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作积累| 描写重阳节的诗词+成语

关注👉 学生学习加油站 2021-10-26


(点击下面的关键词查看)
老师同学母亲
父亲心情
动作
春天夏天秋天
秋风江河花朵
树木
高山
国庆节
中秋节
端午节

重阳节诗词视频微课↓


重阳节,又称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三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倍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下面是十首经典重阳节诗词,品读之余,让大家也感受一下古人重阳登高的情怀。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点评: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所作的,当时他才17岁。那一年独自一人漂泊在长安的王维,在重阳节这一天想起了远在家乡的父母兄弟,回忆起曾经他们在家时互相佩戴茱萸草的快乐时光,一时间情不自禁写下了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个名句,更使这首诗超越重阳,成为节日思亲的经典语录。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点评:这首词营造了一个恢弘开阔的艺术境界。诗人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历史的、宇宙的、人类的高度抒发一个革命者的壮志豪情。酝词用字都非常大气,比如“寥廓江天万里霜”,一个“霜”字就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画景,它既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霜叶,也指“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霜天。这样的秋景比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树生花,群莺乱飞”来,实在是别有风致。


蜀中九日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点评:唐朝咸亨元年(670年)重阳节,王勃在异乡参加送别友人的宴会并登高回望故乡,他在诗中表明心中已经厌倦南方的愁苦,并将思乡之情寄托于鸿雁身上,表达了自己希望早日回到故乡的愿望。这首诗前两句交代背景,后两句将作者的怀乡之情融入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之中,借无情之景来抒发自己内心深沉的情感,开启了唐人绝句寓情于景的先河。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

韦安石


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点评:韦安石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处在于,诗人以雄劲的笔触,描写三会寺的艺术概括。他通过对于时间和空间的意匠经营,以及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醉花荫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点评:这首词通过描述作者重阳节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上片咏节令,写别愁;下片写赏菊情景。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加入自己浓重的感情色彩,使客观环境和人物内心的情绪融和交织。尤其是结尾三句,用黄花比喻人的憔悴,以瘦暗示相思之深,含蓄深沉,言有尽而意无穷,历来广为传诵。


九日置酒

宋祁


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遨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雨毕,日痕清淡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点评:近人陈衍说:“九日登高,不作感慨语,似只有此诗。”(《宋诗精华录》)此评甚是。此诗俊逸流畅,属对工巧,生活情趣极浓。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诗人适逢其会,发为词章,写成了这首充满兴致的作品。


诉衷情

晏殊


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点评:这首词全篇以写景为主,通过对重阳节时登高所见的描写,表达词人怡然自得的雅兴和由重阳节而引起的对远方亲友的思念,而这种思念的伤感却是在隐约之间的。在语言上,这首词在具备晏殊词温润端丽的一般特点以外,尤见秀洁清新,为全词高远淡雅、陶然旷达的意境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力。另外,词中注重色彩描写,其中“芙蓉金菊”、“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淡水”、“碧天",或明或暗写出景物的色调,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给人以美的陶冶。


渔家傲

李纲


木落霜清秋色霁,菊苞渐吐金英碎。

佳节不随东去水,谁得会,黄花开日重阳至。


三径旧栽烟水外,故园凝望空流泪。

香色向人如有意,挼落蕊,金尊满满从教醉。



点评:树叶飘落,霜满大地,满眼秋色,金菊含苞吐蕊,花瓣摇曳枝头。重阳佳节在菊花盛开的时候来到了。看到小路边旧时栽种的菊花,遥望故园,两眼贮满了思念的泪水。菊花的香色对人如有情意,就让人采摘下来,酿成美酒,一醉方休!面对重阳菊花,诗人的故园情思表露无遗。


咏菊

王安石


院落秋深数菊丛,缘花错莫两三蜂。

蜜房岁晚能多少,酒盏重阳自不供。



点评: 深秋,院落中无数菊花怒放,在花丛间有几只蜜蜂飞舞,在这深秋不知道它还能采多少蜜,在这重阳节里只有自己一个人不停的对着菊花饮酒。诗中透露了诗人寂寞孤独的心境。


