鱼子酱


       鱼子酱(Caviar),又称鱼籽酱,在波斯语中意为鱼卵,严格来说,只有鲟鱼卵才可称为鱼子酱,其中以产于接壤伊朗和俄罗斯的里海出产的鱼子酱质量最佳。然而并非所有鲟鱼卵都可制成鱼子酱,世界范围内共有超过20种的不同鲟鱼,其中只有Beluga、oscietra及Sevruga三品种的鱼卵制成鱼子酱,最高级的Beluga,一年产量不到一百尾,而且要超过六十岁的Beluga才可制作鱼子酱,每32盎司售价达到了24,000美元。



       采集和腌制鲟鱼卵的过程源于伊朗——据信鱼子酱的英文名称caviar来自波斯语cahv-jar,或称“力量之块”——但鱼子酱从里海另一边的海岸发展成世界知名的商品。在18世纪的俄罗斯帝国,叶卡捷琳娜大帝在规模盛大的宴会上为客人准备鱼子酱。十月革命后,俄罗斯贵族流亡到欧洲各地,把鱼子酱这个佳肴也带到了他们去的地方,尤其是巴黎和伦敦这种流亡者聚集的城市。



       鱼子酱饱受世人无上好评,已超过2000年了。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已经为它记下一笔,此后,文人雅士在字里行间大流口水者,史不绝书,从拉伯雷、莎士比亚,到依夫林。



走进伊朗

告诉你一个不一样的伊朗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The Islamlc Republic of Iran)简称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伊朗”在古波斯语中意为“光明”,有着“欧洲陆桥”、“东西方空中走廊”、“亚利安人之国”之称。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气候以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占优势,夏热冬寒,大陆性显著。伊朗人口约5200万人。 伊斯兰教徒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逊尼派激进,什叶派温和,伊朗9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波斯语为官方语言,贸易交往中大多使用英语,但日常生活上则很难派上用场。




       伊朗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公元前1000年波斯人定居在此。公元前6世纪建立了波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强大帝国。公元前330年帝国灭亡,后相继建立安息和萨珊王朝。公元7世纪中叶,阿拉伯人侵入。后又遭突厥人、蒙古人占领。19世纪初逐渐沦为英、依半殖民地。1925年建立巴列维王朝。1979年2月11日、宗教领袖霍梅尼接管政权。同年4月1日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它是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


如何前往伊朗

德黑兰的早晨


      前往伊朗并没有想象中的复杂,只要有护照和照片,很快就能出签;因为受到经济制裁的原因,在伊朗的外国人无法刷卡,只能使用现金(购买地毯可以刷卡),里亚尔的面额很高,并且有些商家使用的还是波斯语数字,刚到伊朗时结账还要算上一会儿,后来他们已经让我信任到,结账时掏出一堆里亚尔,让商家从我手里挑。因为伊朗里亚尔不断贬值,伊朗人很乐意与我们兑换里亚尔或者支付美元(多带点美金还是很有必要的)。



伊朗人


       波斯人祖先来源于雅利安人,他们最忌讳别人把他们看作是阿拉伯人,所以去伊朗最好别和他们提你们阿拉伯人,他们会很反感的。阿拉伯人属闪米特人种,伊朗人是波斯人,属于雅利安人三大分支之一,公元前1200年从高加索山脉以北迁入伊朗高原。伊朗国名(1935年改名)就是雅利安人的土地。阿拉伯人在650年打败波斯萨珊王朝,但只有少数阿拉伯统治阶层迁入波斯(阿拉伯人不适应伊朗高原的气候)。



       在伊朗你可以看到大把的俊男美女,简单说这里整体颜值是非常高的,不信你可以看看随手拍摄的伊朗人。



       在伊朗看到很多像洋娃娃一样的孩子,而且都活泼可爱。


大不里士大巴扎遇到两个孩子 追着我们要拍照


       伊朗是波斯人占绝对多数的国家,波斯人占总人口的66%,其次为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还有卢尔人、巴赫蒂亚乐人、仲路支人、卡什凯人、阿拉伯人等少数民族。内部没有分裂和内战的矛盾(库尔德人也不会),伊朗的中央集权传统深厚,不像阿拉伯国家至今仍是部落文化。他们非常热情好客,经常会遇到上前和我们打招呼问好的伊朗人,



       刚到伊朗时,我们拍照还比较谨慎,但是后来我们发现伊朗人并不像我们想象那么保守,甚至还很开放,看到我们带着相机会主动邀请我们给他们拍照或者与我们合影,但是拍完好像没有要照片的意思,从北部到南部,伊朗都是这样,我给很多伊朗人拍了照片,包括大人,孩子,男人,女人,家庭,小夫妻、情侣或者结伴出游的朋友(学生)等等,但是从来没有人问我是否能照片发给他们,更没有哪个女孩说“给我P瘦一点”或者“帮我美白一下”。



