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悼:马革顺先生走完百年人生历程
中国合唱指挥泰斗,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马革顺大师,今天凌晨六时前在上海华山医院辞世,距其101足岁生日只差8天。夫人薛彦莉为他念诵了圣经中的诗篇。弟子王燕等在先生身侧侍奉。特此哀告!
出生于牧师之家 音乐启蒙在教会
马革顺无可选择地出生在一个牧师的家庭,从而教堂成了他的音乐启蒙之地。晚年的马革顺这样回忆自己的童年:“1914年,我出生于南京的一个基督教的家庭。我的人生经历和艺术道路都与我的家庭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父亲不允许孩子看戏、看电影,他认为那些娱乐都是犯罪。”
那时的马革顺生活中唯一向往的快乐时光便是每个星期天做“礼拜”时的唱诗。只有当乐声、歌声回响在教堂的穹顶时,马革顺才能感到久违的快乐。于是,当1933年马革顺高中毕业,准备考大学的时候,他选择报考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并顺利地通过考试。由此开始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为他走上音乐艺术的人生之路奠定了基础。同时,马革顺一生都记得当时对父亲的承诺——毕生都为教会音乐工作做贡献。
伊文思镜头中的爱国青年
1937年,马革顺大学毕业时正值抗战爆发,刚刚二十出头的他准备离开南京转赴西安。在当时,南京中央电台也在准备撤退重庆前,组织文艺工作者作抗日宣传,但南京沦陷在即,人心惶惶,电台找人十分困难。马革顺提笔为《不久就要天明》和《淞沪战歌》两首歌词谱写了曲子,并带着两个弟弟到电台唱完才离开。到了西安,马革顺又一头扎入民间合唱工作。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16768od2f&width=500&height=375&auto=0
《马革顺的艺术人生》
作为一名热血青年,看到国土沦丧,他和许多人走上街头宣传抗日,他指挥学生演唱抗日救亡歌,同时自己还创作了一些反映抗战的歌曲,用音乐为民族的抗战服务。当时正值著名的荷兰摄影家伊文思在拍摄一部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斗争的纪录片《四万万同胞》,前来西安采访,就把马革顺在街头指挥群众歌咏的场面摄入了镜头。
相濡以沫45年 难舍老伴离世
在马革顺大学快毕业的时候,认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妻子盛璐德。对于这段婚姻,他说:“我,一个贫穷的音乐教师,只身来到上海,与一个出身名门的上海小姐成亲。心中难免会有压力,有时也会感到不愉快。然而,令我欣慰的是,婚后我与璐德感情很好,小家庭给了我精神上的支持与抚慰。我俩可以说是先结婚,后恋爱,而且相爱了一辈子。”
事实上,马革顺的妻子盛璐德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许多人小时候读过的《小蝌蚪找妈妈》就出自她和另外一名同事的笔下。令人遗憾的是,1985年,盛璐德被确诊为“帕金森病”,马革顺原以为这种病的病程会很长,谁料妻子发病后8个月就去世了。回忆老伴临终时的情景,马革顺略带感伤地说:“璐德临终前两周,我还在广州开音乐会,待我回家,见她病势沉重,我万分焦急。替我帮忙照顾她的朋友告诉我‘她是在等你回来呀’。闻此言我更是伤心泪下,我知道你是在等我回来,见不着我,你是不舍得离去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167jz8pes&width=500&height=375&auto=0
《大家之马革顺——和谐之美》
马革顺,追忆妻子璐德与自己相伴相随、风雨同舟的45年岁月,内心依旧充满感动和怀念。十年后,马革顺又收获了一段新的婚姻,它让马革顺的晚年生活充满了温馨。
在苦难中我们会记得欢乐颂
贝多芬说:“我们这些具有不朽精神的朽物,生来就是为了经受苦难和欢乐,而几乎可以说是最优秀的人是通过苦难而得欢乐的。”1947年,马革顺赴美研修合唱指挥。两年后,就在1949年解放前夕,马革顺回到上海。和许多老一辈回国的知识分子一样,他被怀疑成“美帝特务”,从此马革顺再也没能逃过之后历次的政治运动。“在苦难中我们会记得‘欢乐颂’。”
马革顺一直以贝多芬的生命理念激励自己。值得一提的是,在这艰难时期,马革顺通过大量的研究,找到了真正适合中国人的合唱方法,并写出了日后被奉为经典的专著《合唱学》。至今,《合唱学》已再版5次,每次再版之前,马革顺都仔细地修订,以使之更趋完善。由于马革顺对中国合唱指挥的贡献,他留学的母校——美国威斯敏思特合唱学院于1989年授予他荣誉院士称号。
生命如圣火般燃烧
回首漫漫一生,先生曾经这样说:“我这个一辈子,九十多岁,三分之二的时间是非常痛苦。一直到1980年以后,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当然是做有益的事情,教的学生也教出来了,现在我很多学生都很成功,我很愉快。”马革顺常说,他最不喜欢的一个词就是“发挥余热”,这使人联想到将要燃尽的蜡烛。他最喜欢的是奥运会的圣火,只要人活着,就应该像奥运会的圣火一样熊熊燃烧。
以上部分文字节选自马革顺先生自传《生命如圣火般燃烧》
·END·
往期热文
文艺精华 如您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