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从反共到屠华——1965年印尼大屠杀背后的政治搏杀【地缘政治97】

2016-04-28 云石 云石

本文为云石原创,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


4月18-19日,针对印尼军政府50年前的大屠杀暴行,印尼史无前例地举行了一场公开研讨会——1965-1966年间,印尼军政府血腥清洗了国内数十万“亲共左派”,其中20万人是华人。研讨会由非政府组织“全国人权委员会”主办,得到了印尼官方的认可和支持。这是大屠杀发生后50年来,印尼官方首次允许公开讨论。


这则消息一经披露,迅速引发国内众多网友的广泛关注。这段时间,也一直有读者致信云石君,希望就此事的前因后果做一个回顾和分析。


历史是云石地缘政治系列的一大主题,按说这种高关注话题,云石君应该第一时间展开分析。只不过,由于事涉敏感,而且网上关于印尼屠华的情绪化言论太过严重,所以云石君迟迟没有动笔。现在,关于此事的热度已经有所降温,大家的情绪也稍有平息,应该说,已到了可以相对理性来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所以从这一节开始,云石君对印尼反华行为的背后行为逻辑,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965年的印尼屠华,与当时印尼军政府对印尼共|产*党(以下简称印共)的清剿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要理性印尼65屠华的脉络,我们首先要从印尼军方与印共的恩怨说起。


印共的崛起,与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的大力扶持密不可分。苏加诺是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领袖,从20年代起便开始与荷兰对印度尼西亚的殖民统治做斗争,并因此在印尼民众中树立了极高的威望。1949年,荷兰被迫结束对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殖民统治,印度尼西亚获得独立,苏加诺当选总统,成为被世界各国承认的印度尼西亚领导人。


只不过,印尼虽然获得独立,但隐患依旧重重。在云石:【地缘政治12】——印尼为什么成不了大国中曾经分析过印尼的地缘结构:印尼是一个群岛国家,全国共有13000个岛屿,五大主岛(爪哇、苏门答腊、苏拉威西、加里曼丹、巴布亚)零散的分落于海上,除了苏门答腊与爪哇之间的海峡相对较窄,其他各主岛之间都相隔少则数百海里、多则上千海里,地缘关系相对疏离。


而除了地缘结构的先天不足,印尼聚合成国的人文条件也不充分。岛屿结构的松散,本身就造成了印尼天然的多民族特征。1万3千多个岛屿上分布着366个民族;而且南洋地区普遍开化较晚,后来又被荷兰长期殖民,所以一直到近代以前,印尼群岛的人们的没有形成国家和民族意识。直到二十世纪,随着民族国家概念的推出和普及,这种情况才稍有改观,但依然只停留在少数的上层知识群体。


地缘和人文结构的极端松散,意味着印尼建国之初,经济结构支离破碎,人民国家认同度较低——这昭示着印尼存在着严重的国家分裂风险。


这当然是为印尼中央政府所不允许的。但是地缘结构的缺陷不可能改变,至于各板块经济结构相对独立、人民国家民族意识淡漠等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加以弥补,但这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而且需要经济和科技水平的进步——而建国初期的印尼经济极端落后,一时半会根本无力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印尼如果还想保持国家整体的存在,那就只有在政治体制上面下功夫了:


首先,实现最高形式的中央集权,大搞个人崇拜,甚至个人独裁。苏加诺上台后,不断将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并极力推动实际上的独裁体制,相应的,也通过各种手段,大搞个人崇拜。


不可否认,苏加诺此举有自己的私心,但他这种做法其实也是有道理的。在印尼地缘和人文结构极端松散,国家凝聚力和认同感严重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将权力集中于一身,并树立领袖个人的崇高威望,不仅可以有效减少分裂的现实风险,而且可以以自己这个国家领袖为纽带,增进民众对国家的向心力和认同感。


只不过,苏加诺的这种搞法,在具体实施中面临一个问题:不管是权力集中,还是个人崇拜,归根到底得有实力做后盾。说的更直白点,得有枪杆子才行。否则人家不听你的,你又奈何不了人家,那这个集权独裁就无从谈起。


所以,苏加诺要想保持这种集权独裁体制,必须极端依赖军方。但问题是,苏加诺是个文人革命家,从来没有混过军界;当年他反抗荷兰,其手段是思想发动和政治上合纵连横,而非武装革命。这也就是说,他从来就没有建立过属于自己的嫡系武装。建国后组建的印尼军队,其效忠的是印尼这个国家政权,而非苏加诺本身。这种情况下,苏加诺要搞集权独裁,缺乏足够的军队基础。