       他们对本国文化充满自豪,这点在我们的向导德黑兰大学历史系任我行博士充分体现,这位“大波斯主义者”此行不停讲述着波斯的历史和战绩。任我行博士说,由于在石油供应、核设施等方面与美国和西方发生冲突,后来经过伊斯兰革命,与美国关系进一步恶化,因此遭到多年的封锁。但是伊朗如果像沙特一样,成为美国的盟友,也能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波斯人骨子里是高傲、自负的,尽管受到多年的制裁,生活带来种种不便,货币贬值,财产缩水等等,民众和政府依然坚定立场,绝不屈服。


德黑兰大学历史系博士-任我行


       伊朗人挺愿意接受外部世界的,而且非常友善,特别是对中国人,见到中国人就像见到大熊猫一样惊喜。但凡体验过伊朗式热情,绝对难以忘记这种感受。比如说,在伊朗遇到当地人邀请你去家里做客,或者当街掏出个手机跟你合影,或是将手中的食物与你分享,不必太过惊讶,被人搭讪聊天更是家常便饭。如果有人毫无理由地帮助你,也不必太过迟疑。我们这些在中国长大的人,可能不太相信世界上会有毫无企图心的好意。然而在伊朗,这种事情每分每秒都可能发生,因为伊朗人就是这样的。

       说完伊朗人对中国人的友好,就要说说他们对美国和西方的态度。整个伊朗的政治气氛相当保守,千万不要随便的批评与指责当前的政治局势,更不要夸美国、英国的好处,而谩骂伊朗政府的缺点。


宗教与政府


       伊朗历史上并不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1500年建立的萨法维王朝,是波斯的本土王朝,虽然以什叶派为国教,但王权与教权分离,教士阶层只管宗教事务,法庭分世俗法庭和宗教法庭,军队属于国王,官僚体系教士阶层基本远离。后来的恺加王朝和巴列维王朝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国王对教士阶层始终心怀疑虑,不愿他们参与政治,直到19世纪,西方列强迫使国王签订了大量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为救亡图存,教士阶层才开始介入政治,以宗教庇护所来保护进步人士免遭逮捕。



       1979年伊朗革命后,教士阶层是作为法律的监护者来控制最高权力,而行政、司法、军队仍然属于总统,教士阶层并不直接运行国家机器。



伊朗的治安


       社会治安非常好,抢劫盗窃会受到宗教法庭的严惩(以眼还眼)。记得几年前的一个案例,有一对情侣,男方用硫酸泼到女方脸上导致女方毁容,宗教法庭按照古汉谟拉比法典上“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判决女方用硫酸泼男方的脸,男方惊恐万状,最后女方主动放弃报复(宗教法庭也支持仁慈)。这种以眼还眼的法律对刑事犯罪分子有相当的震慑力(偷东西剁手还敢偷吗?)。


婚姻


       关于伊朗人是否可以娶四个老婆的传言,这个想法仅仅是法律上可行,但根据任我行介绍,现实中,伊朗人娶多个老婆真的很少。

       首先是钱的问题。伊朗生活水平不高,而如果要娶四个老婆,意味着要给这四个老婆买同样的房子,同样的车,同样的彩礼,这是很大一笔钱。一个普通家庭的伊朗小伙子,名牌大学毕业,勤勤恳恳工作,加上父母一辈的积蓄,最后能娶得起一个老婆那就万幸了,娶四个。。。恐怕全家的肾卖了都不够。

       其次必须大老婆签字同意,伊朗年轻人,他们对婚姻爱情的观念,和中国人并没有什么两样,在家庭中女性地位也是比较高的。双方都很重视忠贞问题,一个男人敢在恋爱婚姻中出轨那就是渣男了,所以还想着娶四个?原配不宰了你,你咋不上天呢?


穿着打扮


       没去伊朗前,在我的印象中,伊朗女人不应该都是穿着黑纱,蒙着面只漏出眼睛,来了之后才发现并不是这样,太过于夸张了。



       伊朗对女性穿着是有要求的。女人在公共场合必须佩带头巾(十二岁以上的女性头巾遮盖全部头发和脖子),女性必须穿过臀部的上装,袖口最多露腕部”。女士(学前儿童除外)须戴头巾(包括乘坐伊朗航空公司飞机期间)。虽然说是必须带头巾,但头巾的颜色和图案可以很丰富,而且对于我们外来国家游玩的其实挺宽松的,只要头上有头巾就好了。穿长袖、宽松、不透明的上衣或风衣,官方场合须要穿颜色较深一些的长风衣,不能显露腿及脚腕部位。男人就比较宽松一些,只是不能穿着背心或短裤出门,其他和国内没什么差别。



       至于我们印象中伊朗女性一身黑纱黑袍我只在清真寺当地人做礼拜时,看到部分女性穿过。在伊朗,黑色最受尊重,所以在严肃场合下,伊朗女性才会穿黑袍出席。



       其实伊朗女性穿着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样保守,只是限制与宗教以及法规的束缚下,绝大多数女性会穿正常的衣服,只是不会裸露肌肤,毕竟哪个女生不爱美呢?


