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融云创张韶峰:顺应大模型新浪潮 多元AI技术深度赋能金融业

来源: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ID:huilang-bj )   






近日,《证券市场周刊》报道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员百融云创CEO张韶峰观点:顺应大模型新浪潮,多元AI技术深度赋能金融业。



张韶峰认为,AI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正在向2.0时代演进,也即从分析判别型向内容生成式进化,但同时,这一技术的革新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过程。AIGC技术在许多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依靠它解决。在从AI1.0向2.0时代迈进的过程中,百融云创是见证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


伴随着AIGC技术逐渐走向台前,百融云创也已经累积出丰富的技术研发实力。截至目前,百融云创人工智能实验室基于智能语音识别、NLP、自动化机器学习(AutoML)、深度学习、隐私计算等技术以及Transformer、模型性能调优、复杂神经网络等底层算法的研发布局,将生成式AI赋能到智能客服、智能营销、贷后管理等业务领域。


其中百融云创智能语音机器人基于Transformer架构搭建的算法模型,对客户语音识别的准确率能达到99%以上,在语义理解方面,则全面使用了ChatGPT同源的预训练模型,可以在最小化人工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多轮对话。


张韶峰认为,唯有行业整合才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大模型拥有广泛的知识覆盖和卓越的文本生成能力,但缺乏特定领域的深度理解;相反,垂直领域模型针对某一细分领域可展现出更高的专业性与精准度。未来,大模型与应用层垂直领域模型有望共塑行业格局。

报道原文:


百融云创张韶峰:顺应大模型新浪潮 多元AI技术深度赋能金融业


ChatGPT的爆火催生了“百模大战”,同时也引领了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发展浪潮。我们正在昂首阔步走进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对于金融领域的影响和赋能程度将继续深化。但AI算法是否会万众归于“生成式”,答案或非如此绝对。


“AIGC算法在金融数据建模和智能交互方面,展现了显著优势;在信用评分和欺诈检测等方面,判别式AI技术更具实力。将两种算法深度融合,可以灵活应对不同的金融场景和需求,在追求高效率和高性能之间达到最佳平衡。”近日,在中泰证券举办的策略会上,百融云创CEO张韶峰如此表示。


张韶峰认为,AI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正在向2.0时代演进,也即从分析判别型向内容生成式进化,但同时,这一技术的革新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过程。“AIGC技术在许多领域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依靠它解决。”


在从AI1.0向2.0时代迈进的过程中,百融云创是见证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成立九年来,百融云创凭借强大的智能分析能力和深刻的行业洞察,将自研AI技术与金融业务深度融合,一站式全链路赋能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当AI与金融邂逅技术浪潮推动行业数智化


AI与金融之间的交融已经进行了很多年,金融业天然的风险属性、服务特性为AI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土壤。有统计显示,近十年,受益于判别式AI等技术的长足进步,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大幅提升,其中IT部门的应用占比超过了60%。


判别式分析技术能够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进行智能分析与决策。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家国有银行委托百融云创帮助其分析5000个已确认的欺诈样本。通过复杂关系网络模型,百融云创成功地挖掘出了与这些样本相关联的9000余个团伙欺诈客户。在这些欺诈客户中,有83%的人在申请贷款时已被银行拒绝,但仍有17%的人成功获得了贷款,这导致银行整体坏账水平陡然上升。


“如果银行在贷前采用基于复杂关系网络的机器学习算法,便有可能识别并拒绝这些高风险客户,有效降低银行的坏账率。”张韶峰介绍。


借助复杂关系网络,百融云创将现实世界中错综的人际关系抽象成图谱。这样一来,便能实现对客户的“升维认知”,将原本错综复杂的客户管理问题转化为清晰、可视化的拓扑网络。利用关系图谱,百融云创对欺诈风险识别的准确率可接近90%,对团伙欺诈的违约率预测可提升4到10倍。


在张韶峰看来,过去十年来,基于知识图谱、机器学习构建的复杂关系网络是AI在金融领域的重要技术基石,同时也代表着AI1.0时代中判别式分析的典型应用成果。


“关系图谱系统能保持高达tps6000以上的高性能计算。”张韶峰介绍,目前关系图谱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反欺诈、贷后管理等领域,为金融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并有助于挖掘和防范金融风险。


不仅如此,在风险评估、信用评级等多个领域,均有判别式AI技术在发光发热。借助先进的机器学习技术,百融云创将客户的行为信息等弱变量与金融活动产生强关联,得以准确预测潜在的信用风险,帮助金融机构优化资源配置。


判别分析到内容生成AI与金融间深入融合


如果说机器学习、知识关系图谱是AI技术在金融领域的第一代应用,那么内容生成(AIGC)则代表了AI应用步入新的阶段。


AI2.0时期的典型特征体现在,交互任务从函数复杂转化到拓扑结构复杂,借助Transformer注意力机制得以进一步拟合人脑学习方式,最终实现自然语言处理(NLP)任务突破性进展。在NLP等先进技术的加持下,AI对金融领域的赋能实现了从智能分析到信息生成的全面升级。


