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4年前的今天,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记得的日子


今天,9月3日

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是所有中国人

都必须铭记的日子!


时光流逝,有些日子,
我们注定无法忘记。



74年前的9月2日,

日本正式在投降书上签字,

14年浴血奋战,

3500多万同胞伤亡,

终于迎来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展出的日本二战无条件投降书原件。这是外务省时隔20年再次公开投降书原件。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军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新华社)



9月3日那一天,
在延安两万多人举行庆祝大会。
入夜后,人们潮水般汇聚,
秧歌队、腰鼓队尽情地,
奔跑、欢呼、歌唱、呐喊,
火炬映红了波光粼粼的延河水,
和巍巍的宝塔山。


延安庆祝抗战胜利大会


那一天的重庆,万人空巷,
人们涌上街头、舞起巨龙,
欢呼声、锣鼓声甚至洋瓷盆的敲打声,
唱歌声、鞭炮声,不绝于耳。


抗战胜利后的重庆街头


回首14年的殊死搏斗、不屈抗争,
只有亲身经历过,
才知道胜利的得来是多么不易。


资料图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
深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
军阀割据、孱弱不堪,
1936年中国工业产值约为13.6亿美元,
而日本的工业产值达到60亿美元。



抗战初期,
八路军每支枪平均只有30发子弹,
枪支弹药来源主要靠战场缴获,
是名副其实的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资料图


然而,即使敌强我弱,

中华儿女仍奋勇杀敌,

无数志士抛家弃子、不顾生死,

为保卫山河抛洒热血。



长城脚下,喜峰口外,
枪械陈旧,弹药不足,
于是“咸抱必死决心,白刃相接”,
挥舞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



枪掩吴淞月,炮掀黄浦波,
上海滩边的四行仓库巍然耸立,
台儿庄城下的敢死队员,
受伤的,从血泊中爬起,
继续用大刀砍杀,
动不了的,拉响手雷,
和敌人同归于尽。



在敌后战场,

平型关打碎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安徽繁昌,

新四军连续5次打退日军进攻,

青纱帐里,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河北正定高平村的民兵们,

埋地雷、钻地道,

打得鬼子进不了村,

日伪军纷纷哀叹,

“要送命,上高平”。



在根据地,青年踊跃参军,
北平密云县的邓玉芬,
把自己的丈夫和5个儿子送上前线,
仅有三儿子一人看到了胜利。


资料图


以热血写就的民族历史,

是有温度的。


淞沪会战中,

当时作为14师参谋长的郭汝瑰

曾经写了这么一封信给他的上司:


“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

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

若阵地存在,

我当生还晋见钧座。

如阵地失守,

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

他日抗战胜利,

你作为抗日名将,

乘舰过吴淞口时,

如有波涛如山,

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一位大学校长曾经这样激励抗日将士:

“经我们血染的山河,

一定为我们所有。

民族的生存和荣誉,

只有靠自己民族的头颅

和鲜血才可保持”。


翻阅抗日英烈录,

每一名中国人,都应记住他们!

当中国跌入历史的低点时,

豪杰英烈是我们不屈的脊梁。


视频来源:《血色湘西》


中华儿女不屈的抗争,
终于换得,
侵略者低下头颅的这一天。


新中国成立后,
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
1951年8月13日,
政务院发布通告,
将抗日战争胜利日改定为9月3日。


资料图


2014年2月27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
确定每年9月3日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现场


2015年的9月3日,
盛大的胜利日阅兵在北京举行,
耄耋之年的老兵们首次受阅,
那一个敬礼让我们热泪盈眶。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现场 (资料图)


一面面英模部队的红旗,
浸透着英烈的鲜血,
诠释着中国军人的铮铮铁骨,
不可磨灭的光荣历史,
令人肃然起敬。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现场 (资料图)


铁流滚滚、锐不可当,
先进的武器装备让人振奋,
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
是为了珍惜和平、维护和平。



资料图


今天的中国,

再也不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

这和平,来之不易。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振兴中华,吾辈自强!

来源:福建共青团(ID:fj-gqt 编辑:宝蓝),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报”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