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口这个,他差点把命送掉!注意,喝这东西千万谨慎
冬天来了,喝点小酒御御寒,本来也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这么冷的天儿。不过41岁的老李怎么也没料到,几口酒下肚,寒没御着,反而把自己喝到了医院急诊科,差点没了命。
日前,重庆的老李下班回家后准备喝点酒休息,平时半斤白酒酒量的他,喝了三两白酒后就开始不舒服,家人连忙将老李送到重庆市新桥医院急诊科抢救。
“送到医院时,出现重度休克,恶性心律失常,肝衰竭等症状。”急诊科医生回忆,甚至一度测不到患者血压,医护人员立即对其实施了抢救。
后来,在问诊过程中,让老李突然命悬一线的原因被找到——泡了乌头碱的药酒。医生们表示,乌头碱,存在于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常被入药,很多朋友会在家自制乌头酒,治疗风湿等疾病,但是由于酒的溶解度高,饮用量不易控制,过量服用会导致“乌头碱中毒”。同时,乌头碱可直接作用于心肌和神经系统,中毒后死亡率极高。
重庆市新桥医院急诊科主任周人杰表示,因喝自酿药酒中毒被送到医院抢救的病人,有人用毒蛇、蝎子、蜈蚣泡酒,也有人用、曼陀罗、乌头泡酒,普通百姓对中药材辨识能力有限,不清楚它们的毒性,不会把握用量,也容易轻信所谓的民间偏方,且普通百姓自制药酒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医师的指导,风险极高。
重庆市新桥医院急诊科主任周人杰提醒,身体不适最好到医院就诊,喝药酒之前要清楚成分。若确有自酿药酒的需要,泡药酒前需在有资质的中医(药)师指导下配用,并选用经过炮制的药材,切勿自行配药,且不能超剂量饮用。
据了解,不少朋友都喜欢在家中自制药酒以滋补保健或预防疾病,然而中药专家就提醒用药有风险,泡酒需谨慎!
民间的偏方、土药很多,中药品名相近、外形相似的很多,而且不少常见的中药都有正名和别名之分,大多数人不具备专业知识很难分辨,稍有不慎就可能服用有毒的药物。
不少常规使用的中药,也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辨证施治下使用,擅自盲目服药也存在一定风险。比如何首乌,蒸煮时间不同,药效完全不一样。
此外,药材年限不同对药性也有影响,比如三七,要3年以上才能入药,否则有效成分不足,药效不明显。
将所需药材直接扔进酒中进行泡制,这样的做法并不恰当。一般制备药酒的药材都要切成薄片或者捣碎成粗颗粒状。有些药物还需经过一定的加工泡制处理。
洗净晒干后,一般比较坚硬的皮、根、茎类的药物,切成3厘米厚的薄片即可,草质的根茎,切成3厘米长度的段,种子类药材则可击碎。
动植物药材宜分别浸泡,服用时再将泡好的药酒混合均匀。
马钱子
马钱子毒性较大,必须炮制后才可药用。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毒性反应,如强直性痉挛、肢体颤动、惊厥、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导致昏迷。
川乌、草乌
此药炮制和煎煮后,能兴奋迷走神经中枢,对人体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生的川乌、草乌毒性极大,严禁作为中药饮片直接泡酒。
水蛭
中医用于破血逐瘀、通经,水蛭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内脏出血和肾损害,故有出血倾向的人禁用。
苍耳子
苍耳子对心脏有抑制作用,能使心率减慢、收缩力减弱。苍耳子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导致中毒,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烦躁等。
除了药酒之外,普通的酒也不能任性地喝,尤其元旦假期到了,更要注意节制!听音频,了解过量饮酒的危害!
节假日适度饮酒——国家应急广播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307ocuxns&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来源:据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国家应急广播网综合整理)
(点击文字可直达)
急急侠在这里等着你
了解更多应急资讯、实时查看气象预警、学习更多应急知识与急救技能,点击“阅读原文”一键到达!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