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一流!2019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公布,河南理工大学11个学科上榜!
近日,软科发布2019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排名榜单包括96个一级学科。各个学科排名的对象是在该一级学科设有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授权点的所有高校,发布的是在该学科排名前50%的高校。共有460所高校的4986个学科点上榜。
河南理工大学成绩优异
我校共11个学科入选榜单,分别为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矿业工程学科、机械工程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土木工程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软件工程学科、数学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我校矿业工程学科、数学学科、化学工程学科、能源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世界排名前500名。
入选学科数位列河南省高校第四名。
学科简介
安全科学与工程
学科介绍: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河南省A类优势学科,1996年安全技术及工程获批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2011年从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下设“安全技术及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硕士)点调整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点(为该学科全国首批),并入选河南省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培育学科;2012年获批为河南省重点学科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为该学科全国首批),2015年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在2011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五,是河南省唯一进入全国前5名的学科;在2016年全国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入选A-学科(全国前10%),是河南省省属高校中唯一A类学科。
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6月,该学科有专任教师80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3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9人、博士生导师15人;院士1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人、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5人、河南省优秀专家4人、河南省教学名师3人,多名学科骨干担任《国际职业安全与人机工程杂志(JOSE)》《安全与环境学报》和《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等重要期刊编委。在校博士研究生34人、硕士研究生290人。近十年授予博士学位89人、硕士学位1100人。建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和4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形成通风与除尘技术、瓦斯地质与瓦斯预测、瓦斯灾害防治与瓦斯(煤层气)抽采、防火防爆理论与技术、安全系统工程与管理5个特色研究方向,建成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煤矿灾害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11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影响力:近十年来承担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项目86项,国际合作项目4项,其它省部级项目97项,到账纵向经费近5500万元;承担重要横向科研项目200余项,到账横向经费约2.5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7项;授权国家专利4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190项。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发表核心以上期刊论文80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3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获批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控)、3个河南省科研创新团队。获批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4个。主办、协办国际学术会议6次,召开全国性学术年会15次。承担省级以上教学工程及教学改革项目35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学成果奖5项。与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印度理工学院、日本长冈技术科学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波兰中央矿业研究院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30余名师生赴国外交流访学。依托本学科建有国家一级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年均为煤矿企业、地方政府安全管理人员培训2400人次,提升了相关人员安全生产技术和安全管理水平。本学科成员积极参与政府和企业组织的煤矿安全会诊、事故调查工作,学科中5名教授受聘为第五届国家安全生产专家,10余名教授受聘为河南省和焦作市安全生产专家。同时,参与《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和国家、河南省安全生产规划等政策法规和规划的制定和修编工作。制定《煤矿矿区瓦斯地质图编制方法》等3项国家安全生产行业标准,成为编制矿区(矿井)瓦斯地质图的依据和规范。
测绘科学与技术
学科介绍:学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学科是河南省B类特色学科和河南省重点学科,2004年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获批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2006年获批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获批为河南省重点学科,2009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获批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5年入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一期建设学科。在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九,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入选B类学科。
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6月,该学科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1人、博士生导师12人;拥有双聘院士2名、“国家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获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多人在国际国内学术机构、学术期刊兼任主席、常务理事、理事、委员、编委等职务,同时多人在国际矿山测量协会、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中国煤炭学会等国际国内学术团体兼任主席、常务理事等职务。建有4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和1个省级教学团队,形成矿区形变监测与采动损害防护、空间定位与导航应用基础、矿区环境遥感与灾害监测、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4个特色研究方向,拥有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矿山空间信息技术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空间信息获取与处理院士工作站、北斗导航应用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智慧中原地理信息技术系统创新中心、河南省空间大数据获取装备研制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31人,硕士研究生200人,全日制本科生1400余人,是国际矿山测量协会第六委员会主席单位挂靠学科,先后举办国际矿山测量各类学术会议7次,承办2016年中国测绘地理信息青年学者论坛等国内学术会议14次。
影响力:近十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重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国家公益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到账纵向经费约5000万元;承担重要横向科研项目120余项,到账横向经费约1700余万元;承担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1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1项;发表论文780余篇,SCI、EI收录160篇;出版专著/教材35部,获专利/软件著作权35项。该学科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作为河南省唯一一个测绘类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该学科联合北京四维远见、河南省测绘工程院等单位建立21个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累计转化成果30余项,开展技术服务110余项;数次参与国家和省市测绘、国土、煤炭等行业规范编写与修订、发展研讨及决策咨询等工作;依托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科普教育基地宣传普及测绘文化,受益者达1000余人,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
矿业工程
学科介绍:学校矿业工程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1996年采矿工程获批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2006年获批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8年获批河南重点学科。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九;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入选B类学科(全国前30%),排名全国第六。
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6月,该学科有专任教师74人,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0人,博士生导师20人,双聘院士1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省管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安全生产专家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5人;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实验室、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国家安监总局科技支撑平台、河南省院士工作站等9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影响力:该学科近十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20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6000余万元。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5篇;出版专著23部;获国家专利149项,转化专利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励一等奖15项、二等奖32项;科技成果被企业采用超过50项,成果应用为企业创造增值超过20亿元;获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项。培养博士研究生30余名,各类硕士研究生160余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肯塔基大学、内华达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纽卡斯尔大学等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举办了第34届国际采矿岩层控制会议等5次国际会议,学科成员应邀在国内外讲学40余人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近百人次,出国进修近20人次;邀请国内外学者来校讲学60余人次
