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徐唯辛:为劳动者“造·像”

2017-05-01 中国艺术馆 中国艺术馆




【中国艺术馆】您的私家定制展览馆!

【艺格格】微信号:chnarty



  “劳动者”字面意义为“劳动的人”,是对从事劳作活动一类人的统称。劳动者是一个涵义非常广泛的概念,凡是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取合法收入作为生活资料来源的公民都可称为劳动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3987vo9q7&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中国艺术网《名人访谈》第2期

中国写实画派成员徐唯辛:岁月洗礼中的纪实艺术


  徐唯辛善于选取在广泛劳动者形象中极具代表性的“矿工”为题材,并以尺幅较大的画面来诠释矿工在工作生活中的精神状态,矿工的巨大的特写形象,完全是映射其背后的生存、生活。又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式的刻画,反映出当下社会中劳动者占有的层面比重及社会地位等,从而在叩问一种社会现象问题。


徐唯辛《工棚》布面油画 200×220cm 2004年 十届全国美展银奖


徐唯辛《工棚》局部


“造像”不同于“画像”

  “造”更强调一种创造过程,并从事物内部本身出发,去发现其追求的精神价值,然后以“像”形式出现并进行表述。

  徐唯辛的劳动者作品更多的是抓取矿工的生活状态元素,通过肖像的形式来进行情感传达,或是一种深邃的思忖叙事,使观者进入一种沉思状态,悄然的去分析画面背后的故事。


徐唯辛《打工图》布面油画 220×450cm 2005年作


徐唯辛《打工图》局部


  徐唯辛自学生时代即心仪古典艺术,严格训练自己的写实油画技巧;他是最早反映“农民工”生活状况的艺术家之一;他认为在后农业社会的中国当代,思想的启蒙是最为急迫的课题;他认为具有理性特征的具像油画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他呼吁艺术家要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用生动的形象传达人们为之感动和思考的人文精神。他在实践中懂得了艺术与社会、与大众的关系,在缜密的构思、严谨的写实中表现人物的神韵,欢迎走近本期嘉宾——徐唯辛。



徐唯辛

test

  1958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198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前执行院长、教授、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致公党人民大学支部主委、美国UC伯克利历史系访问学者。美国新泽西肯恩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1987年作品《馕房》获“首届中国油画展”大奖,1999年作品《酸雨》获“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2003年作品《工棚》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2008年参与中国写实画派抗震救灾《热血5月·2008》巨幅油画创作。



徐唯辛《工农兵之一·工》布面油画 250×200cm


徐唯辛《工农兵之一·农》布面油画 250×200cm


徐唯辛《工农兵之一·兵》布面油画 250×200cm


徐唯辛《工农兵之二·工》布面油画 250×200cm


徐唯辛《工农兵之二·农》布面油画 250×200cm


徐唯辛《工农兵之二·兵》布面油画 250×200cm



从生活感受到来自艺术的切实生命力

  现实主义画像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中可谓颠沛流离,这绝不仅仅是艺术家的选择,更是时代的选择。肩负时代使命的艺术家选用现实主义作为其创作的锋芒,将艺术的笔触凝固在历史的现实之中。2012年年末的冷冬,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唯辛先生接受中国艺术网采访时表示,在历经艺术创作的不断尝试与改变之后,他总能从时代变迁的生活本然,感受到来自艺术的切实生命力。


2005中国煤矿纪实--曾被瓦斯烧伤的矿工  布面油画 250×200cm


2005中国煤矿纪实--矿工康振国肖像  布面油画 250×200cm


2005中国煤矿纪实--川籍矿工刘金锁  布面油画 250×200cm


2005中国煤矿纪实--川籍矿工刘志祥  布面油画 250×200cm


2005中国煤矿纪实--获救的矿工  布面油画 250×200cm


2005中国煤矿纪实--矿工刘向财肖像  布面油画 250×200cm


  在徐唯辛写实画幅作品中,有一种凝绕于心的肃穆人文情怀,这使他的绘画风格一直有别于盲从的艺术风潮。他力求从写实的具象绘画中探索人性深层的意义。早在1987年首届中国油画展上,他的油画作品《馕房》就入围大奖。构图如摄影照片般,从画中人的眼神与动作中,记录并反映着那一时代人们的精神与心理状态。选择“现实主义”的写实画风,是他对社会深沉而理性的思考,使他在纷繁庞杂的艺术之中,找到了智慧的净土。自此,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现实主义”。


徐唯辛《矿工刘永贵》布面油画 250×200cm 2007年作


徐唯辛《2005中国煤矿纪实—无题》布面油画 250×200cm



我不认为艺术只应该表现愉快和甜美

  国人最为熟知他的《工棚》、《打工图》、《矿工肖像系列》、《虚无众生相》、《历史中国众生相1966——1976》作品展等等,每一幅作品中的人像仿佛欲言又止,刺痛了我们认为坚不可摧的文化内涵。在采访中,他谈到“我不认为人生是轻松的,也不认为艺术家的作品只应该表现愉快和甜美,更不认为艺术家和他的作品能够逃避社会,我希望作品里有一种更深的东西,给人以启发,来做一些改变社会进程的努力,哪怕这个努力十分微薄。”在瑞士、英国、美国等国际艺术交流盛会中均有他的作品展出,代表着中国“现代艺术”的精品,走进外国友人的眼中赏析。