当然,由于集权独裁适合当时的印尼国情,所以军队还是支持这种体制的。但是,军队支持这种体制,并不代表着就一定要支持苏加诺这个人。只不过在建国之初,鉴于苏加诺几十年革命攒下的威望无人可以替代,所以军方依然会尊奉苏加诺。但这本质上,不是军方对苏加诺本人的服从,而是双方基于维持国家统一这个共同利益所达成的合作。


苏加诺与赫鲁晓夫


既然是合作,那要想这种关系保持下去,那么双方的势力必须达到一种平衡。任何一方实力的过度增长,都会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而印尼的情况就是这样。建国后,印尼发生了几次分裂主义骚乱,再加上阶级矛盾引发的冲突,苏加诺政府无法通过政治方式予以解决,最后都需要用枪杆子来摆平。而在这个过程中,军方对政治的影响力自然也就随之增长。


这当然会对苏加诺的集权独裁构成威胁。但是苏加诺又不能直接打压军方(不然谁帮他摆平这些乱子?),在这种情况下,苏加诺决定引入一个其他力量,对军方予以制衡。而苏加诺的目标,就是印尼共*产*党。


苏加诺之所以会选择印共,有其自身的考量:


首先,共*产*党本质上是一个以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的阶级属性政党,而非地缘、民族属性政党。直白点说,共*产*党它划分敌我的标准,是人的阶级属性,而非自身所属的地缘板块和民族。这样它天然不会对国家统一构成威胁。


而好处却很明显。由于当时印尼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极端落后,绝大部分国民都是一无所有的穷苦农民和工人(即无产阶级),通过共产党将他们组织起来,首先可以削弱分裂主义势力的根基——大家的主要奋斗目标和手段是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一起翻身做主人,而非以民族、地缘板块为划分标准去搞分裂;


其次,由于印尼没有土改,所以国家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土著地主们占据大量土地,并用土地将下层人民牢牢捆绑,这严重影响到了印尼的工业化转型。通过共产党之手,将无产阶级发动起来,可以削弱这些封建地主的势力,为国家建立现代经济体系扫清障碍。


再次,在国际共运如火如荼的五六十年代,扶植印共,可以获得苏联与中国的外部支持,而苏中两国都是中央集权体制,与苏加诺所设想的高度集权有相似之处。所以社会主义势力的进入,不会对自己的政体构成冲击。而相反,如果引入美系势力,那西方以分权制衡为基础的民主体制也会随之进入,届时莫说苏加诺集权不保,印尼这个本就松散的国家,也会面临四分五裂的风险。


综上所述,通过对印共的扶植,进而借印共之手,苏加诺不仅可以获得广泛的民意基础(无产阶级都支持他),获得国家经济的发展(这对苏加诺政权的合法性有极大的帮助),还可以得到来自苏联和中国的支援,这样一来,苏加诺就在自己的威望之外,获得了制衡军方的全新本钱。而如果没有印共的崛起和帮助,光靠他那点革命威望的老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内骚乱的不断发生,迟早会消耗殆尽,继而被军方撵下台。


不过,苏加诺对印共也有限制,即决不允许它们拥有自己的武装。这也是有其道理的的。毕竟苏加诺扶植印共,是为了借其之势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及用顺应民心的方式来维护国家统一(军队的暴力手段肯定是引发民众反感的)。一旦印共得了民心,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那就连苏加诺自己也驾驭不了这股势力。


而从军方角度来说,如果印共只是一股政治势力,那军方虽然看它不顺眼,但鉴于它确实有助于国家统一和发展,所以也没有出手强力剿除的必要——毕竟此举会引发国家动荡,甚至有可能爆发大规模内战。但如果印共直接在军队系统之外,再搞起自己的独立武装,那就是侵犯军方根本利益了,那即便是拼着天下大乱,军方也必须跟它翻脸。


在这种情况下,苏加诺与印共为一方,军队为另一方,形成了印尼建国初期国家权力结构的平衡。双方都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础性力量,只不过,在确保统一这个国家根本利益的方式上,苏加诺与印共代表的是常规的政治手段,而军队代表的是非常规的暴力手段。


在苏加诺的支持下,印共于1951年合法化,并开始迅速发展。1951年,印共只有几千党员;到1963年,党员人数超过了200万;到1965年,超过了300万,成为印尼国内人数最多的党,也成为仅次于苏共和中共的全球第三大共产党。同时,印尼全国有一千多万人,加入了印共的工会组织。至此,印共成为事实上的印尼第一大政治势力。