机械工程
学科介绍:学校机械工程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2004年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获批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2006年获批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8年获批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61位;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入选C+学科。
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6月,该学科有专任教师65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0人、博士生导师14人,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人,国家煤炭首席专家1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省特聘教授1人、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人、省555人才2人、河南省杰出青年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德国洪堡学者1人和玛丽居里学者1人。建有先进制造技术等3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影响力:该学科近十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0余项,省部级项目6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50余项,产业化项目62项,科研总经费达8000余万元;自行研制与开发设备28种,高技术产品16种;发表论文425篇,其中SCI/EI收录350篇,引文282次;出版专著2部,编写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获国家专利185项,专利成果转让50项;获省部级奖10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先后获批河南省精品课程及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培养博士研究生21余名,各类硕士研究生368余名。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北卡罗莱纳农工州立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主办及承办第十届中日超精密会议、中国(国际)光整加工技术及表面工程学术会议等国际及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
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科介绍: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2008年获批河南省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全国第四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入选C-学科。
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6月,该学科有专任教师67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5人、博士生导师10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计划”专家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2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杰出青年)2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3人、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建有河南省高性能轻金属材料及其数值模拟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深地材料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煤炭节能减排材料与技术工程实验室、河南省结构功能性金属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固废资源化利用与绿色建筑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凝固技术与亚稳材料院士工作站6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拥有矿业材料、非平衡凝固与亚稳材料、微尺度理论模拟与设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二维碳化物材料、煤制系和煤系气绿色高效利用材料等6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影响力:该学科近十年来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3项,省部级项目87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94项,科研总经费达4666.11万元。发表论文1169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682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出版著作教材19部;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2项,其中二等奖4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建有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与英国、莫斯科、克罗地亚、以色列等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4名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7名境外学生来华学习交流。举办第六届材料与热加工物理模拟及数值模拟国际学术会议等国际学术会议3次,国内学术会议8次;128人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主题报告,175人次在国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
土木工程
学科介绍:学校土木工程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2008年获批河南省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入选C-学科。
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6月,该学科有专任教师61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0人、博士生导师5人,双聘院士1人、高端外国专家1人、“新世纪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名、河南省杰出青年计划获得者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河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建有河南省岩土工程灾变及控制创新型科技团队,1个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有河南省地下工程与灾变防控重点实验室、生态建筑与环境构建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地下空间开发及灾变防治国际联合实验室3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影响力:该学科近十年来承担高压气体冲击作用下含瓦斯煤体的裂纹扩展及扰动规律研究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6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72项,总科研经费达5280万元。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60篇,其中被SCI/EI检索386篇;出版教材19部,中英文专著16部;授权发明专利38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建成河南省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培养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370人,其中河南省优秀硕士研究生3人。广泛开展国际交流活动,与爱尔兰利莫瑞克大学合作的本科层次合作办学项目“土木工程”专业于2013年招生;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16位国际知名学者作为本学科兼职教授,年均邀请国外学者来校讲学交流10人次;5名学生赴境外学习交流,100余名境外学生来华学习交流。近十年来,举办第十五届全国矿山建设专业学术会议、第十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第三届矿山安全科学与工程国际会议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2次。
控制科学与工程
学科介绍:学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1993年获批“工业自动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调整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2000年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获批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2年获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入选C类学科。
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6月,该学科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2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8人、博士生导师5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1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3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5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空天专委会副主任1人。建有复杂系统的信息处理与控制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矿山电气自动化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直驱电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控制工程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工矿自动化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7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影响力:该学科近十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8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30余项,总科研经费达8700余万元;研发煤矿复杂井巷超大角度运输系统、变频调速设备智能健康诊断系统、中长隧道智能化施工监控系统、大型设备运行监测与健康诊断系统、虚拟化矿山安全培训系统等数十种产品与设备装置,广泛应用于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0项,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获国家精品资源课程1门、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以及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培养硕士研究生270名、博士研究生4名。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教育合作,与美国肯塔基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南非斯特兰堡大学、浙江大学等10余所国内外大学开展教育科技交流和合作,举办第九届中国多智能体系统与控制、2016中国大数据系统与智能技术等国际或全国性学术年会8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40余人次来校讲学和从事合作研究,派出22名教师赴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单位进修或作访问学者,学科成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主题报告30余次。