徐唯辛《打工者》布面油画


徐唯辛《打工者之八》布面油画


徐唯辛《打工者》布面油画


  徐唯辛认为“画作就像史诗,照见过去,记录现在,让人无法回避。”对于从事艺术学院院长的任教身份,他认为,当下的盲从让学生们迷失于独立创作。艺术是一个国家的文化沉淀,目前很多迎合市场的艺术创作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他在东西方文化的对比中,展开了对中国当代社会文化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后农业社会的中国,在文化上距离真正意义的“现代”还相当遥远。艺术家应该清楚在当代中国社会的大背景下,不能因为落后而急躁,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作为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身份的当代艺术家,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以作品来反映和关注社会进程。




单纯是创作的最高境界

  谈到自己的绘画技术磨练期与文革岁月的洗礼,徐唯辛谈到从2005年开始创作的《历史中国众生相――1966-1976》系列作品的初衷,艺术不是文化的附庸,去遮掩真实的生活。即便是后知后觉的努力,也至少是对中国伪现实主义绘画原罪的一种救赎。社会底层边缘人民的生活灾难与痛楚,使徐唯辛感触到还原和反思时代背景的勇气和力量。徐唯辛在画作中赋予“时代”制造者和受害者以平等的历史尺度和生命尊严,以此唤起人类普遍良知的包容力量。在谈及创作时,他表示单纯是创作的最高境界。徐唯辛认为他是想培养艺术家,而不是匠人,因此没必要让他们钻研技法。在徐唯辛看来,艺术不是一个圈,它是文化的,是大众的,“我希望我的学生能接受更广阔的知识量,经过熔炼,也许会发生化学反应。”


徐唯辛《打工图》布面油画 200×400cm


徐唯辛《打工图之三》布面油画 200×400cm


  对于在哈佛举办了《中国形象——流通中的肖像》展,徐唯辛指出“消费文化”的现象不是个噱头。“我很同情80后这帮孩子们,他们生活在一个残酷的年代,从摸到画笔的一刻就知道画画可以卖钱,而且可以赚大钱。这在我们那个年代是不可能的,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资讯贫乏的年代,但是我很庆幸,当年的我们都是真正纯粹地谈创作。”艺术是激情盎然的,但也是残酷无情的,面对内心深处的良知,我们的艺术道路还任重道远……




巫鸿:徐唯辛--七个矿工

  艺术中的“现实主义”是一个复数概念,徐唯辛的现实主义绘画是其中的特殊一种,一方面与“自然主义”和“照相现实主义”绘画不同;另一方面也与“批判现实主义”及“革命现实主义”艺术有别。“自然主义”和“照相现实主义”企图把艺术和生活贴在一起,“批判现实主义”及“革命现实主义”则希望借助写实形象传达政治观念和道德教谕。徐唯辛所追求的是对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深入观察和如实描写。他无疑致力于缩短艺术与生活间的距离,但其目的不是将艺术和生活等同,而是把生活引入艺术。在这个取向上,他和现实主义艺术的首倡者法国画家居斯塔夫·库尔贝(1819—1877)更为接近。库尔贝主张“模拟日常生活中伸手可触的平凡事物”,作为一个社会性艺术家,他甚至参加了巴黎公社的革命活动,但他并没有要求对生活进行升华以便为政治服务。


徐唯辛《矿工李明才》布面油画 250×200cm 2011年作


  徐唯辛与库尔贝艺术概念的相似也隐含了二者之间的一个重大区别:相距一百余年的历史距离,徐唯辛对这种更为直观和质朴的“社会现实主义”的回归不可避免地是对晚近现实主义艺术类型,特别是主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的回应。这种回应实际上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美术中的一个基本现象,反映为许多不同流派和倾向,包括“伤痕绘画”和“乡土绘画”等写实主义潮流,唯美主义的学院派绘画、非再现性抽象艺术、当代观念艺术等等。后面三种不但远离了为政治服务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而且摒弃了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语言和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徐唯辛的历史定位和他的艺术创作的意义:他是在现实主义的内部进行艺术实验,是从现代艺术史和中国当代美术这两个层面上对现实主义艺术传统进行反思。这种反思在他最近的“矿工”系列中得到最明确的表述。这组作品在向生活与个体靠拢的过程中淡化典型性和理想化的影响,在“让形象自己说话”的努力里使现实主义脱离意识形态的控制。他所描绘的是地方上私人小煤窑里的矿工,许多来自农村。他们不是“工人阶级”或“老百姓”的代表或符号,而是一个个有名有姓、有血有肉的个人。艺术家希望我们看到他们,因此他把他们的肖像放大到领袖像般的尺寸,使我们无可回避地看到这些在艺术中,甚至在现实主义艺术中—通常缺席的人物。


徐唯辛《矿工李国庆》布面油画 250×200cm 2012年作


徐唯辛《矿工杨石头》布面油画 250×200cm 2012年作


徐唯辛《矿工张永庆》布面油画 250×200cm 2013年作


徐唯辛《矿工刘金才》布面油画 250×200cm 2013年作



徐唯辛更多作品欣赏



徐唯辛《馕房》布面油画 170×180cm 1988年作


徐唯辛《酥油茶馆》布面油画 180×180cm


徐唯辛《圣地拉萨》左 176×340cm 1997年


徐唯辛《圣地拉萨》右 176×340cm 1997年



徐唯辛《酸雨》中 220×340cm 1999年



徐唯辛《过道之一》


徐唯辛《过道之二》



徐唯辛《时代女性·郎平》250×200cm 2015年作



徐唯辛《时代女性·邓丽君》250×200cm 2015年作



徐唯辛《马云》布面油画 250×200cm 2016年作



徐唯辛《莫言》布面油画 250×200cm 2016年作




特别声明:本篇为中国艺术网(馆)独家专稿

艺格格编辑整理,禁止商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肖像高端订制】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