但在发展壮大的同时,危机也在滋生。而这个导火索,就是苏加诺的健康。


到1965年时,苏加诺已经64岁了。而早年的革命经历,也使他身体受到严重摧残,所以在这个阶段,苏加诺已到了风烛残年,即便人还可以存活,但是其政治能力已经明显难以为继。


而苏加诺的身体变化,也打破了印尼的政治平衡。


一般来说,一个成熟的政治机制下,领袖不过是机构和组织的代言人,其个人的影响力相对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领袖身亡,或者丧失政治能力,那么其所属的机构也会推出相应的新代言人,各方利益的平衡也是建立在组织机构之间的平衡基础上,所以不会对政治运转构成根本影响。


但是当时的印尼并非如此。之前云石君已经说了,印共与苏加诺虽然在政治上长期一致行动,但双方的地位是相互独立的,苏加诺从来就不属于印共这个机构,而是印共的平等,甚至略高一级的合作伙伴。


当然,如果苏加诺的权力是建立在某个政治组织基础上,那倒还好说。他自己不行了,组织再推一个新代表上来就得了。但苏加诺的权力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构建在自己个人威望上的。这就很糟糕了。因为这种个人威望很难传承,一旦苏加诺失去政治能力,他所领导政党,根本就不可能推出一个能和他实力相当的继承者。


这让印共和苏加诺方感受到了风险。如果苏加诺不能再履行职务,它们与军方的脆弱平衡就将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苏加诺和印共开始布局将来,苏加诺本人加大了左倾力度,并试图在印尼军队中安插政委,甚至提出的建立“第五军种”(武装化的民兵组织)的计划,而这自然遭到印尼军方的强烈抵制。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导致了印尼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930”事件爆发。


1968年的苏哈托画像


1965年,因苏加诺病情恶化,已呈一触即发之势。当年9月30日深夜,印尼总统卫队营长翁东中校等人发动政变,6名陆军高级将领人头落地。随之陆军战略后备司令苏哈托发动反扑,翁东等人溃败,苏加诺成为傀儡。包括印共领袖艾地在内的数十万人被清洗,印共元气大伤,由此走向败亡。


后世有些人回顾历史,认为印共没有掌握武装力量,是它们的最大失误。并以中共当年为例,中共在大革命期间,于国民党军队中积攒了相当影响,所以1927年蒋介石清党后,中共能够通过武装起义东山再起。而印共没有借鉴中共的做法,这才会在苏哈托清缴后一蹶不振。


这个认识看上去颇有道理,但实际上,印共所处环境,与中共当年有很大的不同:


中共的合作对象孙中山,本身就是国民党嫡系军队的缔造者,甚至在建立黄埔军校过程中还极度依赖苏共支持,这才让中共有了参与,进而对国民党军队施加影响的机会。而印共的合作对象苏加诺,从来就没有能力建立自己的武装,所以印共也根本没有打入军界的机会。而前文云石君又说了,印共根本没有自建武装的可能,要是它敢这么做,不光军方,连苏加诺都不会跟它合作,印共连发展壮大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在清党发生后,蒋介石内有军阀掣肘,外有日本进逼,无法集中实力坚持对中国红军的反动清缴;而印尼没有外患,军队又统一由苏哈托掌控,这种情况下,印共就算整出个印尼红军,也很难在印尼军方的全力打压下幸存。


苏加诺倒台后,印共被苏哈托为代表的军方势力清洗。而在这个过程中,华人却惨遭池鱼之殃,也被苏哈托搂草打兔子一锅端了。据后世的不准确估算,此役被冤杀的华人,高达20万之众。


咋一看,苏哈托这种做法似乎也有自身逻辑。毕竟中国是苏加诺和印共的最大外援,所以苏哈托屠杀华人顺理成章。


但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当时的印华,跟印共压根就不是一路,甚至他们跟中国政府之间的瓜葛都不多。苏哈托屠杀印华,所谓印共和中国因素,都不过是借口罢了。他这么做,其实有着其他的利益考量。


那么,苏哈托的考量是什么呢?关注本微信公众号:云石;云石君在下一节《地缘政治98:印尼屠华事件背后的真正阴谋》中继续为您解读。


本文相关资料回顾:云石:【地缘政治12】——印尼为什么成不了大国


原创不易。愿意打赏的朋友,长按转账二维码,即可打赏。没有打赏习惯的朋友,也请转发到朋友圈下,帮本号扩大点影响,同样是对云石君莫大支持。在此云石君先行谢过。


喜欢地缘政治和国际关系的朋友可以订阅本微信公众号——长按下面图片中的指纹,可自动识别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