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绝对硬核!厦大真的上天了!


      超燃!     


今天上午7时28分

在我国西北部沙漠无人区

厦门大学“嘉庚一号”火箭

成功发射啦!



厦门大学官微发出贺报:

“问鼎九天,我们也可以!

一起来看看现场震撼画面~

5 4 3 2 1

发射!



据了解,“嘉庚一号”

是由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携手北京凌空天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共同研制。



“嘉庚一号”

是一款创新型的带翼

可回收重复使用火箭,

用于飞行验证

由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设计、

研制的高超声速双乘波前体。



火箭全程在大气层内飞行,

最大飞行高度27.4km。

最终在指定着陆点成功回收。


厦门大学仅用了七个月,

就完成了这款新型火箭的研制和发射任务。



迈出我国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发展的重要一步


据厦门大学官方微信消息,

此次发射有两个目的:

在火箭上做一场空气动力学试验、

验证火箭的回收重复使用技术。


“嘉庚一号”

长8.7米、宽2.5米、

重3700公斤,

全程在大气层内飞行,

最大飞行高度26.2km。



“嘉庚一号”可不是一飞不复返的,

它依托带翼水平滑翔

和伞降回收的新技术,

火箭稳稳当当落地,

就可以被整体回收了。

也就是说以后,

我们还能再看它继续飞呢!



“嘉庚一号”头部装着

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研制的

双乘波一体化布局,

这个模型此前已经过了理论设计、

数值分析和地面试验,

现在把它放到火箭上

运送到指定高度和速度,

在真实的飞行条件开展空气动力学测试。



此外“嘉庚一号”火箭点火升空,

然后以“带翼水平滑翔+伞降回收”

的方式进行整体回收。

“嘉庚一号”火箭的整体回收,

同步验证了包括地面无线测发控、

伞降回收系统、

低成本电气系统等在内的多项关键技术,

迈出了我国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

发展的重要一步。



用七个月造 一枚火箭出来



由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携手北京凌空天行科技合作

组织了航空、机械、仪器、

电器、控制等各学科

优秀青年教师协同开展快速迭代论证,

厦门大学硕、博士研究生长驻设计场所、

生产车间、总装厂房和发射阵地。



用了七个月

就完成了这款新型火箭的研制

和发射任务。

速度真的是杠杠的!


这项名为

“民机涡轮基组合动力系统”项目,

研究的是高超声速民用飞机的“心脏”

——航空发动机



项目的最终目标是

提升民航飞机速度

到现有速度的五倍以上,

实现两小时内的全球直达。



此次“嘉庚一号”成功飞行

并验证双乘波一体化布局的气动性能,

是该项目达成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节点。


全球直飞两小时,

我们一步步在靠近!




看到这一消息,

网友纷纷发来祝贺:



还有起晚的同学,

完美错过......



这些高校也发射过火箭和卫星


据悉,国内高校研发火箭并成功发射的案例并不鲜见。


据北京理工大学官网显示,中国第一枚自行研制并成功发射的探空火箭是1958年9月8日由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研制发射的二级固体探空火箭“东方-1号”。



2006年11月1日8时,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薛松柏按下“北航1号”电子点火按钮。它宣告了中国首枚完全由大学在校本科生独立设计、制作完成的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2018年5月17日7点33分。中国首枚民营自主研发商业火箭“重庆两江之星”在中国西北某基地发射,飞行5分钟。本次与“重庆两江之星”一同首飞的,还有10所国内航空航天类顶尖高校校徽。


在@厦门大学 评论区,@武汉大学 官微也前来互动,希望一起携手太空:



据@武汉大学 微博消息,“珞珈一号”是2018年6月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搭载发射的一枚卫星。珞珈一号卫星由武汉大学委托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主要用于试验验证低轨夜光遥感、导航信号增强等技术。


高校自主研发卫星并送入太空也并非个例: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2000年成功发射了一颗50kg级的小型卫星——清华一号。这是清华大学发射的第一颗卫星。此后,清华大学陆续发射了“纳星1号”“灵巧通信试验卫星”“纳星2号”和两颗子卫星“紫荆1号”“紫荆2号”等。


浙江大学

2010年9月,浙大微小卫星研究中心研制的两颗“皮星一号A”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搭载发射,是国内首次发射成功的公斤级卫星。2015年9月20日,浙江大学自主研制的两颗皮卫星“皮星二号”与另外的18颗卫星一起准确入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1年11月9日11时21分,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天巡一号”卫星利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搭载发射,进入太空。该卫星主要用于技术验证等空间科学试验。


南京理工大学

2015年9月25日,由南京理工大学自主研制的小型卫星“南理工一号”发射成功。2016年12月发射了中国首颗科普卫星“八一·少年行”。此后,还成功发射了“凯盾一号”和“南理工二号”。


国防科技大学

2018年1月12日7时18分,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参研的北斗三号第三、四颗组网卫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全球系统迈出了坚实一步。2015年9月20日,国防科技大学自主设计与研制的“天拓三号”微纳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天拓三号”是由6颗卫星组成的集群卫星,包括1颗20公斤级的主星、1颗1公斤级的手机卫星和4颗0.1公斤级的飞卫星。


青岛科技大学

2018年4月26日12时42分,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五星”的方式将“青科大一号”卫星发射升空,12时53分19秒卫星入轨。这是首颗以山东省高校命名的卫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年4月26日12时42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负责设计研制的欧比特公司“珠海一号”02组5颗卫星,由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五星”的方式成功发射。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中国第一批参与航空航天工程的高等院校之一。2004至2017年,哈工大小卫星七次闪耀太空,包括“试验一号”“试验三号”“快舟一号”“快舟二号”“紫丁香二号”“吉林一号光学A星”“紫丁香一号”。



来源:福建共青团(ID:fj-gqt 编辑:宝蓝),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厦门大学”“厦门日报”“央视新闻”“新华社”“海外网”“中国新闻网”“黑龙江日报”“浙江日报”“清华大学新闻网”“扬子晚报”,微博@厦门大学、网友评论等


【青运史上的今天,“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发明人祁建华获奖】


在扫盲工作中,解放军西南军区某部青年文化教员祁建华经过反复实验,发明了“祁建华速成识字法”。1952年4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为祁建华颁发了奖状。到1952年底,全国利用“祁建华速成识字法”进行学习的达五六千万人。祁建华被解放军西南军区记特等功一次。



他们还在阅读

台湾花莲发生6.7级地震!福建震感强烈

国家应急管理部怒了!

再见,QQ空间

省防指启动入汛后首个IV级应急响应

这件事,每个中国人都该上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