天气


       伊朗的天气简单概括就是晒、干燥。白天挺热的,出去就要忍受烈日的煎熬,紫外线很强,并且很干燥,需要不停的补充水分。但是伊朗早晚温差比较大,日落以后,天气还是很凉爽的。


交通与作息


       伊朗工作效率真的很低,飞机晚个点、排队大长龙都很正常,如果遇到其他突发状况也很常见。比如我们本来要从大不里士直接飞往设拉子,但由于经济制裁原因,航空公司没有适合的零件更换,所以航班取消,只能飞回德黑兰转机去设拉子。说起飞机,还要说一下伊朗飞机驾驶员,无论是国际航班的大飞机,还是国内航班的小飞机,他们驾驶都很平稳,但唯独降落,国际航班还好一点,国内航班降落的感觉有点像战斗机。伊朗的空乘人员通常也不年轻,可以看到不少空嫂。但是素质都较高,衣着穿戴和举止都比较稳重得体。虽说不像某些国家的空乘那么热情,但也并不像网上说的总是黑着脸。



       伊朗的公交车有点特别,有点类似国内的地铁站,刷卡进站。乘坐公交车辆时必须男女分开,女士乘坐公汽的后部,地铁有女士专用车厢,男士不得入内,但女士可乘坐男士车厢。乘出租车可混坐。



      说到交通,伊朗道路上常见的车型感觉有点类似我国90年代的车型,款式有点过时,但胜在便宜,据说便宜的2-3万人民币。这里大街上跑得最多的车包括法国标志、雷诺、起亚、韩国现代、日本丰田及伊朗自己生产的一种汽车。基本看不到豪车,街上的车大部分估计都不超过7万人民币,偶尔有一次在酒店附近看到停着一辆宝马。



       既然在伊朗这个石油大国谈到车了,那肯定要说说油了,这里汽油非常便宜,便宜到让人嫉妒,简单说可能比水还便宜。这里一瓶水的价格大约不到2元人民币,但是据任我行说在这里一升汽油才1.4元人民币。而且当地人所在单位还会有汽油补助,因此大约不到1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到一升汽油!



通讯与网络


       伊朗的移动通讯发展速度近几年来提升的很快,中国移动漫游很快就接通了,电信联通也可以使用,就是稍微贵了一点。我们在伊朗几个城市的移动网络基本上都是4G,全是华为的杰作。华为在伊朗很受欢迎,我们刚出机场就看到华为P20的大幅广告,在伊斯法罕逛街时,还看到伊朗的华为专卖店。


卫生


       我到伊朗最大的印象之一是这里大街小巷都非常干净,不用时刻注意脚下,担心脚底踩到令人恶心的东西。即使到三线城市,也看不到国内同等城市的脏乱差的感觉。穆斯林对卫生是非常重视的,他们每天要做五次祷告,祷告之前至少要做小净,即洗脸,洗手和洗脚。如果是正式或者比较重大的仪式,则需要全身清洗。因此伊朗的WC里是有水管,方便穆斯林做小净的,部分甚至有淋浴。



斋月


       在斋月期间,伊朗穆斯林有许多传统和风俗习惯:穆斯林斋月期间,即使非穆斯林也不能白天(日出前至日落后)在公开场合吃东西、喝水或吸烟;家家户户都要清扫庭院、房间,彻底打扫卫生,有的自动到清真寺和公共场所打扫卫生,以清洁明亮的环境迎接尊贵的斋月的到来;穆斯林到清真寺里聚众礼拜,礼完拜后,围坐在清真寺里念诵《古兰经》等等。这些传统风俗一方面体现了伊朗穆斯林对真主的虔诚,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穆斯林社会互助友爱的良好气氛。



       我们来伊朗的期间,正逢斋月。来到德黑兰时,我们饥肠辘辘,想在大街上找点商铺买点东西垫垫饥,但是大街上冷冷清清,任我行告诉我们有些商家斋月期间是关门的(好多家超好吃的藏红花冰激凌店都停业了,心疼啊),并且在斋月期间日落之间不能在公众场合吃东西的。



       很多餐厅斋月期间停业或者日落后开张的,不过也有些正常营业的,满足外来游客的需要。基本上餐厅白天可能除了我们,没有人会来,所以不存在排队的情况,这可能是斋月期间唯一的好处了。


饮食


       最好就要说一下伊朗的饮食啦。对于我这样一个吃货来说,伊朗的食物在我去过的国家排得上倒数第三,一天三顿饭真的有点痛苦。菜永远都是自助蔬菜色拉,主菜永远只能在烤羊肉、烤鸡肉和烤鱼中间选,再配上藏红花米饭,菜与米饭内总是掺杂香料。馕也是伊朗的特色,每餐必备。当头两天的新鲜感过去后,就开始吃起国内带来的榨菜、萝卜干、辣酱、牛肉等等,毕竟我们来自“美食王国”,天天一成不变的饮食可无法满足我们。



在伊朗吃过最好吃的一家餐厅

Haft Khan International Restaurant  


行走日志 | 德黑兰—当代伊朗之窗(一)

行走日志 | 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大不里士(二)

行走日志 | 玫瑰与夜莺之城—设拉子(三)

行走日志 |  历史长河中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四)

行走日志 | 伊斯法罕半天下(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