重阳

文天祥


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点评:这首诗是文天祥被捕后,在元朝被囚禁期间所作。诗人在囚禁中遇到重阳节,他思念故国,感叹身世,盼望重见天日,重获阳光。借重阳佳节抒发自己怀念故国的真挚情感,表明自己坚持操守,渴望自由,心系故国,至死不悔的爱国情怀。


重阳节诗词

  1、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2、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3、肠断裂,搔首一长嗟。——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4、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


  5、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关于重阳节的诗句摘录50句


  6、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8、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9、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郑谷《菊》


  10、对青山强整乌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11、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2、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13、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14、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5、六曲屏山和梦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16、九日悲秋不到心。——晏几道《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17、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18、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19、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0、少年自负凌云笔。——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21、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2、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3、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心方足。——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4、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25、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26、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7、哀蝉无留响,丛雁鸣云霄。——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28、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29、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30、绿杯红袖趁重阳。——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31、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陆游《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


  32、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3、日月常悬忠烈胆,风尘障却奸邪目。——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4、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杜甫《九日寄岑参》


  35、池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韩琦《九日水阁》


  36、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杜甫《九日寄岑参》


  37、万化相寻绎,人生岂不劳?从古皆有没,念之中心焦。——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


  38、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文森《九日》


  39、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40、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41、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42、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43、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44、一片宋玉情怀,十分卫郎清瘦。——潘希白《大有·九日》


  45、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46、孤花片叶,断送清秋节。——纳兰性德《清平乐·孤花片叶》


  47、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48、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49、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卢照邻《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50、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关于重阳节的成语故事

成语:白衣送酒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酷爱饮酒、性情恬淡,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弃彭泽县令不做,而去做“隐逸诗人”,每到重阳节就陶醉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趣中。南朝宋人檀道鸾在《续晋阳秋》中记载了陶渊明的一则故事:有一年重阳节,陶渊明在东篱下赏菊,抚琴吟唱,忽而酒兴大发。由于没有备酒过节,他只好漫步菊丛,采摘了一大束菊花,坐在屋旁惆怅。就在这时,他看见一个白衣使者向他走来,一问才知此人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送酒的。王弘喜欢结交天下名士,曾多次给陶渊明送酒。陶渊明大喜,立即开坛畅饮,酒酣而诗兴起,吟出了《九月闲居》这一首名诗。这首诗表达了陶渊明以菊自娱、淡泊名利的胸怀。

  “白衣送酒”的故事成为后世文人常用的典故。唐代诗人李郢在《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中道:“愁里又闻清笛怨,望中难见白衣来。”李白在《九日登山》中说:“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后来,人们常用“白衣送酒”表示雪中送炭或者心想事成之意。



成语:必里迟离

“必里迟离”出自《辽史·嘉仪志》:“九月重九日,天子率群臣部族射虎,少者为负,罚重九宴。射毕,择高地卓帐,赐蕃、汉臣僚饮菊花酒。兔肝为臡,鹿舌为酱,又研茱萸酒,洒门户以禬禳。国语谓是日为‘必里迟离’,九月九日也。”

  “必里迟离”是契丹语音译,意为“九月九日”,辽代契丹人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辽国皇帝率群臣以射虎取乐,猎获少的人要罚设重九宴。射猎结束后,设宴赐臣僚饮菊花酒,吃生切兔肝、鹿舌酱。又用茱萸制酒,洒在门户上,或加少许盐饮用,饮时,男子取茱萸18粒,女子取9粒,用酒送下,民间认为可以避邪恶。


成语:白衣送酒

重阳节赏菊,是我国的民俗之一。所以,古代的文人常在这一天相聚赏花,吟诗作文。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不少歌咏重阳或颂菊花的佳作。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安石的《城东寺菊》等。此外,史称“三苏”之一的宋代大学士苏东坡,也曾写下相应诗篇,其中就有《九日次韵王巩》。

在这首诗中,苏东坡写道:“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大意为:既已相聚在一起就不要着急回去,还是趁这菊花盛开的重阳节赏花为好。因为,若等到“明日”,重阳已过,不但人观之无趣,恐怕飞舞的彩蝶看了那过时的菊花也会犯愁的。后来,大家便将“明日黄花”当成成语用,主要用来表示事情已过期之意。

推荐阅读

1.蓝猫小学作文合集

2.中国传统节日丨重阳节

3.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精讲1-40合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