张韶峰介绍,百融云创早在2018年便成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锚定AIGC技术为公司的新一轮技术发展曲线。然而,彼时这一技术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如今风靡全球的现象级爆款ChatGPT也在萌芽期。所以,业内对于生成式AI的认知局限于其智能性和实用性,并未提升到产业变革的高度。


伴随着AIGC技术逐渐走向台前,百融云创也已经累积出丰富的技术研发实力。截至目前,百融云创人工智能实验室基于智能语音识别、NLP、自动化机器学习(AutoML)、深度学习、隐私计算等技术以及Transformer、模型性能调优、复杂神经网络等底层算法的研发布局,将生成式AI赋能到智能客服、智能营销、贷后管理等业务领域。


其中百融云创智能语音机器人基于Transformer架构搭建的算法模型,对客户语音识别的准确率能达到99%以上,在语义理解方面,则全面使用了ChatGPT同源的预训练模型,可以在最小化人工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多轮对话。


在中泰策略会现场,张韶峰播放了多段智能语音机器人在财富管理、金融营销、保险等领域的交互应用。从效果来看,无论是音色、情感、语速还是对话层面,智能语音机器人都能够提供“真人级”的互动体验。


张韶峰介绍,百融云创智能语音机器人内置了软交换(FreeSWITCH)、ASR(自动语音识别)、TTS(文字转语音)、NLP等技术,每日进行超过亿级规模的自动交互,该交互频次规模领先业内。


具体到金融场景,某国有大行在零售业务条线中引入百融云创智能语音机器人之后,成本大幅降低,相比纯人工工况,“IVR+人工”模式节省成本约50%,“IVR”模式则可节省成本约90%,而且两种模式考核结果接近人工服务标准的90%至95%。


大模型时代垂类服务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乘着ChatGPT浪潮,大量资本和机构纷纷涌入人工智能产业,市场对于这一产业的技术走向也变得“唯生成式”而论。然而,这是否契合技术演进的客观规律呢?张韶峰对此不置可否。他认为,“在金融领域,AIGC与判别型算法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二者结合方可兼顾效率和效果。”


“AIGC虽然强大,还不足以应对金融行业面临的所有挑战。”张韶峰说,AIGC算法在智能分析、财富管理等方面展现出优势,而判别型算法则可以在风险识别、信贷评估等方面预测分析潜在的金融风险。


张韶峰举例解释道,百融云创的智能运营业务线的核心技术同时包括三类AI算法:分别是分析判别和预测类算法、AIGC以及智能交互技术。


智能运营业务是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聚焦于对存量客户的深度经营。资料显示,百融云创智能运营业务线不仅能够帮助金融业实现业务中的分层、定制化、人机耦合及系统自我优化等环节的增效目标,同时还拥有为其开发的ASR、NLU、TTS模型底层调优策略,定制集成到其他软交换系统中,大幅减少传统技术带来的网络数据传输消耗,从而提供多场景的运营赋能。


根据百融云创此前发布的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去年该公司智能运营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超140%。财报同时显示,百融云创2022年实现营收20.54亿元,同比增幅为27%;经调整后净利润达2.94亿元,同比增幅108%。公司毛利达到14.81亿元,毛利率高达72%。


在张韶峰看来,当前面对金融行业数智化转型的迫切需求,需要打好多元化的AI技术组合拳,才能更好捕捉市场微妙变化,为金融机构提供更精准的风险预警。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AI技术应用不应局限于单一方向,但当前AI产业的发展轨迹却呈现出趋同化现象,即人工智能正在义无反顾的沿着大模型的道路前进,这引发了市场对于大模型与垂直领域模型如何有效协同的思考。


对此,张韶峰认为,唯有行业整合才能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大模型拥有广泛的知识覆盖和卓越的文本生成能力,但缺乏特定领域的深度理解;相反,垂直领域模型针对某一细分领域可展现出更高的专业性与精准度。“未来,大模型与应用层垂直领域模型有望共塑行业格局。”










推荐阅读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91科技集团许泽玮:人工智能发展给企业带来机遇

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荣获区级“工人先锋号”称号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报》社社长徐道红一行调研参观惠朗科技

恒诚千里征信获“金貔貅奖—2022年度金牌征信服务机构”

天创信用荣膺第六届零售银行发展大会“商业银行风控服务创新奖”

声明:本文来源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仅供参考、交流,文中观点不代表协会观点。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前已注明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BJIFIA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机构投诉平台|gh_791ae21c3f8a


投诉电话

400-661-9609

投诉邮箱

tstjzx@bjifia.com.cn

投诉网址https://www.bjifia.com.cn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百融云创张韶峰:顺应大模型新浪潮 多元AI技术深度赋能金融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