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科介绍:学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2006年获批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9年获批化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为河南省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6月,该学科有专任教师48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7人、博士生导师6人,中组部“计划”专家1人、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1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1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6人、焦作市青年科技专家1人。建有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煤制气、煤系气绿色高效利用材料和非粮生物质高效综合利用3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有1个氢能开发利用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建成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开采与综合利用、煤炭绿色转化2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煤炭节能减排材料与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和矿物加工与矿用材料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中心。
影响力:该学科近十年来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7项,省部级项目29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4项,科研经费达1389.515万元;发表论文407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81篇,ESI高被引论文3篇;出版专著27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9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校硕士研究生27人,授予硕士学位人数42人,其中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获得者6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等国(境)外高校建立长期教学科研合作关系。
软件工程
学科介绍:学校软件工程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2005年获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河南省重点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入选C类学科。
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6月,该学科有专任教师27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人、博士生导师1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1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河南省高校骨干教师3人。建有矿山信息化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矿山信息化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创新方法培训基地、现代物流服务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矿山生产安全环境监控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5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影响力:该学科近十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7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达1100余万元;发表论文430篇,其中SCI、EI收录200篇;出版教材8部,学术专著6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9项,获得软件著作权7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建有数据库系统原理和计算机网络2门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在校硕士研究生64人,已毕业硕士研究生52人,近10名学生出国留学。注重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技教育合作,与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日本室兰工业大学等多所国外大学建立了良好校际关系,定期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院讲学。举办2013年密码新技术学术研讨会、2018国际计算机前沿大会(ICPCSEE 2018)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8次。
数学
学科介绍:学校数学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2003年获批应用数学专业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获批基础数学专业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获批应用数学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点,2012年获批河南省重点科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入选C-学科。
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6月,该学科有专任教师32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7人,双聘院士1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人、河南省讲座教授1人、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1人。
影响力:该学科近十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6项,省部级项目14项,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36项,科研经费达893.8万元;发表论文8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7篇,SCI收录论文637篇;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在校硕士研究生37人,毕业硕士研究生96人,获河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篇。举办2013年数学流体力学方程国际研讨会、2016年调和分析及其应用国际会议、2018年数学流体力学方程国际研讨会、2019年国际代数组合会议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次,邀请中科院院士、国家杰青及长江学者等知名专家200余人次到校进行学术交流,50余人次受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科介绍: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200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点,2012年获批为省级重点学科;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进入C+学科,在河南省排名第三。
师资力量:截至2019年6月,该学科有专兼职教师92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3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8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优秀专家2人,省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1人,省青年文化英才1人,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人才3人,省科技创新人才(社科类)2人,省“计划”人才1人,河南省委宣传部青年理论宣讲专家4人,赴美国高校作高级访问学者4人。建有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与实践、文化软实力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3个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建有4门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2门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招收硕士研究生252人,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183人,其中考取博士研究生10人,获河南省优秀硕士研究生论文1篇。
影响力:该学科近十年来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06项,承担纵向科研经费790万元;获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27项;发表CSSCI学术论文139篇,在《光明日报》发表12篇重要理论文章(含“光明专论”4篇),2篇文章受到中宣部表彰,2篇文章受到河南省委宣传部表彰,5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新闻阅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参考资料》转载1篇,《资政参考》《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要报》刊用8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专著42部。先后联合举办全国新常态下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让中原更加出彩学术研讨会、河南省高校新型智库建设与发展论坛、2018年度全省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思政部主任)培训班,学院教师在国际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主题发言近30次。
关于软科
软科(上海软科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从事高校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软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3年开始发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大学排名之一,“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以排名方法的客观稳定著称,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和大学制定战略目标和相关政策时的参考标准。软科每年发布的“中国最好大学排名”坚持从大学服务对象的角度来评价大学,精选指向明确的核心办学指标,以完全公开的原始数据成为洞悉中国大学竞争力的权威参考。由软科开发并每年定期发布的排名还包括“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等。
关于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
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的指标体系由软科开发的学科发展水平动态监控系统内嵌的30余项测量指标所组成,这些指标全部都是高校学科建设部门日常管理中密切关注的关键指标,代表了学科点对本学科稀缺资源的占有情况。软科将这30余项指标划分为10余个指标维度分别计算得分,然后归纳为高端人才、科研项目、成果获奖、学术论文、人才培养5个指标类别,最后汇总得到学科点的总分。数据全部来自第三方数据源,如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际和国内文献数据库等,经过软科开发的规范化数据清洗和学科归类流程处理后,统一得到各个学科点的各项指标数据。
为优秀的河南理工大学点赞!
往期精彩回顾
新媒体中心
监制:刘春德
责编:鲁小茜 赵 佳
助编:杨明豪
来源:软科微信公众号、河南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
微信:河南理工大学
微博:河南理工大学
QQ:1229991909
抖音:河南理工大学
为优秀的河南理工大学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